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分层作业+导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酸和碱》单元测试(原卷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酸和碱》单元测试(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酸和碱》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酸和碱》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研磨花瓣 B.浸取色素C.取用白醋 D.检验白醋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测定溶液酸碱度C.过滤悬浊液 D.稀释浓硫酸3.推理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C.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4.从物质的结构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酸都能解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离子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 B.C. D.6.(2020·四川资阳·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B.澄清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向铁锈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变为棕黄色:D.硫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7.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8.下列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硫酸的脱水性 B.一氧化碳的毒性C.稀有气体的稳定性 D.浓盐酸的挥发性9.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不符合题意的是( )A.A B.B C.C D.D10.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具有导电性——作干电池的电极C.浓硫酸易吸水——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D.氮气难溶于水——作保护气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在食品包装袋内常充入氮气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氮气B.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3.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叙述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3C.厕所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D.炉具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1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向反应结束时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水15.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而痛痒,涂抹下列物质可减轻痛痒的是( )A.米醋 B.食盐水 C.苹果汁 D.肥皂水二、填空题(共4题)16.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所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上B点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17.(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300年,下表是《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赭石的颜色应为_______。(2)Hg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3)Cu2(OH)2CO3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4)铁锈的主要成分也是Fe2O3,写出用盐酸除铁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中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名称是______,该实验固体表面变潮湿证明氢氧化钠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中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______(填化学符号)。(3)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发现溶液依然红色,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还有______(填物质名称)。(4)实验⑤⑥所进行的实验叫______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氢氧化钠溶液(NaOH)和氢氧化钠溶液[Ca(OH)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解离时都产生了_____。(2)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碱),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三、实验题(共3题)20.如图1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和______(从A-E中选择),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4)若用E装置收集制取的气体,则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______。a、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b、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c、不易溶于水(5)某兴趣小组利用图2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①打开止水夹K1,待氢氧化钠浓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1。②待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一段时间后,观察广口瓶和U型管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2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装置,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可能发生了反应。(1)请写出CO2与过量的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任意一组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并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石灰石中杂质不参与反应;导管内的水忽略不计:试管体积相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甲测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4)实验中,④中植物油可替换成如下 。A.花生油 B.酒精 C.酱油 D.橄榄油(5)图乙中分别加入2mL石蕊试液和2mL澄清石灰水后,观察到U型管中左边液面比右边液面低,请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1题)23.(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7分)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A稀盐酸锌粒B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C浓硫酸水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矿物蓝铜矿朱砂赭石颜色深蓝色大红色?主要成分Cu2(OH)2CO3HgSFe2O3
第十单元 酸和碱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研磨花瓣 B.浸取色素C.取用白醋 D.检验白醋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测定溶液酸碱度C.过滤悬浊液 D.稀释浓硫酸3.推理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C.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4.从物质的结构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酸都能解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离子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 B.C. D.6.(2020·四川资阳·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B.澄清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向铁锈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变为棕黄色:D.硫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7.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8.下列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硫酸的脱水性 B.一氧化碳的毒性C.稀有气体的稳定性 D.浓盐酸的挥发性9.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不符合题意的是( )A.A B.B C.C D.D10.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具有导电性——作干电池的电极C.浓硫酸易吸水——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D.氮气难溶于水——作保护气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在食品包装袋内常充入氮气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氮气B.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性质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3.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叙述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3C.厕所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D.炉具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1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向反应结束时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 结合生成水15.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在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而痛痒,涂抹下列物质可减轻痛痒的是( )A.米醋 B.食盐水 C.苹果汁 D.肥皂水二、填空题(共4题)16.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所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上B点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17.(2022·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北宋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300年,下表是《千里江山图》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赭石的颜色应为_______。(2)Hg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3)Cu2(OH)2CO3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4)铁锈的主要成分也是Fe2O3,写出用盐酸除铁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中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名称是______,该实验固体表面变潮湿证明氢氧化钠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②中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______(填化学符号)。(3)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发现溶液依然红色,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还有______(填物质名称)。(4)实验⑤⑥所进行的实验叫______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氢氧化钠溶液(NaOH)和氢氧化钠溶液[Ca(OH)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解离时都产生了_____。(2)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碱),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三、实验题(共3题)20.如图1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和______(从A-E中选择),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4)若用E装置收集制取的气体,则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______。a、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b、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c、不易溶于水(5)某兴趣小组利用图2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①打开止水夹K1,待氢氧化钠浓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1。②待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一段时间后,观察广口瓶和U型管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2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装置,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可能发生了反应。(1)请写出CO2与过量的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任意一组装置,简述预计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并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石灰石中杂质不参与反应;导管内的水忽略不计:试管体积相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甲测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4)实验中,④中植物油可替换成如下 。A.花生油 B.酒精 C.酱油 D.橄榄油(5)图乙中分别加入2mL石蕊试液和2mL澄清石灰水后,观察到U型管中左边液面比右边液面低,请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1题)23.(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7分)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A稀盐酸锌粒B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C浓硫酸水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矿物蓝铜矿朱砂赭石颜色深蓝色大红色?主要成分Cu2(OH)2CO3HgSFe2O3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