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专题特训【考点精讲】(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13 盐和化肥【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13 盐和化肥【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自然界中含氮化合物种类较多,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NO2B.NH3C.NH4NO3D.HNO3
2.(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城市绿化养护移栽的树木需要用到营养液。某品牌营养液的配制是在1000mL水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以下几种成分,①KNO3 ②Ca3(PO4)2 ③NH4H2PO4 ④K2SO4。几种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
3.(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生 态环境保护的是( )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4.在粗盐提纯的分组实验中,小民同学在计算产率时发现产率明显偏高,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造成产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操作①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 B.操作④中有液体溅出
C.操作⑤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5.(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氧化物:SO2、CuO、KMnO4 B.酸:HCl、H2SO4、HNO3
C.碱:NaOH、Ca(OH)2、NH3•H2O D.盐:NH4Cl、AgNO3、BaSO4
6.(2022年云南省中考)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B.K2SO4C.CO(NH2)2D.Ca(H2PO4)2
7.(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pH大于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Ba2+、、B.Mg2+、K+、、Cl-
C.Na+、Ba2+、、D.Na+、Ba2+、OH-、Cl-
8.(2022江苏苏州中考)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 Cl-B. C. Ca2+D.
9.(2022湖南岳阳中考)向 100g 硫酸铜和盐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 点坐标(4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OA 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盐酸B. B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铜
C. C 点对应溶液的 pH>7D. 混合溶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
10.(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11.(2022河南中考)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碳酸氢钠与胃酸(含盐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果将该胃药中的碳酸氢钠用相同质量的碳酸镁代替,则每次用药量应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2.(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
图,回答下列问题。(“一”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请写出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_______。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请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而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如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成___色。
13.(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守住良田沃土,保障粮食安全。
①土壤酸化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改良酸化土壤,可选用的物质为_______。
A.KNO3 B.熟石灰 C.稀硫酸
②某农田改良后pH为5.4,该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
该农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
③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
C.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④碳酸氢铵(NH4HCO3)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2)科技创新,开辟产粮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利用CO2合成葡萄糖,该方案先用碳电还原法将CO2转化为醋酸,再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葡萄糖。
①将CO2资源化利用,可减少_______效应。
②通电条件下,装置1中CO2分解成CO和常见单质X,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利用酵母菌等微生物将醋酸转化为葡萄糖时,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
④理论上合成葡萄糖所需CO2与H2O的质量比为_______。
14.(2022年云南省中考)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标号)。
A.钛合金 B.医用酒精 C.碳酸氢钠
①可用___________擦拭物品消毒;
②可用___________治疗胃酸过多症;
③可用___________制造人造骨骼。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分别取1kg天然气和煤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CO2和SO2中会导致酸雨的是___________,图中更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
(3)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火炬“飞扬”以液氢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是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三、实验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5.(5分)(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粗盐提纯和溶液配制都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
(1)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时,停止加热。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g;从上图选出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操作顺序____(选填序号);若向烧杯中倒水时部分水洒出,最终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或“=”或“”或“=”或“
【解析】(1)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中间有气泡或“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或“滤纸选择的规格不对”或“漏斗下端尖口没紧靠烧杯内壁”等;
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2)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6%=6g,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6g=94g;
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操作顺序为:AEB;
若向烧杯中倒水时部分水洒出,会导致溶剂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最终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
16.(8分)(2022广东中考)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NaC1,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CI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______(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CaCl2溶液 b.稀硝酸 c.BaC12溶液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1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2】如1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______更优。
【拓展】2图为Na2CO3和NaC1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NaC1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t1℃冷却至t2℃,t1一t2的最优范围是______(填字母)。
