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doc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doc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第1页
    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doc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第2页
    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doc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doc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doc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积累与运用,写作与表达,阅读与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12分)
    【了解文化遗产知识】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zhāng□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智慧,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如巧妙绝lún□的赵州桥、自出心cái□的苏州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生动恢宏的《清明上河图》。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zhāng□显(2)巧妙绝lún□(3)自出心cái□
    2.请选出与“承载”中的载读音不同的一项( ▲ )。(1分)
    A.三年五载 B.满载而归 C.怨声载道
    【梳理古诗文中的文化遗产】
    3.请完成表格中的名句填空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 = 7 \* GB2 \* MERGEFORMAT ⑺和点评 = 8 \* GB2 \* MERGEFORMAT ⑻。(8分)
    阅读与鉴赏(55分)
    【走进非遗项目之茶文化】
    【甲】陆羽传
    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
    幼时,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之,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②,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中,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③。貌侻陋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 = 7 \* GB3 \* MERGEFORMAT ⑦间,祀为茶神。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 = 8 \* GB3 \* MERGEFORMAT ⑧入朝,始驱马市茶。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新唐书·陆羽传》,有删改)
    【注释】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筮:占卜。②优人: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③火门山:山名。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侻陋:丑陋。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因剪发佯狂不仕,故称“楚狂接舆”。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鬻:卖。 = 7 \* GB3 \* MERGEFORMAT ⑦炀突:炉灶烟筒。 = 8 \* GB3 \* MERGEFORMAT ⑧回纥:少数民族部落。
    【乙】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①。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注释】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瑟瑟尘:碧色的茶粉。
    4.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4分)
    5.根据甲文内容,品析陆羽形象。(8分,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每题2分, = 3 \* GB2 \* MERGEFORMAT ⑶- = 6 \* GB2 \* MERGEFORMAT ⑹每空1分)
    6.白居易在字词运用上颇为讲究,请结合乙诗的一、二两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7.根据甲文内容,联系乙诗,探究陆羽爱茶的原因。(4分)

    【丙】茶遇
    苏沧桑
    或许,我是恨茶的。
    我分不清茶的种类。除了爱喝的龙井、铁观音、茉莉花茶,其他即使国色天香,我也分不清它们谁是谁,更分不清真假。不管青的、绿的、白的、花的,我只看重水是否清亮,气是否香,滋味是否与我的口舌投缘,却从不想它们的高低贵贱,说实话,也记不住。
    然而,这个春天有点不一样。邂逅一种叫“安顶云雾”的茶,茶对于我,从高不可攀忽然变成了一种“家常”。
    富春江南畔,有一个叫“里山”的小镇,600米的安顶山上,种着漫山遍野的茶。从山脚颠簸盘旋而上,新开的山路仍是碎石黄泥,有一种小时候到乡下走亲戚的感觉。想,到这样的山顶采茶,得有多难。山顶倒是平整,蓝天白云下,清新的空气里,散落着茶树和采茶的人。正是中午时分,有些采茶人已经围坐在地上吃饭,五六个小菜就摆在地上,不见荤腥。仔细看,清一色的中年女子,脸庞红且黑,与遮阳的头巾帽子模糊成了一片。又想,这些女子,大多从外地来,从清晨一直站到傍晚,也就采几斤茶,挣百来块钱,该有多难。
    这么想,就觉得这茶的不易,还没有喝到,已然觉得珍贵了。难怪此地民间有“一叶茶七粒米”的说法。
    正午时分,山顶一间炒茶的屋子,飘出浓郁的炒茶香。刚采的茶叶,在大竹篾上晾着。用手捧一把凑近鼻子,能闻到一股植物的浓郁清香,又有一种花的浓香,眼前浮现带着露珠的森林。闻一捧新茶,像在闻一座森林的味道,太奇怪了。我们即将喝到的茶,就是从不远的茶树上采来,在这个屋子里炒好,和高山上的泉水,一起来到杯子里,简单直接,一清二白。
    一杯茶递了过来。透明的玻璃杯,透彻的泉水,透绿的新茶,瞬间,犹如泉水叮咚响起。从农家人的手里接过这杯茶,不是接过茶,而是接过了叫做“高山流水”的一段音乐,接过了落入尘世间的满满一杯阳光。
    一缕热气袅袅飘进鼻孔,我狠狠打了一个喷嚏后,轻轻喝了一口茶。茶不是从杯子里,而是从泉直接流进嘴里。
    桌子底下,大黄狗趴着,屋子里,柴灶火烧着。没有茶道,没有古乐,没有人喋喋不休地介绍,也没有人问我是否懂茶,更没有人卖弄他懂茶。也没有沙发,只有木棚子,木板凳,上了清漆的木桌子。农家小店的婆婆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舀起存在石缸里的泉水给我们洗手。
    此刻,群山寂静。我和茶,还有竹林,茶树,即将开完的油菜花,微风和细雨,三两好友,都围坐在一起喝茶,一起闲聊。雨丝飘到我额上,凉凉的,我想这是它跟我说的话。风吹过来,头发拂在脸上,痒痒的,我想,这是风和头发在跟我聊天。有一阵,我背转身,趴在木棚的木窗上,将头埋在胳膊里,眯上眼打盹,我想,这是我的心想静静和它们说说话。
    雨丝继续落下来,四周安静如亘古。午饭过后,我们重新泡上一杯茶,都懒懒的。我又将头埋在胳膊里,眯上眼,不知不觉时间已过下午两点,我要赶火车,去外地赴一场梨花笔会。我有点不想走。今天这茶,简单,透明,家常,绊住了我的脚步,还有心。心觉得,这茶,才是茶的真味道,是寻常日子该有的味道。
    赶火车时,行李沉重,我仍然把安顶云雾茶带上了。飞奔的高铁上,我给即将见面的朋友们发短信:给你们带了一点点茶,是今天山顶采的,炒的。
    我想象着他们是否会和我一样,喝着茶时,也有喝泉水的感觉,听音乐的感觉,回到老家的感觉,被遗落在世外桃源的感觉。
    (摘自《杭州日报》)
    8.作者说“邂逅一种叫“安顶云雾”的茶,茶对于我,从高不可攀忽然变成了一种“家常””,“安顶云雾”茶的“家常”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9.根据提示,从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A.从农家人的手里接过这杯茶,不是接过茶,而是接过了叫做“高山流水”的一段音乐,接过了落入尘世间的满满一杯阳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B.有一阵,我背转身,趴在木棚的木窗上,将头埋在胳膊里,眯上眼打盹,我想,这是我的心想静静和它们说说话。(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10.作者明明是爱茶的,为什么要从“恨茶”写起?(4分)

