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湖北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湖北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共71页。
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
2.(2023•襄阳模拟)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初二男生的身高约是1.6m
B.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m/s
C.脉搏跳动约60次/min
D.手指甲的厚度约为1.0 mm
3.(2022•黄石模拟)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2016年10月19日6时32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
A.神舟十一号飞船
B.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C.海面上航行的远洋观测船
D.地面的发射塔架
4.(2022•恩施州模拟)如图所示,小芳正骑自行车向西行驶,她看到前边的汽车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张都距自己越来越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和小张在向西运动
B.以汽车为参照物,小芳和小张都在向西运动
C.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向西运动,小张向东运动
D.以小张为参照物,小芳和汽车都在向东运动
5.(2021•十堰模拟)《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爬行时,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爬行时,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当乌龟驮着兔子在水中游泳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D.当乌龟驮着兔子在水中游泳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
6.(2021•鄂州模拟)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C.飞机正常飞行速度最接近60km/h
D.所有电磁波的频率都为30MHz
7.(2023•浠水县校级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小车由斜面顶端自由向下滑动情况的是( )
A.B.
C.D.
8.(2023•利川市模拟)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妄想霸占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激起了全世界华人华侨的愤慨。为保卫我钓鱼岛,中国政府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公务船在巡航过程中,如果以公务船为参照物,则钓鱼岛是( )
A.运动B.静止
C.可能运动也可能静止D.以上说法都不对
9.(2023•潜江四模)如图是学校百米赛跑的情景,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有下列方法,其中不被采用的是( )
A.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B.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C.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D.观众是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10.(2022•谷城县校级模拟)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
A.甲物体做加速运动,乙物体做减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是18km/h
D.t=10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11.(2022•枝江市一模)两列动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东坐在车厢中向对面的车厢观望(如图)。突然,小东觉得对面的动车开始缓缓地行驶了,但是小东等到对面的动车“驶过”了才发现,对面的动车还停在站台上。小东觉得对面的动车“缓缓地行驶”和“停在站台上”分别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站台 小东坐的动车
B.站台 对面的动车
C.小东坐的动车 站台
D.对面的动车 小东坐的动车
12.(2021•谷城县校级模拟)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B.船C.房屋D.河岸
13.(2023•西陵区校级模拟)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多,如图所示,2022年9月16日,最新型运输机运﹣20接迎,最新型战斗机歼﹣20护航,双20列阵长空,将我们最思念的英雄志愿军烈土遗骸接回祖国的怀抱,若认为歼﹣20战斗机中的飞行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人B.歼﹣20战斗机
C.机场的塔台D.辽阔的天空
14.(2023•荆州一模)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C.经过4秒,两车相距25米
D.通过10米的路程,甲车比乙车少用6秒
15.(2023•伍家岗区模拟)如图所示是我国航母舰载机J15正在进行空中伙伴加油的情景,后方的受油机飞行员只有相对下列哪个物体保持静止,才能保证受油成功( )
A.前方加油机B.自己的飞机
C.下方的航母D.天上的某朵云
16.(2022•十堰模拟)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A.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B.茶杯的高度是10
C.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17.(2022•鄂州一模)2021年12月29日,鄂州花湖机场建成校飞。如图所示是首架校飞飞机飞过机场上空的情形。鄂州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飞行距离都是1000km,正常飞行时间只需要1.5小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校飞飞机以鄂州航站楼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B.图中的校飞飞机以机场跑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C.飞机正常飞行从鄂州到北京平均速度约900km/h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8.(2022•天门一模)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起点起向东运动的s﹣t图象如图,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是在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速度是0.1km/h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东运动
D.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6m处
19.(2021•荆州模拟)下列语句中加横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021•东西湖区模拟)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二号”与“天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二号”和“天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21.(2021•荆门模拟)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22.(2021•荆州模拟)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23.(2021•潜江模拟)小明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胜溪湖森林公园游玩,观光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观光车B.沿途的路灯杆
C.道路旁的树D.迎面走来的行人
24.(2021•南漳县模拟)在飞机降落的时候,飞机上的乘客向外望时觉得大地向他们迎面扑过来,这是因为乘客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地面B.自己乘坐的飞机
C.楼房D.停在机场的飞机
25.(2023•东西湖区模拟)天舟货运飞船是为中国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飞船,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太空快递小哥”。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已经与在太空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六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B.“天舟六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天舟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D.“天舟六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26.(2023•浠水县校级三模)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向南做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v甲=v乙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南运动
C.乙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0m/s
D.t=4.5s时,甲、乙两车相距30m
27.(2023•南漳县模拟)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甲比乙运动得更快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28.(2022•咸宁模拟)小海在观看“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视频时,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图甲)和发射后第10s(图乙)的图片,他上网查到该运载火箭全长58m。则火箭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值最接近( )
A.4m/sB.9m/sC.12m/sD.15m/s
29.(2021•阳新县校级模拟)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30.(2022•武穴市模拟)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
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
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
31.(2022•东西湖区模拟)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B.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32.(2021•谷城县校级模拟)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s~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是0~1s内通过路程的2倍
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D.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33.(2021•潜江模拟)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2秒内的速度约为( )
A.30m/sB.15m/sC.12.5m/sD.9.5m/s
34.(2021•宜城市二模)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出发,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经过10s后它们相距多远( )
A.10mB.50mC.20mD.30m
35.(2021•鄂城区校级模拟)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人,分别从大桥的东西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首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300m,相遇后,两人仍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走到对方桥头又立即返回,返回后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他们再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100m,根据计算可得到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
A.3:4B.3:1C.2:3D.3:2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36.(2021•谷城县模拟)如图是中国跨海第一桥﹣﹣﹣﹣东海大桥的雄姿,一辆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33分钟,则东海大桥全长约为 千米,坐在该车上的小王同学,看到洋山深水港逐渐向他靠近,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
37.(2022•黄冈模拟)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 (运动/静止);观礼人看到飞机在飞行是以 为参照物。
38.(2022•通山县校级模拟)小明和爸爸驾车从咸宁到革命圣地武昌参观学习,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以 为参照物,标志牌是运动的,标志牌上的数字“10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武昌至少还需要 min。
39.(2021•鄂城区校级模拟)如图甲铅笔的长为 ,如图乙秒表示数是 s。
40.(2021•南漳县模拟)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物体在第2秒到第3秒的过程中做的是 (选填“匀速”、“减速”或“加速”)运动,速度大小是 m/s。
41.(2022•谷城县模拟)李昊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用时300s,通过的路程大约是900m,他骑行的速度是 m/s。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42.(2022•谷城县二模)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43.(2022•十堰模拟)如图甲中秒表的示数为 s.如图乙,物体的长度为 .
