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第1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第2页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共14页。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75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一粒花生米的质量约50g
    D.做完整套眼保健操用时约50s
    2.(2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超声波清洗眼镜
    ⑥医用B超诊断仪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
    3.(2分)小文同学发现某大酒店的大门是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小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刘文同学根据探究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最合理的( )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带动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D.自动门本身能发出红外线信号,当此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实现自动开闭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行驶的汽车,绝对不能说它是静止的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路边的树木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
    D.恒星是绝对静止的
    5.(2分)如图所示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关于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图中通过听声音和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B.如图所示,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C.如图所示,图中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可以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如图所示,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6.(2分)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cm的是( )
    A.手掌的宽度B.乒乓球的直径
    C.篮球的直径D.物理课本的长度
    7.(2分)“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晶莹的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8.(2分)如图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沿平直路面上前行,他们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一直走在乙同学的前面
    B.乙同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5s时乙同学恰好追上甲同学
    D.5s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
    9.(2分)利用质量相同的铜和铝,制成体积相等的两个球(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B.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C.铜球一定是实心的
    D.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铝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10.(2分)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 )
    A.B.
    C.D.
    11.(2分)花生油的密度比水小,一个塑料瓶最多可装2.5kg水,这个塑料瓶可装花生油的最大质量( )
    A.小于2.5kgB.等于2.5kgC.大于2.5kgD.无法判断
    12.(2分)有关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口镜是平面镜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A.①②③④都正确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①②④正确
    13.(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可以看到像变大
    B.此时成像,与望远镜物镜成像原理相同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应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像
    14.(2分)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如图所示,加油机正给受油机2加油。而受油机1正在慢慢靠近加油机。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1、2的运动情况分别是( )
    A.受油机1、2都是运动的
    B.受油机1、2都是静止的
    C.受油机1运动,受油机2静止
    D.受油机1静止,受油机2运动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
    15.(4分)医院里医用支架采用的新材料是 ;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现有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4,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若将甲切去一半,那么甲和乙的密度之比是 。
    16.(4分)英国物理学家 用玻璃三棱镜将白色的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从此解开了颜色之谜,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彩色电视机的屏幕画面是由 、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7.(4分)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 °。
    18.(8分)小明同学参观博物馆时,对放在玻璃罩中的一个展品A(可拍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但由于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他应该让同学将手机手电筒的灯光打在 (选填“摄像头”或“展品”)上;他正对着展品拍摄,照相机底片上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三.作图题(共4小题,满分32分)
    19.(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0.(8分)小明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表所示。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所示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3)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所示的 (选填“A”或“B”)图。
    (4)小明同学实验后想将水的沸点提高到100℃,他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1.(8分)小明用蜡烛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这样做是让太阳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 ,调节并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光屏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的位置为透镜的 (光心/焦点)。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A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当蜡烛距透镜6.0cm时,光屏上 (有/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 (光屏/蜡烛)一侧。
    (4)小明用LED灯做成字母“b”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透镜16cm处,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b”,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 。
    (5)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不动,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靠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2.(14分)小明要测量木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g=10N/kg)
    (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示数为 N;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1.6N,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 kg/m3.本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 。
    (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换成其它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于是他把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装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原测力计的1.2N刻度处应标注为 kg/m3,该“密度计”的刻度分布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23.(6分)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考核的标准,初二男生1500m长跑成绩是400s属于及格水平,则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4.(6分)如图所示,是某汽车上的速度计在某一时刻指针所指的位置,求:
    (1)该速度为多少m/s?
    (2)若从贺州动车站到昭平县城保持这个速度行驶了1.2h,那么贺州动车站到昭平县城的距离为多少?
    25.(8分)有一款手机的体积是100×48×20mm3,它的质量是144g,问
    (1)这款手机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2)如果用某种塑料做一款是实物体积1000倍的“广告手机”,其质量是96kg(已知该种塑料密度为1.2×103kg/m3),这个“广告手机”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28分,每小题2分)
    1.【解答】解: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5cm,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1.3m/s,故B符合实际;
    C、一粒花生米的质量约1g,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随着音乐做一套眼保健操用约为4min,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解答】解: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
    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
    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利用的是声音传递能量;
    ⑤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的是声音传递能量;
    ⑥医用B超诊断仪,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
    综上分析可知,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①②③⑥。
    故选:C。
    3.【解答】解:A、玻璃板滑向门时,也会有声音的发生,但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声控装置,故A错误;
    B、玻璃板也会辐射出红外线,但门没有打开说明不是探测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的,故B错误;
    C、玻璃板也可以通过空气给自动门一个压力,但玻璃板滑向自动门时,自动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空气压力来实现自动开闭的,故C错误;
    D、若是自动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过玻璃会穿透过去,反射回来的是非常少的,但足球和人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是比较多的,因为红外线是不能穿透足球和人。自动门就可以探测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正在行驶的汽车,如果选择车中的座椅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运动的物体也可以被选作参照物,故B错误;
    C、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地球为参照物,恒星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图中通过听声音和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错误;
    B、图中正在发生的音叉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故B正确;
    C、图中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齿轮越多的使纸片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
