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是37℃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C.一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0m
    D.中学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00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B.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该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C.测距的声呐装置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3.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B.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在吸热B.一直在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D.先吸热,后放热
    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
    B.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C.该曲线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6.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 )
    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不能确定
    7.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海市蜃楼D.风雨过后出现彩虹
    8.关于运动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
    A.判断公路上汽车的运动情况,必须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
    B.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五号宇航员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9.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说明李老师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10.把一张带有箭头的白纸放在圆柱形玻璃杯的后面,如图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不可能的选项是( )
    A.B.
    C.D.
    11.小雷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B.将蜡烛移到2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C.将凸透镜移到20cm刻度线处,此时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
    D.图中光屏呈现的是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1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行驶,如图所示是反映了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4s内,甲车静止,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A点表示在0~2s内,甲、乙两车的路程相同
    C.在0~2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0~2s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二、实验题
    13.a、b两个实验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1)图甲中,对于盛水的烧杯和测水温的温度计,应先调整____________(选填“烧杯”或“温度计”)的位置;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图乙是同学们根据观察画出的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3)如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a、b图像倾斜度不同的原因是所用水的____________不同;
    (4)如图丁,试管和烧杯中均装有水,用此方法进行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_沸腾(选填“能”或“不能”)。
    1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及相同的蜡烛等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则它的像将_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
    (3)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____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乙图中的____________(选填“a”、“b”、“c”或“d”)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4)实验过程中,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张黑色卡纸,小明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
    (5)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线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____cm;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____________上;
    (2)将蜡烛和光屏调整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的高度____________(选填“调高”、“不调”或“调低”);
    (4)保持图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再次看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接着用一块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且像的亮度比之前更____________(选填“暗”或“亮”);
    (5)如图丁所示,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近视眼镜,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____。
    ①将光屏远离透镜②将光屏靠近透镜
    ③将蜡烛远离透镜④将蜡烛靠近透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应该选择__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_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断,此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80cm,则A、B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____m/s;
    (4)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纸锥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取三个形状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纸锥并编号为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2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对于图2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对于图2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7.一列长150m的火车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的一个安全位置测出整列火车通过他用时5s。求:
    (1)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2)已知A地与B地相距270km,如果这列火车以上述速度匀速行驶,火车从A地到B地需用多少小时?
    (3)如果火车以这个速度完全通过一条隧道需要1min,则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四、作图题
    18.按照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2)根据图中平面镜所成的像A'B'画出物体AB。

    (3)画出图中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五、填空题
    19.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它的示数为____________℃;如图2所示,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用甲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用乙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图3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s。
    20.2023年12月31日,甘肃省白银市发生4.9级地震,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主要是____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是由震源____________产生的。
    21.科学工作者研发了双层真空玻璃来减弱噪声,该玻璃是利用真空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的原理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寒冷的冬天,阳台窗户玻璃的_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出现美丽的“冰花”,这属于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玻璃水不会凝固,因为玻璃水的凝固点比普通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2.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光的三原色是红、____________、蓝。当一束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当某一单色光照射时,若鹦鹉嘴仍呈红色,则此时鹦鹉的翅膀呈____________色。
    23.如图所示,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左壁上的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到水面上的O点,红光与水面夹角是45°,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A点,折射光射到右壁上的B点,则A点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到水面的距离;若A点往上移动,则水面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图中A、B未在图中标出)。
    24.如图是小洛在游玩时用照相机拍摄的应天门局部夜景,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透镜;拍摄时,应天门通过镜头在底片上成___________、缩小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小洛要想拍摄应天门的全貌,他应该适当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应天门。
    25.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若所用时间相同,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速度的常识可知,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B符合题意;
    C.每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m,所以一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2m,故C不符合题意;
    D.同学们800米赛跑用时约2min,即120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A.学校附近的路段“禁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
    B.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故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在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若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则测量的时间偏短,故B错误;
    C.测距的声呐装置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B
    解析:A.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故A错误;
    B.在光的反射或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这是光的可逆性原理,故B正确;
    C.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故C错误;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的反射,因此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先把糖加热成糖汁,糖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在石板上来回浇铸糖汁,等糖汁变成固态,就做好了糖画,这个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AB段表示该物质吸热升温过程,温度逐渐升高,还没达到熔点,熔点是物质达到熔化时的温度,熔点不变,故A错误;
    BC.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该曲线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松香不是晶体,故B正确,C错误。
    D.在第8分钟时,达到熔点,物质开始熔化,而不是已全部熔化,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析:水中的空气可以把水分解为两个“水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发散光束.故选C.