    11.有同学认为选编这篇散文似乎与“茶文化”的主题不切合。对此你怎么看待?说说理由。(4分)

    【走进文化遗产之天一阁】
    书香盈楼藏古今
    记者 窦皓
    浙江宁波,月湖西畔。400多年来,天一阁书香不绝、文脉不断。登记藏品22万余件,其中古籍30余万卷,5493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如今的天一阁又是如何肩负起古籍传承与保护的使命呢?
    自动灭火系统、温度监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虫害检测装置……步入5000平方米的第三代书库,遍布其间的监测设备,让人印象深刻。
    不仅如此,书库中一排排恒温恒湿智能柜让珍贵古籍有了“新家”。“柜体通过内置的工作模块,控制温度和湿度,实现智能控温和控湿。”天一阁博物院文物修复中心主任李洁莹说。
    如今,天一阁构建起了覆盖全馆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温湿度、光照度、劣变程度、风速等多种要素的采集监测和分析。许多文物还拥有特制的古籍实木夹板、无酸纸囊匣、书画布套等专用设备,以便打造一个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
    “一方面,通过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减少环境因素的危害;另一方面,对于损坏的书籍,修复工作也必不可少。”李洁莹说,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从民国时期的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代传承人严春航开始,以师带徒,传承至今。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纸页两面刷上糨糊,粘上一层布,刷实阴干后揭开,分离粘连的纸页……在天一阁博物院文物修复中心,14名修复师正在工作。从拆揭、修补书叶,到润湿压平、折叶修剪,最后到丝线装订、粘贴书签,一本古籍重获新生要经历20多道工序。
    书库中,修复完成的明抄本《北曲联珠》,颜色和谐,展阅平整。作为范钦遗留下来的孤本典籍,它在450多年后迎来了新生。
    “找到材质相近的补纸不容易,我们在馆藏500多种纸张中,选配了一种材质及厚度相对接近的竹皮纸。但由于单张书叶颜色不均,很多地方还需要根据颜色选配修补。”在天一阁工作40多年的王金玉,带着徒弟谢龙龙耗时3个月才完成《北曲联珠》的修复工作。
    “我们的团队有很多年轻人,古籍修复技艺同样要传承下去。”王金玉说,2020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天一阁博物院传习所成立,王金玉受聘担任传习导师。如今,修复工作之外,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每年传习200课时,重点开展线装书的装帧复原、古籍修复技艺等传习指导。
    置身于园林之中,古建筑檐上装饰着不同的脊兽,制作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岁末年初,一场关于古建中奇趣脊兽的悦读会活动正在进行。除了听讲座,市民还可以体验亲手制作形态各异的鸱吻装饰品,在趣味中感受中国古建之美。
    类似这样的体验活动,在天一阁每周都会进行。不仅如此,馆藏古籍还实现了初步数字化管理和呈现。在天一阁古籍阅览室,轻触屏幕,便可对馆藏资源一键速查速览;通过建设古籍数字资源库,馆藏资源面向社会免费提供数字化的古籍查阅服务……目前,天一阁已完成320余万筒子页珍贵古籍的数字化扫描。天一阁自主研发的古籍文字识别系统,目前已利用该技术对9万页古籍数字影像进行了图文转换,实现了字、词的全文检索,提高古籍的利用率。
    如今,古籍更是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这里,孩子们学习制作古阁模型、尝试雕版印刷、亲手装裱印刷作品,深入体验典籍文化;市民不仅可以和专家学者读碑、解碑,还能够在天一阁藏品修复部的老师指导下,体验拓印的乐趣。
    更多的探索持续进行。 ▲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如今的天一阁又是如何肩负起古籍保护与传承的使命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概括。(3分)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从民国时期的第一代传承人严春航开始传承至今。
    B.天一阁目前已利用古籍文字识别系统实现了对馆藏古籍字、词的全文检索。
    C.一本古籍重获新生要经历拆揭、修补书叶、润湿压平、折叶修剪等20道工序。
    D.天一阁的环境监测系统覆盖全馆,监测分析温湿度、光照度、劣变程度等多种要素。
    14.阅读全文,结合链接材料,在文末划线处为天一阁补充两条关于古籍保护与传承的合理建议。(4分)
    链接材料:
    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 (摘自《人民日报》)

