|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1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2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坍塌(tān)称职(chèng)澄澈(chéng)怪诞不经(dàn)
    B.滑稽(jī)较量(liáng)贮蓄(zhù)拈轻怕重(niān)
    C.庇护(bì)蜷伏(quán)蹒跚(pán)随声附和(hè)
    D.一霎(chà)气概(gài)叮嘱(zhǔ)杞人忧天(qǐ)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匍匐 头衔 决别 骇人听闻B.絮叨 热忱 瘫痪 大相径庭
    C.余晖 嘹亮 飘缈 畏罪潜逃D.纯粹 殉职 怅然 翻来复去
    3.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服饰往往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尚,历史上大规模的服饰变化大多与文化思潮紧密相关。
    ②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潮服饰应运而生。
    ③近年来,伴随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大众就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形成广泛共识。
    ④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构建视觉系统,回应并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
    ⑤国潮服饰以人们对中华美学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以当代国际流行风尚为基础。
    A.①③⑤④②B.④②①③⑤C.①③②⑤④D.④②③①⑤
    5.如果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揭晓为契机举办“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共9分)
    (1)以下是小语在黑板报上用到的一则材料,请你帮他给材料拟个标题,要求不超过25个字。(2分)
    标题:____________
    浙江桐乡乌镇,作家茅盾故里,小桥流水依旧,江南古镇焕新。11月19日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时隔15年之后,这一具有崇高荣誉的文学奖项,再次回到茅盾的故乡颁奖。这也是一次中国文学的“归乡”之旅。
    文学是精神的故乡。1933年,茅盾发表的长篇小说《子夜》,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作品的代表。《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世间》……自1981年以来,遵从茅盾遗愿设立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描摹社会现实的广度与深度,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特殊的重要的分量,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星空中熠熠闪光。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山大地》《宝水》《本巴》《千里江山图》《回响》,是新时代文学对于广阔社会现实的书写和回应。
    ——《人民日报》
    (2)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小语作为小组代表,对中学生喜爱阅读的图书种类进行了调查。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请你帮他总结调查结果,然后就“如何改变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这一问题提出两条建议。(4分)
    调查结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后,小语的妈妈仍然反对他阅读课外书籍,小语该怎样劝说他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香喷喷的槐花饼
    董国宾
    ①每年的四、五月份,槐花、榆钱挂满枝头,一树树的真是喜人。每到这时,我的思绪都会走到岁月里去,一遍又一遍地想起母亲做的香喷喷的槐花饼。
