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卷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提高卷解析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姓名: 班级: 分数: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计42分)1. 属于光的三原色的是( ) A. 白光 B. 紫光 C.黄光 D.红光 2.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3. 用手电照射黑暗房间墙壁上的镜子,如果眼睛不在反射光的方向上,会发现( )A.镜子和墙都亮了,它们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和墙都不亮,它们发生了漫反射 C.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亮了,墙发生漫反射不亮 D.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不亮,墙发生漫反射亮了4.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B. 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C.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D. 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5.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A.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D.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6.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7.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8.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楼的奇景9.水中有一个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光路图如图所示。人在岸上观察到点光源S成的像为S',则( )A.S'在①直线上 B.S'在②直线上C.成像S'是光线发生了光的反射 D.成的像S'是平面镜成像10. 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1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12.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 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第12题图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芳面向穿衣镜,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1m,镜中的像将变小B.小明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云在水中飘”,这是云在水中形成的实像C.雨后晴朗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积水,应走“较暗”的地方D.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同学的眼睛,如果这个平面镜很小,这位同学不会从镜中看到你的眼睛14.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2014年10月8日,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因又探寻到一种LED,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它是( )A. 紫光LED B. 黄光LED C. 蓝光LED D. 橙光LE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小题,共计21分)15. 小娟同学的身高为1.6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m,她到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将一块与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1m处,如图所示,她_____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木板16.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____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选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______;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虚像;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_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17. 光的色散的主要原因是:在对光线进行折射时,同一透明介质对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_______程度是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对____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最弱。18.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光屏上。(1)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①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这种光线具有 。(2)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自然界中属于这种现象的有 (请举一例)。(3)区域③能使荧光物质________,识别人民币真伪。(4)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 19.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 20.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的特点,小明同学分别将物体A、B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与A、B完全相同的物体A'、B'寻找像的位置,如图(a)、(b)所示。接着,他改变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如图(c)、(d)所示。观察到A'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 (b) (c) (d)AA'BB'AA'AA'(1)分析比较图(a)或(b)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平面镜成像中, 。(2)分析比较图(a)和(c)和(d)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总是相等, 。三、作图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21.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第22题图 第21题图 22.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3.如图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第24题图 第23题图 24.有一工作间,人在B处要想看到外间A处的花盆,需要在某处安装一块平面镜。请把平面镜C画到合适的位置,并完成由B看到A的光路(只需在图中画出一条光的完整路径)。2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 第25题图 26.如图所示,在清水池底水平放置一平面镜,一束光射向水面的A点,经水折射和平面镜一次反射后射向水面的B点,请作出该过程的光路图。 第26题图 三、探究实验题(共4题,每空1分,共25分)蜡烛 光屏 普通镜子 薄玻璃板A B C D E F 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蜡烛应选用 ;成像光学仪器应选用 (选填字母),其目的是便于确定 。(2)为了探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实验中,小莉同学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3)若要验证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应将 (选填字母)放在成像位置,在其上面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28.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_________度;(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9.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_______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_________相同,实验数据如表: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cm以内。(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_________中心位置。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30. 小华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研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选用如图的圆盘形量角器作光屏,半圆形玻璃砖及激光器等器材。(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甲,将一束激光从A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射向B;此时的折射角r大小为 度。逐渐增大入射角,把相应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与数据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折射角______(选填“大”或“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数据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当入射角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知道了上述规律后,他想知道: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他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①针对该提出的问题,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你得出的结论,光从玻璃中斜射入酒精中,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实验题总计题数1486430小题分数42211225100分得分温度℃(部位)甲乙丙丁额头36.637.036.836.8手腕36.436.436.236.3间距123451015202530温度(℃)36.536.536.536.436.336.135.735.134.734.1表一(空气斜射入玻璃)表二(空气斜射入水)实验序号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实验序号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123.015.0423.017.5236.023.0536.026.7351.031.3651.036.9物质光速(米/秒)水2.25×108玻璃2.0×108冰2.30×108空气3.0×108酒精2.2×108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姓名: 班级: 分数: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计42分)1. 属于光的三原色的是( ) A. 白光 B. 紫光 C.黄光 D.红光 2.