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倍数和因数合数、质数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合数、质数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质因数的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了解短除法。
2.培养大家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
难点
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并学会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号,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你对学号的认识。
反馈:我的学号是5,它是一个奇数,还是5的倍数;
我的学号是12,它是一个偶数,也是2和3的倍数;
……
2.找因数。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那么你能找出你学号的全部因数吗?
师:先来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好吗?
师: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师:关于因数你还知道什么呢?
二、导入新课
师:正因为一个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这节课我们我们就来研究与因数的个数相关的新知识。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能。
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利用乘法算式,按因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地找。
学生独自找一找,然后同桌交流检查。
学生: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利用游戏的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找因数为后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一、认识质数与合数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了很多数的因数,那么你们能说说这几个数的因数分别有哪几个吗?
课件出示:
写出下面每个数的所有因数。
1的因数:________ 2的因数:________
4的因数:________ 9的因数:________
11的因数:________ 12的因数:________
15的因数:________ 29的因数:________
反馈:
师:看看这些数的因数,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说说。
反馈:它们都有因数1;
每个因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我发现1的因数只有1个;
我发现2,11,29的因数都只有两个;(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因数是1和本身)
……
师:
如果按照因数的个数分这些数的话,你们准备分成哪几类呢?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师:谁来说说呢?
反馈:
第一类:1(只有因数1)
第二类:2,11,29(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第三类:4,9,12,15(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
师:像第二类和第三类这样的数,在数学王国中,它们还有两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现在请翻开书,自己阅读教材“议一议”这一部分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反馈:像2,11,29…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像4,9,12,15…除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能说说为什么要在2,11,29和4,9,12,15的后面打上“…”吗?
师:你知道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吗?
师:如果按照因数的个数来分的话,自然数可依分成几类呢?
师:说的真不错!那么现在你能正确的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二、试一试
课件出示:
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把它们分别填在相应的圈里。
反馈:质数:3,5,7,13
合数:6,10,25,72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引导学生得出: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时,只要找到能除了1和本身外,如果有第三个因数就可以证明这个数是合数了,如果找不到第三个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质数了。
三、分解质因数
课件出示:42
师:你知道它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师:你能把42写成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吗?
师:除了写成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还可以写成三个、四个因数相乘的形式吗?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吗?
师:真不错!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反馈:我是这样做的:
42=2×3×7
师:大家看着这个算式,能说说2,3,7都是42的什么数?
师:根据刚才我们学习的知识,想想2,3,7又是什么数呢?
师:2,3,7既是42的因数,它们又是质数,我们把2,3,7就叫做42的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我们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其实分解质因数还有一种特别简单的方法呢。我们可以用质数做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老师演示:
42=2×3×7
师: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短除法,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般从最小的质数开始除起,除到商是质数为止,注意:除数和商必须是质数。
试一试
课件出示:把8,3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类自由说说。
学生:想。
学生独自阅读。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因为质数和合数还有很多。
学生:因为1只有本身一个因数。
学生:可依分成质数、合数和1。
学生独自判断,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42是一个合数。
学生:42=6×7。
学生:42=2×3×7。
学生:42=6×7,6=2×3。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2,3,7都是42的因数。
学生:都是质数。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反馈交流。
学生已经在开课初找了自己学号的因数,由此本环节可以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自己独自完成,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可以让学生感受数与数之间的不同,为后面引入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做好准备。
本环节的知识是概念方面的,因此采用自学的方式学习,然后通过提问考查学生自学情况,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
课后的“试一试”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应用,同时利用解决问题,教给学生解题的策略。
让学生自己把42写成两个因数相乘,进而又写成三个、四个因数相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分解质因数。
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分解质因数的意义,进而引入短除法,让学生感受短除法的简单、时效。
巩固练习
1.先划去2的倍数,再依次划去3,5,7的倍数(2,3,5,7本身不划去)。
2.把上面没有划去的数由小到大写下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数。
课件出示:
3.判断。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两类。( )
15分解质因数是15=1×3×5。( )
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 )
18分解质因数是3×3×2=18。( )
4.猜一猜:你能猜出这个密码吗?
从左边起:
①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②比最小的质数多1。
③10以内最大的质数。
④10以内最大的合数。
⑤最小的合数。
⑥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5.拓展提高:
(1)两个质数,它们的乘积是6,和是5,这两个数是多少?
(2)两个质数的和是30,这两个质数可能是多少?
6.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三第1、2、4题。
学生独自按要求划数,然后反馈。
学生按要求写数,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知道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按照因数个数分,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1。
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学生自由说一说。
利用说一说的方式总结本课,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
板书
合数、质数
质数:只有2个因数。
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2×3×7
通过简洁、有效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下册三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下册三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公倍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公倍数教案及反思,共1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