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物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B. 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 提高声音的音调
D. 装饰、美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 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C正确;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水,同时吸收热量,D正确,故选B.
3. 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3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该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 )
A. 2.127厘米B. 2.13厘米C. 2.14厘米D. 2.15厘米
【答案】B
【解析】
【详解】2.23厘米这个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数据,应舍弃。该物体的长度
故选B。
4. 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D.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C.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和飞船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飞船也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与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航天员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远离发射塔,飞船与发射塔位置发生变化,飞船是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现象中,与筷子在水面处“折断”原理相同的是( )
A. 海市蜃楼B. 日食现象
C.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D.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海市蜃楼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海面上方的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其中传播时发生了偏折,形成了海市蜃楼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如图,日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白天,月球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了日食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图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人挡住了射向墙面的光,在墙面上形成的光照射不到的区域,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现象),水面相当于镜面,水中的倒影是岸上的桥通过水面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 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D. 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水中敲击石块可以听到声音,说明液体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蜡烛放在录音机的喇叭旁,蜡烛会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D.马路边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7. 如图所示,是学校农场大棚里采用的滴灌技术,水通过直径约10mm的塑料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灌溉,能减少水的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的温度低B. 水的流速大
C. 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小D. 水和植物的接触面积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滴灌时,水的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不是通过降低温度来减少水分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滴灌时并没有明显改变水的流速,这不是减少水分蒸发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
C.滴灌时,水主要在管道要输送,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小,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
D.水和植物的接触面积大不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 凸面镜B. 凹面镜
C. 凸透镜D. 凹透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地面上的光斑比眼镜的面积大,故眼镜对光起到了发散的作用,所以这个眼镜是凹透镜.
9. 如图所示,阳光下一本物理课本掉到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是因为( )
A. 课本发出的光射入人的眼睛
B. 人的眼睛发出的光都射在课本上
C. 阳光在课本上发生漫反射
D. 阳光在课本上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理课本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眼睛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不会发出光照射在书本上,故B不符合题意;
CD.课本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所以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课本,都是由于光在课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烛焰的实像B. 烛焰的正立像
C. 烛焰的虚像小孔成像D. 三角形光斑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小孔成像是实像,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从烛焰顶端射出的光线经小孔照射到下方,从烛焰底端射出的光线经小孔照射到上方,所以像是倒立的,故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故BC错误,不符合题意,A正确,符合题意。
D.由于三角形的小孔很小,会出现小孔成像现象,如果三角形的孔很大,才会看到三角形的光斑,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 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 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 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s-t图象中两线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若两物体不是同时出发,则t=5s时不能相遇.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故B错误;
C.s-t图象仅描述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图象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的运动图象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物体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12. 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看报纸上的字。他们移动凸透镜,当报纸离凸透镜20cm时,意外地发现报纸上居然出现窗外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像,如果此时将报纸放在离此透镜30cm处,则透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观察报纸,可看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虚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报纸离凸透镜20cm时,意外地发现报纸上居然出现窗外远处景物倒立缩小的像,此时报纸相当于光屏,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得
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电动机可以带动水泵抽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