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6:句段作用判断(学案)(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展开壹·考点解说
理解文中重要句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段的把握。
贰·常考题型
某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画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XXX?
文章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叁·真题链接
肆·技巧点拨
段落作用
开头例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开篇点题,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开头例2: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中间例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侧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承上启下)
中间例2: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爸爸的花儿落了》
(为下文埋下伏笔/铺垫)
结尾例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结尾例2: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意义的事物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的母亲》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答题技巧: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从内容角度答题时:
①写这句话(段落、情节、内容)都写了些什么;
②体现了什么人物的什么情感;
③需要再扣住本文的中心去点明它与中心的关系。
从结构角度答题时:
①总领全文;
②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③引出了下文;
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⑤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
⑥与上下文相呼(照)应;
⑦总结上文;
⑧篇末点题等角度考虑。
例文鉴赏1:(2020·江苏盐城·小升初真题)
大爱,如静水深流
①13岁那年,父母工作的煤矿忽然倒闭,我便被送回老家。自此,我从一个万事依赖父母的娇贵公主一落成为一个伶仃且寡言的“苦孩”,我的世界仿佛一下失去了所有色彩与光亮。
②父亲临别时再三叮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要我多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起初,我极不情愿往田里走,生怕泥土弄脏了新球鞋,绿草汁染花了白衬衣。但是,看到爷爷奶奶在烈日下躬身劳作的背影,我再无任何理由躲懒,只好硬着头皮去帮忙。
③暑假将近时,正是玉米的收成时节。那段时间,我与二老几乎每天日出而作,在烈日下掰玉米棒,一晒就是大半天。终于,收完了所有玉米,我也黑得活像只泥鳅。一向爱美的我,怎么受得了这般打击,再不敢在镜前顾影自怜,心情亦随之沉入谷底。于是,接下来的剥玉米、晒玉米、捆玉米棒的活计,我便显得很消极,望向爷爷奶奶的目光,更多了些“仇恨”的意味。
④一个黄昏,我心虚地躲在房间里佯装看书,眼睛和心却一直在窗外的院子里逗留。目光所及的角落里,夕阳把爷爷正佝偻着捆玉米棒的瘦弱背影拉得很长。他就那么默默地捆着,第一次,我忽然感觉到他其实是个孤独的老人,而我,却是那么虚伪。心中忽地一动,我迅速放下书,拔腿跑到爷爷身旁,无声地帮起忙来。
⑤良久,爷爷微微抬头,说:“丫头,你是不是很讨厌爷爷?”我一下子愣住,随后惊惶失措。本以为那些所谓的“仇恨”目光只是我表达愤懑的小动作,不会轻易被发觉,谁知这一切,早已让静默不语的爷爷看了个通透。我无所适从地说:“爷爷,不是的,我……我不讨厌你啊,我……”我一下陷入了沉默,不知如何打破这僵境。
⑥爷爷却微笑着说:“丫头,其实我们让你做活计是为你好,你终归要离开大人,过独立的生活,什么都不会做,怎么能行?学习之外,你也要好好地把握生活才是。”一席子易的话,却让我泪湿衣襟,之前所有的怨怼,此刻皆消散不见。//
⑦光阴荏苒,我果真成了离巢的鸟,旧时与二老在田间劳作的时光,反倒成了醇美的回忆,夹杂着谷麦的清香。多年后,每每忆起年少时光,爷爷的那番话总会在我耳边响起,一切恍如昨日。
⑧是那些劳作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也让我从苦难中看到希望,变得坚强。而我亲爱的爷爷,用他的隐忍与沉默,为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多年后,当我泪眼迷离地想念早已逝去的爷爷时,方觉——大爱,如静水深流。//