    ②我的家乡在农村,村旁有一处水湾,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生活。每年一开春,春水开始回暖,春草刚刚爬上斜坡,从这时起,年幼的我就天天盼着槐花开、榆钱一串一串地缀在枝头上。因为家里穷,没什么好吃食,季节赐予的美味就在我心里扎了根。那时我家院子里种了两棵刺槐树,院外还有三棵,屋后还长着一排。每天太阳一出来,我就迎着阳光抬头往树上看。小鸟叽叽喳喳在树上叫,就是不见槐花开出来。我天天都想吃上槐花饼,盼得好心焦。别的园子里都已繁花落尽,河边弯柳也褪去风骚,槐树才赶在春天转身离开之前开出花朵来。这一开,村落里像下了一场雪,院子里也便有了月光落地的声音。槐树终于开花了,一树树小白花都串成了串,三五串扎成一捆,拥拥挤挤挂在枝条上,整个村子白莹莹的,像悬挂了无数的小灯盏。
    ③收获槐花的时刻,全家老少齐上阵,我家采摘槐花的场面真是热闹。母亲拿了梯子往树下一放,父亲脚一蹬就爬上去,在头顶上挥舞着绑在长杆上的镰刀,一大串一大串的槐花应声落下来,一会儿工夫就白了一地。我和弟弟赶忙拾进筐里,奶奶也过来帮忙,还不停地说:“今天就给你们做槐花饼吃。”我和弟弟早就盼着吃槐花饼,一听到这,就更来劲了。捡拾槐花的快乐真是妙不可言!树梢上的槐花最难采摘,父亲爬树像个猴子,一眨眼就蹿到了树顶。他除了干好手里的事,还大呼小叫地指挥我们做这做那,像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每采摘下来一大串槐花,父亲都会呵呵地笑个不停,还不住地说:“看,能做一盘菜呢。”这是个收获喜悦的季节,我们家会很开心地忙上一阵子。
    ④母亲动手做槐花饼了。我和弟弟在院子里疯玩上一阵子,然后钻进厨房,充满期待地待在那里。母亲先把新鲜的槐花小心地捋下来,清洗干净;接下来入锅焯水,取出后挤干水分放进面盆;然后打入两个鸡蛋,加入简单的调料,拌上面粉,加入适量水,用力揉,直到揉成一个大的面团。母亲把揉好的面团分成拳头大小,在面板上一个个擀成薄饼,下面就要煎槐花饼了。
    ⑤嘴馋的我在厨房里东瞅瞅西看看,想象着槐花饼出锅的样子,小肚子早就咕咕叫了。锅里的油烧至八成热,母亲利落地把饼放进去,扑鼻的香味一下子冒出来,当煎至两面金黄,一个个槐花饼就出锅了。槐花饼香喷喷的,又酥又软,真是解馋,直吃得我的小肚子圆鼓鼓的。吃了一顿难得的好饭,我的心思还没了,拿了一个槐花饼就跑出去,在土堆上一边和小朋友玩耍,一边将槐花饼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槐花开了,村子里家家都做槐花饼,小朋友和我一样,每人手里拿着一个,一口口吃得真香。
    ⑥槐花的吃法很多,蒸槐花、凉拌槐花、槐花饺子、槐花丸子和槐花汤,这些吃法和槐花饼一样,做起来也不复杂,那时母亲天天给我们做,我们像过年一样开心和快乐,村子里家家户户也沉浸在一片喜悦中。
    ⑦明媚的阳光中,眼前又是一树树槐花白。这宛若梦幻般的槐花,一下子又把乡下的旧时光呈现出来。过往的日子里,生活虽然艰苦,但吃着母亲做的槐花饼,童年就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和向往。
    (选自《石家庄日报》,有删改)
    6.请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梳理文章围绕“我”和“槐花”写了哪几件事。(4分)
    7.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是如何表现母亲做槐花饼的情景的。(4分)
    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首段提及“每年的四、五月份,槐花、榆钱挂满枝头”的作用。(4分)
    9.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简要分析结尾“槐花饼”的意蕴。(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共12分)
    乡村的冬天
    翟传海
    ①傍晚时分;成群的玉㻡从昏暗的天空蜂拥而下,扑簌簌,纷纷扬扬。不大一会儿,天地间白茫茫不辨东西。
    ②第二天清早起来,天地间已是银装素裹,浑然一体。自小时候起,我就喜欢一个人在漫天风雪中,静静地踏着碎琼乱玉,不思不想,顶风迤逦而行。耳畔有雪花窸窸窣窣的飘落声,一如晚风吹过草叶,细碎、零乱却悦耳动听。脚下踩踏着晶莹的厚雪,“咯吱、咯吱”就像响在你的心头。一会儿,浮躁的心就变得空灵、澄澈和平静了。漫步间,伸手掬一把雪久久握在手中,感受它带给肌肤的彻骨的清凉。雪地上留下的深浅不一的足印,可以让你看到生命存在着真实的重量。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愉悦中,让你的身心轻松通泰。
    ③小时候我没有贴身内衣,冬日早晨棉袄、棉裤直接贴身穿,冰如盔甲,需要母亲拿到灶台上熏烤后才能穿。然而,倘是某天早晨,窗户透过异样的白光,院子里又传来哗啦哗啦的扫雪声,我们就会一骨碌跳将起来,爬到窗台上证实后,把冰冷的棉袄棉裤麻利地穿了,一下蹄到门口,再一下就蹿到当院了。
    ④蹿到当院时,大人们已将满院子皑皑白雪,弄得乱七八糟了:一串脚印是通向茅厕的,一串脚印是通往鸡舍的,还有一串是灶房和村头水井相连的。当一串清晰的脚印,把灶房和村头水井连接之后,大人们就拿了铁锨或扫帚,在院子和门前胡乱扫将起来。兴奋的我们,当即蹲在当院喊叫起来,企图阻止大人对眼前这皑皑满院、晶晶莹莹的白雪的破坏。大人们并不理睬:“去,一边玩儿去。外面多的是!”
