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年湖省衡阳耒阳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年湖省衡阳耒阳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第1页
    2021-2022年湖省衡阳耒阳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第2页
    2021-2022年湖省衡阳耒阳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年湖省衡阳耒阳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湖省衡阳耒阳市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读拼音,写词语, 给带点字注音,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按要求变换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修改病句, 根据课文《匆匆》内容填空,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近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qīng yōu( ) jiān yìng( ) yòu zhì( ) yōng dài( )
    yán jùn( ) màn cháng( ) mǐn gǎn( ) kāng kǎi( )
    【答案】 ①. 清幽 ②. 坚硬 ③. 幼稚 ④. 拥戴 ⑤. 严峻 ⑥. 漫长 ⑦. 敏感 ⑧. 慷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拼写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清幽”“拥戴”“慷慨”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给带点字注音。
    他那披散( )的长头发中间( )露( )出一张苍( )白的脸。
    【答案】 ①. sǎn ②. jiān ③. lù ④. cāng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披散(sǎn):头发、鬃毛散着下垂。
    “散”是多音字。
    [ sàn ]1.由聚集而分离:解~。~会。2.分发;分给:~传单。3.排遣;排除:~心。~闷。
    [ sǎn ]1.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漫。~兵游勇。2.零碎的;不集中的:~装。~坐儿。3.中成药剂型之一。:七厘~。
    中间(jiān):正中;中心。
    “间”是多音字。
    [ jiān ]1.方位词。中间:彼此~。同志之~。2.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田~。人~。3.一间屋子;房间:里~。车~。4.房屋的最小单位:一~卧室。三~门面。
    [ jiàn ]1.空隙:乘~。2.嫌隙;隔阂:亲密无~。3.隔开;不连接:~隔。黑白相~。4.挑拨使人不和;离间:反~。5.拔去或锄去(多余的苗):~萝卜苗。
    露(lù)出:显现。
    “露”是多音字。
    [ lù ]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天。~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果子~。4.中成药剂型之一。:金银花~。5.显现出来:揭~。脸上~出了笑容。
    [ lòu ]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苍(cāng)白:白而发青。
    3. 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不可( )议 心惊肉( ) 别出心( ) ( )长莫及
    狗急跳( ) 大言不( ) 破( )沉舟 门可( )雀
    【答案】 ①. 思 ②. 跳 ③. 裁 ④. 鞭 ⑤. 墙 ⑥. 惭 ⑦. 釜 ⑧. 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来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事临头而心神不宁。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狗急跳墙:比喻人走投无路时能不顾一切地行动。
    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羞愧。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4. 选择带点词的正确理解,只填序号。
    (1)A.建造 B.用做支承的物品 C.殴打 D.捏造
    ①爸爸把书放在书架上。( )
    ②爱打架的同学没人喜欢。( )
    ③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木桥。( )
    ④反动派架词诬控,害了王大伯的性命。( )
    (2)A.安定 B.压 C.县管行政区划单位 D.使它变凉
    ①新市镇是个好地方。( )
    ②团长一说话,就把大家给镇住了。( )
    ③遇到突发事件,我们要保持镇静。( )
    ④冰镇汽水很解渴。( )
    【答案】 ①. B ②. C ③. A ④. D ⑤. C ⑥. B ⑦. A ⑧. 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义字的掌握。
    (1)①书架:用来放书的架子。“架”用做支承的物品。故选B。
    ②打架:打仗的意思。“架”殴打的意思。故选C。
    ③架起:建造好的意思。“架”建造的意思。
    ④架词诬控:比喻耍阴谋,暗中攻击。“架”捏造的意思。故选D。
    (2)①新市镇:指新市这个地方。“镇”县管行政区划单位。故选C。
    ②镇住:压住的意思。“镇”压的意思。故选B。
    ③镇静:安定不慌张的意思。“镇”安定的意思。故选A。
    ④冰镇:用冰块使之变凉。“镇”使它变凉的意思。故选D。
    5. 按要求变换句式。
    (1)母亲把箱子翻了个底朝天。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溪水哗啦哗啦地向下流去。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箱子被母亲翻了个底朝天。 ②. 难道母亲没有把箱子翻个底朝天吗? ③.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④. 溪水一路欢歌向下流去。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然后,“事物1”和“事物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事物1”:母亲;“事物2”:箱子;“怎么样”:翻了个底朝天。句子改为:箱子被母亲翻了个底朝天。
    本题考查将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
    可分为三步: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等),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在肯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将句中的肯定词“把”改为否定词“没有把”,在前面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吗”,句号改为问号。句子可改为:难道母亲没有把箱子翻个底朝天吗?
