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11高一上期中化学试题docx、202311高一上期中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试题 2023.11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 (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
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Na 23 Cl 35.5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液氯一般储存在钢瓶中,液氯钢瓶上应贴的标签是
A
B
C
D
2.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
B. 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食用维生素C 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助于延缓衰老
C. 氰化钠 (NaCN) 有剧毒,少量氰化钠泄漏时可用双氧水做无害化处理
D. 屠呦呦借鉴“水渍,绞汁”,采用低沸点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3. 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C. 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陶土网,以防仪器炸裂
D. 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
4.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为碳酸氢钠
B.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C. 实验室中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D. 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以用于钛、锆、铌等金属的冶炼
高一化学试题 第1页(共8页)
5. 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呈现如下图所示变化。对导致变色的物质
I 、Ⅱ 、Ⅲ的正确判断是
浅黄绿色
红色
无色
紫色
Ⅲ
Ⅱ
T
A.Cl₂ 、HClO 、HCl B.HCl 、HCIO 、Cl₂
C.HCl 、Cl₂ 、HClO D.Cl₂ 、HClO 、Cl₂
6.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或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A. 利用甲装置可以证明氨气是电解质
B. 利用乙装置可以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
C. 利用丙装置可以从食盐水中获得氯化钠
D. 利用丁装置可以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7. 下图中有 X 、Y 、Z 、W 四种含氯元素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 X 的转化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B.Y 与水反应生成Z 的过程中, Y 只表现还原性
C. 加热条件下,用含4mlX 的浓溶液与足量MnO₂ 充分反应制得Y 的质量小于71g
D. 分别用W 、Z 与 X 的浓溶液反应制备等量的Cl₂, 消耗X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8. 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3.6L 水所含氢原子数为3NA
硫酸与0.05NA个磷酸分子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NA 个氧气分子和NA个臭氧气分子的质量比为3:2
D.25℃、101kPa 时,11.2LCl₂ 完全变为CI 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高一化学试题 第2页(共8页)
9. 将20mL 浓度为0.5ml·L-1的 NaHSO₄溶液稀释至100m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后溶液中HSO₄~的数目为0.1 NA
B. 稀释后溶液中Na*的浓度为0.01 ml·L-1
C. 稀释后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为0.32g
D. 用100 mL 容量瓶、量筒、烧杯可完成该稀释过程
10. 下列有关膨松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且碳酸氢钠溶解度大于碳酸钠
B. 利用微胶囊技术可以延长复合膨松剂的有效使用期限
C. 在使用NaHCO₃蒸馒头时,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效果会更好
D. 碳酸钠可用来调节面团的酸度,但受热难分解且碱性较强,因此不能用作膨松剂
11.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碱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烧碱、干冰、碘酒、过氧化钠
B. 空气、白磷、漂白粉、氧化镁
C. 生石灰、铁、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D. 胆矾、液态氧、稀硫酸、三氧化二铁
12. 胶体是一种较为特殊、应用广泛的分散系,下列应用或技术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氯化铁溶液止血 B. 静电除尘
C. 活性炭吸附净水 D. 胶态磁流体治癌术
13.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 、Na+ 、OH~ 、Cl B.Na+ 、HCO₃~ 、SO₄² 、H*
C.H+ 、MnO₄~ 、I 、Na+ D.Cu²+ 、Ba²+ 、CI 、SO₄²~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金属Na 与水反应: Na+H₂O=Na++OH~+H₂1
B. 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I+ AgNO₃=AgCl↓+NO₃
C.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CIO~ +CO₂+H₂O=HCIO+HCO₃
D.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₂和NaHSO₄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
Ba²++OH~+H++SO₄²~=BaSO₄↓+H₂O
15. 关于电解质的相关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弱酸、弱碱、难溶性的盐、水均为弱电解质
B.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C. 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但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均可以导电
D. 固体泡腾片本身不产生气体,放入水中会立刻释放出二氧化碳,原因是电解质与
水发生了反应
高一化学试题 第3页(共8页)
16.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17. 化合物 Na₂O₂ 和 CaH₂ 与水的反应分别为①2Na₂O₂+2H₂O=4NaOH+O₂↑;
②CaH₂+2H₂O=Ca(OH)₂+2H₂↑ 。 已知: CaH₂ 中 H 的化合价为负一价。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Na₂O₂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B. 反应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
C. 反应①和②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D. 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O₂ 和 H₂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8.FeCl₃ 易与水反应、易升华,是化学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