    ⑤我们悻悻然跑出家门时才发现,远山近树、房屋草垛、万千沟壑……目力所及之处,尽是茫茫一片洁白。往日被庄稼覆盖的田地,经了风雪整治,边儿是边儿沿儿是沿儿、埂是埂垄是垄。被树木掩映一夏一秋的村落、房舍,现在差不多都裸露了出来。前村后院,白墙灰瓦高低错落。躲在谁家山墙边儿的一丛山竹,似静似动,翠绿有趣;院内墙外树木赤裸地站着,你不仅能看清胳膊与腿儿、肋骨和关节,身体上的每一块疤痕,都暴露无遗,很骨感……
    ⑥坐在火盆近处做针线活儿的母亲,总是家长里短唠叨个没完。屋内生火久了,房顶积雪悄悄融化。雪水顺了䈋草小瓦渗到屋檐。渗到屋檐后一点点冻结,一点点凝结,形成长长的冰挂。那冰挂横看像水晶帘子,直观如寒刀利剑,孩子们争相打取,大人们就吼叫:赶紧走,房瓦(缮草)松动了,屋檐不就损坏了吗?被臭骂的孩子们,于是蔫蔫地跑到村头滚雪球、堆雪人去了。虽然手脸冻得通红,虽然堆出的雪人只是一个雪堆儿、堆起的狮子像条死狗,可他们照旧欢呼雀跃、乐此不疲。
    ⑦“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凡有水之处全是冰凌,连家中水缸都结了厚厚一层,敲下来像透明玻璃。如果它不会融化,用它替换糊在窗户上的旧报纸该多好啊。倘若晚饭后,没有把锅碗瓢勺中的清水倒掉,第二天早上一准会冻成一块。稍一加温,一个碗样、瓢样的冰雕,就完整取下来了。受此启发,我们晚上睡觉前会在碗、勺里加上一点儿糖水——那是我们最早吃到的冰糕,吃到嘴里心里美滋滋的。
    ⑧久违的太阳出来了,做针线的母亲们、久卧在床的爷奶们,会不约而同地集聚到背风向阳的墙根儿晒暖儿。过完腊月初八,人们开始慌年了。“交着腊月都是好儿”,村子里隔三岔五就有或嫁或娶的,天天有欢乐。现在,闭起眼来想一想,乡村的冬天,自有它的温馨和快乐!
