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导学案
展开一、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域分异的表现:
(1)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2)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地域分异规律:
如果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E经线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属于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自然景观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符合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1.划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
2.影响因素:受制于热量和水分条件。
3.类型: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自然带往往以植被类型来命名。(√)
②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和水分。(√)
③草原带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④荒漠带分布于半湿润地区。(×)
四、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植种类,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能力1 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分析
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分析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3.垂直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因素。
(2)垂直带谱分布特点。
①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②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4.地方性分异规律案例分析:
(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2)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熟悉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2)理解水分的垂直变化规律。
【解析】(1)选C,(2)选C。第(1)题,图中M方向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第(2)题,甲地位于山腰,其下海拔低的山麓地带形成草原、荒漠,而甲地形成森林,说明甲地在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造成的。
【补偿训练】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
(2)阿尔泰山南坡(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解析】(1)选B,(2)选D。第(1)题,该地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材料中提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说明教授身后为山地针叶林,根据自然带垂直递变规律及“眼前簇簇花草”可判断为高山草甸带。第(2)题,阿尔泰山南坡的森林大多为针叶林,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A项错误,D项正确;该地区森林带之上存在草甸,B项错误;此时花草相映,故可判断为夏季,C项错误。
能力2 世界陆地自然带
1.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的对应关系:
自然带形成与分布受气候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有明显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影响山地雪线和林线的因素: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教材P115图5.16)
(1)(区域认知)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为什么?
提示:因为南半球所在纬度大部分是海洋。
(2)(综合思维)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为什么?
提示:东非高原地势高,热量和水分不足,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
(3)(综合思维)南美洲40°S以南的大陆东岸和西岸自然带有什么不同?
提示:东岸为温带荒漠带,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020·浙江7月选考)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解析】选A。①②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属于地中海气候,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易错提醒】美国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美国自然带以西部山区为分界线,西部沿海地区从南向北依次是热带沙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部地区从南向北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中部地区以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为主。
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大高加索山脉位于黑海、里海之间,全长1 100 km,山势陡峻,4 800 m以上山峰有15座,山上多积雪冰川。西高加索山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最西部,是欧洲少有的尚未受到人类干扰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森林茂密,物种丰富。黑海沿岸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山脉北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高加索山脉矿产资源丰富。下图示意大高加索山脉位置与矿产资源分布。
(1)(综合思维)分析大高加索山脉物种丰富的原因。
提示: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分异显著;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对生态环境破坏小。
(2)(地理实践力)说明大高加索山脉对区域内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影响。
提示:水文特征:森林茂密,河流含沙量少;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海拔高,高山上多积雪和冰川,形成春汛、夏汛。水系特征:区域内地势中间高,河流呈放射状水系;距海近,河流流程短;海拔高,山势陡峻,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地域分异
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表现
基础因素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沿纬度延伸,随纬度变化
热量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
水分
垂直分异规律
沿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垂直更迭
热量和水分
地方性分异规律
有序性和重复性规律
类型
分布
特征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自然带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降水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大,多生长旱生植物
因素
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寒带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是北冰洋
起伏
地形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洋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水分
天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影响因素
过程原理
雪线
纬度(温度)
纬度越低(高),0 ℃温度出现高度越大(小),雪线越高(低)
山坡
坡向
同座高山湿润气流迎风坡固态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坡度
坡度大,冰雪重力作用强,不利于冰雪储存,雪线高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与环境变迁通过影响气温、降水来影响雪线高度变化
林线
纬度
纬度越低(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少),热量越充足(缺乏),山地林线分布越高(低)
坡向
向阳坡、背阴坡
一般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迎风坡、背风坡
一般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大气环流
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海陆位置
同纬度相比,沿海(内陆)地区降水丰富(不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低)
题目
问
自然带相同的区域
思
判断序号表示的自然带
答
①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质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关注,知识清单,课上检测,知识清单答案,课上检测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秀导学案,文件包含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案教师版docx、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主要陆地自然带,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