44.(2021•襄阳一模)一架飞机在10min内飞行了180km,它的速度是 m/s,合 km/h。
45.(2021•江汉区模拟)如图甲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木块的边长为 cm。如图乙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s。
46.(2021•襄阳一模)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嫦娥四号探测器于12月12日进入月球轨道与月球同步运动,以月球为参照物,它是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47.(2023•利川市校级三模)上海疫情期间管道检测机器人能够在阴暗狭窄、毒害气体浓度高的管道内,给下水管做“胃镜”,机器人最大的行驶速度为30cm/s,要通过一段90m长的管道,至少需要 min。
48.(2021•襄城区模拟)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像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 km/h,且v甲 v乙(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49.(2022•麻城市校级模拟)在学会使用秒表的活动中,某同学测量某段时间后秒表指针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同学记录的时间值应是 s。
50.(2022•麻城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物理课本的宽度是 。
51.(2021•江汉区模拟)“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 直线运动,甲、乙两图中小车所受阻力f甲 f乙(选填“>”、“<”或“=”);
(2)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选填“A”或“B”)。
52.(2022•黄冈模拟)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 ;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填名称);
(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 (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4)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vAC(选填“>”、“<”或“=”);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填“大”或“小”)。
53.(2021•通山县模拟)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甲中汽车做 运动,其速度为 m/s;图乙中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通过研究发现: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且速度以某一规律变化。如果我们把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a来表示,则图乙中汽车运动时a= 。
54.(2021•江陵县校级模拟)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等器材“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改变木板的角度进行了两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请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此实验需要测量仪器有刻度尺和 。
(2)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
(3)在第一次实验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4)下列哪个图象更接近第二次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 。(选填字母)
当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改变木板的角度,发现小车不能沿木板下滑,小车不能下滑的原因是 。
55.(2023•湖北三模)小俊看到小朋友们在滑梯上开心地玩耍如图1,他想“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小车从斜面A处由静止下滑并计时,到达 B、C两处时手机所测的时间如图3所示,则: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2)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由此说明小车在斜面上受到的是 力(填“平衡”或“非平衡”);
(3)小俊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平= (用字母v1和v2表示)。
56.(2022•洪山区校级模拟)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测得时间tAB=3s,同时该同学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16cm/s,则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停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s。
57.(2021•鄂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3)本实验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 .
(4)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5)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 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四.计算题(共2小题)
58.(2023•荆州一模)甲、乙两物体分别从P、Q两点同时往相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s乙物体刚好追上甲物体。求:
(1)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是8m时,所需的时间是 s;乙物体的速度是 m/s。
(2)甲物体匀速运动15s通过的路程s是多少?
(3)P、Q间的距离为多少?
59.(2021•通山县模拟)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以 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800s,紧接着又以 15m/s 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了 3000m.求:
(1)该汽车在前 800s 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该汽车以 15m/s 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合多少 km/h?
五.解答题(共1小题)
60.(2021•鄂州模拟)体育娱乐及生活、生产实践中包含有很多物理知识:
(1)端午节期间黄石市在美丽的磁湖组织了赛龙舟活动,小明测得某参赛队龙舟直线行驶的路程为S,所用时间为t,请用S和t表示该龙舟行驶的平均速度。
(2)建筑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为1000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求:推车时人手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为多大?
(3)小红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跳绳比赛中1min内完成跳绳180次,假设她的质量为50kg,每次跳绳所用的时间相等,每次跳离地面后重心上升的高度为5cm,求她跳绳的平均功率?(此处功率为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湖北(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5小题)
1.(2022•宜城市模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即人相对于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故是选择船(轻舟)为参照物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同一物体处于同一状态,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态也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2023•襄阳模拟)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初二男生的身高约是1.6m
B.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0m/s
C.脉搏跳动约60次/min
D.手指甲的厚度约为1.0 mm
【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答案】B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符合题意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60次。此选项符合实际;
D、圆珠笔芯的直径在1mm左右,手指甲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m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3.(2022•黄石模拟)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后,2016年10月19日6时32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
A.神舟十一号飞船
B.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C.海面上航行的远洋观测船
D.地面的发射塔架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A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以神舟十一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A正确;
以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海面上航行的远洋观测船、地面的发射塔架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天宫二号是运动的,故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难度不大。
4.(2022•恩施州模拟)如图所示,小芳正骑自行车向西行驶,她看到前边的汽车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张都距自己越来越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和小张在向西运动
B.以汽车为参照物,小芳和小张都在向西运动
C.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向西运动,小张向东运动
D.以小张为参照物,小芳和汽车都在向东运动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此题中被研究的物体“前边的汽车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张”处于相对运动状态,那么它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肯定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可突破此题。
【解答】解:AC、小芳正骑自行车向西行驶,和汽车方向、小张跑步的方向相同,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和小张与小芳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由于汽车速度快,小张跑得慢,所以她看到汽车向西运动,小张向东运动,故A错误,C正确;
B、汽车速度最快,以汽车为参照物,小芳和小张都向东运动,故B错误;
D、小张速度最慢,以小张为参照物,汽车和小芳都向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5.(2021•十堰模拟)《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爬行时,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爬行时,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当乌龟驮着兔子在水中游泳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D.当乌龟驮着兔子在水中游泳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C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位置有变化,就是运动的。
【解答】解: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
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6.(2021•鄂州模拟)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C.飞机正常飞行速度最接近60km/h
D.所有电磁波的频率都为30MHz
【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质量的估测.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答案】A
【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
【解答】解: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0.26m,所以A符合实际情况;
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g,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
C、飞机正常飞行速度最接近600km/h,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
D、不同电磁波的频率是不同的,所以D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A。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7.(2023•浠水县校级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小车由斜面顶端自由向下滑动情况的是( )
A.B.
