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象的耳朵》Word版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189602/0-17048554670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大象的耳朵》Word版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189602/0-17048554671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大象的耳朵》Word版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189602/0-17048554671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二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 《第六单元统整备课》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语文园地六》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20《蜘蛛开店》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21《青蛙卖泥塘》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22《小毛虫》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共11页。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大象、耳朵”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难点
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1.识字。通过组词区分多音字“似”“扇”;利用图片对比识记“耷”“竖”,体会“耷”“竖”的意思;运用结合情境、联系生活、动作示范等方法认读“咦、舞、痛、烦”;借助图片和字理识记“竿”。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都是合体字,要引导学生注意结构、比例和关键笔画。“安、最”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中间一横比较长;“慢、根”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竖心旁的笔顺和“木”字作左偏旁时的字形变化;“扇、痛、遇”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包围部分撇或捺要写舒展。
阅读理解
本课教学要抓住大象这个主要角色,围绕“大象为什么要改变想法—怎么改变—改变后导致怎样的后果—大象最后如何改变”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为后文与其他动物耳朵的对比作铺垫;然后,体会大象为什么要改变想法,读好小动物和大象的对话;最后,可引导学生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积累运用
课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如“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建议学生抄写积累,并学习仿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2.搜集《小斑马换衣服》的阅读资料。
学生准备:1.制作生字卡片。
2.搜集大象耳朵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大象、耳朵”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活动1 课前热身,看图引入
1.看图猜动物耳朵。(课件出示各种动物耳朵的图片)
2.引导学生交流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
活动2 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过渡: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又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简要的介绍。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新课伊始,可以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各种动物耳朵的特点,感受耳朵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资料交流对大象耳朵的了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板块二 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活动1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读文识字。
课件出示 学习要求:
①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读完课文后把生字多读几遍。
③小组合作,组长读字,组员找卡片。
(2)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课件出示
shì dā shù ɡān wǔ tònɡ fán shān
似的 耷拉 竖着 竹竿 跳舞 头痛 心烦 扇风
(3)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 竿:上面是“”,表示和竹子有关,下面是“干”,提示它的读音。
烦:“页”表示大脑袋,左边是“火”,大脑袋都冒火了,烦不烦啊?
2.学习多音字。
(1)读一读。
课件出示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2)学生自己读句子,从而发现这两个句子里的多音字。引导学生掌握多音字“扇、似”的用法。
①扇:表示一样东西,读第四声。表示一个动作,读第一声。
②通过组词的方法,掌握多音字“似”。
活动2 游戏识字,扫清障碍
1.学生读第1~5自然段。
2.学习“耷拉”“竖着”。
(1)提问:谁知道“耷拉”是什么意思?
①交流汇报。
预设:下垂。
②全班一起做一做“耷拉”的动作。
(2)学习“竖着”。
①提问:跟“耷拉”相反,耳朵应该怎么样?
②交流汇报,并做“竖着”的动作。
(3)学生用身体做游戏展示:耷拉—竖着。
活动3 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自由读文,总结内容。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件出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试着填一填,看谁填得准。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像扇子似的耷拉着。他在散步时依次遇到了( )、( )、( )、( )和( )。他们都说( )的耳朵( )下来一定是( )。( )也变得( )。他想办法让耳朵( ),结果( )飞进他的耳朵眼儿里,还在里面( ),吵得他又( ),又( )。最后( )决定还是让耳朵( ),做( )的自己。
设计意图 一方面,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在相互交流中巩固识字,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另一方面,运用字理和情境等,依据汉字的结构和演变规律,从汉字形、义、音的关系入手进行识字教学,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汉字的特点与魅力。
板块三 观察结构,写好生字
活动1 观察特点,交流要点
1.重点学习“扇、遇、痛”的书写。
2.引导学生观察,聚焦结构特点。
3.交流书写要点。
(1)写好左上包围右下的“扇、痛”的方法:上面的偏旁部分窄一点儿,被包围的部分稍微向外突出。
(2)写好左下包围右上的“遇”的方法:走之的捺画要伸展,托住被包围的“”。
活动2 练写生字,评价修改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练写。
2.学生自行书写“慢、兔、安、根、最”,然后互相点评。
3.综合运用,书写“大象、耳朵”等11个词语。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有所发现,掌握汉字书写规律,并在扎扎实实的书写练习中学会书写,提高能力,在彼此的评价鼓励中激发书写欲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文中的语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并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活动1 游戏闯关,巩固生字
1.学生闯关生字词。(指名读)
课件出示 似的 耷拉 竖着 竹竿 跳舞 头痛 心烦 扇风
2.引导学生同桌互相检测生字。
3.开火车读词语。
活动2 提取信息,了解大意
1.回忆课文内容: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散步,他遇到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去看一看吧!
2.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 此板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引领学生初步感知“抓住关键词语完成填空,来回顾课文内容”的方法。
板块二 理解内容,朗读感悟
活动1 自主阅读,感悟内容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
课件出示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勾画。
(1)大象的耳朵原来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改变?
(2)用“ ”画出大象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用“ ”画出结果怎么样。
(3)用“____”画出大象的话,说一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2.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活动2 朗读课文,感知烦恼
1.过渡:大象耷拉着耳朵出门去,却遇到了烦恼。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他的烦恼是什么?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到大象遇到的烦恼。
(1)圈画描写大象耳朵的样子和他的烦恼的语句。
(2)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大象的耳朵原来什么样?
