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试卷共14道题,满分50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试卷共14道题,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技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活字印刷B. 玉石雕琢C. 烧制陶瓷D. 指南针辨别方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玉粉雕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D.指南针辨别方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解题时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判断即可。
2. 以下图标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图标表示“绿色食品”,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表示“禁止烟火”,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
故选C。更多优质资源可进入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空气人人有责。下列事实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使用脱硫煤B. 露天焚烧垃圾C.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D. 绿色出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燃煤脱硫技术,能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有利于净化空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将垃圾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尘等,增加了空气污染,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有利于空气中的碳氧循环,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绿色出行,能减少空气污染物,有利于净化空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化学符号能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A. N2B. 2NC. 2N2D. N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微观上表示一个分子;不符合题意;
B、选项表示2个氮原子,符合题意;
C、选项微观上表示2个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D、选项微观上表示1个一氧化二氮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化学符号的含义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闻气味
C. 点燃酒精灯D. 过滤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解题时结合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6.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氢气B. 氦气C. D. 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气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氦气由氦原子构成的,故选项符合题意;
C.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一般情况下,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等;解题时结合有关信息分析判断即可。
7. 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本身的体积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B. 和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 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微粒在不断运动着
D. 金刚石不导电而石墨导电—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着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C.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是因为微粒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中碳原子以空间网状结构排列,石墨中碳原子以层状结构排列,金刚石不导电而石墨导电,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A。
8. 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 20B. 8C. 14D. 6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则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
故选:D;
9. 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 还原,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B. 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雾生成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还原,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不是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不是白雾,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不是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石墨黑色质软——作铅笔芯B. CO2可溶于水——作灭火剂
C. 金刚石硬度大——作钻探机钻头D.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墨呈黑色,质软,可用作铅笔芯有,故A对应关系正确;
B、CO2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作灭火剂,故B对应关系错误;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钻探机钻头,故C对应关系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D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
11.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多项“黑科技”惊艳全球。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材料1:冬奥会运用了5G技术。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的。氮化镓(GaN)是一种二进制111/V族带隙半导体,非常适合用于高功率、耐高温晶体管。氮化镓功率放大器技术的5G通信潜力才刚刚显现。氮化镓具有高射频功率、低直流功耗、小尺寸及高可靠性等优势,让设备制造商能够减小基站体积。有助于减少5G基站信号塔上安装的天线阵列系统的重量,因此可以降低安装成本。另外,氮化镓还能在各种毫米波频率上,轻松支持高吞吐量和宽带宽。
材料2: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面向未来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节约了钢材。
材料3:冬奥会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能够让燃料在燃烧时不至于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载运工具亮相北京冬奥会,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另一个亮点。
(1)如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Ga属______元素(金属或非金属)。
(2)为了防止钢材生锈可采用的具体措施是喷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
(3)从促进燃料充分燃烧角度看,导流通道的作用是_______灯体使用再生铝合金,相对于纯铝的优点之一________。
(4)有专家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铂(Pt)。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水高效分解制氢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
(5)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用汽油、柴油等传统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汽车显著的优点__________。
【答案】11. ①. ②. 金属
12. 隔绝水、氧气和铁接触
13. ①. 提供足够的空气 ②. 更耐腐蚀、硬度大、强度高等(答案合理即可)
14. ①. ②. 氢原子、氧原子##氧原子、氢原子
15. 产物完全无污染,更环保(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故填:;
②由汉字“镓”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小问2详解】
