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应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2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蹒跚(mán) 狼籍 恹恹欲睡(yàn) 自出心裁
B 遒劲(jìn) 踌躇 春寒料峭(qià) 俯仰生资
C. 鲜腴(yú) 秀颀 坦荡如砥(dǐ) 重峦叠嶂
D. 倔强(jué) 琐屑 潜滋暗长(qián) 长途拔涉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字音字形。
A.蹒跚(mán)——pán, 狼籍——狼藉;
B.遒劲(jìn)——jìng,俯仰生资——俯仰生姿;
D.长途拔涉——长途跋涉;
故选C。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假期的计划,他心里却是无动于衷。
B. 秋日里,来趵突泉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C. 成都基地里的大熊猫憨态可掬,尤其在玩耍嬉戏时惟妙惟肖,萌翻了众人。
D. 德州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无动于衷,心里不受感动;不动心。与“心里”重复;
B. 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能用来写车辆;
C.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不能用来写大熊猫;
D.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适当的措施。正确;
故选D。
3. 下面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曾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C. 簪缨:代指平民百姓。簪和缨都是古代平民的帽饰。
D. 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此可知,《愚公移山》一文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句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南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C.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故选C。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谷爱凌奋力拼搏,终于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庆云县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让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屏幕进入人们的视线。
D. 青少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去掉“经过中国小将谷爱凌的奋力拼搏”中的“经过”;
C.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让”;
D.句式杂糅,删去“的重要原因”或“造成的”;
故选B。
5. 默写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2)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写天云相接、银河流转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作者誓死忠君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威武不能屈 ②. 感时花溅泪 ③. 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 悠然见南山 ⑤. 天接云涛连晓雾 ⑥. 星河欲转千帆舞 ⑦. 报君黄金台上意 ⑧.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威武、溅、奈、携”等字词容易写错。
名著(8分)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我通常都看见 A 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选段【二】: B 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昆虫,即使你没有亲眼见过,也至少听说过它的名字。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
6. 以上选段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_(人名)的《昆虫记》,他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揭开了昆虫鲜为人知的奥秘,如选段【一】写出了_____的生活习性,选段【二】写出了_____的形态特征,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
7. 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这部著作的语言特色。
【答案】6. ①. 法布尔 ②. A蝉 ③. B萤火虫
7. 示例:选段一“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拟人化,生动描绘蝉的生活习性。
选段一“狂饮”“唱”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蝉饮树汁、夏日长鸣的生活习性。
选段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萤火虫的发光器比作一盏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萤火虫的形态特征。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考查对名著常识及内容的了解。《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等,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从选段【一】“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等提示性信息可知,文本叙写的对象是“蝉”;从选段【二】“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在宁静的夏夜,你经常会看到它们在草丛中游荡”等提示性信息可知,文本叙写的对象是“萤火虫”。据此可填写作答。
【7题详解】
考查对名著语言特色的理解。《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作品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的绘都恰到好处,使用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选段【一】“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的语句,将蝉拟人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生活习性。再如,选段【二】“它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的语句,将萤火虫的“发光器”比喻为“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萤火虫的形态特征。
二、阅读(52分)
(一)(10分)
居竹轩元
倪瓒
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
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
映叶黄鹂还自语,傍人白鹤亦能驯。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
8.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押_______韵。
9. 请简要赏析第二联中“侵”“覆”两字的妙处。
10. 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屋主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 ①. 律诗 ②. in
9. 运用拟人的修辞,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林的繁茂和生机勃勃,传达出作者对竹林的喜爱之情。
10. 全诗营造一种清新淡雅,生趣盎然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
【解析】
【8题详解】
考查诗歌体裁和文学常识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声韵、平仄要求不同,律诗一般押平声韵,律诗每一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古绝句不受近体诗平仄的束缚。故《居竹轩元》是一首七言律诗。从每句的末字“滨(bīn)、邻(lín)、驯(xùn)、贫(pín)”可知,压的是in韵。
故本题答案依次为:律诗;in。
【9题详解】
考查词句赏析。第二联大意为:台阶前的竹林迸发出竹笋,侵占了阶前的小路。细雨过后,竹子垂下绿阴,想要覆盖住邻家。“侵”“覆”运用拟人的说法,把竹笋长到小径上和绿阴覆盖了邻家说成是竹子有意识的行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林的繁茂。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屋边竹林的喜爱之情,传达出作者恬静淡雅的生活志趣。
【10题详解】
