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期测试(三)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第I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0分。
1.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运用了放大法测微小量
B. 在建立合力、分力、重心、质点等概念时都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段位移相加,应用了“微元法”
D. 伽利略利用斜槽实验,直接得到了自由落体规律
答案:C
解析:A.卡文迪许在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中运用了放大法测微小量,故A错误;
B.在建立合力、分力、重心等概念时都用到了等效替代法,在建立质点概念时用到了理想模型法,故B错误;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段位移相加,这是应用了“微元法”,故C正确;
D.伽利略利用斜槽实验,再通过合理的外推,得到了自由落体规律,故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轻绳悬挂于点。另一轻绳跨过轻滑轮一端连接物块A,另一端连接中间有孔的小球B,A、B的质量满足,小球B套在光滑倾斜固定杆上,对B施加沿杆方向的外力F使轻绳水平。缓慢改变外力F的大小,使轻绳从水平顺时针缓慢转到竖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 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不变
C. 轻绳上的拉力逐渐增大D. 外力F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A.以A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由于轻绳上的拉力等于上的拉力,则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保持不变,故A错误;
BC.以轻滑轮为对象,设绳子间的夹角为,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轻绳从水平顺时针缓慢转到竖直的过程中,从逐渐减小到,则轻绳上的拉力大小逐渐增大,故B错误,C正确;
D.设绳子与倾斜固定杆的夹角为,斜杆倾角为;以B为对象,沿斜杆方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轻绳从水平顺时针缓慢转到竖直的过程中,先增大到(此时与斜杆垂直),之后继续增大;在增大到的过程中,逐渐减小,而不变,斜杆倾角不变,可知此过程外力F逐渐减小,之后大于,则沿斜杆的分力反向向上,且大小逐渐增大,则外力F继续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3. 2021年1月,“天通一号”03星发射成功。发射过程简化为如图所示:火箭先把卫星送上绕地球运动的椭圆轨道1,P、Q是远地点和近地点;卫星再变轨,到圆轨道2;卫星最后变轨到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P点,轨道2、3相交于M、N两点。忽略卫星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三个轨道上的周期B. 卫星在三个轨道上机械能
C. 由轨道1变至轨道2,卫星在P点向前喷气D. 轨道1在P点的线速度大于轨道3的线速度
答案:B
解析:A.据题意可知
根据
可知
故A错误;
BD.卫星在轨道2、3上,根据
解得
可知轨道2、3上速度大小相等,即动能相等;又相同高度,卫星的引力势能相等,所以机械能相同。卫星从轨道1变至轨道2,需要在P点加速做离心运动,可知卫星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小于轨道2上的机械能,卫星在三个轨道上机械能的大小关系为
轨道1在P点的线速度小于轨道3的线速度,故B正确,D错误;
C.卫星在P点时需要加速做离心运动变轨到轨道2,故在P点需向后喷气,故C错误。
故选B。
4. 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度都是,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 )
A. 物块A到达底端的速度比物块B到达底端的速度大
B. 物块B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C. 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
D. 物块A、B在下滑过程中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相同
答案:C
解析:AB.对物块A,因,即
又有A的初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故A会相对传送带下滑,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物块A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物块B,其初速度方向与传送带速度方向相反,其所受滑动摩擦力也沿传送带向上,物块B也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两者下滑过程位移大小相等,初速度大小相等,根据
可知两者下滑到底端的时间相等,再根据
可知两者到达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故AB错误;
CD.由位移一时间公式得
其中,解得
或(舍去)
则两物块下滑时间为
此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位移为
物块A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为
物块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为
所以物块A、B与传送带间相对路程不同,热量不同,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 如图所示,AB、AC为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两点恰为外接圆的最高点和最低点,C点在圆周上。两个带孔小球甲、乙分别从A处由静止沿两细杆滑到下端B、C时,动能恰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小球的质量相等
B. 两小球下滑的时间不等
C. 此过程中两小球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等
D. 两小球在细杆下端B和C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答案:D
解析:A.设圆的直径为d,AB与AC间的夹角为,连接BC,如下图所示
设两球到达B、C两点的动能为,两球下滑过程分别利用动能定理有:
则有
即
所以
A错误;
B.甲球下滑位移
求得
乙球下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乙球下滑位移
代入数据可得
所以
B错误;
C.两球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两球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两球初末动能相等,则两球重力做功相等,运动时间相等,由可知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C错误;
D.两球在B、C点的动能相等,由
可得
甲球在细杆下端B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乙球在细杆下端C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可知
D正确。
故选D。
6. 如图,三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电源的内阻,c为滑动变阻器的中点。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c点向a端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消耗的功率变小B. 消耗的功率变大
C. 电源的总功率变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答案:CD
解析:C.c为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滑动触头在此点时,电路总电阻最大,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c点向a端滑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源总功率变大,C正确;
