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三态变化B.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C. 工业制取氧气D.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的三态变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丝作导线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天然气作燃料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 元素B. 原子C. 单质D. 分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里的硒、锶、锌、钠、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B. 读取液体体积
    C. 称量药品D. 检查气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5.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B. 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C. 点燃氢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再点燃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防止漏气浪费药品,正确;
    B、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将试管炸裂,正确;
    C、点燃氢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再点燃,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正确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后熄灭酒精灯,先移出导气管,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破裂,错误。
    故选D.
    6.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B. 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
    C.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错误,故选项正确;
    B、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是CO2,但含有氧气、氮气,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正确,故选项正确;
    D、常常用于医疗冷冻麻醉的气体是氮气,故想象中正确。
    故选:B。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居家人员要定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水银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 温度升高时,体温计中的汞原子体积变大,水银柱上升
    C. 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间的间隙发生改变
    D. 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金属单质,此选项错误;
    B、温度升高时,体温计中的汞原子间隙变大,所以水银柱上升,此选项错误;
    C、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间的间隙发生改变,此选项正确;
    D、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也在不断运动,不过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C.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D.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而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故选A.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9.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的符号是CO
    B. 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58.93g
    C.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
    D. 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负电荷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符号是C,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7,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石蜡中含碳元素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D.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点燃石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如果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可以证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翻转过来,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正确;
    B、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要反应消耗氧气并且不生成气体,改变瓶内压强,利用水的体积测定氧气体积,B错误;
    C、加入红墨水,墨水分子运动会染红烧杯中的水,对比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现象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正确;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烧的蜡烛熄灭,倒入二氧化碳,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
    (2)3个铝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
    (4)人体缺少_____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疾病。
    【答案】(1)2H (2)3Al3+
    (3)O (4)Ca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个氢原子2H。
    【小问2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铝离子3Al3+。
    【小问3详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O。
    【小问4详解】
    人体缺少钙元素Ca会导致骨质疏松疾病。
    12. 现有 ①水 ②铁 ③高锰酸钾 ④75%的医用酒精 ⑤湖水 ⑥液氧,上述六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属于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_____.
    【答案】 ①. ④⑤ ②. ②⑥ ③. ① ④. ③
    【解析】
    【详解】解:医用75%酒精是由水和酒精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湖水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④⑤;
    铁粉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属于单质,故填:②⑥;
    水蒸气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①;
    高锰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且含有氧元素,属于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填:③;
    故答案为:④⑤;②⑥;①;③。
    13.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在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
    (2)我们通常把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键康,在生活中可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家庭中常用_____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软水。
    (3)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
    ①步骤①中可加入____________作絮凝剂。
    ②X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④作用是消毒杀菌,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
    (4)实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某小组同学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 ①. 1:2 ②.
    ③. 氢元素和氧元素 ④. 水分子

    (2) ①. 肥皂水 ②. 煮沸
    (3) ①. 明矾 ②. 活性炭 ③. 化学
    (4) ①. 漏斗 ②. 引流 ③. 滤纸未紧贴漏斗的内壁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段时间后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
    【小问2详解】
    在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家庭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软水;
    【小问3详解】
    ①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②由活性炭具有吸附性,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③水中含有一些病毒和细菌,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小问4详解】
    实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某小组同学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未紧贴漏斗的内壁等。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____。若依此为原料来制取一瓶氧气可直接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从A﹣F中选择,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表达为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填“a”或“b”)进入。装置C与装置B相比, 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以下方法制取氨气: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在上图所示装置中,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组合_____________。
    (5)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操作中,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是 。
    A B.
    C. D.
    【答案】(1) ①. 试管 ②. 长颈漏斗
    (2) ①.
    ②. BF
    (3) ①.
    ②. a ③.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AE
    (5)BCD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仪器②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催化剂,铁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需要留少量的水,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BF;
    【小问3详解】
    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a进入,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组合AE;
    【小问5详解】
    A. 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差可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以A装置漏气,因此该装置不能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CD装置都能够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选:BCD。
    15. 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该方案不足之处是___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2个被控制的量_____。
    【实验方案三】如图5(提示: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且能反应生成氯化铵的白烟的固体)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氨气分子相对分子质量17)和浓盐酸(氯化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37.5),塞紧橡皮塞。过一会儿后,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_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_____有关。(说出一点即可)
    【答案】 ①.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 浪费药品(合理均可) ③. 小纸花由下向上依次变为红色,且图3小纸花比图2小纸花变色快 ④. 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等 ⑤. 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快 ⑥. 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分析】
    【详解】{方案一}
    ①氨气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扩散到酚酞试液中,溶于其中的水中形成碱性的氨水,氨水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填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该实验中烧杯中盛放药品较多,会造成药品浪费,故填浪费药品(合理均可)。
    {方案二}
    ①氨气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扩散到酚酞试液中,溶于其中的水中形成碱性的氨水,氨水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即观察到小纸花由下向上依次变为红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还观察到图3小纸花比图2小纸花变色快,故填小纸花由下向上依次变为红色,且图3小纸花比图2小纸花变色快。
    ②由题文可知,被控制量有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等,故填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等。
    {方案三}
    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快,二者在靠近浓盐酸一侧相遇,发生反应产生白烟,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快。
    {实验结论}
    氨气分子相对分子质量17,氯化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37.5,实验中观察到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故填相对分子质量。
    四、计算题:(5分)
    16. 已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3.986×10-26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是多少?
    【答案】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解析】
    【详解】见答案。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教育联盟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教育联盟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