第一问:考查赏析诗中氛围。首联点明自己结茅的地点,引出屋旁的竹林。“如云”表现了竹林的繁茂。第二联紧扣“阶前”与“雨后”两个细节,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表现竹林的勃勃生机。第三联转而描写动物,黄鹂自语,白鹤傍人。末段议论,直接点明了作者高洁的志趣。竹林茂密成阴,竹笋生机勃勃,黄鹂鸣叫可人,白鹤傍人而不飞,渲染了一派宁静祥和,富有生趣的氛围。
第二问:考查赏析作者感情。尾联“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点明了作者的思想感悟。“静者”指诗人自己,“忘声色”是说完全忘记了凡尘俗世的喧嚷。“未觉贫”直接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人生情趣。故本诗表现了屋主人对繁华世俗的摒弃,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二)(17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译注》)
(乙)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②,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子房:即张良,表字子房。②馈饷:粮饷。
11.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畔之
③镇国家
12.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始龀,跳往助之B. 连百万之军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3. 文中画横线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B.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C.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D.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14. 翻译文中的句子。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5. 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
根据(乙)文我们可以概括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和①_________;我们也可以用(甲)文原句②“________________”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
【答案】11. ①放弃 ②同“叛”,背叛 ③镇守 12. A 13. B
14. ①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②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
15. ①. 心胸宽广、善于用人之长 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析】
【11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①委而去之:守城一方弃城而逃。去:离开
②亲戚畔之: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同“叛”,背叛。
③镇国家:镇守国家。镇:镇守。
【12题详解】
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
A.代词,指愚公;
B.助词,的;
C.助词,的;
D.助词,的;
故选A。
【13题详解】
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做简单翻译,理解句子大意,然后根据基本的古文语法规则进行句读,同时善于利用虚词的作用,如一些句首句末的语气词,句中的助词等。
句意为:各位诸侯将领,请你们不要隐瞒我,都坦率地说一说,我为什么能够得到天下?“列侯诸将无敢隐朕”是刘邦对众位臣子的第一个要求,要求他们都不要隐瞒自己,此处应断开。“皆言其情”是第二个要求,要求他们都说实情,故此处应断开。“吾所以有天下者何”是刘邦提出的问题。正确断句为:列候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故选B。
【14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得道者,实施“仁政”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
(2)句重点词语:夫,发语词;运,运筹;帷幄,军用帐幕;决胜,决定胜利;千里之外,指战场。
【15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甲文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等内容阐述的道理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乙文中“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等内容从侧面表现刘邦的心胸宽广;“夫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等内容表现刘邦能利用人所长。
据此分析可知,(1)刘邦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心胸开阔、能用人所长,所以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而项羽嫉贤妒能,不能和天下任共享利益,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所以刘邦战胜了项羽。(2)从而揭示了甲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高祖说:“各位诸侯将领,请你们不要隐瞒我,都要说真话,我为什么能够得到天下?项氏为什么会失去天下?”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攻下了城邑就封给他,和大家利益相共;而项羽妒贤嫉能,有功的人遭陷害,贤良的人被怀疑,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攻占了土地不给人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讲到运筹策划于帷帐之中,取得胜利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安抚百姓,调运军粮,使运输线路不被阻断,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人才,而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为什么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手下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三)(6分)
文明宝藏——三星堆遗址
①“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2021年3月,作为发现范围较广、考古时间较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再度以辉煌的新发现震惊世人。
②2021年初,重启后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再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以往相比,这次考古工作不仅发掘有大量的精美器物,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亮点之一。据参与考古工作的相关人员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环境就是一片田野,如今的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这些玻璃房子由探方工作舱、现场考古实验室、文物应急保护室、文物修复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组成。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实现考古发据、系统科才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考古工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另一方面,种也便于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广大网友实时收看考古发掘进展。
③本次考古发掘工作极为复杂,难度极大,国家尤为重视。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加入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之中,涵盖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环境生等9个专业,甚至为了探明祭祀坑的“火燎”情况,还邀请数十位专业消防人员参与研究。
④从目前的考古进展可知,三星堆遗址断发现有6座“祭祀坑”,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加上20世纪80年代所发现的2个祭祀坑,专家们普遍认为这8个“祭祀坑”总体构成了三星堆祭祀区,是古蜀国专门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正如《左传》所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我”,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体现了三星堆遗址已具备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独特的技术、艺术和精神信仰。
⑤可以说,三星堆遗址的考古远不止对古蜀文化本身的了解,它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三星堆遗址的众多未解之谜将逐一被世人揭晓。
(原文有改动)
16. 选文第①段写“三星堆遗址新发现震惊世人”有什么作用?