B.和电源内阻分的电压增大,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大,并联电路电压减小,所在支路电阻增大,电压减小,故电流减小,消耗的功率减小,B错误;
A.总电流增大,所在支路电流减小,的电流增大,故功率增大,A错误;
D.电源输出的功率在时最大,内阻,外电阻大于内阻,外电阻减小,由输出功率与外电阻间关系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D正确。
故选CD。
7. 在X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的弹力为F,速度大小为v,其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X星球的半径为,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星球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 X星球密度
C. X星球的质量
D. 环绕X星球的轨道离星球表面高度为的卫星周期
答案:CD
解析:A.小球在最高点时有
所以可得
将图线与横轴交点代入则得
则X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错误;
BC.根据
则X星球的质量为
X星球的密度为
B错误,C正确;
D.根据
解得
则环绕X星球运行的离星球表面高度为的卫星
则代入可得周期
D正确。
故选CD。
8.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物块B叠放在A上,弹簧处于自然长度。A、B由静止释放后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下运动,下滑过程中A、B始终不分离,到达最低点时,立即将B撤去,A沿斜面向上运动恰能回到初始位置,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
A. 下滑过程中B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B. 下滑过程中B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C. 上滑过程中弹簧弹力对A做的功小于A克服重力做的功
D. 下滑过程中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大于A克服斜面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BD
解析:AB.下滑过程中,物块A、B先做加速运动,有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后减速运动到达最低点,有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由于弹簧的弹力逐渐增大,开始A、B整体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后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逐渐增大。由于下滑过程中A、B始终不分离,对B分析其加速度先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后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逐渐增大,而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受到A对其的摩擦力一直沿斜面向上,且逐渐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上滑过程中,A沿斜面向上运动恰能回到初始位置,此过程初末速度均为零,由动能定理可知弹簧弹力对A做的功等于A克服重力做的功与A克服斜面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所以弹簧弹力对A做的功大于A克服重力做的功,故C错误;
D.设下滑过程中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克服斜面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的重力做功为,A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为,对A下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变形得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A上滑过程中弹簧弹力对A做的功等于下滑过程中A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在上滑过程中,由C选项的分析可知
可得
则
即下滑过程中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大于A克服斜面的摩擦力所做的功,故D正确。
故选BD。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9. 如图某同学将灵敏表头G改装成双量程安培表和电压表,表头G的额定电流为,内阻为。其中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
(1)使用AB两端时,电流表量程为__________mA
(2)若接AC两端时的电流表量程为__________mA;
(3)若接AD时,电压表量程为__________V。
答案: ①. 4 ②. 1 ③. 5
解析:(1)[1]当选择AB两端时,电流表量程为
(2)[2]当选择AC两端时,电流表量程为
(3)[3]若接AD时,电压表量程为
10. 为了测量一精密金属丝的电阻率: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测其电阻,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
A.电压表(量程,内阻约为)
B.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为)
C.电流表(量程,内阻约为)
D.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
E.滑动变阻器
F.滑动变阻器
G.输出电压为的直流稳压电源
H.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则电压表应选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如图1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适的电路是______;
(3)连接图2的实物图______;
(4)由于实验电路造成的误差,会使实验测量出的______材料真实的(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①. A ②. D ③. E ④. B ⑤. ⑥. 小于
解析:(1)[1][2][3]电源电动势3V,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则电压表应选A,电流不超过0.6A,则电流表应选D,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电路,则应选阻值较小的E。
(2)[4]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则采用安培表外接,滑动变阻器用分压电路,则选用图B。
(3)[5]电路连线如图
(4)[6]由于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根据,电阻率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1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光滑半圆轨道CBPD和粗糙斜面。半圆轨道所在平面竖直,半径,与粗糙斜面相切于C点,OP垂直于CO,B点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D点为半圆轨道最高点,斜面足够长,倾角。现一质量、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从A处向B处运动,到达B处时撤去力F。已知B处有一入口(图中未画出),小滑块进入后入口自动关闭,小滑块冲上斜面后再下滑进入圆弧轨道,A、B之间的距离,,重力加速度g取。
(1)求小滑块第一次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小滑块能过D点,且过D点后要求小滑块第一次落至斜面时能够垂直撞击斜面,则小滑块经过D点的速度为多大?撞击点距C有多远?
