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全国部分地区省,市,县,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真题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我国天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首次实现6名宇航员太空会师。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火箭转场B. 燃料加注C. 点火发射D. 交汇对接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添加酒精
B. 加热固体
C. 连接导管和胶管
D. 过滤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CO2属于空气污染物D. 空气中的O2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氟属于非金属元素B. 氟的原子序数是9
C.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D. 氟原子失去1个电子变成氟离子
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不常用的方法是( )
A. 沉淀B. 过滤C. 吸附D. 蒸馏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3B. CuCl2C. Al2O3D. C2H5OH
7.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可治疗感冒、发热,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其化学式为C9H8O4,下列有关阿司匹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阿司匹林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
B. 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
C. 阿司匹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阿司匹林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8:4
8.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值是25
B. 乙一定是催化剂
C. 甲和丁都是反应物
D. 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4:33
9.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
A.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
C.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灭火
D. 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10.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D. 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如图甲所示,水的电解
B. 如图乙所示,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如图丙所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如图丁所示,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3.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镁原子 ______ 。
(2)硫酸铝 ______ 。
(3)2个铁离子 ______ 。
(4)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宏观角度分析,氮气是由 ______ (填“氮元素”或“氮原子”)组成的。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01的元素被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用来纪念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中子数为 ______ 。
(3)根据如图1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______ 种(填数字);
②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原子 ______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根据图2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5.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硬水有很多危害,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是 ______ 。
(2)CO有 ______ 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3)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 。
(4)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载运工具亮相北京冬奥会。氢气作为新能源除本身无毒、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之外,从环保角度看其优点还有 ______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学习化学要善于培养科学思维,构建物质网络是认识物质转化和反应关系的重要方法。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常温下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C、D、E在常温下均为气体。请回答: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 。
(2)B转化为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
(3)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7.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型化学工艺流程。
(1)上述流程对于解决能源问题有重大意义。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②将氢能储存在 ______ (填化学式)中,解决了氢能源不便贮存和运输的问题。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 。
(3)“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我们的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减少车辆接送,步行上学
B.正反两面书写,节约用纸
C.勤洗手勤换衣,讲究卫生
D.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利用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8.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B实验现象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 ______ (“高”或“低”);
(3)C实验中小灯泡发亮,说明石墨具有 ______ 性;
(4)D实验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 。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精灵为同学们开放了实验室,请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为 ______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若用装置C进行收集,气体应从 ______ (填“m”或“n”)端进入。
(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小兴查阅资料得知: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氨气。
实验室常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快速制取氨气,制得的氨气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装置D收集。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科学探究与实践是我们需要不断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电解水的实验。
(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目的是 ______ 。
(2)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②氯化钠溶液是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
【提出假设】猜想Ⅰ:氧气和氯气;猜想Ⅱ:氢气和氧气;猜想Ⅲ:氢气和氯气。
【设计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结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和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反思与评价】联系电解水的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______ 。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分析与计算: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也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在实验室里,模拟工业上制取硫酸亚铁的原理,向5.6g铁屑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直到铁屑完全反应。请计算:理论上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火箭转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燃料加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点火发射是燃料燃烧,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交汇对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火箭转场、燃料加注、交汇对接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玻璃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A、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玻璃管连接胶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液氮汽化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B正确。
C.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空气中的O2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自然界的氧循环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由元素名称的偏旁“气”字可知,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氟的原子序数是9,故B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故C正确;
D、由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多于4个,因此氟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氟离子,故D错误。
故选:D。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沉淀(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过滤(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杀灭水中的微生物)等,没有用到蒸馏操作。
故选:D。
根据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以及所用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6.【答案】C
【解析】解:A、O3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
B、CuCl2中有两种元素,但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
C、Al2O3中有两种元素,含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C2H5OH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有机物,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7.【答案】A
【解析】解:A、一个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阿司匹林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阿司匹林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8):(16×4)=27:2:16,则阿司匹林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阿司匹林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8):(16×4)=27:2:1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一个阿司匹林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
【解答】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增加了14g−7g=7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7g;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3g−28g=5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g+5g=12g,故x的数值为37−12=25。
A. x的数值为37−12=25,故A正确;
B. 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错误;
