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第5单元 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第10章 水中的生物第1节 水中的动物教案
展开新授
课题
水中的动物
本课第_1_课时
共2课时
教学
目标
正确判断水中常见生物的类别;概述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通过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实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体会珍爱生物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水中常见生物的分类,鱼类的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科学探究实验,分析鱼类身体结构和作用。
教学
方法
及教
具准
备
问题情境式,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实验法,课堂讨论法
教案、课件、鲫鱼、鱼缸、红墨水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教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洋馆游记所拍摄的水中多种多样的动物。
学生:观看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感受水中生物的多样性。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对水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教师: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水中的生物也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给这些繁杂的水中生物分一分类?这些生物常年生活在水中,同学们想不想探究一下他们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学生: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做出肯定回答
师生一起带着问题进入课题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进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一>多姿多彩的水中生物
自学指导及任务驱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43图10 -1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初步认识水中生物多样性,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动物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种动,注:意小组之间介绍的动物不能重复 。学生:认真观察 ,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小组内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介绍情况做出补充与评价。
教师:过渡衔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动物分别属于水中的哪一类生物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引出自学指导以及任务驱动二)
自学指导以及任务驱动二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3,浏览信息库P53-55页内容,试着对图10-1中的生物分类,说一说水中动物常见的有哪些种类?
学生:阅读课本,集体讨论说出水中生物的种类
教师:展示课件简单对各类水中生物动物特点进行介绍;
学生:观看课件了解水中各类生物特点,加强认识水中生物种类
教师:现在同学们能否说出课本P43页中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课件出示检测题,通过课堂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
教师:过渡衔接——水中生物种类虽然比较多很多,但是不管是哪一类生物,它们都具在水里生活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就以鲫鱼为例来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活动一 观察鲫鱼的外形及内部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P44图10-2鲫鱼的外形图,以小组为单位辨认桌子上鲫鱼的各部结构;
指导学生观察P51信息库中鲫鱼内部结构示意图,了解鲫鱼内部结构。
学生:小组观察讨论
教师:叫个别学生上讲台指认课件中鲫鱼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学生:举手上台完成任务
教师: 过渡衔接——大家知不知道鳃盖下面是鱼的什么结构呢?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鲫鱼的内部结构。展示鲫鱼内部结构图片,强调鱼鳃和鱼鳔两个主要结构
学生:辨认各部分结构,了解鲫鱼内部结构,
教师:过渡衔接——了解了鲫鱼的身体结构,下面我们逐步探究鲫鱼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活动二 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1、体色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与思考:鱼缸中鲫鱼的体色,比较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种体色与水生环境有什么关系?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
师生总结体色特征:背部颜色较深,腹部白色,这种体色与水中生活相适应,是一种保护色。
2、体型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与思考:观察桌子上鲫鱼的身体呈什么形态?想一想,这种体形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
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回答
师生总结体型特征:身体呈梭形,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适应水中生活。
3、体表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体验与思考:1、观察鳞片的分布,用镊子取一片鳞片,用手掐一掐,感觉如何?想一想,鳞片有什么作用? 2、用手摸摸鲫鱼的体表,细心体会一下,感觉如何?想一想,这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体验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总结体表特征:鳞片坚韧,有保护作用;体表光滑,可减少游泳阻力。
教师:提出问题,深水海域光线并不是很好,鱼是如何在水里,测定方向躲开障碍物的?引出侧线的功能,教师课件提供有关侧线的小资料给学生。
学生:个别学生给大家读一读小资料,其他学生从中总获取信息总结侧线功能
教师进一步补充总结: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功能,是鱼的感觉器官。
教师:提出问题,水在水里能够自由自在的游动,它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呢?引出鱼鳍,指导学生观察与讨论:轻轻敲动鱼缸让鱼动起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
1、鱼游动时动力从哪里来?
2、鱼如何维持身体平衡?
3、鱼在转动的时候靠什么改变方向?
学生:完成小组活动,观察并思考,集体回答问题
师生讨论总结鱼鳍的功能:总结:鳍是鱼的运动器官
教师:水中含氧量比较少,那么鱼类是如何在这样的缺氧环境中完成呼气的呢?谁有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举手,来介绍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观察与思考: 组长用桌子上的滴管对着鱼的口的前方第一滴红墨水,你观察到红色的水从哪里流出来了?
学生:小组组长完成实验,组员观察并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鱼儿口与鳃盖不停地张开闭合,是在喝水吗?
学生:不是,是在呼吸
师生总结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教师:讨论鱼为何能在不同水层停留?师生一起总结鱼鳔功能
教师同学们现在来总结一下,鱼类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特征
三、课堂小结
1、常见水中动物的种类和正确归类。
2、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结构特征。
四、作业布置
P56页4、5题
五、板书设计
一、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
二、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1、终身生活在水里
2、用腮呼吸
3.用鳍运动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节 鱼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节 鱼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平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授,小结,作业,社会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