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7,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含六大题32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友情提示:1.本试卷共8页,含六大题32小题。
2.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手指的宽度大约为1dm
B. 中学生的课桌高度大约为80cm
C. 正常人步行1m所用时间约为0.1s
D.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100g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手指的宽度大约为1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课桌高度大约为人身高的一半,大约为80cm,故B符合题意;
C.人步行1m所用时间约为1s,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下列景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洱海水天一色B. 滇池波光粼粼
C. 泸沽湖清澈见底D. 秀山公园桃花成荫
【答案】D
【解析】
【详解】.水天一色是光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泸沽湖清澈见底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桃花成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
3. 疫情期间利用无人机给居民运送包裹。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是运动的
B. 以包裹为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D. 以其他飞行的无人机为参照物,该无人机一定是运动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与无人机之间无位置的变化,所以包裹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包裹为参照物,无人机与包裹之间无位置的变化,所以无人机是静止的,故B正确;
C.以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无人机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如果其他飞行的无人机与该无人机飞行的快慢和方向相同,以其他飞行的无人机为参照物,该无人机是静止的;如果其他飞行的无人机与该无人机飞行的快慢或方向不相同,以其他飞行的无人机为参照物,该无人机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4. 下列事例中,不能表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 )
A. 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
B. 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C. 美妙的歌声能使人心情愉快
D. 登雪山时大声说话会引起雪崩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能把人的耳朵震聋,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美妙的歌声能使人心情愉快,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
D.因为声音能传播能量,攀登雪山时,大声喧哗会引起雪的共振,共振时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会导致雪崩,因此登雪山时应禁止大声喧哗。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学业水平考试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人能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答案】A
【解析】
【详解】A.控制噪声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个地方进行,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B.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人能靠音色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B错误;
C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即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故C、D错误。
故选A。
6. 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推小船的时候,人对小船有力的作用,人和自己乘坐的小船同时后退了,说明人也受到被推小船给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 国庆期间,小明一家随旅游团前往太行山旅游。在太行山景区,导游利用扩音器讲解太行山革命斗争历史。导游用扩音器讲解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声音的音调B. 改变声音的音色
C. 增大声音的响度D.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声音大小变大,响度变大,所以扩音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已知水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水结成冰后( )
A. 质量变小B. 质量不变
C. 体积变小D. 体积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结冰后,由于质量不变,已知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密度减小,由公式可知,体积增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 在测量学生课桌的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
A. 长的厘米皮卷尺B. 长的毫米直尺
C. 长的毫米钢卷尺D. 长的游标卡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估计,课桌的高度略低于1m,根据量程能一次测完全长的要求,需要排除B和D; 学生用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所以选择1m长的毫米钢卷尺测量更准确。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m,他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 )
A.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 像大小不变,像距逐渐变大D. 像大小不变,像距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像的大小只与物的大小有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在小明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像大小不变,像距逐渐变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像的成因有三个: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
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景物的像;③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
B.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②
C.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①
D.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小孔成像,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③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成的是虚像。
A.属于虚像的是②③,故A正确;
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①,故B错误;
C.①②③均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②③,故D错误。
故选A。
12.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相同体积的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甲、乙两种小球的密度之比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天平恰好平衡,即左右两盘内的质量相同,设甲球的质量为m甲,乙球的质量为m乙,天平是等臂杠杆,力臂相同,则
2m甲+m乙=m甲+3m乙
整理得m甲=2m乙,则
因甲、乙两种体积的相同实心小球,则
故选C。
13.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
A. 甲乙B. 甲丁
C. 丙丁D. 乙丁
【答案】D
【解析】
