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8化学反应与热能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8化学反应与热能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8化学反应与热能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8化学反应与热能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随堂练习题,共6页。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煤炭、石油、潮汐能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沼气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B.②③
    C.①④⑤D.②④
    4.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
    D.从图中可以看出,HBr的能量一定高于H2的能量
    5.已知反应NO2(g)+CO(g)===NO(g)+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的过程为放热过程
    B.1mlNO2和1mlCO的键能总和大于1mlNO和1mlCO2的键能总和
    C.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1mlNO2(g)和1mlCO(g)的总能量低于1mlNO(g)和1mlCO2(g)的总能量
    6.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且可以再生。下列能达到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地热能 ②煤 ③天然气 ④太阳能
    ⑤生物质能 ⑥石油 ⑦风能 ⑧氢能
    A.②⑤⑦⑧B.①④⑤⑦⑧
    C.④⑤⑦⑧D.②③⑥⑦⑧
    [等级突破]
    7.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D.2mlH2O具有的总能量低于2mlH2和1mlO2具有的总能量
    8.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
    9.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图2等质量的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S(s)
    C.图3白磷比红磷稳定
    D.图4CO(g)+H2O(g)===CO2(g)+H2(g)为放热反应
    10.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三套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 。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 (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 (填“Ⅰ”“Ⅱ”或“Ⅲ”)进行实验。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 反应。
    课时跟踪检测8 化学反应与热能
    1.解析:阴影部分既是来自太阳的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煤炭、石油不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A错误;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B错误;太阳能、风能、沼气三者符合条件,C正确;核能不是来自太阳的能源,D错误。
    答案:C
    2.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C错误。
    答案:C
    3.解析: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都是化学反应。放热反应为⑤,吸热反应为②④,液态水汽化是吸热过程,浓H2SO4稀释是放热过程,二者均为物理变化。
    答案:D
    4.解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反应物Br+H2先吸收117kJ·ml-1能量,然后放出42kJ·ml-1能量。由于总能量是守恒的,因此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逆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C错误,B正确。根据图中信息,不能看出HBr与H2的能量谁高谁低,D错误。
    答案:B
    5.解析:图中A→B的过程为吸热过程,A错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则1mlNO2和1mlCO的键能总和小于1mlNO和1mlCO2的键能总和,B错误;反应中C和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1mlNO2(g)和1mlCO(g)的总能量高于1mlNO(g)和1mlCO2(g)的总能量,D错误。
    答案:C
    6.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不属于新能源;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这些新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属于环境友好型能源,即符合条件的是①④⑤⑦⑧,故选B。
    答案:B
    7.解析: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A错误;氢能源由于受贮存和运输等因素的限制,还未普遍使用,但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B、C错误;2mlH2在1m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lH2O,并放出大量的热,D正确。
    答案:D
    8.解析: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开始后,能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说明反应放热,A符合题意;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反应为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可观察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说明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9.解析: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A正确;“S(g)+O2”比“S(s)+O2”具有的总能量高,所以等质量的S(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S(s),B正确;“白磷+O2”比“红磷+O2”具有的总能量高,则白磷比红磷的能量高,白磷稳定性差,C错误;CO(g)+H2O(g)===CO2(g)+H2(g)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D正确。
    答案:C
    10.解析:(1)装置Ⅰ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Ⅱ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Ⅲ只是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不能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2)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浓硫酸、硝酸铵溶于水有热效应,但不属于化学反应,故不是放热或吸热反应。
    答案:(1)Ⅲ (2)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放热 (3)①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里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 ②可能是放热反应 某些物质(如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 ③硝酸铵(或其他合理答案) (4)Ⅰ(或Ⅱ) 放热
    反应装置或图像
    实验现象
    或图像信息
    A
    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B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
    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D
    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随堂练习题,共4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课后测评,共5页。

    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