    D、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则锯条振动的频率不同,探究的是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A、人的手掌宽度在10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乒乓球的直径为4cm。故B不符合题意;
    C、篮球的直径为24cm。故C不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6c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解答】解:
    A、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放热,故A错误;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正确;
    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
    由v﹣t图象可知,甲同学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则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同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的增大,则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由图象可知,5s时,甲、乙两位同学的速度相等,但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
    根据v=st的变形式s=vt可知,5s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两者的位置不同,故D正确;
    因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沿平直路面上前行,且5s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
    所以,5s时乙同学追不上甲同学,故C错误;
    由于乙的速度越来越大,5s后的某一时刻乙会追上甲,并且乙会一直位于甲的前面,故A错误。
    故选:D。
    9.【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铜和铝的质量相同,且ρ铝<ρ铜,
    由ρ=mV的变形式V=mρ可知,两球中实心金属的体积关系为V铜<V铝,
    又因两球的体积相等,即V球=V金属+V空心,
    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故AC错误;
    若两球都是空心的,则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
    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由空气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由光的折射规律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瓶子体积V相同,装满水m=2.5kg,因为ρ水>ρ花生油,根据ρ=mV得,所以能装下2.5kg水的塑料瓶,可装花生油的最大质量小于2.5kg。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解答】解:①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正确;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用于成像,故正确;
    ③无论是虚像还是实像,都有光反射到照相机凸透镜上,都可以用照相机拍摄,故错误;
    ④较厚的玻璃两个面所成的像会影响实验效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故正确。
    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故选:D。
    13.【解答】解:
    A、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所以,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时,可以看到像变大,故A正确;
    B、由图知,u<v,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是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它们的成像原理不同,故B错误;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烛焰向下移动,凸透镜成实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故C正确;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远视镜片,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则应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像,故D正确;
    故选:B。
    14.【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加油机正给受油机2加油,而受油机1正在慢慢靠近加油机,因此,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2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而受油机1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只有选项C说法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
    15.【解答】解:(1)镍和钛混合成为合金,叫记忆合金。他有自己独特的物理特性,即温度变化会引起形状变化,故应用于外科手术的医用支架。
    (2)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ρ=mV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ρ′=2.5kg/m3。
    (3)天平平衡,说明两物体质量相同,所以甲和乙的质量之比m甲:m乙=1:1,而体积之比V甲:V乙=3:4,
    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m甲V甲m乙V乙=m甲m乙×V乙V甲=11×43=4:3。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没有关系;
    所以甲乙各自切去一部分后,各自密度不变,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仍为4:3。
    故答案为:记忆合金;2.5;4:3。
    16.【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这一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牛顿;红。
    17.【解答】解: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但水面总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仍与水面垂直,故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不变。
    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入射角为1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此时的反射角也为10°。
    故答案为:不变;10。
    18.【解答】解: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展品反射的光线很少,要想拍摄出清晰的展品图片,应增加展品的亮度,故他应该让同学将手机手电筒的灯光打在展品上;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展品;倒立。
    三.作图题(共4小题,满分32分)
    19.【解答】解: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先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左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在水中法线的左侧,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0.【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即自下而上的顺序;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0”在“90”的上方,说明温度高于0℃,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96℃;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3)图A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4)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与酒精灯的火焰的大小无关,故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96;(2)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A;(4)不可行。
    21.【解答】解:(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这样做是让太阳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调节并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光斑的位置为透镜的焦点。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焦点的距离为1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现在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的A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没在同一直线上;
    (3)当蜡烛距透镜6.0cm时,光屏上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只不过这个折射光线发散,不会聚成像;
    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当蜡烛距透镜6.0cm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即像成在蜡烛一侧。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屏上像的形状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因凸透镜为立体的,所以成的像为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像,故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屏上的像的形状如q所示;
    (5)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延迟会聚,像的位置会远离凸透镜,光屏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上会再次接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平行;焦点;10.0;(2)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不在透镜的主光轴上;(3)有;蜡烛;(4)q;(5)远离。
    22.【解答】解:(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木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图乙所示的木块浸没水中时木块共受到重力、拉力、浮力三个力的作用,
    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1.6N,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F拉=2.4N+1.6N=4N;
    F浮=ρ水gV排
    木块的体积:
    V=V排=F浮ρ水g=4N1.0×103kg/m3×10N/kg=4×10﹣4m3,
    根据G=mg得,
    木块的质量为:
    m=Gg=2.4N10N/kg=0.24kg,
    木块的密度:
    ρ木=mV=0.24kg4×10−4m3=0.6×103kg/m3;
    图乙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时,所受浮力F浮′=G+F′=2.4N+1.2N=3.6N,
    由F浮=ρ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ρ液=F浮′gV排=3.6N10N/kg×4×10−4m3=0.9×103kg/m3,
    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V排一定,G、g也是定值,所以F示和ρ液是一次函数关系,则密度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故答案为:(1)2.4;4;0.6×103;改变力的方向;(2)0.9×103;均匀。
    四.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23.【解答】解:已知:t=400s,s=1500m,
    那么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v=st=1500m400s=3.75m/s。
    答:获得这个成绩的学生,在长跑中的平均速度是3.75m/s。
    24.【解答】解:(1)由图可知,速度计的分度值为10km/h,指针指在90的位置,所以汽车的速度v=90km/h=90×13.6m/s=25m/s;
    (2)由v=st可知,贺州动车站到昭平县城的距离:s=vt=90km/h×1.2h=108km。
    答:(1)该速度为25m/s;
    (2)若从贺州动车站到昭平县城保持这个速度行驶了1.2h,那么贺州动车站到昭平县城的距离为108km。
    25.【解答】解:(1)这款手机的体积:
    V=100×48×20mm3=96cm3,
    平均密度:
    ρ=mV=144g96cm3=1.5g/cm3;
    (2)塑料模型的体积:
    V塑料=1000×96cm3=96000cm3=9.6×10﹣2m3,
    实心塑料模型的质量:
    m′=ρ塑料V塑料=1.2×103 kg/m3×0.096m3=115.2kg>96kg,
    所以这个“广告手机”是空心的。
    答:(1)这款手机的平均密度是1.5g/cm3;
    (2)这个“广告手机”是空心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相关试卷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名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名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