【详解】手上涂防滑粉、鞋底有花纹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甲、丙不符合题意;在冰壶运动中,刷冰使冰熔化,在冰壶和冰之间产生水,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乙符合题意;轴承中装有滚珠,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可以有效地减小摩擦力。故丁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 量杯质量为40g
D. 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1=m1+m杯=40g
可得
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1=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2=m2+m杯=100g
可得
ρ×80cm3+m杯=100g,﹣﹣﹣②
①﹣②得:液体的密度ρ=1g/cm3,故AB错误;代入①得m杯=20g,故C错误;当液体的体积V3=60cm3,液体质量
m3=ρ×V3=1g/cm3×60cm3=60g
故D正确;故选D。
15. 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 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为减轻质量,电影电视道具中的重物常采用密度小的材料
D. 密度是物质固有不变的属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1kg水和1kg冰的质量相同;根据物理常识可知,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故A错误;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但也有个别的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密度,故B错误;
C.由m=ρV可知,材料的体积一定,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所以为减轻质量,电影电视道具中的重物常采用密度小的材料,避免砸伤演员,故C正确;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物质种类、状态及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16. 如图所示,____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成因示意图,对于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答案】 ①. 乙 ②. 凹
【解析】
【详解】[1][2]甲图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则甲图表示远视眼的成像示意图,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乙图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则乙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因此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17. 穿着滑冰鞋的小张用力推了一下墙壁,可以发现她会______。这个事实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 ①. 后退 ②. 相互的
【解析】
【详解】[1][2]穿着滑冰鞋的小张用力推了一下墙壁,墙壁也会给小张一个反作用力,她会向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 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沿顺时针方向可将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会让螺母变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有关;当用力拧开螺丝时,在B点拧更容易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有关。
【答案】 ①. 力的方向 ②. 力的作用点
【解析】
【详解】[1]沿顺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当用力拧开螺丝时,在B点拧更容易些,说明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19. 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则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重力的方向是 _____;在墙上挂画框时,可自制一个铅垂线来检查是否挂正,如图,若要将画挂正,应将画框的下部向 _____(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画框竖边与铅垂线重合。
【答案】 ①. 地球 ②. 竖直向下 ③. 右
【解析】
【详解】[1]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则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如果画框和铅垂线是平行的,则画框的竖边是竖直的,由图知,画的左端偏高,为了把画贴正,应将画的下部向右移动。
20.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看到“倒映的白塔”属于光的______现象;墙是“红色的”,是因为墙壁能够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 ①. 反射 ②. 反射 ③. 虚像
【解析】
【详解】[1] 倒映的白塔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 我们能看到墙是“红色的”,是因为墙壁能够反射红光。
[3] 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鱼看到的“我们”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1. 如图所示,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光路图如下:
22. 如图所示,请画出运动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图示知,足球向右滚动,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水平向左,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两个力都作用在足球的重心上,作图如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3.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方便老年人剪指甲,在指甲剪的上方加装了一个小凸透镜,如图。请用物理知识说明:
(1)指甲剪上加装凸透镜的作用;
(2)磨指甲的金属磨甲片表面粗糙条纹的作用。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1)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指甲到凸透镜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磨甲片表面刻有粗糙条纹,可以增大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利于磨掉指甲边缘的棱角。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
24.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___________大小的仪器,通过观察可知该仪器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牛,此时读数是___________牛。使用前,先要对它沿所测力的方向进行___________。
【答案】 ①. 力 ②. 0.2 ③. 2.2 ④. 调零
【解析】
【详解】[1]由图知,该仪器的名称是弹簧测力计,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
[2][3]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0”和“5”,所以测量范围为05N,在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也就是最小刻度为0.2N,此时的示数为2.2N。
[4]使用前,先要对它沿所测力的方向进行调零(并且拉动几下,防止弹簧卡住)。
25.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能够确定_______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只棋子A,可以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出现棋子A的像,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用大小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玻璃板__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如果棋子B与看到的像重合,则B所在位置即为____________的位置;并可以初步判断像和物的____________相同。
【答案】 ①. 反射 ②. 像的位置 ③. 虚 ④. 前面 ⑤. 棋子A的像 ⑥. 大小
【解析】