    (选自《河南日报》2023年11月29日,有删改)
    10.小语读到这篇文章时认为乡村的冬天让“我”感到温馨和快乐的事情有很多,请你帮助小语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梳理。(4分)
    11.小语发现这篇文章的句子很有特点,进行了一点批注,但是分析得不够深入,请你帮助他将批注补充完整。(4分)
    耳畔有雪花窸窸窣窣的飘落声,一如晚风吹过草叶,细碎、零乱却悦耳动听。
    批注:这一句的修辞用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为什么用《乡村的冬天》而不用《冬天的乡村》作标题?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丙】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静以修身”中的“静”是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它的目的是“修身”。
    B.“险躁则不能治性”中的“险”是轻薄的意思,“险躁”与上文的“宁静”是相对而言的。
    C.“年与时驰”中的“驰”在这里是迅速逝去的意思,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
    D.“遂成枯落”中的“枯落”是凋落、衰残的意思,比喻人身体不好,年老力衰。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请你仔细揣摩【甲】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体会下面句子在劝诫方面的妙处。(3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6.【甲】【乙】【丙】文在“劝学”方面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17、18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小桥流水人家”写景别具一格,请任选角度赏析其妙处。(2分)
    18.假如语文课上老师让你朗诵《天净沙·秋思》,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呢?请说明理由。(2分)
    四、整本书阅读(4分)
    19.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规则的制定不仅是约束,更是督促自我成长的动力,在班级举行的《西游记》名著阅读交流会中,语文老师让你结合下面的回目给同学们讲一讲紧箍儿对孙悟空成长的促进作用,请你完成。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2)在《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交流会上,有一个“我为鲁迅建公众号”的活动环节,如果让你在书中选择一个人物加入鲁迅的“朋友圈”或拉入他的“黑名单”,作为小组代表,你会选择谁呢?请结合名著内容说明理由。
    五、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冬天,万木凋零,寒风刺骨,大地银装素裹、耀眼夺目;冬天,冰凌垂挂,聚水保墒,带着美好的信息,孕育着美好的希望。在人生的冬天里,总有一份温暖守护着你我。
    (1)请以“冬日里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以“在我的心中,你最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C(2分)A项,应为称职(chèn);B项,应为较量(liàng);D项,应为一霎(shà)。
    2.B(2分)A项,“决别”应为“诀别”;C项,“飘缈”应为“缥缈”或“飘渺”;D项,“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
    3.①乡书何处达 ②归雁洛阳边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思君不见下渝州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 ⑦随君直到夜郎西 ⑧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4.C(2分)文段讲的是“国潮服饰”的相关知识,根据各选项中的首项,可知首句从①和④中选,比较可知④的提出需要一定的前提,所以①应为首句,故排除B、D选项。根据②中的“这样的时代背景”可知,②应在③后且紧密相连,而且应先提出国潮服饰,再对其进行解释,故②应在⑤前。因此选C。
    5.(1)示例: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意思对即可。关键词“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浙江桐乡乌镇”“举行”,共2分)
    (2)示例调查结果:中学生课外读物的种类较多,(1分)但最爱看漫画书和童话故事,对散文集和传记则不太感兴趣。(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建议:社会应营造积极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和传记作品的氛围;学校应多举办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和传记阅读活动;老师在课堂中应加以引导,教授学生阅读散文和传记的方法;家长应在家多引导孩子阅读散文和传记,并做好示范。(社会、学校、老师、家长都需要加强引导,引导中学生多读散文和传记,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共2分。综合概述作答亦可)
    (3)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1分)但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分)多读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对写作也有很大帮助。今后您还是让我多读点儿课外书籍吧。(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没有用礼貌用语或没有引用名言可酌情扣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6.示例:①春水开始回暖时,“我”每天仰着头盼望槐花开放;②收获槐花时,“我”和弟弟帮家人捡拾槐花;③母亲动手做槐花饼时,“我”和弟弟钻进厨房期待母亲早点儿做好;④槐花饼出锅后,“我”吃过饭后拿着槐花饼在土堆上边吃边和小朋友玩耍。(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
