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将水壶加热,变热的水会在水壶里( )。
A.上升B.下降C.不动
2.下图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B.C.
3.你在用铅笔尖测试自己下列部位的皮肤敏感性时,发现( )皮肤的敏感性最强。
A.指尖B.手背C.肘关节外侧D.膝盖
4.小明生活的地方地势低,起伏较小,地面平坦,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山地B.平原C.盆地
5.小雨同学的家乡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具有这种特点的地形是( )。
A.高原B.山地C.盆地D.平原
6.雨、冰雹、雨夹雪三者中硬度相对较低的是( )。
A.雨B.冰雹C.雨夹雪
7.下列光源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篝火B.闪电C.发光的灯泡
8.夏天,小明上学时买了一瓶冰水,到教室后放在桌面上,下课后发现瓶子外壁全是小水珠。瓶子的外壁形成小水珠的原因是( )。
A.瓶子内漏出来的水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C.以上说法都错
9.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
A.反射B.折射C.衍射
二、填空题
10.热在固体中,从温度( )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 )。
1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 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 。
12.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就形成了( )。
13.我们过马路遇到绿灯亮起时,就会从斑马线上过马路。此时绿灯亮是 ,过马路的行为是 。
14.大脑是人体的 ,人类的一切 、 、 和 ,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
15.大脑控制着人们的( ),控制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16.太阳光属于 光源(填“自然”或“人造”)。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
17.热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 ),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18.我们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周围神经和( )。
三、判断题
19.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 )
20.某病人右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可能是他右侧大脑出现了损伤。( )
21.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
22.地形图上蓝色的部分主要表示海洋,颜色越深的部分海水越深。( )
23.热总是从温度较低处向温度较高处传递。( )
24.地球的表面包括大陆架和海洋。( )
25.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
26.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27.太阳是自然界唯一的光源。( )
28.地球表面始终处于快速变化之中。( )
四、连线题
29.将左右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云 水蒸气遇冷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小水滴
霜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
露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高空
雪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雾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五、排序题
30.如图所示,某同学打预防针,觉得打针很疼就哭了。请将下列神经传递疼痛的流程按先后排序。
①大脑 ②注射针刺激皮肤 ③胳膊上的神经 ④产生疼痛而哭泣
( )→( )→( )→( )
六、实验题
“窗花”的秘密
小敏最近早上起来,发现窗户玻璃上凝结了漂亮的窗花,弟弟问她窗花是怎样来的。小敏想到自己最近正在学习水循环的知识,善于探究的她想自己造露和霜,给弟弟一个满意的答复。于是她做了以下实验。
她取来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在杯下垫一块湿毛巾,杯中放入等量碎冰,并倒入等量冷水。向A杯加入适量盐,B杯中不加。
测量两个杯中冰水的温度,并仔细观察杯子的外壁。
31.请读取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并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A( ) B( )
32.他俩观察到A杯外壁上有 ,B杯外壁上有 。
33.实验结束后,小敏将A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4.探究结束后小敏发现,其实窗花就是水蒸气遇冷 。同时她想到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是与露和霜有关的,分别是 和 。
七、简答题
35.分析厨师炒菜时产生的热传递方式有哪些?
冬日的早晨,我们有时会发现放到外面的车前窗玻璃上有一层白白的东西这是什么天气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过程是怎样的?
简要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样形成的?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
39.人的大脑负责各种认知和思维活动等功能,同学们,请开动你的大脑把下面三个图形按照从上到下组合在一起,你有几种组合方法?请参照下列组合图画出你的组合图。(至少画出三种组合图)
例如:
1 2 3
40.蓬松的棉被为什么盖起来很暖和?
请简要说说烙饼的传热过程是怎样的?
42.下图是一面摔坏的潜望镜:请你在图中用线画出另一面镜子应该固定在什么位置?并用箭头表示光在潜望镜中是怎样传播的?
