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解析版).docx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01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02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03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01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02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

    展开
    这是一份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文件包含第4单元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原卷版docx、第4单元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Zn-65 S-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7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8-20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 (2022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答案】D
    【解析】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
    B、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故B正确;
    C、 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使燃烧更充分,故C正确;
    D、 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防止触电或损坏电器等,故D错误。
    故选D。
    2.(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
    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
    C. 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
    D. 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B
    【解析】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支持燃烧,符合题意;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2湖北潜江等中考)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
    B. 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C. 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 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
    【答案】B
    【解析】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中CO2维持了碳的稳定,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合适最好,选项错误。
    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对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正确。
    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
    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选项错误。
    故选:B。
    4.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
    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
    【答案】BC
    【解析】
    A、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
    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降低,错误;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不是一定会发生燃爆,错误;
    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正确;
    故选BC。
    5.(2021山东济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
    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答案】C
    【解析】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改变,不符合题意;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不符合题意;C、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越充分,不符合题意。故选C。
    6.(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答案】A
    【解析】
    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1广西玉林中考)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锰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及其它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
    B.二氧化锰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
    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老师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答案】B
    【解析】A、高锰酸钾和浓硫酸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故A正确;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生成物而不是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并不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故B错误;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
    D、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D正确。故选B。
    8.(2021辽宁鞍山中考)成语“釜底抽薪”用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
    B.清除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B
    【解析】A、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隔绝空气,故选项A错误;B、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B正确;C、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意改变,因此“釜底抽薪”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C错误;D、由B选项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
    故选:B。
    9.为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密度大于空气” 的性质,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下图所示装置(玻璃管为高低两根),最早明显变红的蓝色石蕊试纸是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D
    【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Ⅳ先变色,故答案选择D。
    10.(2022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
    C. 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答案】C
    【解析】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说法错误;
    C、 CO2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的性质,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错误。
    故选:C。
    11.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故选D。
    12.(2022年安徽省中考)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B.X的化学式为CH2O
    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答案】B
    【解析】
    A、根据题意可知,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效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4O2,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2合成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伴随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且含有氢元素,因此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2022山东日照中考)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
    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答案】D
    【解析】A、乒乓球碎片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能燃烧,故错误;
    B、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故错误;
    C、铜片导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滤纸碎片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
    故选:D。
    14.(2022湖南益阳中考)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答案】A
    【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盖上锅盖,能够隔绝氧气,该选项正确。
    B、厨房内天然气泄露,不能打开排气扇,是因为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该选项不正确。