    7.示例一:该句用“捋”“挤”“打”“拌”“揉”等一系列动词,(1分)对母亲做槐花饼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摹(通过动作描写,细致地写出了母亲做槐花饼的过程),(1分)突出母亲做槐花饼的动作熟练,(1分)表达了“我”对吃槐花饼的期待之情。(1分)
    示例二:该句用“先”“接下来”“然后”等顺序词,(1分)条理清晰地写出了母亲做槐花饼的过程,(1分)突出母亲做槐花饼的动作熟练,(1分)表达了“我”对吃槐花饼的期待之情。(1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8.示例:文章首段提及“每年的四、五月份,槐花、榆钱挂满枝头”的情景,是环境描写,(1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分)渲染了和谐美好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1分)同时引出下文关于母亲做槐花饼的回忆。(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9.本题分层赋分,共4分。
    第一层级:理解角度单一,只能从表层理解“槐花饼”。(1分)
    示例:“槐花饼”指的是收获槐花后母亲给“我”煎的饼。
    第二层级:理解角度多样,能涉及两重意蕴。(2~3分)
    示例:“槐花饼”指的是收获槐花后母亲给“我”煎的饼,从收获槐花到制作槐花饼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槐花饼”让“我”在艰苦岁月里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和向往,也是“我”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第三层级:思维全面,理解有深度,能关联多个层面。(4分)
    示例:“槐花饼”指的是收获槐花后母亲给“我”煎的饼,从收获槐花到制作槐花饼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槐花饼”让“我”在艰苦岁月里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和向往,也是“我”对过往生活的留恋,蕴含了“我”对家乡生活、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0.①雪地里的声音和脚印让在漫天风雪中顶风迤逦而行的“我”感到身心愉悦;②跑出家门时被雪后远山近树、房屋草垛、万千沟壑的景象震撼;③争相打取屋檐上的冰挂,滚雪球、堆雪人让“我”感到快乐;④“我”很享受睡觉前在碗、勺里加糖水制作“冰糕”的乐趣;⑤冬天乡村里人们其乐融融的景象让“我”感到温馨。(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任答4点,共4分)
    11.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雪花的飘落声音比作晚风吹过草叶的悦耳动听声。(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中漫步给“我”带来的身心愉悦之感,(1分)表达了“我”对乡村冬天的美丽和宁静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2.示例:《乡村的冬天》的着眼点是“冬天”,《冬天的乡村》的着眼点是“乡村”,(1分)文章的叙事抒情时都是围绕“冬天”的特点来写的,(1分)在行文中侧重在对冬天景色的描写中抒发对乡村冬天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强调“冬天”带给人们的温馨和快乐,因此文章的标题用《乡村的冬天》。(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13.D(2分)“遂成枯落”中的“枯落”是凋落、衰残的意思,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14.示例: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关键词语“淡泊”“无以”“致远”一个1分,扣完为止,大意不对可酌情扣1分。共2分。用肯定句翻译正确也给分)
    15.示例:“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字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1分)“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1分)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更能达到劝诫的目的。(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6.示例:都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诫子书》将淡泊宁静与淫慢险躁作对比,强调了明志致远的实现途径;(1分)《金缕衣》将“花开”“须折”与“无花”“空折”进行对比,突出珍惜时光的重要性;(1分)《劝学》将“黑发”(年少)与“白首”(年老)进行对比,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等到年老才后悔。(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附参考译文】
    【乙】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丙】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没有勤奋学习。
    17.示例一:描写了温馨、安适(清雅、幽静、闲适)的景象,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羁旅之苦)。
    示例二:以乐景反衬哀情,反衬出游子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情)。
    (意思对即可。共2分)
