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海拔 5 895米,为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因阻挡了印度洋上吹来的潮湿海风,在南坡较低海拔处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景观。南坡自山麓到山顶,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依次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森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寒漠带和高山冰雪带。乞力马扎罗山因山顶的火山口终年遍布冰雪,宛如晶莹的玉盘,被称为“赤道雪峰”。
1. 有人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乞力马扎罗山顶的冰雪可能会消失,到时“赤道雪峰”将名存实亡。你是怎么看的?说出你的理由。2. 自山麓到山顶,乞力马扎罗山拥有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植被景观。试从水热配置的角度,分析其景观差异的形成原因。
1.了解自然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理解地域分异规律。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景观特征,理解分布规律。3.应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
一、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差异
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则属于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
例如:某些山地由于坡向差异存在植被“阴阳脸”的现象。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自然带: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地域。
(一)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自然带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地更替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复杂性地球自转造成地表流体,包括气团、洋流等发生偏转,从而增加了纬度地带性格局的复杂性。由于海陆组成物质的差异引起能量收支状况的改变,导致纬度地带性规律发生很大的变形或扭曲,致使地球表面某些纬度地带并不呈现连续的带状分布,而往往发生中断或尖灭。因此,仅仅用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还不能全面解释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 20° E 经线依次向南、向北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使得赤道两侧的温度上升,与赤道附近的温差减小,纬度地带性分异减弱。
2.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1月和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24°C,称为热赤道。热赤道平均位于北纬5 ° -10 °,就北半球季节而言,冬季在赤道附近或南半球大陆上,夏季则北移到北纬20 °左右。议一议,热赤道的存在,对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有何影响?
(二)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和整体特征的差异,称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也称为经度地带性。
自然带南北向延伸、东西向更替。
1.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50°E纬线向东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
2.填表比较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洲沿20°E经线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延伸方向: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更替方向: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就是垂直分异规律。
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为基带
例如:南迦巴瓦峰的基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天山的基带为温带荒漠、灌丛带
基带类型既决定了整个带谱的性质,也决定了一个完整带谱可能出现的结构。
垂直自然带谱:在垂直分异规律的支配下,具有一定高度的山体,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
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基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赤道上的高山在垂直高度上的自然带变化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基本一致。
永久冰川带的下界,称为雪线,为降雪量与融雪量达到平衡的界限。
纬度低,气温高,雪线高
坡度陡,雪线高;坡度缓,雪线低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雪线低。
影响林线高低的主要因素:
影响同一自然带不同地区高低的因素
同一自然带在低纬地区分布更高
5km4km3km2km1km0
影响同一自然带在同一山脉中高低的因素
自然带数量、复杂程度影响因素:
3.相对高度大,数量多
一个完整的带谱,顶带应该是永久冰雪带
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3.山地雪线的海拔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想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南坡降水明显多于北坡。南坡位于来自印度暖湿气流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北坡为背风坡。 2.南坡位于阳坡,温度较高;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南坡相对高度大,所以垂直带谱更复杂。 3.南坡是迎风坡,有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多,雪线低。北坡气候干燥,蒸发大。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形成原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表 现: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典型地区:较小尺度的地域
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例如在沿海地区,海岸气候随着离海洋的距离加大,受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小,温差逐渐增大,湿度逐渐下降。
重复性则表现为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例如:在黄土高原的多个小流域内,都能看到川地、冲沟等地形呈树枝状镶嵌在塬、墚、峁、土石山等之间同一类地形单元里。
地方性分异还发生在更小的尺度上。诸如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别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
例如:丹霞地貌中坡麓、坡面、坡顶由于坡度的差异,导致植被生长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
岩性和土质的差别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由于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别可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
例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多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地域差异普遍存在。自然带呈带状分布,多以典型植被命名,各自然带无明显界限,总是由一自然带逐渐过渡为另一自然带。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他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制于热量和水分条件。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林带
①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相同
②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
一般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按照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主要有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和寒带苔原带等类型。
热带雨林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的季相(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变化。
与热带雨林相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较少,林内没有板状根植物,也没有茎花现象的植物
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这里降水较少(250-450毫米/年),且集中于夏季。
自然带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热带草原带和温带草原带。
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小于250毫米/年)
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可分为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
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多生长旱生小乔木、灌木、仙人掌类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
由于食物不足,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很少,常见如蝗虫、蜥蜴、老鼠和一些鸟类。对于干旱环境,它们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夏眠、夜行、耐旱等。荒漠属于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
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小于250毫米/年)
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1)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温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水分。
读图 5-21,结合已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2)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到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反映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热量。
(3)以海南岛热带季雨林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含义;从海南岛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图中AB线上植被景观是否一致?倘若不一致,说出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气候特点为热带季雨林提供充足的水热条件,土地土壤为季雨林提供生长空间和养分,同时季雨林也为大气提供水汽,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不一致,两侧平原为热带季雨林,中部为山地,会出现垂直自然带变化。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
四、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类;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45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质ppt课件</a>,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趁热打铁,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品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陆地自然带,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大尺度,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影响变化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备课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习目标,西双版纳森林景观,蜀南竹海景观,东北的森林景观,内蒙古的草原景观,新疆荒漠景观,热带雨林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