参考答案:
1.A
【详解】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将水壶加热,水壶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
2.B
【详解】A、读图可知,图A中手影游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不透光的物体会产生影子,没有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
B、图B中的彩虹是光透过空气中的水滴发生光的折射,发生色散现象,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单色光,故B正确;
C、图C中拱桥在水中产生倒影,是因为光的反射现象,形成平面成像,没有光的色散现象,故C错误。
3.A
【详解】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精比较集中,敏感性最强: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4.B
【详解】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地势低、起伏较小、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属于平原。
5.C
【详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盆地是盆状地形,主要特征是四周高(山脉或其它山地隆起带)、中部低(平原和丘陵)。
6.A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雨是液态,冰雹是固态,雨夹雪既有液态又有固态。所以雨、冰雹、雨夹雪三者中硬度相对较低的是雨。
7.B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界自身能发光的叫自然光源,人为因素使其能发光的物体叫人造光源。篝火和发光的灯泡都是人造光源,闪电是自身能发光属于自然光源。
8.B
【详解】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夏天,小明上学时买了一瓶冰水,到教室后放在桌面上,下课后发现瓶子外壁全是小水珠。瓶子的外壁形成小水珠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9.A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0. 较高 较低 热传导
【详解】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热传导”。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11. 水蒸气 冷 雾 0 霜
【详解】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受冷凝结成的,形成露的温度在0度以上,形成霜的温度在0度以下。
12. 水蒸气 露 0 霜
【详解】冰、水、水蒸气,就是水的三态。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 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13. 刺激 反应
【详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刺激,人体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我们过马路遇到绿灯亮起时,就会从斑马线上过马路。此时绿灯亮是刺激,过马路的行为是反应。
14. 司令部 感觉活动 思维和情绪 语言能力 运动技能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
15.情绪
【详解】大脑将感觉器官收集到的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温觉,痛觉等通过神经传去大脑并加以整合,获得意识,并将有用信息以记忆方式储存,产生情绪情感等。大脑控制着人们的情绪,控制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16. 自然 直线
【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天然能发光的光源是自然光源,经过人的加工制造发光的是人造光源。太阳光属于自然光源,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7. 接触 热传导
【详解】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18.脊髓
【详解】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全身各处。
19.√
【详解】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表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
20.×
【详解】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关系。某病人右侧肢体出现病疾症状,可能是他的左脑出现了问题。
21.√
【详解】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22.√
【详解】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等。地形图上蓝色的部分主要表示海洋,颜色越深的部分海水越深。
23.×
【详解】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递。
24.√
【详解】地球的表面包括大陆架和海洋。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是陆地的一部分。如果把大陆架海域的水全部抽光,使大陆架完全成为陆地,那么大陆架的面貌与大陆基本上是一样的。
25.√
【详解】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它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大脑功能的新技术。
26.×
【详解】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用传热性能好的材料是不能用作保温用途的。
27.×
【详解】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能够自己发光,属于光源,但并不是唯一的光源,题目说法错误。
28.×
【详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
29.
【详解】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雹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云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高空;霜是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露是水蒸气遇冷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小水滴;雪是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雾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
30. ② ③ ① ④
【详解】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小旭在打预防针,他觉得打针很疼,这是因为注射针刺激皮肤,胳膊上的神经接受刺激后,将信号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产生了疼痛的感觉而哭泣。
31. -13℃ -2℃ 32. 霜 小水珠 33.小水珠,因为杯子外壁的温度要比刚才高很多,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珠 34. 凝华结晶形成的 白露 霜降
【解析】3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来进行测量,它一般用摄氏度作单位,符号是℃。A温度计是-13℃,B温度计是-2℃;
32.向A杯加入适量盐,用冰降温的原理是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吸热,自然使得温度下降,从而达到制冷的作用,所以A杯外壁有霜出现;B杯中不加,所以外壁上有小水珠;
33.实验结束后,小敏将A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因为杯子外壁的温度要比刚才高很多,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小水珠。
34.寒冷的冬天,外面的温度很低,所以窗玻璃温度较低,室内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窗户上,形成美丽的窗花。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是与露和霜有关的,分别是白露和霜降。
35.厨师用铁锅炒菜。锅的外壁和铲子的导热方式是热传导;菜汤的导热方式是热对流;锅、菜等向周围空气导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用火焰加热的炉子烧热水,火炉和水壶外壁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壶中的水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火炉向周围空气传热的方式是热辐射。厨师用铁锅炒菜,锅的外壁和铲子的导热方式是热传导;菜汤的导热方式是热对流;锅、菜等向周围空气导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36.这天可能是晴天。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小冰晶。
【详解】冬日的早晨,我们有时会发现放到外面的车前窗玻璃上有一层白白的东西这是霜,露水能预报天气,早晨有露,这天可能是晴天。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小冰晶。
37.地面、海洋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微尘小颗粒结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就形成降雨,温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
【详解】雨、雪的形成过程是地面、海洋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和空气中的微尘小颗粒结合到一起形成云,云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时候就形成降雨,温度在0℃以下就形成降雪。
38.“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
【详解】这是一条气象谚语,是说云在山头上,盖住了山顶,像戴了一顶帽子一样,就要下雨;云在山的中间,看不见了山腰,就是晴天。指山与云的位置关系,要下雨了,山顶有云,如“戴帽”;当云横山腰的时候,就不会下雨。
39.
【详解】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观察图片中的图形,我们通过调整三者之间的位置来形成不同的组合,比如:
40.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
【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说明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
41.炉火将热传递给锅面,冷饼与热锅面接触,锅面再将吸收来的热不断地传递给饼,饼持续受热温度逐渐升高而变熟了。
【详解】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只要有温度差存在,热传递就会出现。热传递主要存在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基本形式。液体、气体主要通过对流方式进行,不同物质传递热量的能力不同,有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之分。烙饼的传热过程主要利用的是热传导,火焰或电炉丝放出的热量加热铁锅,铁锅又会将热传递给烙饼,烙饼从表面向内传导热,使烙饼升温逐渐变熟。
42.
【详解】潜望镜的内部有两块和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