C.D.
【考点】机械运动的概念.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结合图可知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小车在斜面上是做越来越快的加速运动,A图表示匀速运动;B图表示加速运动;C图表示静止;D图表示匀速运动,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运动图像,属于基础题。
8.(2023•利川市模拟)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妄想霸占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激起了全世界华人华侨的愤慨。为保卫我钓鱼岛,中国政府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公务船在巡航过程中,如果以公务船为参照物,则钓鱼岛是( )
A.运动B.静止
C.可能运动也可能静止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运动和力.
【答案】A
【分析】我们平时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则静止;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运动。
【解答】解:公务船在巡航过程中,如果以公务船为参照物,则钓鱼岛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9.(2023•潜江四模)如图是学校百米赛跑的情景,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有下列方法,其中不被采用的是( )
A.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B.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C.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D.观众是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考点】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用时越多,运动越慢;(2)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解答】解:AB、物理学中是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故A正确,B错误;
C、百米赛跑中,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故C正确;
D、百米赛跑中,观众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断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比较运动快慢。
10.(2022•谷城县校级模拟)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
A.甲物体做加速运动,乙物体做减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是18km/h
D.t=10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运动图像.
【专题】运动和力.
【答案】C
【分析】(1)s﹣t图像中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的路程随时间增大,乙的路程随时间减小;
(3)根据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v=求速度;
(4)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据此解答。
【解答】解:A、在s﹣t图像中,图线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甲物体的路程随时间逐渐增大,乙物体的路程随时间逐渐减小,说明二者的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
C、乙物体在t乙=10s内通过的路程s乙=100m﹣50m=50m,所以其运动速度为v乙=,故C正确;
D、甲物体在t甲=10s﹣2s=8s内通过的路程为s甲=50m﹣0m=50m,则v甲=,可见两者的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s﹣t图像及其应用的知识,利用图像可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也能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
11.(2022•枝江市一模)两列动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东坐在车厢中向对面的车厢观望(如图)。突然,小东觉得对面的动车开始缓缓地行驶了,但是小东等到对面的动车“驶过”了才发现,对面的动车还停在站台上。小东觉得对面的动车“缓缓地行驶”和“停在站台上”分别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站台 小东坐的动车
B.站台 对面的动车
C.小东坐的动车 站台
D.对面的动车 小东坐的动车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要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小东以自己乘坐的动车为参照物,对面的动车与小东乘坐的动车之间有位置变化,对面的动车是运动的;小东以站台为参照物,对面的动车与站台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对面的动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择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一般不同。
12.(2021•谷城县校级模拟)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B.船C.房屋D.河岸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
【答案】B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解答】解:
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正确;
C、以房屋为参照物,山与房屋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C错;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3.(2023•西陵区校级模拟)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多,如图所示,2022年9月16日,最新型运输机运﹣20接迎,最新型战斗机歼﹣20护航,双20列阵长空,将我们最思念的英雄志愿军烈土遗骸接回祖国的怀抱,若认为歼﹣20战斗机中的飞行员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人B.歼﹣20战斗机
C.机场的塔台D.辽阔的天空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A、若以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歼﹣20”中的飞行员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合题意;
B、若以“歼﹣20”为参照物,“歼﹣20”中的飞行员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若以塔台为参照物,“歼﹣20”中的飞行员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合题意;
D、一般要选择具体的物体为参照物,不能选择辽阔的天空为参照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选择参照物,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14.(2023•荆州一模)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C.经过4秒,两车相距25米
D.通过10米的路程,甲车比乙车少用6秒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信息给予题;比较思想;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B
【分析】(1)比较两车速度的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①取时间相同,然后比较路程,路程长的速度大;②取路程相同,然后比较时间,时间短的速度大;
(2)根据两车的速度大小关系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
(3)求出甲、乙两车4秒通过的路程,两者之差即为两车相距的距离;
(4)求出两车通过10m所用时间,然后比较即可。
【解答】解:A、由图象可看出:由甲车和乙车都行驶5m的路程时,甲车的行驶时间是1s,乙车的行驶时间是5s,可得:v甲===5m/s,v乙===1m/s,所以v甲>v乙,故A不正确;
B、因为v甲>v乙,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故B正确;
C、由A知:由v甲=5m/s,v乙=1m/s得:经过4s,甲车路程为20m,乙车路程为4m,则两车相距20m﹣4m=16m,故C不正确;
D、由A知:由v甲=5m/s,v乙=1m/s得:通过10米的路程,甲用时间2s,乙所用时间是10s,甲车比乙车少用8s,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s﹣t图象,我们可以求:1、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2、物体发生一定路程所用时间,3、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4、求物体的运动速度。
15.(2023•伍家岗区模拟)如图所示是我国航母舰载机J15正在进行空中伙伴加油的情景,后方的受油机飞行员只有相对下列哪个物体保持静止,才能保证受油成功( )
A.前方加油机B.自己的飞机
C.下方的航母D.天上的某朵云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飞行员保持静止即他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发生变化。
【解答】解:加油时的受油机,为了能稳定加油,应该和前方加油机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飞行员是静止的。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选择好参照物后,若发现物体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就是运动的,否则为静止的。
16.(2022•十堰模拟)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A.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B.茶杯的高度是10
C.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考点】长度的估测.