铁生锈需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刷漆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水、氧气和铁接触,故填:隔绝水、氧气和铁接触;
【小问3详解】
①燃烧充分燃烧,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所以导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空气,故填:提供足够的空气;
②再生铝合金属于合金,合金相对于纯金属的优点有更耐腐蚀、硬度大、强度高等,故填:更耐腐蚀、硬度大、强度高等(答案合理即可);
小问4详解】
①反应Ⅰ是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则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氢、氧原子,故填:氢原子、氧原子或氧原子、氢原子;
【小问5详解】
氢燃料电池汽车利用氢气和氧气在铂(Pt)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该操作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气燃烧的产物为水,产物完全无污染;故填:产物完全无污染,更环保(答案合理即可);
12. 化学实验是认识物质组成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小组同学在探究水的组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
实验准备:10%的溶液(用固体和蒸馏水配置而成)、水电解器、酒精灯、小木条、火柴、烧杯等。
实验步骤:
Ⅰ.实验装置如图。小组同学向电解器中加满10%的溶液;接通直流电源。记录电极附近和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
Ⅱ.切断上述装置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器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
讨论:
(1)水电解过程中在蒸馏水中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通过___________现象说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3)有的同学在检验a管产生的气体时,若气体量较少会出现爆鸣声,原因是____________。
(4)通电后剩余液体的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______________。
结论:
(5)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6)理论上电解水产生的与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经过反复实验发现3分钟左右得到的与的体积比与理论值最接近。有同学提出质疑,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与的浓度会不会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设计与实验:
(7)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向上述水电解器中加入10%、12%、14%、16%、18%的溶液,分别记录通电_______分钟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
(8)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的浓度为____________时得到的气体体积比最接近理论值。产生和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答案】12. ①. 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
13. 木条燃烧更剧烈的 14. 氢气不纯
15. 扩散到空气中或在检验过程中被消耗(答案合理即可)
16.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答案合理即可)
17. 18. 3
19. ①.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蒸馏水几乎不导电,水中加入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叫做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故填:;
【小问2详解】
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浓度越大,木条燃烧越剧烈,故填:木条燃烧更剧烈的;
【小问3详解】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或有爆鸣声,故填:氢气不纯;
【小问4详解】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的剩余液体质量减小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或者在检验产物的过程中有部分气体消耗,故填:扩散到空气中或在检验过程中被消耗(答案合理即可);
【小问5详解】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它们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来自于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由氢和氧元素组成,故填: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答案合理即可);
【小问6详解】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故填:;
【小问7详解】
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经过反复实验发现3分钟左右得到的与的体积比与理论值最接近,向上述水电解器中加入10%、12%、14%、16%、18%的溶液,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则应记录通电3分钟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才能判断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故填:3;
【小问8详解】
①分析表格中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在溶液浓度为的时候,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最接近理论值,故填:;
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足量不变,则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故填:;
13.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1)的实验室制备:
实验室制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利用上述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时间很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答一点)。
(2)的“功”与“过”:
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有很多用途。如图书档案着火时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而过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后果是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已取得初步进展。封存的过程中若进入地底蓄水层,会影响水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的转化与利用: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如图所示),内部封装了特定催化剂,使在温和条件下(3MPa,240℃)反应,达到近100%高效稳定的转化。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以实现的高价值利用。计算,若有44kg的可通过该反应转化成的质量为__________kg。对于该转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随着反应进行催化剂会变少
B、生成的可作为汽车用燃料
C、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D、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4)探秘空间站中水氧供给处理系统中的再利用:
上述是空间站内水氧供给处理系统示意图。在特殊的情况下,空间站还会将已经收集的废水利用起来,进行蒸馏等净化工作。这些净化过的水源供空间站内循环利用,可以说是相当环保和生态。该系统中涉及到的水的净化方法有___________(写一点)。在该系统中萨巴蒂尔反应器内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___。此循环系统中唯一的缺点是,再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没有被利用。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利用优质植物实现的转化,此方法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答案】13. ①. BC##CB ②. ③.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 氧气中混有水蒸气或没有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答案合理即可);
14. ①.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空气; ②. ③. 化合反应
15. ①. ②. BCD