a.40-10 b.60-30 c.70-40
【答案】①. 有气泡 ②. 白色沉淀 ③. b ④. ⑤. 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蒸气或氯化氢气体 ⑥. 一 ⑦. a
【解析】纯碱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①填有气泡;
结论是样品中氯化钠,加入硝酸银,二者会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故②填白色沉淀;
因为纯碱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氯化钠,故无法证明样品中是否有氯化钠,因此需用其他物质代替,a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也产生氯化钠,不符合题意;b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不影响,符合题意;c、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也产生氯化钠,不符合题意;故③选b;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④填;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增重来测二氧化碳的质量,但这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会带出水蒸气,且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导致质量偏大,故⑤填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蒸气或氯化氢气体;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方案一更优,故⑥填一;
碳酸钠溶解度在1随温度升高,适合用降温结晶,氯化钠随温度变化不大,适合用蒸发结晶,用降温结晶提纯碳酸钠温度控制在1,故⑦选a。
17.(9分)(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课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碳酸钾含量高。
【提出问题】
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查阅资料】
1 常见草木灰钾含量(以碳酸钾表示)如下表:
2 提取碳酸钾主要过程是:秸秆→草木灰→滤液→固体
(1)表格中钾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____________,同学们选用这种秸秆灰提取碳酸钾。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提取碳酸钾
第一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g。
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如图1)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得到9.90g固体。
(2)图1实验中,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搅拌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____________转,浸取时间为____________分钟,比较适宜。
实验二:测定碳酸钾含量
取实验一中所得固体3.30g进行图3实验。
(4)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与解释】
(6)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0.92g。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与表格中数据相比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 b.固体含有其它钾盐 c.固体含有氯化钠
【反思与评价】
(7)我国秸秆产量巨大,可作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还可利用其燃烧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写一条)。
【答案】 向日葵杆灰 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提高溶解效率 500 20 有利于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 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43.28 bc 资源综合利用
【解析】
【详解】
查阅资料
(1)根据表格可知,向日葵杆灰中碳酸钾的含量最高,故表格中钾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向日葵杆灰;
设计与实验
(2)碳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可提高溶解效率;
(3)根据图2,比较四条钾浸取率曲线,可知同一时间下,搅拌器转速在500r/min时,钾浸取率较高,在20分钟的时候出现平缓的浸取率曲线,故搅拌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500转,浸取时间为20分钟,比较适宜;
(4)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控制硫酸与碳酸钾反应速率,有利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而被吸收;
(5)实验测定碳酸钾的含量,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装置C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增重来确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B中应该为浓硫酸溶液,用来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确保装置C中增重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6)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0.92g,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一中20g草木灰烘干得到9.9g固体,则实验二中实验一中烘干固体3.3g,
设3.3g固体碳酸钾的的质量为,
解得
则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导致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碳酸钾质量分数偏大;
b、固体含有其它钾盐,与硫酸不反应,导致碳酸钾质量分数偏低;
c、固体含有氯化钠,与硫酸不反应,导致碳酸钾质量分数偏低;故选bc;
反思与评价
(7)我国秸秆产量巨大,可作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还可利用其燃烧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其优点有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
四、计算题(共8分)
18.(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一种新型化肥——硝酸铵钙,其有效成分为NH4NO3和Ca(NO3)2,进入土壤后,都成为可吸收的离子,不会引起土壤板结,且钙离子可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
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8.0g,与足量的NaOH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生成0.17g氨气(NH3)。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4.0g。(已知:NH4NO3+NaOHNaNO3+NH3↑+H2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Ca、N元素,且不参加反应)
(1)计算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
(2)计算滤液中NaNO3的质量。
【答案】(1)10%。
(2)7.65g。
【解析】
根据氨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硝酸铵的质量,还有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解:样品中含有硝酸铵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y
x=0.8g
y=0.85g
则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10%
答: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10%。
根据碳酸钙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硝酸钠的质量。再算出两个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的总质量;
解:设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z
z=6.8g
则滤液中NaNO3的质量为0.85g+6.8g=7.65g
答:滤液中NaNO3的质量为7.65g。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农作物
茶树
油菜
水稻
萝卜
pH
5.0-5.5
5.8-6.7
6.0-7.0
7.0-7.5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
有______产生
样品中有NaCl
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有______产生
草木灰种类
小灌木灰
稻草灰
小麦杆灰
棉壳灰
棉秆灰
向日葵杆灰
K2CO3(%)
8.66
2.63
20.26
32.28
16.44
51.9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02 物质的分类【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17 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化学考点总复习 专题15 化学与生活【考点巩固】(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