问题:结尾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鉴赏2:(2021·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题)
大地的翅膀
①前些年,法国人拍摄过一部大型纪录片,片名叫做“伟大的飞行讲述的是各种鸟儿生活的状态,其中尤以斑头雁占的篇幅最多。
②每年初夏的时候,斑头雁就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队列,一大群接着一大群,从美洲大陆、欧洲大陆、澳洲大陆、非洲大陆以及亚洲大陆,陆陆续续向北极圈飞去,到那里去躲避漫长而炎热的夏季,并在那里孵育后代。待到秋天来临的时候,它们又陆陆续续从北极圈向各自最初出发的地方往回飞。就这样,它们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从不间断,在大地的上空往返,在岁月的流转间来去。它们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天空,交给了那些云彩,那些霓虹、雾霭、风雨、雷电和橙色的黄昏、血色的黎明。
③它们这样来来去去,只为舒适地生存,悠然地繁衍。但是,为了这一点,它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在它们来来往往的飞行中,就单程距离而言,最近的也有三千多公里,最远的有七八千公里之遥。它们往往要飞行上一两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更多的时候,它们是在海洋的上空穿行。海洋上的飞行,为它们增添了许多艰难和困苦,比如找不到停歇的地方,没有可以充饥的食物,尤其是遭遇到风暴,那简直就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在与风暴和海洋的较量中,一些年迈的、体弱的、伤残的、不胜饥饿与疲惫的,就纷纷掉了下去,葬身于恶浪翻卷的海洋深处。那些战胜了风暴的,在到达陆地后,已经累得奄奄一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居然密密麻麻地停满了斑头雁。在这块巴掌大的陆地上,它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休息,就是美美地睡上一觉,把生与死的噩梦,把艰难与险阻的折磨,把雷电与风雨带来的创痛,把长途飞翔的劳累全都退还给海洋。在这巴掌大的客居之地,它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趴在地上,闭上眼睛,把头插在翅膀里,进入一个甜美的梦乡。但是,它们在次日的黎明时分醒来后,发现有不少同伴已经死去,死在到达陆地之后,死在了一个温馨而久违了的梦里,永远不能再度飞翔。看见同伴死了,斑头雁们十分悲伤,一只只站了起来,昂着头,竭尽全力伸长脖子,使足劲地拍打着翅膀,冲着血色的天空,“嘎嘎嘎”在叫不止。这情景,十分悲壮也十分凄凉。它们当然不像人类那样懂得埋葬,它们能仰天大肆狂叫,只能竭力伸长脖子,只能猛烈地拍打着翅膀,它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慰籍同伴们那消散的野魂。之后,它们便开始大量觅食,补充体能,做继续飞行的准备。
④那些死去的斑头雁,静静地躺在阴冷的夕阳里,身上的羽毛,被寒风吹起,一飘一飘的,一颤一颤的,而风的声音是那样轻微、低迷而又空寂,似在哀述,似在招魂,又似在哭泣。此情此景,尤为凄凉,叫人一看就禁不住泪光迷离,整个心灵有一种再也找不到归路的凄然与苍茫……
⑤为了追寻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些斑头雁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耗损着族群,又壮大着族群。每一次的出发与回归,它们应该知道路途的险恶,应该明白死亡的威胁,但是,它们似乎没把这些放在心上,一心向往的是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了这一点,仅仅为了这一点,它们宁可用生命做赌注,用性命做抵押,用伤痛做支付,用死亡做填补。闯过去了,就胜利一次:没闯过去,也不要紧,精神还在,意志还在,希望与梦想还在,而且在一代又一代间传承。
⑥因此,若干年了,斑头雁,从来就没有因艰难困苦和死亡的威胁而屈服,总是用翅膀鼓起生命的渴望与激情,来往于这一大片天地之间。
问题:第⑤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深刻意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鉴赏3:(2019·全国·小升初模拟)
村路怎能不弯呢?
村路怎能不弯呢?
好的地方,都让人家、河流、田地占住了,留给路的,实在太少了。
路从不计较这些,很知足,知足常乐。天天捡着这些人脚迹、牛脚迹、狗脚迹吃着,小日子过得滋润着。尤其是在冬天,有人穿着布鞋,刚刚从家里烤火出来,留下一行人脚迹,还是暖乎乎的。夏天的牛脚迹又肥又大,闻一闻,还带着青草的味儿,还带着蘑菇的味儿。狗脚迹一长串,小小的,就像我家屋檐下,挂着的一长串板栗,不着急吃,待其风干,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了。偶尔,还会有一两只野猪、狗獾之类的,偷偷地下山来,留下一朵朵野梅花样的脚迹,更是难得一尝的野味了。这村路,还真不羡慕那些大马路呢,窄一点有什么关系呢?弯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路何尝又不想宽一点、直一点?