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3. 用手电照射黑暗房间墙壁上的镜子,如果眼睛不在反射光的方向上,会发现( )A.镜子和墙都亮了,它们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和墙都不亮,它们发生了漫反射 C.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亮了,墙发生漫反射不亮 D.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不亮,墙发生漫反射亮了4.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B. 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C.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D. 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5.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A.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D.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6.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7.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8.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楼的奇景9.水中有一个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光路图如图所示。人在岸上观察到点光源S成的像为S',则( )A.S'在①直线上 B.S'在②直线上C.成像S'是光线发生了光的反射 D.成的像S'是平面镜成像10. 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1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12.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 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第12题图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芳面向穿衣镜,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1m,镜中的像将变小B.小明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云在水中飘”,这是云在水中形成的实像C.雨后晴朗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积水,应走“较暗”的地方D.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同学的眼睛,如果这个平面镜很小,这位同学不会从镜中看到你的眼睛14.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2014年10月8日,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因又探寻到一种LED,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它是( )A. 紫光LED B. 黄光LED C. 蓝光LED D. 橙光LE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小题,共计21分)15. 小娟同学的身高为1.6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m,她到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将一块与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1m处,如图所示,她_____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木板16.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____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选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______;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______而形成的虚像;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呈现的各种色彩是由_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17. 光的色散的主要原因是:在对光线进行折射时,同一透明介质对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_______程度是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对____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最弱。18.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光屏上。(1)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①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这种光线具有 。(2)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自然界中属于这种现象的有 (请举一例)。(3)区域③能使荧光物质________,识别人民币真伪。(4)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 19.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_____(选填“1”、“2”或“3”),分界面为_____(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_____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_____。 20.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的特点,小明同学分别将物体A、B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与A、B完全相同的物体A'、B'寻找像的位置,如图(a)、(b)所示。接着,他改变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如图(c)、(d)所示。观察到A'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a) (b) (c) (d)AA'BB'AA'AA'(1)分析比较图(a)或(b)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平面镜成像中, 。(2)分析比较图(a)和(c)和(d)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总是相等, 。三、作图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21.图中MN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第22题图 第21题图 22.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3.如图所示,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第24题图 第23题图 24.有一工作间,人在B处要想看到外间A处的花盆,需要在某处安装一块平面镜。请把平面镜C画到合适的位置,并完成由B看到A的光路(只需在图中画出一条光的完整路径)。2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 第25题图 26.如图所示,在清水池底水平放置一平面镜,一束光射向水面的A点,经水折射和平面镜一次反射后射向水面的B点,请作出该过程的光路图。 第26题图 三、探究实验题(共4题,每空1分,共25分)蜡烛 光屏 普通镜子 薄玻璃板A B C D E F 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蜡烛应选用 ;成像光学仪器应选用 (选填字母),其目的是便于确定 。(2)为了探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实验中,小莉同学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3)若要验证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应将 (选填字母)放在成像位置,在其上面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28.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_________度;(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9.疫情防控期间,小明是班级的卫生员,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明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1)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_______相同。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数据表明,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明建议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_________相同,实验数据如表: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cm以内。(3)小明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会聚于图中_________中心位置。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30. 小华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研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选用如图的圆盘形量角器作光屏,半圆形玻璃砖及激光器等器材。(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甲,将一束激光从A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射向B;此时的折射角r大小为 度。逐渐增大入射角,把相应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与数据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折射角______(选填“大”或“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数据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当入射角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知道了上述规律后,他想知道: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他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①针对该提出的问题,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你得出的结论,光从玻璃中斜射入酒精中,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探究实验题总计题数1486430小题分数42211225100分得分温度℃(部位)甲乙丙丁额头36.637.036.836.8手腕36.436.436.236.3间距123451015202530温度(℃)36.536.536.536.436.336.135.735.134.734.1表一(空气斜射入玻璃)表二(空气斜射入水)实验序号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实验序号入射角i(度)折射角r(度)123.015.0423.017.5236.023.0536.026.7351.031.3651.036.9物质光速(米/秒)水2.25×108玻璃2.0×108冰2.30×108空气3.0×108酒精2.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