【详解】(1)[1]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线(或发出的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由于平面镜不透明,所以没办法透过平面镜确定所成的像的位置。换成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棋子B,所以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3]实像可以用光屏来承接,虚像则不能。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3)[4]由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镜面反射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人眼必须在玻璃板前面观察所成的像。
[5][6]如果棋子B与看到像完全重合,则B所在位置即为棋子A的像的位置。由于棋子A与棋子B大小完全相同,棋子B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则可以初步判断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26.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最上端为A,最下端为C),则: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
(2)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做___________直线运动;
(3)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____m/s,BC端的平均速度vBC是___________m/s。
【答案】 ①. ②. 变速 ③. 0.3 ④. 0.5
【解析】
【详解】(1)[1]本实验中,直接测量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的运动速度。
(2)[2]小车通过较短的AB段用的时间比通过较长的BC段用的时间长,根据可知,其做加速运动。
(3)[3][4]根据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小车在不同时段的运动速度
27. 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遇到了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______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托盘天平横梁平衡。
(2)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托盘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______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3)若他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①. 标尺 ②. 左 ③. 53.4
④. 20 ⑤. 2.67×103 ⑥. 大于
【解析】
【详解】(1)[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图甲中指针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托盘天平横梁平衡。
(2)[3]小石块的质量为
m=50g+3.4g=53.4g
[4]小石块的体积为
V=V2-V1=80mL-60mL=20mL=20cm3
[5]小石块的密度为
(3)[6]若他先测小石块的体积,石块上沾有水,再测小石块的质量,质量会偏大,体积不变,所以测得的密度会大于真实值。
28. 小军在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f=___________cm;
(2)小军将凸透镜、烛焰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同一水平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军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4)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军将老花眼镜放置在凸透镜与蜡烛间,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①. 10.0 ②.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③. 缩小 ④. 照相机 ⑤. 左
【解析】
【详解】(1)[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60.0cm﹣50.0cm=10.0cm
(2)[2]将凸透镜、烛焰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同一水平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3][4]小军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物距为30cm,焦距是1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5]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军将老花眼镜放置在凸透镜与蜡烛间,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使光提前会聚,成的像靠近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
29.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砝码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使其做____________运动。图甲中木块与木板表面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
(2)比较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实验现象说明,如果要取得拔河比赛的胜利,组队时应选体重大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中选用图丁中____________(选填“(a)”、“(b)”或“(c)”类型的鞋。
【答案】 ①. 匀速直线 ②. 3.6 ③. 压力大小 ④. 甲、丙 ⑤. (a)
【解析】
【详解】(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甲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木块与木板表面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6N。
(2)[3]比较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4]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比较甲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得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5]根据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以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要取得拔河比赛的胜利,组队时应选体重大的,鞋底要选粗糙的。则在比赛中应选用图丁中(a)类型的鞋。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30.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是50kg,一只猫所受的重力是60N,g取10N/kg。求:
(1)中学生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猫的质量是多少g?
【答案】(1)500N;(2)6000g
【解析】
【详解】解:(1)中学生所受重力是
(2)猫的质量是
答:(1)中学生所受的重力是500N;
(2)猫的质量是6000g。
31. 建筑工地需要400 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
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 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 ρ水=1.0×103kg/m3, 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答案】(1)0.02m3;(2)2.6×103kg/m3;(3)260车
【解析】
【详解】(1)因为桶装满水,所以桶的容积
(2)沙石的密度
(3) 400 m3的沙石的质量
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的车数
答:(1)桶的容积是0.02m3;
(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260车。
32.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新世纪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
(1)小刚骑车的速度;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刚步行10s通过的路程。
【答案】(1)6m/s;(2)2m/s;(3)12m
【解析】
【详解】解:(1)由图可知,小刚骑车的速度
(2)全程平均速度
(3)步行速度
小刚步行20s通过的路程
答:(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6m/s;
(2)小刚从家到新世纪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m/s;
(3)小刚步行100s通过的路程为12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质量检测,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