16. ①. 蒸馏 ②. 甲烷、水##水、甲烷 ③. 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或保持空气中碳氧循环、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固液常温型装置,收集装置选择C向上排空气法,故填:BC或CB;
②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③装置A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则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时试管中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故填: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时间很短,原因可能是氧气中混有水蒸气使氧气的浓度降低,或者没有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使得氧气中混有空气,导致氧气浓度降低;故填:氧气中混有水蒸气或没有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答案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①图书档案着火时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其灭火原理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空气;故填: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隔绝空气;
②封存的过程中若进入地底蓄水层,会影响水质,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小问3详解】
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温和条件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的可通过该反应转化成的质量为x,
故填:;
②A.转化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以作为燃料,生成的可作为汽车用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醇可以通过高粱、薯类等发酵蒸馏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D;
【小问4详解】
①由题目信息“在特殊的情况下,空间站还会将已经收集的废水利用起来,进行蒸馏等净化工作”可知,该系统中涉及到的水的净化方法有蒸馏,故填:蒸馏;
②由图示可知萨巴蒂尔反应器内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故填:甲烷、水;
③优质植物实现的转化,原理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体,在光照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此方法的意义有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能保持空气中碳氧循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故填: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或保持空气中碳氧循环、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温室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14. 《考工记》所载“金有六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剂”,说的就是我国古代礼乐重器—青铜编钟。
(1)项目一: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上述实验1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实验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得出铜、铝、银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1、2、3中物质混合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项目二:对铜生锈条件的探究
部分青铜编钟在出土时表面因为生成铜绿而呈绿色。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可知,铜在潮湿的环境下,可生成一种无害锈,能够阻止青铜编钟被完全锈蚀,原因是__________。根据其成分,小组同学认为生成该铜绿的原因是铜与___________反应的结果。实验小组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铜片)。
小组讨论后发现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Cu和___(写出试管中需要的物质)。
在潮湿的环境下青铜编钟表面也会生成有害锈使铜制品完全锈蚀。修复时可用含有X的溶液浸泡,其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所以青铜器在保存的过程中要远离潮湿的环境。
(3)项目三:火法冶铜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原料用火法冶炼,得到青铜器。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火法冶铜有多种工艺,从铜精矿到冰铜的过程是火法冶炼各种技术的主要差异所在。下表是两种闪速熔炼工艺对比:
请同学结合上述数据找出一种你认为较好熔炼工艺,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4. ①. 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 ②. ③. ④. 一定有硫酸铝、硫酸铜,可能有硫酸;
15. ①. 生成的覆盖在青铜编钟的表面,阻碍里层的铜进一步锈蚀 ②. 水、氧气、二氧化碳或、、 ③. 、##、 ④.
16. ①. ②. 因科闪速熔炼法;该方法与奥托昆普闪速炉相比较,在生成相同冰铜品味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较少,能耗更低,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生的反应是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的,故填: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
实验4发生的反应是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由实验2,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得到;由实验3,铝与稀硫酸能反应,得到;由实验4,铜与硝酸银溶液能反应,得到;由此可得到活动性顺序为,故填:;
实验1、2、3中物质混合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其中一定有硫酸铜,有硫酸铜存在,说明固体中没有铝,则实验2中铝全部转化为硫酸铝,硫酸不确定是否完全反应,则滤液的主要成分中一定有硫酸铝、硫酸铜,可能有硫酸,故填:一定有硫酸铝、硫酸铜,可能有硫酸;
【小问2详解】
铜在潮湿的环境下,可生成一种无害锈,覆盖在青铜编钟的表面,阻碍里层的铜进一步锈蚀,能阻止青铜编钟被完全锈蚀,故填:生成的覆盖在青铜编钟的表面,阻碍里层的铜进一步锈蚀;
分析铜绿的化学式可知,铜绿由铜、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该铜绿的原因是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结果,故填:水、氧气、二氧化碳或、、;
分析实验,还要补充一个实验,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与、充分接触;故填:、或、;
反应前已经有2个原子、3个原子、3个原子、1个原子,反应后有2个原子、6个原子、3个原子、2个原子、1个原子和1个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X中含2个原子、1个原子和3个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中,氢氧根显价、碳酸根显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解得,在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故填:;
比较图中两种工艺,制得相同冰铜品位,因科闪速熔炼法与奥托昆普闪速炉相比较,因科闪速熔炼法产生的烟尘较少,能耗更低,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答案合理即可),故填:因科闪速熔炼法;该方法与奥托昆普闪速炉相比较,在生成相同冰铜品味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较少,能耗更低,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答案合理即可)。氢氧化钠的浓度/%
氢气体积/ml
氧气体积/ml
10
5.0
2.1
12
6.2
3.2
14
7.5
3.7
16
8.2
4.3
18
9.3
5.2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所用金属丝均打磨)
1
将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2
将Cu丝插入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
3
将A1丝插入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
4
将Cu丝插入盛有溶液的试管中
奥托昆普闪速炉
因科闪速熔炼法
特点
将精矿从炉顶喷入,配以重油燃料
将炉料水平喷入炉膛,配以预热工业氧气
冰铜品位
50%-78%
50%-78%
烟尘率
6%-9%
2%
能耗
较高
较低
脱硫率
85%-96%
>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某纯净物M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87,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