备少量 FeCl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溶液中的CO₃2~和HCO₃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观察溶
液是否变浑浊
B
鉴别稀硫酸、Ba(NO₃)₂溶液、KCl
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Na₂CO₃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粗盐中的Ca²+、Mg²+、SO₄²~
试剂添加顺序:先加Na₂CO₃溶液,再加
BaCl₂溶液,最后加NaOH溶液
D
除去Fe(OH)₃胶体中的FeCl₃溶液
将混合液用滤纸进行过滤
A
B
C'
饱和
食盐水
D E
浓硫酸
A. 按气流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 E→C→B→D
B. 实验时,应该先点燃B 处酒精灯,再点燃A 处酒精灯
C. 冷水的作用是将 FeCl₃ 蒸气转变为固体, D 装置可以用E 装置代替
D. 若铁屑质量为11.2g, 反应制得26.0gFeCl₃, 则该实验中FeCl₃ 的产率为80%
高一化学试题 第 4 页 ( 共 8 页 )
19. 已知:①KMnO₄+HCl→KCl+Cl₂↑+MnCl₂+H₂O (未配平);
②Cl₂+NaOH→NaClO+NaCl+H₂O;
③H₂O₂+NaClO→X+NaCl+H₂O;
④H₂O₂+SO₂→H₂SO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中只有①②③为氧化还原反应
B. 氧化性强弱顺序: K MnO₄ >Cl₂ >NaClO>H₂O₂
C.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 反应③中0.1 ml 还原剂发生反应时,生成X 的物质的量为0.05 ml
20. 用 KCl、K₂SO₄ 、NH₄Cl、(NH₄)₂SO₄ 四种物质配制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测得该营
养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如表1所示。若向0.2L 该营养液中逐滴滴加0.1 ml·L-1 的 BaCl₂ 溶液,其中有两种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忽略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
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1
图 1
离子
离子浓度
(mlL-¹)
K+
1.1
Cl
0.7
SO₄²-
X
NH₄+
y
A. 图 1 中a 曲线代表 SO₄²-的浓度变化
B. 图 1 中c₁=0.5 c₂=0.6
C. 图 1 中b曲线代表K+的浓度变化
D. 若该营养液中c(KCl)=0.3 ml·L-¹,则 c[(NH₄)₂SO₄ ]=0.1 ml·L-1
高一化学试题 第 5 页 ( 共 8 页 )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10分)现有下列物质:①硫酸镁溶液 ② Ba(OH)₂③CO₂④ 乙 醇 ⑤NaHCO₃
⑥ CaO ⑦ 稀醋酸⑧氧气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标号),能导电的是 (填标号)。
(2)与2.2g③ 含有相同分子数的⑧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3)⑤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4)②加入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 (10分)实验室需用240mL 浓度为0.4 ml·L-I 的 Na₂CO₃ 标准溶液进行有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时,先用托盘天平称取 Na₇CO₃ 固体 g, 然后进行下列操作,其中错
误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下列有关容量瓶使用方法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容量瓶倒置一次即可
B. 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储存溶液
C.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可以自然晾干或用烘箱烘干
D.Na₂CO₃ 固体在烧杯里完全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 NaCO₃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填标号)。
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 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俯视液面
C.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D. 转移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洒在容量瓶外面
高一化学试题 第6页(共8页)
(4) mL0.5 ml·L-¹ 的 Na₂CO₃ 溶液与10 mL 浓度为2 ml·L-¹ 盐酸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 CO₂。
23. (10分)下图是某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已知: A 为一种金属单质,
C 为淡黄色固体, D 为一种常见液体,常温常压下F 是一种气态单质,反应条件省略。
G
F
H
D
C
①
D
③
②
A
E
B
B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的还原剂为 (填名称),消耗32 gB 需要转移的电子数目
为 NA。
(2)G 与 H 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 的离子方程式为
(3)气体F 通入到石灰乳中可以制成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 (填
化 学 式 )
(4)CIO₂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漂白剂、消毒剂,其中一种制备 CIO₂的原理是利用
NaCIO₃与盐酸反应,同时生成气体 F,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 (10分)叠氮化钠(NaN₃) 常用于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 NaN₃ 与水或酸均易发生
爆炸。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叠氮化钠。
已知: I.N₂O 有毒,有氧化性,不与酸、碱反应;
I.2HNO₃+8HCl+4SnCl₂=4SnCl₄+5H₂O+N₂O↑。
高一化学试题 第7页(共8页)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为 , 装 置 B 的作用为 。
(2)C 是 NaN₃ 的发生装置,该反应同时生成一种碱性气体 NH₃ 和一种强碱,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 D 中的试剂最佳选择为 ,E 为 N₂O 的吸收装置。
① NaOH 溶液 ② 浓硫酸 ③ 稀硫酸
(4)测定产品纯度:取mg 反应所得到的固体,与足量 NaClO 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2NaN₃+NaClO+H₂O=NaCl+2NaOH+3N₂1 , 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为 VmL ,
本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VmL·ml-1, 则产品中NaN₃ 的纯度为 % ( 用m 、V、
Vm 的代数式表示)。
高一化学试题 第 8 页 ( 共 8 页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11高二上期中化学试题docx、202311高二上期中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校际联合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11高一上期中化学试题pdf、202311高一上期中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