C. 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故C错误;
D. 由分析可知,反应中甲与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g:5g=7:5,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C
【解析】解:A、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说法错误;
D、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说法正确;
故选:C。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0.【答案】D
【解析】解: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常用作铜丝,故正确;
B.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高温的条件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故“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故正确;
D.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铜丝的性能及其应用解答;
B.根据金的化学性质解答;
C.根据铁合金的分类解答;
D.根据铝的性质解答。
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查各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掌握基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氯酸钾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根据常见的发光、放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2.【答案】D
【解析】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图中是质量比,故A错误;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由零增加到一定值,故B错误;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氧气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错误;
D、锌的活泼性大于铁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速率快,等质量的锌和铁与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多,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进行分析;
B、根据木炭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时生成的氧气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3.【答案】2MgAl2(SO4)3 2Fe3+ KCl+5O3
【解析】解:(1)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2个镁原子表示为2Mg;
(2)硫酸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化学式为Al2(SO4)3;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数字在离子符号前表示离子个数,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
(4)氯酸钾中氯元素化合价为+5价,表示为:KCl+5O3。
故答案为:(1)2Mg;
(2)Al2(SO4)3;
(3)2Fe3+;
(4)KCl+5O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答案】氮元素 157 2 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解:(1)物质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因此中子数是258−101=157;
(3)①根据题意,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如图所示,钠元素和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②如图,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如图所示,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1)氮元素;
(2)157;
(3)①2;
②最外层电子数;
(4)。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来分析;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
(3)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4)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还要熟练掌握元周期表的相关信息。
15.【答案】煮沸 还原 清除可燃物 无污染物生成
【解析】解:(1)煮沸可以使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水垢而除去,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煮沸;
(2)一氧化碳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冶炼金属,故答案为:还原;
(3)“釜底抽薪”即清除了具有可燃性的木柴,从而灭火,故答案为:清除可燃物;
(4)氢气点燃后生成的是水,水无污染,因此从环保角度说氢能源的优点是无污染物生成。故答案为:无污染物生成。
(1)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分析;
(3)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4)根据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物生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硬水软化的方法、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灭火的原理、以及氢能源的优点。利用基础知识解答即可。
16.【答案】H2O2 分解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解:(1)根据分析可知,A是过氧化氢溶液,化学式是:H2O2;
(2)根据分析可知,B转化为D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属于一变多即分解反应;
(3)根据分析可知,C转化为B可以是二氧化碳和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1)H2O2;
(2)分解反应;
(3)CO2+2NaOH=Na2CO3+H2O。
常温下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A能转化为B,则推断A是过氧化氢,B是水,则D是氧气,C、D、E在常温下均为气体,E能和D反应生成B即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应推断E是甲烷,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也能和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将结果代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据此推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7.【答案】2H2O2H2↑+O2↑CH3OH水 ABD
【解析】解:(1)①根据题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由于甲醇是一种液态燃料,因此将氢能储存在甲醇中,解决了氢能源不便贮存和运输的问题;
(2)根据流程可知水生成物又可以作为生成氢气的反应物,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3)A、减少车辆接送,步行上学,减少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B、正反两面书写,节约用纸,减少树木的砍伐,从而增加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的吸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C、勤洗手勤换衣,讲究卫生,与二氧化碳的减少无关,不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利用,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①2H2O2H2↑+O2↑;
②CH3OH;
(2)水;
(3)ABD。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做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8.【答案】不能 高 导电 密封容器,缓冲气压
【解析】解:(1)木炭燃烧虽然会消耗氧气的,但会生成等体积的二氧化碳,装置内的压强不变,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答案为:不能;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观察到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伸入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由此可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故答案为:高;
(3)C实验中小灯泡发亮,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故答案为:导电;
(4)在这个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密封容器,缓冲气压;故答案为:密封容器,缓冲气压。
(1)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来分析;
(2)根据氧气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来分析;
(3)根据石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4)根据装置的特点以及气球的作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呼出气体的成分与空气成分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石墨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试管 n2KMnO4K2MnO4+MnO2+O2↑不能
【解析】解:(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为试管。
故答案为:试管。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若用装置C进行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n端进入。
故答案为:n。
(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2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
(4)实验室常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快速制取氨气,制得的氨气不能用装置D收集,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不能。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为试管。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4)氨气极易溶于水。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0.【答案】增强水的导电性 Ⅱ氢气/H2 Ⅲ2NaCl+2H2O2NaOH+H2↑+Cl2↑不可以 有氯气生成,则无法证明水的组成
【解析】解:(1)水的导电性较弱,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后使溶液中出现大量的带电离子,增强了水的导电性;
(2)【设计实验】①由于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根据资料可知由氯气生成,故证明猜想II错误;
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说明有氢气生成;则证明有氢气和氯气生成因此证明猜想Ⅲ正确;
实验结论,根据题意氯化钠和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即氢气和氯气,还生成了氢氧化钠,故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反思与评价】根据题意,该实验由于生成了氯气,则无法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电解水时不可以加氯化钠,因为有氯气生成,则无法证明水的组成。
故答案为:(1)增强水的导电性
(2)【设计实验】①Ⅱ;
②氢气/H2;Ⅲ
【实验结论】2NaCl+2H2O2NaOH+H2↑+Cl2↑;
【反思与评价】不可以;有氯气生成,则无法证明水的组成。
(1)根据增强水的导电性的方法来分析;
(2)【设计实验】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来分析;
【实验反思】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验要求来分析。
知道电解水实验的产物,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入氢氧化钠或是硫酸能够增强导电性,加速分解。能够根据实验现象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21.【答案】解: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是x,则
Fe+H2SO4=FeSO4+H2↑
56 152
5.6gx
56152=5.6gx
解得x=15.2g
答:15.2g。
【解析】根据铁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硫酸亚铁的质量。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这类题为中考常考题。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
10
28
37
反应后的质量/g
14
10
33
x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收集到无色气体
猜想 ______ 错误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______ ,猜想 ______ 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