    C、高层楼房着火,不能乘坐电梯逃离,是因为发生火灾时容易停电且电梯井内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人的窒息,该选项不正确。
    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容易损坏电器,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5. (2022广西梧州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 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A、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溶于雨水中而形成的,故A错误;
    B、图2中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故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氧气,故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故选A。
    16.(2022陕西中考A)某工业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明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现象得出尾气的组成情况可能有( )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说明有铜生成即尾气样品中含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装置与石灰水反应,根据题意,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而若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故改尾气的组成可能是1、氢气和二氧化碳;2、氢气和一氧化碳;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4、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5、一氧化碳;共五种情况,故选:D。
    17.(2022四川乐山中考)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图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A、制备CO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即可,选项错误。
    B、除去CO2中混有的HC1气体,需要用饱和碳酸氢钠,用氢氧化钠溶液会将二氧化碳也反应了,选项错误。
    C、干燥CO2,需用长导管进短导管出,这样才能充分与浓硫酸接触,除尽水,选项错误。
    D、排空气法收集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需要长导管进,正确。
    故选:D。
    18.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1:3
    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二
    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
    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3
    【答案】CD
    【解析】
    A、由于发生的反应为,由于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所以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错误。
    B、由于给出的是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氧气,设体积都为2,根据方程式,可见消耗的氧气为1,生成的二氧化碳为2,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错误。
    C、由于给出的是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氧气,设体积都为2,根据方程式,可见消耗的氧气为1,生成的二氧化碳为2,所以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正确。
    D、由于给出的是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氧气,设体积都为2,根据方程式,由于过程中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2:(2+2×2)=1:3,正确。
    故选:CD。
    19.如图装置具有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优点,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某兴趣小组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a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C.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D.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答案】CD
    【解析】
    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石灰石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产生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A、由图可知,ab段压强逐渐增大,高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故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故A错误;
    B、a点对应的压强在小幅度发生变化,说明之前已经打开了活塞,石灰石和稀盐酸正在发生反应,故B错误;
    C、bc段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这时固液分离,反应不再发生,故C正确;
    D、从c点开始,压强逐渐减小,说明这时打开了弹簧夹,压强减小,故D正确。
    故选CD。
    20.已知:2CuO+C2Cu+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开始发生反应
    B.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C.b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像分析可知,a的质量一直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是所有物质的总质量;b最开始和a质量相同,但是从t1开始降低,说明b是反应物的总质量,而且最终b变为0说明反应物都正好反应完;c、d从t1开始上升,而且c的质量最终比d高,可以得知c是铜,d是二氧化碳。
    A.由图可知,t1时物质的质量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发生反应,选项正确;
    B.反应中铜元素存在于固体中,所以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b是CuO、C两种之和,是反应物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为零,而不是固体混合物,固体混合物是氧化铜和铜,最终不可能为0,选项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铜和二氧化碳,且生成的铜的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选项正确,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1.(5分)(2022湖南永州中考)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CO2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CO2净零排放)。如图是“碳中和”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 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
    (2)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
    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3)化学固碳;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中和”范例之一,其中合成的尿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 肥(填“氮”、“磷”或“钾”)。
    (4)减少CO2排放:氢气是21世纪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AlH3,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为了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
    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
    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
    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答案】(1)温室;
    (2)化学;
    (3)氮;
    (4)AlH3+3H2O=Al(OH)3↓+3H2↑;
    (5)ACD。
    【解析】(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尿素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氮肥。
    (4)由题意可知,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H3+3H2O=Al(OH)3↓+3H2↑。
    (5)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故A正确;
    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
    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正确;
    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正确。
    22.(5分)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 火上浇油 D 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2).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分解反应;;(3).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A、卧薪尝胆是勾践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与燃烧无关,故A正确;
    B、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涉及到柴火的燃烧,故B错误;
    C、火上浇油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涉及到燃烧,故C错误;