    7.答案:B
    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不正确;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其本质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正确;
    D.风雨过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本质是光的折射,故D不正确。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不是必须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故A错误;
    B.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五号宇航员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则宇航员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体的速度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故C正确;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不随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李老师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近处的物体,所以他是远视眼,是晶状体对的折射过弱导致看近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后,所以要用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圆柱形玻璃杯中注入水相当于凸透镜,玻璃杯后白纸上的水平箭头为物体;
    A.图中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放大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时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放大的,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的像是倒立、变粗的像,由于玻璃杯上下的形状是相同的,故像在上下方向的大小是不变的,故C符合题意;
    D.图中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缩小的,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D
    解析:A.由图知,甲车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随时间得增加而变大,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A点表示第2s时甲乙速度相同,故B错误;
    C.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乙车做加速运动,在0~2s内,乙车的最大速度为10m/s,乙车的平均速度肯定小于最大速度10m/s,故C错误;
    D.在0~2s内,甲车的速度一直大于乙车的速度,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1)烧杯;液化;(2)B;(3)98;质量(或水量、多少);(4)不能
    解析:(1)对于盛水的烧杯和测水温的温度计,按照自下而上原则,应先调整烧杯的位置。
    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内高温水蒸气飘出来遇冷液化形成的。
    (2)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气泡加入,气泡会逐渐变大,所以B图正确。
    (3) 由图丙可知水的温度在98°C不变了,且故其沸点为98°C。
    a、b图像倾斜度不同的原因是所用水的质量不同,导致到达沸点所需时间不同。
    (4) 因为烧杯中的水到达沸点后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虽然可以达到沸点,但是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14.答案:(1)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用薄玻璃板;(2)靠近;(3)蜡烛B;b;(4)能;(5)A
    解析:(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玻璃板有两个面,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导致玻璃板后面出现两个像,出现重影,实验中一般选择薄玻璃板,减小两个像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重影。
    (2)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镜面对称,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即蜡烛靠近平面镜,则像也靠近平面镜。
    (3)能在光屏上显示的叫实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显示。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蜡烛B并在原位置放一光屏,从蜡烛B一侧观察光屏,即在b处观察光屏,发现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则证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放上一张黑色卡纸,不影响平面镜成像,所以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A的像。
    (5)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镜面对称,像点与物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只有一个像的位置。每个平面镜都成一个完整的像,但这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1)12;主光轴;(2)放大;投影仪;(3)调低;(4)缩小;完整;暗;(5)D
    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
    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
    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出透镜与白纸距离即为焦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实验的要求,必须让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使其成像在光屏的中心。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丙时,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所以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原理。
    (3)根据光线过凸透镜光心不改变传播方向,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的高度调低。
    (4)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右移动,根据光路可逆性,当物距等于前一次成像的像距时,可以在光屏上再次看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用一块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整个物体发出的光有一部分被挡住,仍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变暗了。
    (5)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可使光线发散一些,增大了像距,此时像成在光屏上,若取下近视眼镜,像距变小,即像成在光屏前。要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需要光屏靠近透镜或蜡烛靠近透镜,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1)乙;时间;(2)秒表;刻度尺;(3)先变大后不变;0.17;(4)D;1∶2∶3
    解析:(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而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所以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然后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时间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下落速度,根据可知,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3)根据图可知,此纸锥下落的路程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根据可知,每个间隔的时间相同,所以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
    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80cm,其中有2个间隔,一个间隔是0.2s,则时间是0.4s,A、B两位置间纸锥的速度为
    (4)①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纸锥运动的距离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道理,乙、丙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②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运动一个砖的厚度时,乙运动两个砖的厚度,丙运动三个砖的厚度,路程之比为1∶2∶3,时间一定时,速度和路程成正比,速度之比为1∶2∶3。
    17.答案:(1)30m/s;(2)2.5h;(3)1650m
    解析:(1)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该列火车的速度
    (2)由平均速度公式变形可得所用时间
    (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走过的路程
    则隧道的长度
    18.答案:见解析
    解析:(1)
    (2)
    (3)
    19.答案:0.1;36.7;3.1;3.17;337.5
    解析:
    20.答案:次声波;振动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地震波主要是次声波,而不是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人听不见。
    21.答案:不能;内;凝华;低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双层真空玻璃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所以室内的水蒸气会遇到冷的玻璃而发生凝华,所以会在玻璃的内侧出现一层冰花。
    因为玻璃水的凝固点比普通水的凝固点低,所以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喷玻璃水不会凝固。
    22.答案:光的色散;绿;黑
    解析: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红色,翅膀呈绿色,说明嘴是红色,翅膀是绿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某一单色光照射时,鹦鹉的嘴呈红色,说明此单色光为红光,红光照到绿色的翅膀上会全被吸收,所以此时翅膀呈黑色。
    23.答案:小于;上升
    解析: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O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OB偏向法线,如图所示:
    因此A到水面的距离小于B到水面的距离。
    由上图可知,若A点往上移动,反射光射到右壁上的C点,则水面上升。
    24.答案:凸;倒立;远离
    解析:照相机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拍摄时应天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小洛要想拍摄应天门的全貌,像变小,像距变小,物距变大,他应该适当远离应天门。
    25.答案:3︰4;3︰4
    解析: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1︰2,根据得,速度之比
    若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得,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相关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和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