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2课 弘扬真善美教案
展开时间:
学习内容
第2课 弘扬真善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具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学设计与
学法指导
第二次个性化修改
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作品赏析
教师: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
通过上节课的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美。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
潘蓉本《铁肩担道义》
陈冰青《木头人》。
PPT展示:《铁肩担道义》和《木头人》的图片。
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殊的意蕴?
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与作品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在组内发表看法。
教师:艺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欣赏下面两幅中外美术作品:
东汉《铜奔马》
戈雅《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讨论、比较与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教学讨论与互动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我们在欣赏任何一幅作品的时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
课堂总结
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我们应该扩大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关注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象和视觉传达形象,运用所掌握的欣赏方法进行判断和评价。
五、课后拓展
选择自己最有欣赏心得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短文的写作练习。
通过欣赏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看法
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欣赏作品的艺术态度,深化教学主题
教学后记(反思):
初中人教版第1课 插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1课 插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弘扬真善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弘扬真善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弘扬真善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 弘扬真善美教学设计,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设计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