【专题】定性思想;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
A、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cm左右,即252m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茶杯的高度是10cm=100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7mm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m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他自己的身高约为16.7dm=1670m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mm为单位,将各个物体的长度换算,看其是否符合实际长度情况。
17.(2022•鄂州一模)2021年12月29日,鄂州花湖机场建成校飞。如图所示是首架校飞飞机飞过机场上空的情形。鄂州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飞行距离都是1000km,正常飞行时间只需要1.5小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校飞飞机以鄂州航站楼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B.图中的校飞飞机以机场跑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C.飞机正常飞行从鄂州到北京平均速度约900km/h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1)(2)在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若被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改变,则物体就是运动的,若没有发生改变,物体就是静止的;
(3)根据公式v=即可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
A、如图所示是首架校飞飞机飞过机场上空的情形,以鄂州航站楼为参照物,校飞飞机与鄂州航站楼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校飞飞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机场跑道为参照物,校飞飞机与机场跑道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校飞飞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
CD、根据题意可知:s=1000km,t=1.5h,
则飞机正常飞行从鄂州到北京平均速度v=≈666.7km/h,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18.(2022•天门一模)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起点起向东运动的s﹣t图象如图,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是在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速度是0.1km/h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东运动
D.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6m处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1)(2)在s﹣t图象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运动,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乙车的速度;
(3)由图可分析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据此分析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方向;
(4)由图可知经过8s时,甲、乙各自通过的路程,由于两车从同一起点同向运动,因此两车通过的路程之差就是两车间的距离。
【解答】解:AB、从图像可以看出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时,所用时间t乙=12s,则乙车的速度为:==0.1m/s,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可知运动相同的时间时,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由v=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因此乙车相对于甲车的位置向西,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经过8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1.6m,乙通过的路程为0.8m,已知甲、乙两车从同一起点向东运动,因此甲、乙两车相距:1.6m﹣0.8m=0.8m,因此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0.8m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理解运动图象的含义,并从图象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9.(2021•荆州模拟)下列语句中加横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D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
A、“两岸青山相对出”是相对于船来说的,以船为参照物,故A错误;
B、“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
C、“看山恰似走来迎”选择的参照物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故C错误;
D、“轻舟已过万重山”,舟的运动应是相对于山;故诗人选取的参照物为山及两边的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古诗句考查同学们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0.(2021•东西湖区模拟)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顺利完成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二号”与“天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二号”和“天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A、对接完成后,“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号”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BCD、对接完成后,“天舟二号”和“天和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它们都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1.(2021•荆门模拟)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
【考点】重力的大小估测;摄氏温度;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应用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答案】B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A合理;
B、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故B不合理;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左右;故C合理;
D、人体的平均密度与水接近,即1g/cm3;故D合理;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2.(2021•荆州模拟)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顺推法;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B
【分析】(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A、加油过程中,受油机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所以A错误;
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所以B正确;
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所以C错误;
D、参照物是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3.(2021•潜江模拟)小明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胜溪湖森林公园游玩,观光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观光车B.沿途的路灯杆
C.道路旁的树D.迎面走来的行人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解答】解:A、小明相对于电动观光车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A正确;
B、小明相对于沿途的路灯杆,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小明相对于道路旁的树,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小明相对于迎面走来的行人,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24.(2021•南漳县模拟)在飞机降落的时候,飞机上的乘客向外望时觉得大地向他们迎面扑过来,这是因为乘客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地面B.自己乘坐的飞机
C.楼房D.停在机场的飞机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运动和力.
【答案】B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在飞机降落的时候,“大地迎面而来”研究的物体是大地,大地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大地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做参照物,并且选择一个与大地之间距离越来越小的物体为参照物。选择飞机就可以。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考查了有关参照物的选择,在选择参照物时,关键是看要描述哪个物体的运动。
25.(2023•东西湖区模拟)天舟货运飞船是为中国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飞船,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太空快递小哥”。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已经与在太空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六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B.“天舟六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天舟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D.“天舟六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已经与在太空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交会对接。
ABD、“天舟六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来说都有位置变化,所以“天舟六号”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都是运动的,故AB错误、D正确。
C、“天舟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来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天舟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26.(2023•浠水县校级三模)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向南做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v甲=v乙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南运动
C.乙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0m/s
D.t=4.5s时,甲、乙两车相距30m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确定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才能确定物体运动的路程;根据v=即可比较物体运动的速度;
(2)根据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大小,结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乙车的运动状态;
(3)由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路程逐渐的变大,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乙做匀速运动;
(4)从图中可知,t=4.5s时,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
【解答】解:
A、由图象知,t=3s时,甲通过的路程s甲=90m﹣0m=90m;乙通过的路程s乙=90m﹣60m=30m,
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甲===30m/s,v乙===10m/s,所以v甲>v乙,故A错误;
B、因为v甲>v乙,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向南做直线运动,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北运动,故B错误;
C、乙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乙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乙===10m/s,故C错误;
D、从图中可知,t=4.5s时,甲、乙两车相距:135m﹣105m=30m,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做很多物理实验时都要画图象,图象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一定要学会分析图象,这也是近几年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
27.(2023•南漳县模拟)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甲比乙运动得更快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运动图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C
【分析】(1)在s﹣t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路程不变,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从图中可知第4s时甲、乙的运动状态,据此分析甲、乙速度是否相等;
(3)从图中可知0~4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v=可知0~4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
(4)从图中可知3s时甲通过的路程与乙通过的路程的大小关系,即可知道甲、乙的位置关系;
【解答】解:A、由图可知,2~4s内乙的s﹣t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乙处于静止状态,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0~4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v=可知0~4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4s时乙静止,故B错误;
0~4s内乙的平均速度v==2m/s,故C正确。
D、由图可知,3s时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则甲在乙的后方,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从图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8.(2022•咸宁模拟)小海在观看“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视频时,分别截取火箭刚发射时(图甲)和发射后第10s(图乙)的图片,他上网查到该运载火箭全长58m。则火箭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值最接近( )
A.4m/sB.9m/sC.12m/sD.15m/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由图估计火箭发射10s后通过的路程,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火箭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火箭发射10s通过的路程约为1.5个火箭长度,即s=1.5×58m=87m,
则火箭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v===8.7m/s,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计算题,难度不大。
29.(2021•阳新县校级模拟)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运动图像.