    15.有外地游客在参观天一阁的时候,对天一阁的古籍修复技艺非常感兴趣。请你作为天一阁的小小讲解员,结合文章内容,向游客解说该技艺。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按照地位、历史、工序、意义的顺序),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语言连贯,语句通顺,120字左右。(6分)

    【传承名著中的精神遗产】
    16.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读完《红星照耀中国》、《长征》和《飞向太空港》后,我们发现中国的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是精神的薪火相传。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从长征路到飞天路,长征精神是怎样传承的。(3分)

    17.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当代人的探索与创新。请你向名著“取经”,从下面名著中选择一本,结合具体内容,总结书中的探索或创新经验。(3分)
    A.《昆虫记》(法布尔) B.《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卞毓麟)

    四、写作与表达(30分)
    【书写“我”与文遗的故事】
    18.按要求完成作文。
    文化遗产,形式多样,意蕴丰厚。山水园林,楼阁建筑,戏文曲艺,书画卷轴,民俗工艺,饮食服饰……徜徉其中,滋味绵长。
    请以“此中有真意”为题,书写“我”(或“我”熟悉的人)与文化遗产的故事。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阶段性评估答案(2024.1)
    一、书写(3分)
    二、积累与运用(12分)
    1.(3分)(1)彰 (2)伦 (3)裁
    2.(1分)A
    3.(8分)(1)猿鸣三声泪沾裳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绿杨阴里白沙堤 (4)东方不与周郎 (5)铜雀春深锁二乔 (6)霜重鼓寒声不起 (7)庭下如积水空明 (8)比喻描绘空明月色/描写抒发欣喜之情。
    三、阅读与鉴赏(55分)
    4.(4分)(1)已经(2)端正(3)①(4)过错,犯错误。
    5.(8分)
    (1)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2分)
    (2)(陆羽)跟人约定好时间,即使遇到雨雪、虎狼也一定赴约。(2分)
    (3)诚实守信 (4)朴素率性、不慕名利、高洁傲岸 (5)侧面描写
    (6)精通茶艺、成就卓越、受人敬仰(3—6每空1分)
    6.(3分)用“坐酌”与“看煎”两个对仗的动词生动刻画煮茶的动作,用“泠泠”与“瑟瑟”两个对仗的叠词形象描绘水之清、茶之绿,展现诗人此刻独自煮茶的闲适与超脱。
    7.(4分)甲文中陆羽拒绝高官厚禄,隐居苕溪,专心著《茶经》,可见茶是陆羽超脱世俗、热爱自然的精神寄托;御史大夫李季卿虽喜茶,但对他无礼,陆羽感到耻辱,又写了《毁茶论》,可见茶是他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的精神追求;乙诗中白居易以煎水煮茶为乐,还要把这种特殊的饮茶享受传递给跟自己一样的“爱茶人”,可见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是叙友情的重要媒介(以茶会友)。(能结合诗文,写出两点即可)
    8.(3分)山路泥泞,阳光下采茶人辛苦采茶;刚采的茶叶浓郁清香,有森林的味道;用山泉水泡的茶简单而清香;喝茶的环境简陋,氛围清静;在茶中品到寻常日子的味道。(写出三点即可)
    9.(3分)
    A.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农家人泡的茶比作高山流水的音乐和落入尘世的阳光,形象地写出了山泉水泡的茶简单纯粹,回味无穷、温暖人心。
    B.运用动作描写,通过“转、趴、埋、眯”这一系列动词写出“我”在喝茶的过程中与自然对话的情形,表达“我”对这种朴素恬静生活的喜爱。(从心理描写的角度亦可)
    10.(4分)作者欲扬先抑,由“恨茶”写起,先说茶种类多样,难以分辨,对我而言高不可攀,与后文我邂逅的安顶云雾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安顶云雾茶的“家常”,表现作者对安顶云雾茶的喜爱、对朴素自然生活的热爱。
    11.(4分)示例1:我认为本文与“茶文化”的主题不切合。因为本文虽以茶为线索,但重点叙写的是作者在品茶过程中与自然交流的美好体验,表达的是作者对安顶云雾茶背后这种简单朴素、纯真自然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更切合“朴素生活”的主题。
    示例2:我认为本文与“茶文化”的主题切合。因为本文以茶为线索,叙述了作者邂逅安顶云雾茶的全过程:从看农人采茶、炒茶、泡茶到亲自品茶,这茶“简单、透明、家常”,这不正是一种自然纯粹的茶文化吗?
    12.(3分)引入智能技术设备,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构建数字化平台,开展特色体验活动。(写出3点即可)
    13.(3分)D
    14.(4分)通过范钦的卡通形象,将藏书故事用动漫的方式进行充分展现;录制《天一阁书画修复装裱技艺》视频课程,介绍古字画修复中除旧、修补、全色、镶活全过程;在特色糕点包装中融入古籍木板印刷画元素,吸引人们打卡购买;开展天一阁博物馆参观打卡活动(写出任意两条)
    15.(6分)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民国时期开始,以师带徒,传承至今。其基本工序包括拆揭、修补书叶、润湿压平、折叶修剪等20多道工序。例如孤本典籍《北曲联珠》历经3个月的修复,在450多年后迎来了新生,可见该技艺在古籍流传和文化传播方面意义重大。
