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后复习题
展开1.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该变化范围是机体允许存在的波动范围,属于正常现象,A正确;由于内环境会不断受到来自外界环境和细胞代谢产物的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进而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正确;该变化范围是机体允许存在的波动范围,属于正常现象,不属于误差,D错误。
2.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到高海拔地区旅游时,容易出现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补救措施是针对性输液、吸氧和强心治疗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乳酸与Na2CO3反应,维持酸碱平衡
B.出现肺水肿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多
C.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减轻脑水肿的原因是高浓度葡萄糖溶液提供的能量较多
D.人体具有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因此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乳酸可与缓冲物质NaHCO3反应产生CO2,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从而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若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从周围吸收的水分增多就可能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多,从而引发组织水肿,故肺水肿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渗透压升高,B正确;补充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从组织液中吸收水分,以减轻脑水肿症状,C错误;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因此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大,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范围时,稳态将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D错误。
题组二 对内环境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是内环境,C错误。
4.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稳态是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由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四个系统共同完成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和酸碱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C.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患病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D 【解析】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的成分稳定只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即保持相对稳定。
题组三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6.为了探究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材料进行了实验。
实验材料: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家兔血浆等。
简要实验步骤:取等量的①②③溶液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均逐滴加入0.1 ml/L的NaOH溶液,观察pH的变化情况;充分冲洗试管后,取等量的①②③溶液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均逐滴加入0.1 ml/L的HCl溶液,观察pH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①为对照组,②和③为实验组
B.①中pH变化明显,②与③中pH变化不明显
C.每组加入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量相等,且不能过多
D.一般以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绘制出实验结果
【答案】A 【解析】先通过该实验的目的分析出对照组和实验组,再结合“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探究实验分析试题。①蒸馏水组和②缓冲液组为对照组,③家兔血浆为实验组,A错误;每组加入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等,且加入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量不能过多,C正确;该实验的因变量是pH的变化情况,所以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pH变化为纵坐标绘制出实验结果,D正确。
7.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 ml/L的HCl和0.1 m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清液中含有血红蛋白
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
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上清液的成分为血浆,含有血浆蛋白,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血清属于血浆的范畴,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图2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错误;图2显示:分别滴加0.1 ml/L的HCl和0.1 m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比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小,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能力提升]
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 )
A.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作的共同作用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C 【解析】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C正确。
9.稳态失衡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之一,下列恢复机体稳态的方法错误的是( )
A.脑组织水肿患者可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的药物
B.急性腹泻患者可输注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
C.长期进食障碍患者可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
D.炎症患者可输注蒸馏水配制的水溶性药物
【答案】D 【解析】脑组织水肿患者可以通过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的药物,减少组织液的含量,A正确;急性腹泻患者可输注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B正确;长期进食障碍患者可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C正确;炎症患者可输注生理盐水配制的水溶性药物,不能用蒸馏水配制,否则细胞会吸水涨破,D错误。
10.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测报告,依据检测报告对某人健康作出的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肝功能可能有损伤 ②肾滤过作用有障碍 ③蛋白质代谢受阻 ④高密度脂蛋白合成量较低
A.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尿素含量偏高,和肾过滤作用有障碍有关,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由于血清总蛋白含量正常,所以机体的蛋白质代谢正常,③不符合题意;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将血浆中的胆固醇运回肝脏进行代谢,所以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合成量较低,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偏高,④符合题意,故选A。
11.医院给病人输液治疗时,所用溶液是0.9%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等溶解药物,不用蒸馏水溶解药物进行输液的原因是( )
A.蒸馏水营养价值不高,输入过多的水分,给病人的代谢带来负担
B.生理盐水有杀灭病菌的作用,能辅助治疗
C.5%的葡萄糖溶液可以使血浆浓度升高,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
D.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保证细胞正常的活性
【答案】D 【解析】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浓度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输液浓度过大就会引起细胞失水变形,输液浓度过低就会引起细胞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1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新鲜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A.方法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1滴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 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
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各2 mL
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新鲜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 min
④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
B.在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原来的形状;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
(2)①缺少对照组,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组作为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②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结果是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pH基本不变
【解析】设计实验步骤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首先应该分组、编号(如甲、乙、丙),在取用实验材料和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三等——等量、等浓度、等条件”,保持单一变量。然后根据上述原则来设计、分析和评价实验。本题考查稳态维持中,渗透压和pH维持稳定的机制,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时要用到显微镜,题干中指出本实验为验证实验,所以预期结果应与实验结论相符。同时要注重对照原则的运用,如(2)题中缺少对照组,应设计对照组,同时要注重单一变量原则的应用。
13.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呼吸受阻时,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有________的趋势,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维持。
(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___层生物膜。
(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答案】(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3)下降 NaHCO3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5)5 (6)如图
【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1)由图可知a吸入O2,排出CO2,所以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泌尿系统。(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1层细胞,2层生物膜),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穿过5层生物膜。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尿素
27.6
mg/dL
6.0~23.0
血清总蛋白
60
mg/dL
60~80
甘油三酯
189
mg/dL
40~200
总胆固醇
232
mg/dL
150~22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后复习题,共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