路从我家里延伸出来,走不到十几米,迎面就是二哥家的一堵墙壁。你总不能叫路穿过那堵墙而去,于是,路只得拐一个弯了。路又走了五六十米,翠花曾婆家的房子,正横在路当中。路有什么办法?只好又拐了一个弯,从翠花曾婆家门前过去,翠花曾婆人真好,碰上一棵树,也能说上半天话。不管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从她家门前经过,只要她在家,看见了,都要邀请人家进屋坐坐,喝一碗茶。那些远道而来的卖货的、贩树的,经常在她家歇脚。你们这些人啊,都是沾了路的光了!路这个弯也拐得值了!路再往前走,又碰上了春伢家的猪圈。照理说,这又脏又臭的猪圈,应该让一让路吧。路不想说这些,更不想去和猪圈争,弯就弯点吧。
路七拐八弯,总算出了村子。村外就是田垄,一块块田,未免也太霸道了一点,总想多占些地盘,你用手推我一下,我用屁股挤你一下。本来应该是一条直路,硬是让它们挤弯了,挤窄了。我想,路一定也被挤痛了,不过它不会说而已。我说你们这些田呀,不要再挤了,让路从这里经过吧。没有这条路,牛怎么来耕田?稻子成熟了,人怎么来收割?路弯过了田地,遇到了河流,没有桥,在河里放几个跳石,人踩着跳石过去,这是秋冬。倘若到了梅雨天,过不了几天,发一场洪水,淹没了那几个跳石,路还得去弯,从上游的一座石桥上穿过去。又遇到了人家的菜园,你也总不能叫路穿过人家的菜园而去,把人家好端端的菜园,弄成路这边一半,路那边一半,再弯一弯吧。前面,路又遇到了谁家的祖坟?更不能去打搅祖老人家的睡眠呀。路悄悄地,弯了个大弯,多少个弯都弯了,不在乎这一个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到山前,似乎没有地方可去了,真有些让人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和你开玩笑呢,走过去,拐一个弯,嗬,在山冲里,又是一个大村子,屋檐连着屋檐,炊烟缠着炊烟,一条小河绕屋流过,河畔有三两垂柳,五六月季,十七八鹅。
问题:第一段划线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份
地区
题目
能力要求
题干
2021年
四川成都·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2021年
河北·保定
《大地的翅膀》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第⑤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深刻意涵?
2021年
湖南·长沙
《上将和下士》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文章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021年
河南·开封
《学会转身》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20年
江苏·盐城
《大爱,如静水深流》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结尾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0年
全国
《最稳暖的墙》
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第5段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头段
中间段
结尾段
1.开篇点题
1.承上启下(过渡)
1.总结全文
2.统领全文
2.交代:人、事、因、经过、结果
2.点明中心
3.交代:人、起因、结果
3.交代背景(环境)
3.深化主题
4.交代背景(环境)
4.设置悬念
4.升华情感
5.引出下文
5.做铺垫
5.引发思考、引人深思
6.设置悬念
6.埋设伏笔
6.照应前文或题目
7.做铺垫
7.对比/衬托/烘托
7.首尾呼应
8.埋设伏笔
8.渲染气氛/营造氛围
9.奠定感情基调
9.揭示中心
10.渲染气氛 营造氛围
10.烘托人物心情
11.激发阅读兴趣
11.照应
考点11:人物形象赏析(学案)(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这是一份考点11:人物形象赏析(学案)(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答题模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9:环境描写作用判断(学案)(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这是一份考点09:环境描写作用判断(学案)(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共6页。
考点05:句子含义理解(学案)(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这是一份考点05:句子含义理解(学案)(学生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