    (2)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方法如下: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转述句中出现一些人物时,不能单单修改人称,还要把人称修改成指代的人物。
    句中将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再加上句号。句子改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溪水哗哗流像人在做什么动作呢,如:溪水带着轻快的步伐慢慢地走下去。
    6.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
    (2)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
    (3)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 ( )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答案】 ①. 夸张 ②. 拟人 ③. 比喻 ④. 设问
    【解析】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1)从“十里草木香”可知,夸大白酒的香味,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从“舔着”可知,句子把水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句子把战士们比作潮水,形象地写出战士们速度很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诗句有问有答,可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7. 修改病句。
    (1)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发明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
    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那么叫人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
    (4)渔夫拉长了眉,皱起脸,一脸忧虑。
    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②. 鲁滨逊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 ③.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④. 渔夫皱起眉,拉长了脸,一脸忧虑。
    【解析】
    【详解】本题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句中缺少主语,可在句前加上“真理”,句子改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搭配不当,“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应将“发明”改为“发现”,句子改为:鲁滨逊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
    (3)关联词语不当,“既……又”是一对关联词,句子改为: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4)搭配不当,“皱起”应该搭配“眉”,“拉长”搭配“脸”,句子改为:渔夫皱起眉,拉长了脸,一脸忧虑。
    8. 默写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 ),清风半夜( )。( )说丰年。( )一片。七八个( ),两三点( )。旧时茅店( ),( )忽见。
    【答案】 ①. 惊鹊 ②. 鸣蝉 ③. 稻花香里 ④. 听取蛙声 ⑤. 星天外 ⑥. 雨山前 ⑦. 社林边 ⑧. 路转溪桥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默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9. 根据课文《匆匆》内容填空。
    过去日子( ),被( )吹散了,如( ),被( )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 )呢?我( )留着像( )样的( )呢?