    D、煽风点火中有点火,涉及到燃烧,故D错误。
    故选A。
    (2)①“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先要制造高温条件,故能量转化的主要是先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②“石”转化为“灰”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情况,属于分解反应。
    ③“灰”遇水成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
    23.(7分)(2022广东模拟)科学小组的同学从微博上看到了一则“电池锡纸取火”的视频:用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口香糖“锡纸”接在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随即“锡纸”燃烧起来。
    (1)从本质上来说,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的装置。
    (2)观察口香糖“锡纸”表层,科学小组从金属共性角度判断是某种金属箔,判断依据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将“锡纸”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造成短路,产生热量,“锡纸”燃烧起来,这说明“锡纸”具有______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电池短路在“锡纸”燃烧中的作用是______。已知该“锡纸”为铝箔,写出“锡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电池锡纸取火”体现金属的许多性质,下列不属于金属的共性是______(填字母)。
    A.延展性B.导电性C.可燃性
    【答案】(1) 化学 电能(2) 银白色光泽,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可燃
    使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 4Al+3O22Al2O3(3)C
    【解析】(1)从本质上来说,电池是发生化学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用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口香糖“锡纸”接在电池的正负极,随即“锡纸”燃烧起来,说明能导电;从金属共性角度判断是某种金属箔,判断依据是具有银白色光泽,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实验过程中,将“锡纸”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造成短路,产生热量,“锡纸”燃烧起来,这说明“锡纸”具有可燃性;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电池短路在“锡纸”燃烧中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
    该“锡纸”为铝箔,“锡纸”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属于金属共性;
    B、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金属共性;
    C、金属不一定都具有可燃性,不是金属的共性;故填C。
    三、实验题(共4小题,共26分)
    24.(4分)(2022辽宁丹东中考)某活动小组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
    (1)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若把B试管充满CO2气体且把红磷换成白磷,则B试管中白磷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与A试管中现象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同时还能证明CO2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
    【答案】(1)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2) 不能 与氧气接触 不助燃
    【解析】(1)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观察到红磷,白磷均与氧气接触,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2)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若把B试管充满CO2气体且把红磷换成白磷,则B试管中白磷不能燃烧,与A试管中现象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还能证明CO2气体的性质是不助燃。
    25.(5分)(2022山东烟台中考)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图二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二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
    (2)生石灰的作用是 。(2分)
    (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 性。
    (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
    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
    C.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
    【答案】(1)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2)与滴管中的水进行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3)导热;
    (4)C。
    【解析】(1)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故图二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且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后,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故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滴管中的水进行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4)A、当蜡烛熄灭以后,白磷仍然能燃烧,故“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二并不能判定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二及实验现象可知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6.(4分)(2022北京顺义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I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I干燥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实验II用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1)酒精灯 (2)2KMnO4K2MnO4 + MnO2 + O2↑ (3)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4)可燃物燃烧需要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接触
    【解析】
    (1)仪器a是酒精灯。
    (2)实验I试管内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 MnO2 + O2↑。
    (3)氧气和木炭点燃后,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4)稀盐酸和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将烧杯内的空气排出,蜡烛熄灭。所以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接触。
    27.(13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 下列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
    Ⅰ. 写出甲途径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把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________色。
    Ⅱ. 甲乙途径都能用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主要因为这种原料含有________元素,而且来源非常广泛。实验室不用丙丁途径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
    Ⅲ. 写出实验室用乙途径制取二氧化碳,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装置组合(填序号)_________。
    ③ 乙途径中用12.5g石灰石(纯度为80%)与73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Ⅰ. 石灰石中碳酸钙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l。(2分)
    Ⅱ. 该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4分)
    【答案】试管 2H2O2eq \(=====,\s\up7(MnO2))2H2O+ O2↑ CaCO3eq \(=====,\s\up7(高温))CaO+CO2↑ 红 碳、氧元素 (符号也得分,多写不给分) 得到的二氧化碳纯度不高 B、F 0.1ml 解:设HCl的物质的量为xml
    CaCO3+2HCl =CaCl2+ H2O + CO2↑
    1 2
    0.1 x
    x=0.2ml
    0.2×36.5 /73=0.1(或10%)
    【解析】
    ①由图,a为锥形瓶;A为固液不需加热型,因此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②Ⅰ、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使石蕊变红;Ⅱ、生成的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那么反应物也必须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得到的二氧化碳会不纯;③Ⅰ、碳酸钙物质的量=12.5g×80%÷100g/ml=0.1ml;Ⅱ、溶质质量分数=氯化氢的质量/盐酸溶液的质量×100%,溶液质量已知为73g,因此还需据反应的方程式和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求得氯化氢的质量,代入式子求得分数。
    四、探究题(共2小题,共17分)
    28.(10分)(2022湖南株州中考)张老师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往半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维C泡腾片,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维C泡腾片是一种保健药品,其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和柠檬酸(C6H8O7),柠檬酸是一种酸。