    18.示例:我会用悲伤低缓的语调朗诵,因为这首散曲描写的是萧瑟凄凉的日暮秋郊之景,流露的是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语调符合诗歌情感基调1分,能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1分,共2分)
    四、整本书阅读(4分)
    19.(1)示例:孙悟空打死六个毛贼后,因不服唐僧管教弃他而去,(1分)观音菩萨过来送给他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暗示他给孙悟空戴上,同时传给了他紧箍咒,(1分)被诓骗戴上紧箍儿之后,孙悟空变化很大,在紧箍咒的束缚下跳出自我任性的牢笼,使自己能正确处理和唐僧的关系。(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示例一:“朋友圈”推荐人物:长妈妈。(1分)推荐理由:长妈妈虽然是一位身份低微、行为粗鲁、喜欢“切切察察”、睡觉爱摆“大”字的农村妇女,(1分)但是她善良朴实,十分关爱孩子,千辛万苦替“我”买来《山海经》,(1分)“我”对长妈妈更多的是尊重、怀念和祝愿之情,将其加入“朋友圈”更合适。(1分)
    示例二:“朋友圈”推荐人物:范爱农。(1分)推荐理由:“我”对范爱农的感情经历了由憎恶到喜爱的过程,(1分)由于“我”在范爱农初赴日本时无意中摇了摇头,使“我”与范爱农之间产生了隔阂,范爱农有意为难“我”,(1分)但相同的境遇使我们再次相遇、相熟和相知,共同去看光复的绍兴、同在师范任教、经历报馆案风波等,续写了我们的友谊,将其加入“朋友圈”更合适。(1分)
    示例三:“黑名单”推荐人物:衍太太。(1分)推荐理由:衍太太允许别人家的孩子吃冰,却不让自己的孩子吃,(1分)在父亲临终时怂恿“我”喊父亲,教唆“我”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偷母亲的首饰去变卖,(1分)这些做法逐渐让“我”看清了衍太太自私自利、心术不正的真面目,将其加入“黑名单”更合适。(1分)
    示例四:“黑名单”推荐人物:陈莲河。(1分)推荐理由:“我”的父亲得病求医,却在陈莲河这些江湖庸医的医治下病情加重,最终因耽误救治而去世。(1分)陈莲河明知道“我”父亲的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开一些像“败鼓皮丸”之类的药,其实只是故弄玄虚,他给人看病只是为了金钱。(1分)鲁迅对这些贪图钱财、草菅人命的庸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将其加入“黑名单”更合适。(1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五、作文(50分)
    20.【写作点拨】(1)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根据材料主题词“冬天”以及题目中的关键词“温暖”,可知“冬日”既可以指自然界的冬天,也可以指人生的冬天。如果是自然界的冬天,那么“温暖”指的就是阳光的温暖,据此我们可以写一篇写景的文章,在对冬天的阳光的描写中寄托情思,抒发人生感悟。如果是人生的冬天,那么题目的指向性在于让我们写自己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在他人的帮助下战胜困难,感受到温暖并收获成长感悟的事件。因此在写作时要重点写出人物在逐梦路上遭遇挫折和受到他人帮助的情形。既可以从正面描写,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进行刻画,也可以调用多种感官感知事和景,事中有情,景中含情,将环境写美,将细节描述到位,通过环境渲染和细节描写突出他人在追梦路上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带给自己的心灵震撼,展示“温暖”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突出主题。
    (2)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关键词“我”“心中”“你最”要求我们写对自己影响深刻且给自己心灵震撼的人,同时在事件中要突出“你”带给“我”的感动、温暖,或者表明“你”让“我”明白的道理。注意在事件的叙述中既可以刻画“你”的某一具体精神对“我”的影响,据此横线处可以填“坚强”“乐观”“倔强”“努力”等,写作时重在表达对“你”这一精神品质的赞美;也可以写他人综合品质对自己的深刻影响,据此横线处可填“温暖”“重要”“特殊”等词语,写作时应着重写“你”的陪伴、鼓励、安慰等让“我”走出人生的阴霾,变得乐观开朗,对“我”的生命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具体写作时应抓住“你”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各个方面抓住人的特征进行描写,也可以通过环境的变化衬托出“我”的心情以及“你”带给“我”的独特感悟。人生如一叶扁舟羁旅漂泊,旅途中,亲情、友情贯穿其中。关于亲情,诗人王湾用“ ① ? ② ”(《次北固山下》),在典故运用中抒发对亲人的深切眷恋;李商隐则以诗句“ ③ , ④ ”(《夜雨寄北》),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关于友情,李白用“夜发清溪向三峡, ⑤ ”(《峨眉山月歌》),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情感,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李白以“ ⑥ , 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退有此寄》),将明月人格化,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和牵挂;在交友上,曾子也用“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⑧?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进行了反思。
    相关试卷

    23,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3,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9页。

    26,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6,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