    16.(3分)从长征路到飞天路,贯穿其中的是同样一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长征路上红军不惧牺牲、勇敢前行,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西北,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飞天路上,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面对百年不遇的泥石流不惧危险,齐心协力,最终研发成功。航天精神的源头就是长征精神。
    17.(3分)
    示例一:A.法布尔本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一反常规,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细致入微观察毛毛虫的旅行、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不顾危险地捕捉黄蜂;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的过程与数据;面对实验失败毫不气馁,不断搜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投入到下一次。法布尔通过敬畏生命的态度,大胆的质疑,严谨的实验方法和勤勉的作风进行探索,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而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示例二:B.从用三角法测月地距离,到用雷达再到用激光,用的时间越来越少,误差也越来越小。科学家们在对天文学的探索中不断遇挫,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不断有人进行创新,在过程中纠正谬误,找到新的办法。正是这样的坚定执着、大胆创新让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让天文的真理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
    四、写作与表达(30分)
    18.(30分)略。
    古诗文中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篇目
    名句
    点评
    长江三峡
    郦道元
    《三峡》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1) ▲ 。”
    引用烘托凄清氛围。
    武汉
    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2) ▲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远眺触发思乡之情。
    杭州西湖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3) ▲ 。
    直接表达喜爱之情。
    黄州赤壁
    杜牧
    《赤壁》
    (4) ▲ ,(5) ▲ 。
    议论表明历史哲思。
    战鼓
    李贺
    《雁门太守行》
    半卷红旗临易水,(6) ▲ 。
    侧面表现战争惨烈。
    黄州
    承天寺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7) ▲ ,水中藻、荇交横。
    (8) ▲ 。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既长
    课内迁移:既出军门
    (1) ▲
    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
    联系成语:正襟危坐
    (2) ▲
    因亡去
    查阅字典:①逃跑。②失去;丢失。③死。④灭亡。
    (3) ▲ (填序号)
    见有过者
    语境推断
    (4) ▲
    句子
    断句/句意
    描写方法
    陆羽形象
    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
    (1)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限断两处)
    正面描写
    记忆力差、
    热爱读书
    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2) ▲
    (3) ▲
    羽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陆羽穿着平民衣服、拿着茶具进来,李季卿对他无礼,陆羽感到耻辱,又写了《毁茶论》。
    (4) ▲
    故时谓今接舆也。
    所以当时的人称他是当今的楚狂接舆。
    (5)

    张狂率性
    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当时卖茶的人,把陆羽制成陶像放在炉灶间,尊他为茶神。
    (6) ▲

    相关试卷

    20,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浙江省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根据甲文内容,品析陆羽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八上语文模拟卷问卷docx、2023八上语文模拟卷问卷pdf、模拟卷参考答案doc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