【专题】应用题;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B
【分析】(1)从图中可知,时间为9s时,物体的路程为18m,且物体从0m处开始运动,据此分析;
(2)从图中分别找出物体在前3s和后3s的路程,根据v=分析速度大小关系;
(3)中间3s(3s﹣6s),物体运动的路程为0;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物体是静止的,据此分析;
(4)从图中找出物体在9s的路程,根据v=计算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从图中可知,时间为9s时,物体的路程为18m,且物体从0m处开始运动,故物体在9s内的路程为18m,故A正确;
B、从图中可知,物体在前3s的路程为12m,物体在后3s的路程为:18m﹣12m=6m,根据v=可知,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
C、中间3s(3s﹣6s),物体运动的路程为0,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变化,物体静止,故C正确;
D、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为v===2m/s,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的问题,属于基础题目。
30.(2022•武穴市模拟)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
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
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B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
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
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由于乙车一定向左,且速度大,而甲车无论是向右运动、静止或以较小的速度向左时,其相对于乙车都有位置的改变,且都是相对向右运动的。
综上分析可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1.(2022•东西湖区模拟)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B.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货运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A、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货运飞船相对于空间站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BCD、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货运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32.(2021•谷城县校级模拟)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1s~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是0~1s内通过路程的2倍
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D.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计算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D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1~3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
(2)根据图象判断出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与0~1s内通过路程的关系;
(3)根据图象可知5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由s﹣t图象可知,在1s~3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知: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为1m,0~1s内物体通过路程为1m,故物体在3s~5s内通过的路程与0~1s内通过路程相等,故B错误;
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v===0.4m/s,故C错误;
D、由s﹣t图象可知,当t=5s时,路程s=2m,即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33.(2021•潜江模拟)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2秒内的速度约为( )
A.30m/sB.15m/sC.12.5m/sD.9.5m/s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据图示利用比例知识求出轿车在2s内实际通过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v=求出速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在照片中轿车的长度约为:L=1cm,
由图中所附的刻度可知,轿车2s内通过的路程约为轿车长度的4倍,即s=4L,
轿车的实际长度为L′=4.5m,则轿车在2s内实际通过的路程约为:s′=4L′=4×4.5m=18m。
轿车的速度约为:v===9m/s,与D项的速度值接近。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利用比例知识求出轿车实际通过的路程。
34.(2021•宜城市二模)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出发,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经过10s后它们相距多远( )
A.10mB.50mC.20mD.30m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运动图像.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图象判断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并得出其速度大小,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做反向运动,甲的速度为3m/s,乙的速度为2m/s,
根据v=可得s=vt,
则甲物体10s通过的路程:s甲=v甲t=3m/s×10s=30m,乙物体10s通过的路程:s乙=v乙t=2m/s×10s=20m,
所以经过10s后它们相距:Δs=s甲+s乙=30m+20m=50m。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读懂图象是关键。
35.(2021•鄂城区校级模拟)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人,分别从大桥的东西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首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300m,相遇后,两人仍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走到对方桥头又立即返回,返回后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他们再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100m,根据计算可得到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
A.3:4B.3:1C.2:3D.3:2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运动和力;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D
【分析】甲乙第一次相遇,共行1个全程,其中甲行了300m;甲乙第二次相遇,共行3个全程,其中甲行了2个全程减去100m,若此时桥长为L,则甲第二个全程行驶的距离为2L﹣100m;由上可知甲两个行程的距离,假设把甲的速度当为已知量,就可建立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进行解题。
【解答】解:
【方法1】设第一次相遇所用时间为t1,大桥全长为L,
甲乙第一次相遇时,其中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1=300m,
则由公式v=可得第一次相遇所用的时间为:
t1==,
则此时甲乙一共通过的路程:(v甲+v乙)t1=L,
即(v甲+v乙)×=L﹣﹣﹣﹣﹣﹣﹣﹣﹣﹣﹣﹣﹣﹣﹣﹣﹣﹣﹣﹣①
由题意可知,甲乙第二次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2=2L﹣100m,
所用的时间为:
t2==,
则整个过程中甲乙一共通过的路程:(v甲+v乙)t2=3L,
即:(v甲+v乙)×=3L﹣﹣﹣﹣﹣﹣﹣﹣﹣﹣﹣﹣﹣﹣﹣﹣﹣②
由①②可得:L=500m;
所以乙在第一个行程内通过的路程为:s乙1=L﹣s甲1=500m﹣300m=200m,
即:在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行驶了300m,乙行驶了200m,
由v=可知,在时间一定时,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
所以v甲:v乙=s甲1:s乙1=300m:200m=3:2。
【方法2】设大桥全长为L,由题意可知,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1=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s乙1=L﹣300m,
该过程中甲乙用的时间相同,由速度公式变形可得:=﹣﹣﹣﹣﹣﹣①
由题意可知,从甲乙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2=2L﹣300m﹣100m=2L﹣400m,乙通过的路程为:s乙2=300m+100m=400m,
该过程中甲乙用的时间相同,由速度公式变形可得:=﹣﹣﹣﹣﹣﹣﹣﹣②
②÷①化简可解得L=500m;
所以乙在第一个行程内通过的路程为:s乙1=L﹣s甲1=500m﹣300m=200m,
即:在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行驶了300m,乙行驶了200m,
由v=可知,在时间一定时,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
所以v甲:v乙=s甲1:s乙1=300m:200m=3:2。
故选:D。
【点评】在做该题过程中最好画图分析,找出各物理量的关系。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36.(2021•谷城县模拟)如图是中国跨海第一桥﹣﹣﹣﹣东海大桥的雄姿,一辆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33分钟,则东海大桥全长约为 33 千米,坐在该车上的小王同学,看到洋山深水港逐渐向他靠近,这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参照思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公式s=vt即可算出东海大桥的长度。
要判断小王同学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看到洋山深水港逐渐向他靠近,就看洋山深水港和哪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v=60千米/时,t=33分钟=0.55小时。
∴由v=得:s=vt=60千米/时×0.55小时=33千米。
