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优质教案
展开1.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熔化、凝固的规律。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难点:应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决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象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是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出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教师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我们这节课开始学习物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物态变化。
(二)新课讲授:
物态变化
师生归纳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
这节课我们先探究固态和液态间的变化。
师生共同归纳概念: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例子,如:
(1)冰棒化成水:熔化;(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先熔化再凝固。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结合生活中,冰的熔化过程,想一想,冰的熔化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的物质熔化时温度将会如何变化。
学生开始思考设计,提出问题等。
(1)实验目的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3)猜想与假设
a.不同物质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可能会升高;b.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可能会保持不变。
(4)制订计划,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温度计、酒精灯、大试管、烧杯、水、碎蜡块、海波、铁架台、石棉网等。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图1
在学生制订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补充自己的意见,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5)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本次探究性学习,教师已课前对组长进行了指导,交代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每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探究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如上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将温度计插入装有海波的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 ℃左右时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另一组海波换成碎蜡块做一次上述实验。
将读取的温度值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6)分析与论证
学生开始讨论、分析、论证,绘制图象。
图2和图3方格纸上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根据表格中各个时刻对应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2
图3
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找出规律,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得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7)评估
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8)交流合作
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三)熔点和凝固点
1.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
海波的熔化图象 石蜡的熔化图象
师生归纳交流: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1)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7 ℃,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2)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升高,在此过程中,石蜡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1)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一类固体叫晶体,如:海波、冰、萘、铁铜铝等各种金属。
像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像石蜡这样的非晶体还有玻璃、橡胶、塑料、松香、沥青等。
(2)通过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能说出它们的熔化温度分别是多少吗?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甲—晶体 乙—非晶体
学生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过程有什么不同?从图象上看有什么区别?
晶体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凝固放热过程中温度一直降低。晶体的凝固图象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水平线段,而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没有。
2.认识下列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钨 3 410 铝 660 固态水银 -39
铁 1 535 铅 328 固态甲苯 -95
钢 1 515 锡 232 固态酒精 -117
灰铸铁 1 177 萘 80.5 固态氮 -210
铜 1 083 海波 48 固态氧 -218
金 1 064 冰 0 固态氢 -259
让学生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 ℃。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
1.夏天用冰块保存海鲜。
2.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蔬菜被冻坏。
学生认真观察并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现象。
教师点拨: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到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师生归纳总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请学生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雪要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降低。
(三)课堂练习:
1.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在熔化时要________;北方冬天菜窖经常要放一桶水,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________,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防止菜被冻坏。(均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吸热 放热
2.如图所示,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B
3.下图是小丽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她先将冰和温度计正确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加热,观察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
(1)实验中,将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是____℃,物质处于____态。
【答案】3.(1)使冰受热均匀 (2)-5 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一、固态eq \(,\s\up17(熔化吸热),\s\d15(凝固放热))液态
eq \a\vs4\al(二、固体)eq \b\lc\{\rc\ (\a\vs4\al\c1(晶体\b\lc\{\rc\ (\a\vs4\al\c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都,是固液共存状态,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b\lc\{\rc\ (\a\vs4\al\c1(没有熔点,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都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三、晶体熔化条件eq \b\lc\{\rc\ (\a\vs4\al\c1(1温度要达到熔点,2能继续吸热))
四、晶体凝固条件eq \b\lc\{\rc\ (\a\vs4\al\c1(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2能继续放热))
【课后反思】
略。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优质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198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熔化和凝固优质课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凝固,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实验器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