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326233/0-17070401515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感知,文本探究,主题升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反复诵读诗歌,赏析诗歌首联、颔联中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掌握杜甫诗歌情景交融、气势宏伟的特点。
感受诗歌语言凝练丰富、意蕴深远的特点,体会诗人沉郁苦闷的感情。
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由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之秋的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赏析意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电子设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有才学抱负之士,登高远眺必定生出许多感慨。曹操登碣石山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登幽州台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王维登高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登高》。
展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知
自读诗歌,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听示范音频,注意字音,把握节奏,谈谈感受。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悲)
三、文本探究
任务一:首联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极为凝练。哪六种景?这些景物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 哀”“清”“白”“飞回”来描写。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
任务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出示时代背景:安史之乱已结束几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
明确:第一幅画面——落木萧萧:
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漂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第二幅画面——不尽长江:
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人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遏,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任务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人说此联包含八层意思,请找出来。
明确: “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年,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任务四: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造成杜甫愁苦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种愁苦的心情?
明确: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到暮年,不能为国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四、主题升华
杜甫一生从未得到重用,生前名声淡薄,但却心系天下。他因国家动乱,在外漂泊十一年,最后客死舟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青年应将个人价值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五、作业:
1.背诵《登高》
2.选一个角度鉴赏这首诗歌,写出见解,200字。
登高
写景
抒情
风、天、猿
渚、沙、鸟
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
八悲
艰难苦恨
新停酒杯
以壮景写悲情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参加此次比赛,我的收益颇多。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内容研读,拓展探究,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8.2 登高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品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诗歌,赏析内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