小王同学坐在汽车里,他与洋山深水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洋山深水港逐渐向他靠近,说明洋山深水港是运动的,所以小王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33,汽车。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37.(2022•黄冈模拟)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 静止 (运动/静止);观礼人看到飞机在飞行是以 天安门广场 为参照物。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静止;天安门广场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飞机相对于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观礼人看到飞机在飞行是以天安门广场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静止;天安门广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
38.(2022•通山县校级模拟)小明和爸爸驾车从咸宁到革命圣地武昌参观学习,路上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以 汽车 为参照物,标志牌是运动的,标志牌上的数字“100”表示的意思是 最高限速100km/h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武昌至少还需要 27 min。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汽车;最高限速100km/h;27。
【分析】标志牌相对于地面没发生位置变化,相对汽车发生了位置变化;标志牌“100”的含义是最高限速100km/h;根据v=可求到达武昌的时间。
【解答】解:路旁的交通标志牌相对于地面没发生位置的变化,相对于运动的汽车发生了位置变化,故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运动的;
标志牌上的数字“100”表示最高限速是100km/h;
已知标志牌到武昌的路程s=45km,行驶速度v=100km/h,依据v=可得,到达武昌的最短时间t==27min。
故答案为:汽车;最高限速100km/h;27。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的选取,知道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9.(2021•鄂城区校级模拟)如图甲铅笔的长为 3.90cm ,如图乙秒表示数是 278.5 s。
【考点】时间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3.90cm;278.5。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9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3.90cm;
图乙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4min和5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8.5s,因此秒表读数为4min38.5s,即278.5s。
故答案为:3.90cm;278.5。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秒表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40.(2021•南漳县模拟)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 2 m/s。物体在第2秒到第3秒的过程中做的是 匀速 (选填“匀速”、“减速”或“加速”)运动,速度大小是 4 m/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2;匀速;4。
【分析】(1)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v=计算出该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
(2)s﹣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v=计算物体在第2秒到第3秒的过程中速度。
【解答】解:如图所示,物体在前3s内的路程为6m,所以该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v===2m/s;
物体在第2秒到第3秒的过程中,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像可知这1s内物体的路程为4m,所以速度大小为:v'===4m/s。
故答案为:2;匀速;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图像的分析。
41.(2022•谷城县模拟)李昊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用时300s,通过的路程大约是900m,他骑行的速度是 3 m/s。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他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已知骑行的距离和时间,利用v=得到平均速度;
(2)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
【解答】解:(1)骑车的平均速度:v===3m/s;
(2)在骑车过程中,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李昊同学相对于路边的房屋的位置发生改变,则李昊相对于自行车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3;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估计以及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2.(2022•谷城县二模)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 东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通过小球的运动状态,可以反映列车的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解:由于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所以小球是向东运动的,由于小球原来的运动状态与列车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列车原来是向东运动的。
故答案为:东。
【点评】当汽车刹车时,车上的物体相对于车而言要发生相对运动,可以通过车上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来反映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43.(2022•十堰模拟)如图甲中秒表的示数为 258.7 s.如图乙,物体的长度为 3.40cm .
【考点】时间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258.7;3.40m。
【分析】(1)由图甲确定秒表的最小分度值,由图先读出分针示数,然后再读出秒针示数,分针与秒针示数之和为秒表的读数;
(2)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1)由图甲知,秒表大刻度盘的分度值是0.1s,小刻度盘的分度值是0.5min,分针在“4”与“5”刻度线之间没有超过半刻度线,偏向“4”,分针读数4min,秒针示数是18.7s,则秒表所计时间为:t=4min18.7s=258.7s;
(2)图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cm刻度线对齐,读作3.4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40cm。
故答案为:258.7;3.40m。
【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44.(2021•襄阳一模)一架飞机在10min内飞行了180km,它的速度是 300 m/s,合 1080 km/h。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300;1080。
【分析】已知飞机飞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根据v=求出飞机的速度,然后进行单位换算。
【解答】解:由题知,s=180km,t=10min=h,
飞机的速度:v===1080km/h,
v=1080km/h=1080×=300m/s。
故答案为:300;1080。
【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单位的换算,是一道基础题。
45.(2021•江汉区模拟)如图甲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木块的边长为 2.40 cm。如图乙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336 s。
【考点】时间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2.40;336。
【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的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紧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
(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由图知:
(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物体紧贴,所以是错误的;
刻度尺A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正确读数是2.40cm;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6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6s=336s。
故答案为:2.40;336。
【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46.(2021•襄阳一模)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嫦娥四号探测器于12月12日进入月球轨道与月球同步运动,以月球为参照物,它是 静止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应用能力.
【答案】静止;运动。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
嫦娥四号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与月球同步运动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探测器与月球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嫦娥四号探测器是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嫦娥四号探测器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47.(2023•利川市校级三模)上海疫情期间管道检测机器人能够在阴暗狭窄、毒害气体浓度高的管道内,给下水管做“胃镜”,机器人最大的行驶速度为30cm/s,要通过一段90m长的管道,至少需要 5 min。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5。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机器人需要的时间
【解答】解:
机器人最大行驶速度v=30cm/s=0.3m/s,
由v=可得至少需要的时间:
t===300s=5min。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48.(2021•襄城区模拟)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像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 72 km/h,且v甲 < v乙(选填“>”“=”或“<”)。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运动图像.
