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235983/0-17054839544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会宁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235983/0-17054839545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会宁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235983/0-17054839545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会宁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会宁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下列解释或推理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硫酸、空气
B.稀有气体、干冰、液氧
C.水银、冰水混合物、稀盐酸
D.水、蒸馏水、石灰水
2.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B.茶兀C.蒸馏水D.葡萄糖注射液
3.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 氧化铜 糖盐水
B.液氮 冰水 空气
C.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矿泉水
D.氧气 高锰酸钾 牛奶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滤纸折叠C.石油分馏D.红磷燃烧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B.泥土C.食盐D.碳酸钙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三个铜离子:3Ca2+
B.两个氢分子:2H2
C.氧化铁:FeO
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9.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AB.BC.CD.D
10.下列解释或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都是较剧烈的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碳单质的性质不同,所以H、O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H2O和H2O2的性质不同
11.要使已被接近饱和的硝酸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倒出少量溶剂B.投入硝酸铵C.蒸发部分水D.适当降温
12.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B.Z>X>YC.X>Z>YD.Y>X>Z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一中的实验,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遇水生成了O2和NaOH,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出现“滴水生火”的现象,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画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溶液的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______色。
15.如图为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微型实验,微型化学实验 有试剂用量少,现象明显,污染少等优点。
(1)a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2)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铜片两侧分别放有同样大小的木屑和煤粉,观察到木屑先燃烧,由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________________。
(2)图B实验是在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为:铁与___________共同接触。
(3)图C实验是用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图D实验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可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体现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18.将含有杂质的22克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99.8克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均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出气体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3克。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化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和现象。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_______________;
(2)篝火晚会结束时,用水将篝火浇灭,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口服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钙还是铁__________________;
(5)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0.(12分)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中都用到了水,但是用水作用是不同的,将下列实验中的B与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
(2)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在课外学习中发现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Mg在氮气中也能燃烧,请写出Mg在氮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成物中化合价显负价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C
3、B
4、D
5、C
6、C
7、B
8、D
9、D
10、C
11、A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 产生的P2O5不污染环境(或“环保”) 氧气(或空气) 放热 温度未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
14、盐酸 NaCl NaOH Na+ Cl- 红
15、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6、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水、氧气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9.6;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x=87.5%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7.5%。
18、(1)8.8g;(2)20%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因为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铁 18:3:16
20、D B和D中水都是反应物(合理即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探究影响分子运动快慢因素
比较小木条和煤块的着火点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降低温度水可以变为冰
分子变小了
B
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A
B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徽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甲烷的俗名不可能是,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