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遇到的烦恼是什么?
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大家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到问句。
(1)读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大象遇到了谁?小动物们看到大象耷拉着的耳朵,有什么疑问?把问句画出来。
(2)交流反馈。
①大象遇到了谁?(遇到了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教师相机板贴小动物头像。
②小动物们看到大象耷拉着的耳朵,有什么疑问?
课件出示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4.引导学生读读小兔子和小羊遇到大象时说的话,找一找相同点。
5.引导学生观察大象、小兔子、小羊的耳朵,感受他们的耳朵的特点。
(预设: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小兔子和小羊的耳朵是竖着的。)
活动3 多种形式的读,读好问句
1.指导学生朗读小兔子说的问句。
(1)小兔子问大象时,会是什么表情呢?(预设:觉得奇怪,瞪大充满惊奇的眼睛,满脸疑惑,皱着眉头……)(板书: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2)指名朗读小兔子问大象的话。
(3)评价朗读:你从哪些词语听出了疑惑?
(4)聚焦读好问句的关键字词:咦、怎么。读“咦”时声音响一点儿,语调微微往上一扬,疑惑的语气就有了。
(5)全班齐读。
2.指导朗读小羊说的问句。
(1)引导学生发现小羊的问话和小兔子的问话有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读好带有“呢”字的问句。
(3)男女生读。
3.引导学生比较大象说的问句。
(1)小兔子和小羊向大象提出了问题,大象心里很不安,他自言自语地问自己——(出示该问句)
(2)指导学生读好大象自己问自己的话。(读得轻一点儿,像是喃喃自语。)
(3)指名读。
(4)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老师读旁白,女生读小兔子的话,男生读小羊的话,指一位同学读大象的话。注意读好问句。
4.迁移运用问句。
(1)小兔子和小羊碰到大象,都提出了问题,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会怎么问呢?请学生选一个喜欢的角色,问一问大象。
(2)师生对演。老师戴头饰扮演大象,耷拉着大耳朵,边走边和小动物对话。
预设:
师:你是谁?看到我耷拉着的耳朵,会问我什么?
生1:我是小老鼠。大象啊,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为什么你的耳朵是耷拉着的?你是生病了吗?赶紧去看医生啊!
生2:我是小鹿。大象啊,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怎么是耷拉着的呢?你是不是生病了?
活动4 细读课文,品出道理
1.导学:听了这么多动物伙伴的话,大象有了什么想法?那么,大象是怎么做的呢?
2.自读课文,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
3.交流汇报,教师结合句子导学点拨。
(1)思考: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大象是怎么想的?
①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课件出示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②理解“自言自语”。
③指导朗读,读好问句。
(2)思考:大象又是怎么做的?
①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②学生想象大象睡觉时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的样子,然后看图。
(3)品读句子。
课件出示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①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再次认读“舞、痛、烦”。(联系词语“跳舞”,问答:“谁会跳舞?”“我会跳舞!”指导再次认读“跳舞”。结合动作做扶住额头、捂住心口状,指导再次认读“头痛”“心烦”,让学生试着做难受的表情。)
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虫子在大象的耳朵眼儿里跳舞,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大象会是什么感觉?
③指导学生读出大象那种又头痛、又心烦的感觉。
④用“又……又……”说句话。
课件出示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①指导学生再次认读“扇”。
②引导学生思考:大象的大耳朵是竖起来好,还是耷拉着好?为什么?(板书: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③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①这段话的意思你理解吗?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说说吗?(板书: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②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同桌交流自己类似的经历。
课件出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4.讨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1)在文中找到大象说的话。
(2)讨论交流。
(3)汇报。
课件出示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最初是( )自己,在听了大家的话后开始( )自己,尝试后又( )自己。
活动5 借助示意图,练习讲故事
1.过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让我们现在合作,借助示意图把故事讲一讲。
2.学生小组内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3.学生总结示意图的画法。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围绕核心话题“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探究,从而理解大象耳朵竖着的弊端和耷拉着的好处。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突出语文学科语用实践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加强语言训练,强化语感培养。
板块三 课外拓展,补充延伸
活动1 读丛书《小斑马换衣服》
1.过渡:大象因为听别人说耷拉着的耳朵有毛病而改变自己,小斑马因为什么而改变呢?结果又如何呢?
2.引导学生读《小斑马换衣服》,想一想:小斑马的想法发生了什么改变?找一找小斑马和妈妈说的话。
3.学生自读思考。
活动2 画示意图,讲故事
1.学生读故事,找关键句子,画示意图。
2.小组合作讲《小斑马换衣服》。
3.引导学生课后读主题丛书《奇妙的世界》,用这种借助提示的方法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让学生能一课一得,得法于课内,用法于课外,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尝试阅读整本书”。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让他们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去丰富和充实自己。
板书设计
活动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对于自己的耳朵,大象有什么想法?他改变想法的原因是什么?
大象的想法
改变想法的原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巩固提升,整体感知,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激发兴趣,对于生字词的把握,通过重点词语,运用表演,亲自参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9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