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训练 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4076/0-17070036080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训练 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4076/0-17070036081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训练 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24076/0-1707003608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考点解读训练(原卷版+解析)
初中化学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课后测评,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碱的定义,碱的分类,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特性和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
考点4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1、碱的定义: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2、碱的分类:
①强碱:KOH(氢氧化钾))、NaOH(氢氧化钠))、Ca(OH)2 (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
②弱碱:白色沉淀:Mg(OH)2(氢氧化镁))、 Al(OH)3(氢氧化铝))、Zn(OH)2、(氢氧化锌))
有色沉淀:蓝色沉淀 Cu(OH)2(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 Fe(OH)3(氢氧化铁)
③液体:NH3·H2O(氨水)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特性和用途:
【典例4-1】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A.熟石灰B.硫酸C.烧碱D.食盐
【典例4-2】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 、 、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 ,再涂上 溶液。
【变式4-1】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
A.纯碱B.小苏打C.熟石灰D.烧碱
【变式4-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与油污反应,可用来去除油污 D.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变式4-3】农业上降低土壤酸性、农药上配制波尔多液都要用到的一种碱是 (写化学式),用这种碱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写方程式)
考点5 碱的化学性质
1、碱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2、碱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如下四个: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显色:
碱溶液(四大强碱的溶液、氨水)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由于弱碱不溶于水,所以弱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反应发生的条件:A.碱是四大强碱; B.非金属氧化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2NaOH+CO2 = Na2CO3+H2O(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2NaOH+SO2 = Na2SO3+H2O(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2NaOH+SO3 = Na2SO4+H2O
Ca(OH)2+CO2 = CaCO3↓+ H2O(检验二氧化碳;石灰墙“出汗”)
(3)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6HCl+Fe(OH)3 = FeCl3+3H2O 现象:红褐色固体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2HCl+Cu(OH)2 = CuCl2+2H2O 现象: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4)碱+盐 → 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
反应发生的条件:
A.反应物能溶于水(包括氢氧化钙,不包括其他微溶于水的物质);
B.新碱是氨水;
C.若新碱不是氨水,新碱和新盐中至少有一个沉淀。
D.铵盐一定能与四大强碱反应。
新碱是沉淀:
蓝色沉淀:2NaOH+CuSO4=Na2SO4+Cu(OH)2↓
红褐色沉淀:3NaOH+FeCl3=3NaCl+Fe(OH)3↓
白色沉淀:2NaOH+MgSO4=Na2SO4+Mg(OH)2↓
新盐是沉淀:
Ba(OH)2+Na2SO4=BaSO4↓+2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蓝白沉淀:Ba(OH)2+CuSO4=BaSO4↓+ Cu(OH)2↓
红白沉淀:3Ba(OH)2+Fe2(SO4)3=3BaSO4↓+ 2Fe(OH)3↓
波尔多液(注:波尔多液不是溶液):Ca(OH)2+CuSO4=CaSO4+Cu(OH)2↓
【典例5-1】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它们均能于CO、CO2、SO2等气体反应
C.均可应用于检验CO2 D.Ca(OH)2可与CuSO4溶液配制波尔多液
【典例5-2】氢氧化钠俗名火碱、 、 ,这是由于它有强烈的腐蚀性;氢氧化钠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 ;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 而 ,该变化属于 变化;还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 保存.
【变式5-1】向一定量NaOH和B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5-2】某同学总结的Ca(OH)2的化学性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由紫色变为蓝色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可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
D.甲一定是碳酸盐
【变式5-3】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 ;
(2)性质②的反应为 反应(非基本反应类型),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Na2CO3 B.CO2 C.FeCl3 D.Ba(NO3)2
(4)写出NaOH溶液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
考点6 酸碱溶液的稀释和酸碱性测定
1、酸碱溶液的稀释:
(1)对于一般的酸碱溶液的稀释来说是向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酸、碱的浓溶液加水,将其变成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稀溶液的过程;
(2)对于浓硫酸来说,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将其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如图所示
.
这是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把水倒进浓硫酸时,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
2、酸碱性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来,进行判断,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首先,取少量的待测溶液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如果溶液变成红色,那么该溶液就显酸性;如果溶液不变色,那么该溶液显中性;如果溶液变成蓝色,那么该溶液显碱性;同理,可以向待测溶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来测定;但是,此时只能测定出溶液的碱性(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而不能测定出溶液的酸性或中性(因为酚酞试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的)。
(2)使用pH试纸的方法:
首先,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然后,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做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当pH值<7时,该溶液为酸性;当pH值=7时,该溶液为中性;当pH值>7,该溶液为碱性。
另外,还可以根据酸或碱的其它的化学性质来测定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碱性;例如,向某溶液中插入铁丝时,如果有气泡冒出,那么该溶液为酸溶液等等。
3、酸、碱溶液的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1)酸稀释过程如图
①曲线起点pH7,溶液显碱性,判断为向碱溶液中加入酸的pH变化图象
②各点分析
A点. pH>7,溶质为NaOH
B点. pH>7,碱过量,溶质为NaOH、NaCl
C点. pH=7,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Cl
D点. 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达标测试,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巩固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