    【提出猜想】甲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CO、H2、O2中的一种或几种,而乙同学还从保健药品安全角度考虑,由于CO、H2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且 (填“CO”或“H2”)有毒,所以不可能含有CO和H2,认为该气体只可能是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丙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丁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矿泉水瓶内的气体,没有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得出结论】根据丙同学和丁同学的实验,张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后认为:由丙同学的实验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同学的实验不能确定该气体中是否含有O2,理由是 。根据有关资料和实验证明,该气体中只含CO2。
    【拓展延伸】为了测定某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张老师引导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仪器固定装置及止水夹等均已略去)并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数据为:维C泡腾片2片(每片维C泡腾片的质量为4.00g),盛有碱石灰(碱石灰是一种干燥剂,可吸收CO2气体和水蒸气)的干燥管a质量增加了0.88g。
    (1)碳酸氢钠(NaHCO3)俗称 ,可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中维C泡腾片反应完毕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
    (3)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该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为 。(2分)
    (4)如果撤去装置中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
    【提出猜想】CO。
    【得出结论】CO2+Ca(OH)2=CaCO3↓+H2O;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未去除二氧化碳,无法直接利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是否含有氧气。
    【拓展延伸】(1)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
    (2)排出内部残留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a中影响实验结果。
    (3)11%。
    (4)偏高。
    【解析】
    【提出猜想】一氧化碳可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
    故答案为:CO。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直接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氧气;
    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未去除二氧化碳,无法直接利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是否含有氧气。
    【拓展延伸】(1)碳酸氢钠俗称为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答案为: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容易在内部残留,所以需要通入空气排出内部残留的二氧化碳,避免造成实验误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若不增加b,直接进入a,造成实验结果偏大,影响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排出内部残留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a中影响实验结果。
    (3)a增加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
    NaHCO3+HCl=NaCl+H2O+CO2↑
    84 44
    m 0.88g
    m=1.68g,则碳酸氢钠的含量==11%;
    故答案为:11%。
    (4)不增加浓硫酸,则有水蒸气进入a,造成a的质量增加,使得测量结果偏高;
    故答案为:偏高。
    29.(7分)(2022广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
    (1)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②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CO2发生装置,要求添加盐酸无需拆开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哪些?______________(填标号)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如下表。每个实验均在反应开始后,就立即用排水法连续收集多瓶CO2,表中“—”表示气泡太少,不再收集。
    ①该小组研究了哪些因素对反应快慢的影响?_______
    ②为了分析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可对比表中实验_______(填标号)。
    A.2和3 B.2和4 C.4和5 D.1和6
    ③根据实验数据反映出的规律,表中数值t的合理范围是:_______(3)该小组在反应开始后立即收集第1瓶气体,你认为该做法合理吗?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ABD
    (2) ①. 盐酸浓度和大理石的形状 ②. B ③. 11 ; 14
    (3)合理,因为该实验是通过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时间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收集的气体是否纯净对该实验无影响。(其他合理即可)
    【解析】(1)①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②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添加盐酸无需拆开装置则选用双孔橡胶塞,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橡胶塞,故填:ABD;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盐酸浓度和大理石的形状是变量,因此该小组研究盐酸浓度和大理石的形状对反应快慢的影响;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为了分析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盐酸浓度不同时,其他变量必须相同,实验2和4中盐酸浓度不同,加入盐酸的体积相同,大理石的形状相同,故选:B;
    ③根据实验数据反映出的规律,盐酸浓度10%时,和块状的大理石反应生成第一瓶气体所需的时间是11秒,盐酸浓度7.5%时,和块状的大理石反应生成第二瓶气体所需的时间是14秒,表中数值t的合理范围是:11(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合理,因为该实验是通过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时间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收集的气体是否纯净对该实验无影响。
    目的
    鉴别CO2,CO
    鉴别CO2,CO
    除去CO2
    除去CO
    操作
    选项
    A
    B
    C
    D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备CO2
    除去CO2中混有的HC1气体
    干燥CO2
    排空气法收集CO2
    装置图
    序号
    反应物
    收集每瓶气体所用时间(单位:秒)
    盐酸
    浓度
    盐酸
    体积
    大理石
    形状
    第1瓶
    第2瓶
    第3瓶
    第4瓶
    第5瓶
    第6瓶
    实验1
    10%
    70mL
    小颗粒
    8
    9
    10
    12
    14
    19
    实验2
    块状
    11
    12
    15
    17
    21
    23
    实验3
    7.5%
    70mL
    小颗粒
    10
    12
    13
    15
    17
    26
    实验4
    块状
    t
    14
    16
    19
    22
    24
    实验5
    5%
    70mL
    小颗粒
    14
    18
    19
    32
    63

    实验6
    块状
    20
    31
    59



    相关试卷

    第4章 燃料及其燃烧-【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 这是一份第4章 燃料及其燃烧-【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文件包含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教师版docx、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必备单元知识清单沪教版·上海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A卷·基础过关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 这是一份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A卷·基础过关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文件包含第4单元燃料及其燃烧A卷·基础过关练解析版docx、第4单元燃料及其燃烧A卷·基础过关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3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B卷·能力检测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 这是一份第3单元 走进溶液世界(B卷·能力检测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文件包含第3单元走进溶液世界B卷·能力检测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原卷版docx、第3单元走进溶液世界B卷·能力检测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4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B卷·能力检测练)-【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AB卷(沪教版.上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