【专题】计算题;比较思想;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72;<。
【分析】从s﹣t图像中读出10s时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根据v=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再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s﹣t图像可知,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10s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350m﹣200m=15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200m,
则甲车的速度:v甲===15m/s,
乙车的速度:v乙===20m/s=72km/h;
比较可知,v甲<v乙。
故答案为:72;<。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的信息,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49.(2022•麻城市校级模拟)在学会使用秒表的活动中,某同学测量某段时间后秒表指针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同学记录的时间值应是 229.2 s。
【考点】时间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229.2。
【分析】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49.2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49.2s,即229.2s。
故答案为:229.2。
【点评】本题考查了秒表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50.(2022•麻城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物理课本的宽度是 18.50cm 。
【考点】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18.50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8.5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18.50cm。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是一道基础题。
51.(2021•江汉区模拟)“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 匀速 直线运动,甲、乙两图中小车所受阻力f甲 = f乙(选填“>”、“<”或“=”);
(2)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 0.75 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A (选填“A”或“B”)。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运动和力;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1)匀速,=;(2)0.75;(3)A。
【分析】(1)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变,但速度大小增大的运动叫加速运动;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判断。
(2)根据图中信息,根据v=计算;
(3)根据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进行选择。
【解答】解:(1)甲图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同,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图中,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大,做加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图小车与地面的压力及地面的粗糙程度都一样,所以摩擦力相等;
(2)乙图中小车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v===0.75m/s
(3)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即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图丙A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
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速度逐渐变大。
故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A。
故答案为:(1)匀速,=;(2)0.75;(3)A。
【点评】本题速度计算和对图象的理解。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52.(2022•黄冈模拟)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 v= ;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秒表 (填名称);
(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小 (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 长 (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4)图中AB段的距离sAB= 40.0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0.25 m/s。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 vAC(选填“>”、“<”或“=”);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小 (填“大”或“小”)。
【考点】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理解能力;应用能力.
【答案】(1)v=;(2)秒表;(3)小;长;(4)40.0;0.25;>;(5)小。
【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测量工具;
(3)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据此分析;
(4)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据此读出AB段的路程,已知AB段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做加速运动,可得上半段、下半段路程的速度大小关系;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则测得AB段的时间偏大,再根据v=分析AB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根据v=计算平均速度,因此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v=;
(2)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除了刻度尺外,还需要秒表;
(3)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因此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
(4)由图可知AB段的距离为sAB=80.0cm﹣40.0cm=40.0cm=0.400m,已知tAB=1.6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BC>vAC;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则测得AB段的时间偏大,AB段的路程一定,由v=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故答案为:(1)v=;(2)秒表;(3)小;长;(4)40.0;0.25;>;(5)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53.(2021•通山县模拟)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甲中汽车做 匀速直线 运动,其速度为 30 m/s;图乙中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通过研究发现: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且速度以某一规律变化。如果我们把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用a来表示,则图乙中汽车运动时a= 1m/s2 。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定量思想;长度、时间、速度;应用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分析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甲车的运动状态;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出甲车的速度;
(2)已知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算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解答】解:
(1)由图甲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0~3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900m,所用的t甲=30s,所以甲车的速度:v甲===30m/s;
(2)因为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
所以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为:a===1m/s2。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30;1m/s2。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平均速度公式和加速度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
54.(2021•江陵县校级模拟)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等器材“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改变木板的角度进行了两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请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此实验需要测量仪器有刻度尺和 停表 。
(2)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v= 。
(3)在第一次实验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0.29 m/s。
(4)下列哪个图象更接近第二次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 B 。(选填字母)
当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改变木板的角度,发现小车不能沿木板下滑,小车不能下滑的原因是 斜面粗糙,摩擦力阻力较大 。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度和运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进行分析;
(2)探究小车速度变化的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
(3)已知在第一次实验中小车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得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应越来越快,据此分析。
【解答】解:(1)(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所以,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3)第一次实验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0.29m/s;
(4)由表格数据可知,AB段与BC段的时间相同,则上半段、下半段以及全程的速度相同,由此可知二次实验表明物体是匀速运动;
A图表示速度越来越慢,B图表示速度不变,D图表示速度先变小后变大,C图表示速度越来越快,只有B符合题意;
当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改变木板的角度,发现小车不能沿木板下滑,原因是斜面粗糙,摩擦力阻力较大。
故答案为:(1)停表;(2)v=;(3)0.29;(4)B;斜面粗糙,摩擦力阻力较大。
【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计算过程中注意路程和时间的统一。
55.(2023•湖北三模)小俊看到小朋友们在滑梯上开心地玩耍如图1,他想“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小车从斜面A处由静止下滑并计时,到达 B、C两处时手机所测的时间如图3所示,则: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2)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由此说明小车在斜面上受到的是 非平衡 力(填“平衡”或“非平衡”);
(3)小俊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平= (用字母v1和v2表示)。
【考点】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专题】实验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综合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答案】(1)减小;(2)大于,非平衡;(3)。
【分析】(1)减小斜面的坡度,可以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则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2)由图3知道小车在AB段所用时间大于BC段所用时间(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所以小车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小车在斜面上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3)利用计算平均速度公式=,分别求出前半段和后半段所用时间。
【解答】(1)实验时,为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2)由图3知道小车在AB段所用时间大于BC段所用时间(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所以小车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快慢在变大,所以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3)设AB、BC段路程为S,S总=2S,AB段所用时间t1=,BC段所用时间t2=,t总=t1+t2,代入计算平均速度公式===。
故答案为:(1)减小;(2)大于,非平衡;(3)。
【点评】本题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主要考查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平均速度的计算,还综合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56.(2022•洪山区校级模拟)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慢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速度,方便时间的测量,减小误差 。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40.0 cm,测得时间tAB=3s,同时该同学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16cm/s,则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vBC 0.2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停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337.5 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实验基本能力.
【答案】(1)v=;减慢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速度,方便时间的测量,减小误差;(2)40.0;0.2;(3)偏小;(4)337.5
【分析】(1)测量实验的实验原理为该物理量的计算公式;实验中需要保持斜面坡度较小,方便时间的测量;
(2)小车运动的路程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先计算小车全程的运动时间,可知小车BC段所用时间,再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可知BC段平均速度;
(3)小车经过B点才停止计时,导致所测时间偏大,使平均速度计算结果偏小;
(4)停表分针盘,1大格是1min,1大格有分为2小格,一小格是0.5min,外部大圈是秒针盘,一圈30s,且最小分度值为0.1s。
【解答】解:(1)测量实验的实验原理为该物理量的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所以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为v=;
实验中需要保持斜面坡度较小,减慢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速度,方便时间的测量,减小误差;
(2)AB段的路程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因此AB段路程为40.0cm;
AC段的路程为:s=80.0cm,由于AC段平均速度为vAC=16cm/s,根据t=,所以小车在AC段运动时间为5s,
由于小车在AB段运动时间为3s,所以小车在BC段运动时间为2s,
由于BC段路程为:40.0cm,根据v=,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为0.2m/s;
(3)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时间偏大,根据v=,AB段路程不变,所以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小;
(4)停表小圈内,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且在第二个小格,表示5min30s后,大圈表示秒,所以该读数为5min37.5s,即337.5s。
故答案为:(1)v=;减慢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速度,方便时间的测量,减小误差;(2)40.0;0.2;(3)偏小;(4)337.5。
【点评】这道题考查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属于中档难度题。
57.(2021•鄂城区校级模拟)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时间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大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大 (填“大”或“小”).
