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课《太空一日》(第二课时)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82989/0-17047957211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十三课《太空一日》(第二课时)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82989/0-17047957212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十三课《太空一日》(第二课时)练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82989/0-17047957212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电子版
初中人教部编版太空一日第二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太空一日第二课时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脉(mài) 轮廓(kuò) 严谨 五脏六腑
B.嘱咐(zhǔ) 概率(kài) 遨游 耐人寻味
C.俯瞰(kàn) 炽热(zhì) 呼啸 惊心动魄
D.烧灼(zhuó) 稠密(chóu) 弦窗 千均重负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承受 赫兹 低频 叠加 瞬间
B.倒悬 诱发 模拟 遨游 烧灼
C.舷窗 眨眼 轨道 拍摄 呼啸
D.山脉 轮廓 分辩 稠密 概率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B.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C.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D.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4.下列对课文《太空一日》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完成,此次航行过程中一切顺利,航天员没有遇到任何意外情况。
B.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被称为“航天英雄”。
C.返航的过程中,飞船的左右舷窗玻璃同时出现裂纹,作者当时心里非常紧张。
D.作者在太空中听到神秘的敲击声。后来作者反复地听,但这个声音没有准确地再现过。不过在随后的“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飞行时,没再出现这样的声音。
5.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_______。
(2)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_______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3)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_______,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
A.无虞 屏息凝神 应付自如
B.无恙 聚精会神 应付自如
C.无虞 聚精会神 应对自如
D.无恙 屏息凝神 应对自如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6.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舷窗 拍摄 轮廓 俯瞰 棉絮 稠密 概率 烧灼
7.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1)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如同一次重生。
(2)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3)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的错觉。
(4)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 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8.[新闻追踪]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三朵巨大的红白“伞花”在中国东风着陆场上空盛放,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仿佛按下了“慢放键”,缓缓摇曳着向地面降落。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大厅里,科研人员紧张地注视着大屏幕上的同步画面。返回舱离地面越来越近,6个气囊打开,落地缓冲,平稳着陆。期待许久的掌声回荡在整个大厅内。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标志着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从成功发射到安全返回,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表现堪称完美。关系任务成败的自主轨道控制、群伞气动减速和气囊着陆缓冲等7项关键技术一一得到验证。这些技术为下一阶段的新飞船研制指明方向,铺就了通往太空的新“天路”。
太空被称为继陆、海、空之后的“第四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太空探索已成为确保国家安全与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制高点”。而载人航天则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②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出自宋 何远《春渚纪文》)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②陈诉:状告。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公熟视久之 ②非故负之也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3)从本文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
(4)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从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
揭秘“悟空”上天施展神通
①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②“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悟空”的观测能段是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测器高3倍以上。
③“悟空”的身材比一般的卫星小巧,长宽高只有1.5米、1.5米、1.2米,像盒银白色的方形蛋糕。而它的“火眼金睛”却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暗物质的踪影。
④卫星采用的是以载荷为中心的一体化结构设计。据介绍,“悟空”由四个有效载荷组成,分别是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测器。所有探测器及电子设备安装在1个立方米的空间内,技术难度超过了我国目前所有的上天高能探测设备。
⑤以《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名字命名的卫星“悟空”,没有携带金箍棒,却带了300多根“水晶棒”。 位于卫星核心部位的BGO能量器包含了300多根纵横交错排列的晶体,每一根都有2厘米见方、60厘米长,是世界上最长的BGO晶体,研制难度非常高。整个卫星中,BGO能量器的重量就占了多半。这些漂亮的“水晶棒”能够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并且由于电子和质子与晶体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类似淋浴喷水形状的簇射,而电子和质子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因而科学家可以区分出电子和质子。
⑥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暗物质粒子的探测目前是国际科学前沿竞争最为激烈的研究领域。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 正在筹建或实施多个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其所究成果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⑦“悟空”将面朝太空,在太空中开展探测任务,接受来自宇宙四面八方的高能电子及高能伽马射线,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暗物质特性与空间分布规律。由于暗物质可能存在于任何区域,它头两年将对全天扫描,探测暗物质存在的方位。两年后,根据全天区探测的 分析结果,它将对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开展定向观测。
⑧寻找暗物质的过程就像与幽灵捉迷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仪器越灵敏才越可能有发现。“悟空”就是通过提高能量分辨和空间分辨的本领,降低宇宙射线背景噪音,并且把探测器做得足够大等方法提高灵敏度。
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表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探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促进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悟空”在观测能段范围、能量分辨率上超过国际上目前所有同类探测器。
B.科学家根据电子和质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来区分电子和质子。
C.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
D.降低宇宙射线背景噪音能有效地提高“悟空”的灵敏度。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悟空”?