    【答案】 ①. 如轻烟 ②. 微风 ③. 薄雾 ④. 初阳 ⑤. 痕迹 ⑥. 何曾 ⑦. 游丝 ⑧. 痕迹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课文。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选自《匆匆》。这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收麦记(吉葡乐)
    ①小时候的趣事在我记忆里有好多好多,我就说一下收麦子的事吧。
    ②那时候收麦不像现在有联合收割机,机器“轰隆隆”开过去,麦子就直接变成麦粒等着装进口袋里了,就连麦秸也被打碎直接还田。那时候的第一代收割机只负责割麦子,依旧需要有人把麦子抱起来用草绳捆好——这在我们那儿俗称“敛铺子”。在我们家,妈妈和弟弟负责“敛铺子”,我负责把事先泡软的草绳隔一段距离放一根,爸爸负责捆麦个。完成以后,爸爸就拿木叉把麦个一捆捆挑到拖拉机斗里,装满了,拖拉机就“突突突”地拉到场院里去晒场。
    ③拣一个大晴天,把麦个拉开,草绳解下来,把麦子东一把西一把地散开暴晒,其间还要不时翻一翻。等晒得差不多了,拖拉机就会拉着个“混驼子”(也就是石磙)一遍一遍轧麦子,厚厚的麦子被越轧越薄,然后我们就挥舞着木叉翻一遍场,再接着轧。等麦粒基本脱壳了,就可以起场啦!这个环节人手越多越好,大爷大娘、叔叔婶婶都会过来帮忙,用叉把麦秸抖搂了又抖搂,以防里面还夹裹着麦粒。
    ④然后就找一个空地,开始垛麦垛。先得建一个底盘,爸爸就让我在上面踩,还给我配发一个最轻的木叉。我负责踩的同时,要注意把麦秸尽量向四周打,因为要一直保持截面面积,这样才能保证垛得足够高。爸爸呢,他用木叉慢慢地把四周没有夯实的麦秸撕下来,再扔到上面。随着麦秸不断扔上来,我不停地挥舞着木叉,脚下不停地踩着……麦垛也一点一点增高。那种慢慢地在麦垛上长高的感觉,特别好玩。站在金黄的麦垛上,你会感觉自己距离天空也近了很多……
    ⑤当然,麦垛也不会无限地增高下去。这个时候麦秸也被拾掇得差不多了,我的任务就算基本完成。爸爸让我下来——他举起双臂等着接住我,我一出溜,他接住我,把我放到地面上。我这才有机会四周转着欣赏这麦垛的宏伟。等爸爸把最后一堆麦秸扔上去,麦垛便封了顶。这时的麦垛,就像一个金色的小山包,矗立在场院上。
    ⑥接下来,大人们就把余留在场上的麦粒往中间聚拢。有拿刮耙的,有拿木锨的,有拿筢子的,有拿扫帚的……很快在麦场中堆起一个圆锥形的麦坯。休息的间隙里,爸爸用脚步丈量着麦坯的圆周,用锨把比试着麦坯的高度,然后和大爷、叔叔们估算起了这一季麦子的产量。
    ⑦连一根烟的工夫都没有,就要开始扬场了,因为风来了——在风里,麦壳、麦余子和麦粒都依赖自身的重量确立了各自的位置。洁净得像婴儿一样的麦粒从空中落下来,越来越多。有时候风向变了,会反吹过来一些麦壳,妈妈就用扫帚轻轻扫下来。
    ⑧麦余子谁也舍不得扔,都会收到蛇皮袋里背回家。妈妈用棒槌砸,用簸箕簸,会得到一些不够饱满的籽粒。那时候的农村,以物换物还是一种非常通行的买卖形式,我们就用这些不那么饱满的籽粒换回来喷喷香的油条、沙瓤的西瓜或是鲜美的桃子。现在想来,收获时的辛苦倒已记不清了,但永远忘不了用小麦充当货币给我的童年换来的喜悦。
    10.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收拾( ) 观赏( ) 宏大( ) 依靠( )
    11. 第3自然段写了( )
    A. 割麦子、晒麦子、起场B. 晒麦子、轧麦子、起场
    C. 晒麦子、轧麦子、垛麦垛D. 割麦子、轧麦子、起场
    12. 第4自然段写了( )
    A. 垛麦垛B. 割麦子C. 晒麦子D. 聚拢麦子
    13. 第7自然段写了( )
    A. 聚拢麦子B. 收麦余子C. 垛麦垛D. 扬场
    14. “大爷大娘、叔叔婶婶都会过来帮忙。”体现了邻里之间( )
    A. 大获丰收B. 友爱互助C. 爱劳动D. 人多力量大
    15. 《收麦记》体现了我小时候是多么地( )
    A. 朴实B. 勤劳C. 快乐D. 好吃
    【答案】10. ①. 拾掇 ②. 欣赏 ③. 宏伟 ④. 依赖 11. B 12. A 13. D 14. B 15. C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
    收拾:整顿;拾掇。对应文中的近义词是:拾掇
    观赏:观看欣赏。对应文中的近义词是:欣赏
    宏大:比喻事物的气势宏伟,巨大。对应文中的近义词是:宏伟
    依靠:指望;倚仗。对应文中的近义词是:依赖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段意。
    由第③段“把麦子东一把西一把地散开暴晒”“拖拉机就会拉着个“混驼子”(也就是石磙)一遍一遍轧麦子”“等麦粒基本脱壳了,就可以起场啦”可知,主要写了晒麦子、轧麦子、起场。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段意。