(3)本实验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 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
(4)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车的平均速度为 0.25 m/s.
(5)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 7 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考点】实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科学探究能力.
【答案】(1)时间;(2)大;大;(3)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4)0.25;(5)7。
【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从时间测量操作上分析金属挡板的作用。
(4)根据公式v=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5)已知一个小车的长度和木板的长度,用除法计算出小车的数量,但要注意数量是整数时要减1。
【解答】解:(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4)小车长15.00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s=15.00cm×2=30.00cm=0.3m,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v===0.25m/s;
(5)已知木板长为120.0cm,小车长15.0cm,所以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小车数量是﹣1=7个。
故答案为:(1)时间;(2)大;大;(3)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4)0.25;(5)7。
【点评】本题考查小车平均速度的测量,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58.(2023•荆州一模)甲、乙两物体分别从P、Q两点同时往相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s乙物体刚好追上甲物体。求:
(1)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是8m时,所需的时间是 4 s;乙物体的速度是 2 m/s。
(2)甲物体匀速运动15s通过的路程s是多少?
(3)P、Q间的距离为多少?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综合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图象b得出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是8m时所需的时间,利用v=即可求出乙物体的速度。
(2)根据图象a找出一组数据,利用公式v=可计算甲运动的速度,然后利用s=vt求出甲物体匀速运动15s通过的路程s。
(3)由图象知:经过6s时甲、乙通过的路程,然后求出之差即为P、Q间的距离。
【解答】解:
(1)由图象b可知: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是8m时所需的时间t乙=4s,
则乙物体的速度v乙===2m/s。
(2)由图象a可知:t甲=12s时,s=8m;
甲车的速度v甲===m/s,
根据v=可得,甲物体匀速运动15s通过的路程s′=v甲t′=m/s×15s=10m。
(3)由图象知:经过6秒,s甲′=4m,s乙′=12m,
P、Q两点的距离为两者相距Δs=s乙′﹣s甲′=12m﹣4m=8m。
答:(1)4;2。
(2)甲物体匀速运动15s通过的路程s是10m。
(3)P、Q间的距离为8m。
【点评】这是一道s﹣t图象题,通过图象考查了:求小车的速度、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求一定时间内的路程、求一定路程所以的时间等问题,是s﹣t图象题常考内容,要掌握;读懂图由图象找出小车路程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9.(2021•通山县模拟)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以 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800s,紧接着又以 15m/s 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了 3000m.求:
(1)该汽车在前 800s 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该汽车以 15m/s 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合多少 km/h?
【考点】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已知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利用公式s=vt得到行驶的路程;
(2)已知汽车行驶的速度和路程,利用公式t=得到行驶的时间;
(3)已知汽车前后两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可以得到总路程和总时间,用v=得到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已知:v1=5m/s s1=800s v2=15m/s s2=3000m
求:(1)s1=?(2)t2=?(3)v=?
解:
(1)由v=可得,汽车在前800s行驶的路程:
s1=v1tl=5m/s×800s=4000m;
(2)汽车以15m/s速度行驶的时间:
t2===200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
s=s1+s2=4000m+3000m=7000m,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v===7m/s=25.2km/h。
答:(1)该汽车在前800s行驶的路程是4000m;
(2)该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200s;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m/s,合25.2km/h。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可加起来被2除,易错点。
五.解答题(共1小题)
60.(2021•鄂州模拟)体育娱乐及生活、生产实践中包含有很多物理知识:
(1)端午节期间黄石市在美丽的磁湖组织了赛龙舟活动,小明测得某参赛队龙舟直线行驶的路程为S,所用时间为t,请用S和t表示该龙舟行驶的平均速度。
(2)建筑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为1000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图所示,求:推车时人手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为多大?
(3)小红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跳绳比赛中1min内完成跳绳180次,假设她的质量为50kg,每次跳绳所用的时间相等,每次跳离地面后重心上升的高度为5cm,求她跳绳的平均功率?(此处功率为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杠杆的平衡条件;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表示出龙舟行驶的平均速度;
(2)根据生活经验判断独轮车是什么杠杆,然后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和阻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3)知道某同学的质量,可利用公式G=mg计算出某同学的体重,知道每次腾空的高度,则可利用公式W=Gh计算每跳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跳了180次,从而可以求出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又知道时间,可利用公式P=计算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龙舟行驶的平均速度:v=;
(2)由图可知:独轮车的车辆轮轴处是支点,其中重力G是阻力,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距离是阻力臂,故L2=0.3m;力F是动力,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是动力臂,故L1=1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F×L1=G×L2,
故F===300N;
即人手向上的力应为300N。
(3)人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
人跳一次做功W′=Gh=500N×0.05m=25J,
180次所做总功为:W=180×25J=4500J,
则她跳绳的平均功率为:
P===75W。
答:(1)v=;
(2)推车时人手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为300N;
(3)她跳绳的平均功率为75W。
【点评】(1)此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
(2)此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确定杠杆受到的力及对应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本题考查了功与功率的计算,由能量守恒可知,人跳起时做的功等于跳起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则求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即为人做的功AB段
AC段
路程/m
0.4
0.8
第一次实验时间/s
1.6
2.8
第二次实验时间/s
2.4
4.8
AB段
AC段
路程/m
0.4
0.8
第一次实验时间/s
1.6
2.8
第二次实验时间/s
2.4
4.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共31页。
这是一份广东(2021-2023)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共35页。
这是一份三年湖北中考物理模拟题分类汇编---压强,共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