(3)简要说明第⑤⑥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
(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5)结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谈谈为什么把这颗卫星命名为“悟空”。
第23课《太空一日》(第二课时)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正确;
B.有误,“概率”的“概”应读“gài”;
C.有误,“炽热”的“炽”应读“chì”;
D.有误,“弦窗”的“弦”应为“舷”。
故选:A。
2.【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分辩”的“辩”应为“辨”。
故选:D。
3.【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解答】A.有误,句子为陈述句,并不表示疑问,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B.正确;
C.有误,约数间不能用顿号,所以“百分之八、九十”中的顿号应删去;
D.有误,直接引用人物的语言,句末的句号应在引号的里面。
故选:B。
4.【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必须熟悉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然后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作答。
【解答】A.有误,在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B.正确;
C.有误,先是飞船的右边舷窗玻璃出现裂纹,然后是左边舷窗玻璃出现裂纹;
D.有误,在随后的“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
故选:B。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无恙:是指没有疾病。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根据(1)句句意,内容和疾病无关,所以选择“无虞”,排除BD。
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根据(2)句意是“我”要配合做某事,注意力应该是高度集中的,且有些紧张情绪。“屏息凝神”与“聚精会神”相比较,“屏息凝神”集中注意力的程度更强,所以选择“屏息凝神”,排除C。
故选:A。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xián,shè,kuò,kàn,
xù,chóu,gài,zhuó。
7.【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书写和意思,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对成语的中可能遇到的形近字要注意辨析。
【解答】“如释重负”不要写作“如适重负”;“耐人寻味”不要写作“耐人徇味”;“本末倒置”不要写作“本未倒置”;“屏息凝神”不要写作“屏息疑神”。
答案:
(1)如释重负
(2)耐人寻味
(3)本末倒置
(4)屏息凝神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8.【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根据新闻的导语,筛选关键信息来概括内容即可。根据“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标志着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可知,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是: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开启中国载人航天新篇章。
【解答】示例: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开启中国载人航天新篇章(或“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分析】参考译文:苏东坡先生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流泪的人。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熟:仔细
②句意:不是故意欠他钱。负:拖欠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这道题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4)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答案:(1)①仔细 ②拖欠
(2)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3)①“适父死”②“所制不售”(或①父亲刚刚亡故②做好的扇卖不出去。)
(4)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帮助制扇) 为政宽和,为人仁厚。(或: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悟空”的发射升空引出说明对象,接着介绍了“悟空”的地位价值,然后具体介绍了“悟空”的外形、结构、功能和意义。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阅读文章,找到相关语句进行判断即可。根据“并且由于电子和质子与晶体发生相互作用”可知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这篇文章首先由“悟空”的发射升空引出说明对象,接着介绍了“悟空”的地位价值,然后具体介绍了“悟空”的外形、结构、功能和意义,据此即可解答。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语言特点的分析,阅读第⑤⑥段加点文字,可知第五段的水晶棒是生动的说法,而第六段的可能是准确性的体现,据此具体分析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这里将一般卫星和悟空进行比较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是“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XX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认识,根据探测卫星“悟空”的特点结合孙悟空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答案:
(1).B 说明:本题2分。
(2). 外形、结构、功能、意义 说明:本题4分。
(3).“水晶棒”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BGO晶体的形状,给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
“可能”表推测,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暗物质探测实验项目的成果与基础科学领域重大突破之间的联系。说明:本题4分。
(4).示例:作比较,用一般卫星和“悟空”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悟空”的身材优勢。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悟空”身材小的特点。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悟空”的外形特点。说明:本题2分。
(5).《西游记》中孙悟空火眼金睛,神通广大,这颗卫星名为“悟空”即领悟太空之意,暗物质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探寻暗物质的踪影。说明:本题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第一课时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马”字演变的历程是,识记生难字,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形近字,古诗文默写,【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第一课时课后测评,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选项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第二课时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理解词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