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莱芜市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莱芜市化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钠原子、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B.氟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7
C.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失去7个电子
2.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A.用水来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D.观察颜色来区分铁丝和铜丝
3.肥皂中含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硬脂酸钠由五种元素组成
B.硬脂酸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硬脂酸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8 : 35
D.硬脂酸钠由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
4.分离混合物是人们改造、利用自然界中物质的重要方法。分离混合物要根据各成分不同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法是根据混合物各种成分的粒子大小不同
B.结晶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C.蒸馏法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熔点不同
D.化学沉淀法是根据混合物各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5.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碳的还原性将四氧化三铁冶炼成铁
B.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所以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D.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刚装修的房屋里的甲醛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7.若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项( )
①不易溶于水 ②易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大 ④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试管中加入固体B.闻气味
C.生石灰与水反应D.CO2验满
9.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观一一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B.转化观一一铁与盐酸反应可以一步转化为氯化铁
C.微粒观一一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D.结构观一一钠离子和氧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10.宏观和微观思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寿光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夜景流光溢彩,道路两旁花灯朵朵,霓虹灯发光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2)弥河大桥的钢制拉索和护栏上都涂有特殊涂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钢铁生锈。钢铁生锈就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我市所有公交车都换成了新能源汽车,这种公交车几乎零排放。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该电池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金属锂和空气中的氮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锂(锂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氮的化合价与NH3中的相同),写出氮化锂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铝和铜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铝的活泼性比铜强,请选取恰当试剂证明该结论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5)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1)①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_。
(2)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红色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我市是钢铁产量大户,下图是炼铁的基本原理图。向赤铁矿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以测定矿石中氧化铁的纯度。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通入一氧化碳 ②加热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A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
③写出B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的质量为20g,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B装置总质量增加了13.2g,则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
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2个氮原子_____;
(2)写出3个二氧化硫分子的符号_____;
(3)写出CO32-中右上角数字“2”的意义_____ ;
(4)写出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3.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保存,原因是氢氧化钠不仅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会与空气中的_____反应而变质,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4.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钠离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2)锂、钠、镁、铝均属于_________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_________(选填“阳”或“阴”)离子,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其符号是________。
(3)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据此推测, 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应该是___________(选填“A”“B”或“C”)。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结合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AF,A中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收集氧气的时机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O2、CO2、H2都可选用发生装置B,加入的液体必须要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已知氯气(Cl2)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溶于水,不易溶于饱和食盐水。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①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选用此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②若用G收集氯气,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填字母编号);若G的集气瓶内先装满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时应从_________端进(填字母编号)。
16.(6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验证酸的性质,做了以下A、B、C、D、E五组实验。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组试管中都有氢气产生,结合图2分析,该微粒转化过程是Mg原子失去电子变成Mg2+,H+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H2;
(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写出其中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能证明C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
(4)E组试管中都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
(5)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一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铁制品的防护
(1)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有关。
(2)如图实验说明NaCl在铁生锈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二)金属的回收利用
某品牌电器的废旧电路板中还有Fe、C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图是某车间回收部分金属的工艺流程,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______________。
(2)滤渣③中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
(3)滤液③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固体A除主要含有铜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铁,为了进步提纯铜,可以向固体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
(三)铁与其他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找到铁、铝、铜这三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
(1)将这三种打磨光亮后如图进行实验,加入等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老师告诉兴趣小组的成员,只要再找一种试剂,就可通过实验操作和对应现象得出这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则下列三种试剂中符合要求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硫酸铝溶液
C硫酸亚铁溶液
18.(8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
②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观察颜色 B 加稀盐酸 C 在空气中灼烧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1.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1)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稀硫酸的质量逐渐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
(3)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填“1”或“2”)更合理.
2.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27.6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
2.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
3.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左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
②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铜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
③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 “y”____、“z”____的值分别会怎样(选偏大,偏小,不变).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在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2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2.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0.(12分)实验室中可用KClO3在MnO2的催化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氧气的质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克。
(2)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2、C
3、B
4、C
5、D
6、A
7、B
8、B
9、A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物理 氧气、水 Li3N 2Al+3CuSO4=Al2(SO4)3+3Cu 置换反应 b>a>c Fe2O3+6HCl=2FeCl3+3H2O ① 红色物质变黑色 CO2+2NaOH=Na2CO3+H2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B中影响赤铁矿中氧化铁纯度的测定 没有尾气处理 80%
12、2N 3SO2 1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Fe2O3+6HCl=2FeCl3+3H2O
13、密封 二氧化碳 CO2+2NaOH=Na2CO3+H2O
14、Li 8 金属 失去 阳 Al3+ B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水槽 防止高锰酸钾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H2O C 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c b
16、得到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中都含CO32- D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水和氧气 加快铁的锈蚀 漏斗 Ag 将铜置换出来 Fe + H2SO4 = FeSO4 + H2↑ 减少了环境污染 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不相同 C
18、Al Fe Cu Fe+CuSO4=FeSO4+Cu A 减小 2Cu +O2+2H2SO4=2CuSO4+2H2O SO2 1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将B中残留的气体赶到CD装置 20.4g 46.4% 偏小 偏大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9.6;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x=24.5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7.5g。
(说明:设和答不单独给分,但没有写或写错就扣分;此题也可以通过先求氯化钾的质量14.9克,用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
20、(1)9.6;(2)24.5g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区别软水和硬水
在两种水中分别加入肥皂水,观察现象
D
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温度升高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上升
汞原子的体积变大了
B
水蒸气液化
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D
八月的铜仁市城区桂花飘香
微粒在不断运动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C
198.0
205.2
D
221.0
225.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莱芜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产生活中要合理应用燃烧与灭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竹溪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莱芜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