答案:(1)46N;(2),
解析:(1)对小滑块从A处运动到B处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在B处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滑块第一次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6N;
(2)设小滑块在D点速度为时能垂直撞击斜面,从D点到斜面的运动时间为t,根据运动学规律,沿斜面方向有
垂直斜面方向有
设撞击点到C点的距离为,根据运动学规律可得
解得
12.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弹性挡板,任何物体与挡板相撞后都以原速率返回。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为的木板B,足够长的木板B上端叠放一质量为且可视为质点的滑块A,木板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B下端距挡板,。
(1)若斜面光滑,且将AB由静止释放,求木板B与挡板第一次碰前的速度的大小及第一次碰后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若斜面光滑,求木板B与挡板第二次碰撞的速度大小;
(3)若斜面光滑,AB运动的全过程中,A相对于B向下滑动的总距离L。
答案:(1)5m/s,12.5m/s2,2.5 m/s2 ;(2) (3)10m
解析:(1)若斜面光滑,AB一起下滑,由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解得
碰后B先向上减速,对B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向下减速,对A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B先减到速度为零,再向下加速,加速度不变,即B做类竖直上抛运动。
取向下为证,t时间后两者速度,木板B
物块A
两者共速
求得
木板B向上运动位移
共速后两者一起向下加速,对AB整体应用动能定理
(3)每次木板B与挡板碰撞后,A相对B向下运动,下次碰板前两者共速,之后木板B上升高度降低,最终木板B停在挡板处,由于,物块A停在木板上,全程对AB系统,能量守恒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液体与大气接触时,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大
B. 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物体内热运动速率越大的分子数占分子总数的比例与温度有关
D. 自然界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E.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答案:ACE
解析: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要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势能大,故A正确;
B.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液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越大的分子数占分子总数的比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的分子占据的比例越大,故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但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不一定都能自然发生,故D错误;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则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E正确。
故选ACE.
14. 如图,一容器由横截面积分别为2S和S两个汽缸连通而成,容器平放在地面上,汽缸内壁光滑。整个容器被通过刚性杆连接的两活塞分隔成三部分,分别充有氢气、空气和氮气。平衡时,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0和V0,氢气的体积为2V0,空气的压强为p。现缓慢地将中部的空气全部抽出,抽气过程中氢气和氮气的温度保持不变,活塞没有到达两汽缸的连接处,求:
(1)抽气前氢气的压强;
(2)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
答案:(1);(2),
解析:(1)设抽气前氢气的压强为p10,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
,
得
(2)设抽气后氢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1和V1,氮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2和V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
由玻意耳定律得
p1V1=p10·2V0,p2V2=p0·V0
由于两活塞用刚性杆连接,故
V1–2V0=2(V0–V2)
联立解得
,
15. 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做甲、乙两种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获得的双缝干涉条纹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光的波长比乙光的波长大
B. 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C. 对同一种介质,甲光的折射率小于乙光的折射率
D. 从同种介质射向空气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于乙光
E. 遇到同一障碍物,乙光比甲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ABC
解析:A.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甲乙的L和d均相等,甲光的条纹间距大于乙,则甲的波长长,A正确;
BC.甲乙相比,甲光的波长长,折射率小,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大,B、C正确;
D.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甲光的折射率小,故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更大,D错误;
E.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当,或者更小时,更容易发生衍射,因为甲的波长长,所以甲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E错误;
故选ABC。
16.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M、N、P、Q是介质中的四个质点,M点位于平衡位置、P点和Q点分别位于波谷和波峰,M、Q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9m,M点的振动情况如图乙所示。
(1)求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v;
(2)求Q的平衡位置坐标xQ.
答案:(1);(2)
解析:(1)由题可知
又
(2)从时刻开始,M点向上振动,波向右传播,对N点
当其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即此时
解得
故Q的平衡位置坐标
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解析版),共19页。
202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四川省绵阳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