    由第④段“然后就找一个空地,开始垛麦垛。”可知,主要写了垛麦垛。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段意。
    由第⑦段“连一根烟的工夫都没有,就要开始扬场了”可知,主要写了扬场。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第③段写等麦粒基本脱壳后,要起场时,会有很多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婶过来帮忙,哪怕不是自家收麦也会积极前来帮忙,可以看出邻里之间的友爱互助。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
    由第⑧段“现在想来,收获时的辛苦倒已记不清了,但永远忘不了用小麦充当货币给我的童年换来的喜悦。”可知,作者小时候收麦的日子对他来说是趣事,是十分开心快乐的。故选C。
    16. 习作。
    题目:他笑了
    开心快乐,会笑;转悲为喜,会笑。生活中,有很多“笑了”的故事,选一个“他笑了”的故事写下来。注意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答案】例文:
    他笑了
    闷热空中掺杂着蝉不停的叫声,扰得人心烦意乱。汗水滑过额头,滴落在练习本上。冥思苦想了大半天,还是没能解出那道题。于是,就放下手中的笔,不写了。
    这时,妈妈端着一杯冷饮进来了,就问我:“怎样不写了?写完了吗?”当时心里烦躁得很,便发起了牢骚:“这题难死了,一点思绪都没,我不会写,不想写了。这破天气,热死了。”只听妈妈心平气和地说:“来,先喝口饮料解解暑。要多动动脑子,静下心来去想。”我听了妈妈的话,又思考了好半天,还是没想出来。就去客厅看电视了。
    “哈哈哈”电视中节目逗得我哈哈大笑。这时,爸爸突然回来了。我赶紧关了电视,往我屋里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站住,作业写完了吗?”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心虚的说:“写……写完了。”“拿过来我看看。”心想:完了,这次惨了。便磨磨蹭蹭的把本拿给爸爸,“嗯?这道题怎样没写呀?”“那个,我……我不会。”说完这句话,我闭上眼,准备迎接暴风雨的洗礼。果然,“不会?不会是理由吗,你不会多动动脑子吗?”幸好老妈及时过来打断爸爸,我便趁机逃回屋里。
    看着那道题,便想起爸爸生气的模样。就下定决心,必须要解出这道题。果然,老天不负有心人,我慢慢的有了思路。拿起笔,顺着思路往下写,立刻就写完了。我敢保证:那道题我永远都忘不了。
    回到学校后,教师突然说要考试。发下试卷,我惊奇地发现那道题是整个试卷上分值最高的一道题。时间才过了小半节课,我便把整张卷写完了。这次测试,我得了满分。教师说:“最终那道题超纲了,没想到你用那么短的时间便写出来了。”听了教师的话,我得意地笑了。心想:这全拜老爸所赐。
    回到家,我把奖状和试卷拿给爸爸看。爸爸仔细地审视着每一道题,看到最终一道题时,突然抬头看了看我,又点了点头,满意地笑了。我读懂了那个笑,里面充满了赞许、骄傲、自豪。
    爸爸平时很严厉,很少笑。但这次,他最终笑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题目要求写命题作文,围绕“他笑了”这一中心意思来写。
    选材分析: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一个“他笑了”的故事。爸爸笑的原因,可以是由于看到孩子改正了缺点,学习上有了进步。爷爷笑了,可以是因为孩子们都有一颗爱老、尊老的善良之心。老师笑了,可以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而高兴。
    构思指导:
    开头:可以开篇点题,自己最难忘的一瞬间是谁的笑容。
    正文:起因、经过、结果都要叙述清楚,重点介绍经过,写清楚他为什么笑,是怎样笑的。可以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能使场面更加真实可感。还可以加入心理描写,真实地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结尾:可以谈谈自己对他的笑容的感受。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9页。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9页。

    2021-2022年湖省株洲市攸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湖省株洲市攸县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