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62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读图归纳地貌景观图的判读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常见地貌热点情境奇特的流水地貌景观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读图归纳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热点情境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构造地貌的形成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展开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4页。
1.卓子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变质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外力侵蚀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卓子山主体岩石为石英砂岩和石灰岩,黄河周围和鄂尔多斯高原分别以砂岩、砂砾岩为主,这些岩石都属于沉积岩,说明早期该地区地质过程以沉积作用为主;卓子山石英砂岩内部为变质岩,应是沉积岩在形成之后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之后地壳隆起,当地岩石被抬升至高处,出露地表的岩石受到外力侵蚀作用形成了如今的卓子山。因此卓子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选A。
2.该地石灰岩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最可能为(C)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解题思路】石灰岩一般代表浅海相环境,这一时期气候比较温暖,生物比较活跃,贝类和藻类等的生物遗体堆积也增多,紧压胶结形成石灰岩。因此该地石灰岩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最可能为暖湿,故选C。
[2023重庆地理卷]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糜棱岩的分布往往对金、银矿床的形成有一定指示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河北某金矿区岩石分布状况,图中
断层1形成时间为太古宙,断层2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侏罗纪,研究发现:金矿是在断层2断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据此完成3—5题。
3.糜棱岩可能有的特征是(A)
A.颗粒小,有条带状纹理
B.质地坚硬,多气孔构造
C.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D.质地疏松,透水性较强
【解题思路】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由于压扭应力的作用,岩石发生错动,研磨粉碎,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因而糜棱岩致密、坚硬,具有颗粒小、有条带状纹理等特征,A正确、D错误;多气孔构造为喷出岩的特征,B错误;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C错误。
4.图中断层2形成时(B)
A.全球海洋陆地形成B.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C.青藏高原已经隆起D.阿尔卑斯山脉形成
【解题思路】断层2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侏罗纪,为中生代,是联合古陆开始解体的年代,B正确。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漂移到现在位置,形成了全球海洋陆地分布格局,A错误;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C、D错误。
5.图中金矿区金的来源最可能是(C)
A.地表沉积物B.岩石圈
C.软流层D.下地幔
【解题思路】金矿是断层2断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为内力作用的产物,地表沉积物属于外力作用的产物,A错误。断层2断裂形成过程中,软流层物质沿地壳薄弱地带——断层上升,以岩浆形式侵入,比重大的金矿聚集形成金矿床,B错误,C正确。下地幔上部有厚厚的上地幔覆盖,其金属矿不可能上升到地壳中,D错误。
6.[2023全国甲卷,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1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2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图1
图2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风蚀强度由强变弱。(2分)前期,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较多,粗颗粒物较少,地表摩擦力较小,风蚀强度较大,风蚀使得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大量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2分)后期,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较少,粗颗粒物较多,地表摩擦力较大,风蚀强度较弱,风蚀使得细颗粒物流失较少,粗颗粒物所占比例缓慢增加。(2分)
【解题思路】如下图:
(2)指出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特征:风蚀粗化指数空间分布不均;(2分)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或大致由西向东递减且南部由西向东递减速度较北部快)。(2分)
理由:由西北向东南降水逐渐增多,风蚀作用减弱。(4分)
【解题思路】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描述。从整体看,图2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不均;从局部看,西部大于东部,北部大于南部。其原因主要与降水分布不均有关,具体是该区域由西北向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大,降水逐渐增多,风蚀作用逐渐减弱,流水作用逐渐增强。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耕作会破坏地表植被,造成表层土壤结构松散,加剧了风蚀作用和细颗粒物的流失;(2分)耕作造成地表松散层变深,进而使风蚀深度变大;(2分)耕作使得表层土壤与浅层土壤混合,降低了风蚀粗化指数。(2分)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雅鲁藏布江谷地风蚀粗化指数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鲁藏布江谷地是图2所示区域耕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耕作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强风蚀强度;耕作需要翻耕土地,这会使得地表松散层加深,风蚀深度增加;而表层与浅层土壤经常混合,表层粗颗粒物比例不会明显上升,因此风蚀粗化指数不高。
(4)提出图2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4分)
【参考答案】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植被;砾石覆盖地表;建设自然保护区。(每点2分,2点即可)
【解题思路】主要从降低风速、加强区域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从降低风速角度看,植树种草、砾石覆盖等,可以减弱近地面风速,降低风蚀危害。加强区域环境保护方面,可以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自然保护区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共2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构造地貌的形成,共2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热点情境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