17.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6. 引出说明对象三星堆遗址,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的说明。
17. 举例子,列数字,说明了本次考古发掘工作极为复杂,难度极大,国家尤为重视。
【解析】
【16题详解】
考查说明文语段作用。
联系首段“2021年3月,作为发现范围较广、考古时间较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本段引出说明对象——三星堆遗址;怎么“震惊世人”呢?读者不禁想深入了解“三星堆遗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联系第②段“2021年初,重启后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再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以往相比,这次考古工作不仅发掘有大量的精美器物,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亮点之一”可知,首段引出了下文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的说明。
【17题详解】
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列图表等。
说明方法:根据第③段画线句中关键词“例如”一词可知,此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语句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涵盖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环境生态等9个专业”可知,此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的说明了本段“本次考古发掘工作极为复杂,难度极大,国家尤为重视”的内容;使说明内容更具说服力。
(四)(共19分)
越冷越好吃
张佳玮
①小时候,冷嗖嗖的冬日黄昏出校门,便会遇到埋伏:卖烤山芋的小贩立在路旁,橘色火焰暖着眼睛,山芋的香味温润醇厚,仿佛蓬松的固体,塞鼻子,走喉咙,直灌进你已经饿空了的肚子。无法抗拒,掏钱买了。小孩子心急嘴馋,捧着烤山芋,烫得左手换右手,也不思考一下,手都受不了,口腔如何忍耐,只顾撕开烤脆了的皮,一口咬在烤得酥烂、泛着甜味、金黄灿烂的山芋上,觉得像一口咬住了太阳。第一口总是特别软糯好吃,第二三口,就稍微腻了,一舌头这玩意儿,真是刁钻古怪!可是山芋也确实是,闻着比吃着香——这时试着咬一口皮,会觉得脆山芋皮似乎比芋肉还甜些,耐嚼些。吃完了,满嘴泛甜,全身暖和,把暖黄色都装进肚里了:这就能回家了!
②到周末了,我和爸爸裹着一身寒气,一起出门吃羊肉汤。江南的羊肉汤,大多打着“湖州羊肉”“苏州羊肉”的招牌。好羊肉汤,需要极好的羊骨头,花时间熬浓熬透,才会香得轰轰烈烈。先沿路买几个白馒头或面饼,进了油光黑亮的小店,顿觉温香同时袭来,招手要碗羊肉汤。店主一掀巨桶盖,亮出热气蒸腾看不清就里的大锅,舀出几大勺汤,捞几大块羊排。一大盆汤递来,先撒进去一把碎葱叶,被汤一烫,立刻香味喷薄,满盆皆绿。先来一口汤,满口滚烫,背上发痒,额头出汗。然后夹起一块羊排,连肥带瘦,一缕缕肉撕咬吞下,就着白馒头或面饼吃,塞了肚子,末了一大碗汤连着葱,轰隆隆灌下肚去,只觉得从天灵盖到小腹,噼里啪啦贯通了。赶紧再要一碗。第二碗羊汤比第一碗少些滋味,所以得加些葱,加些辣,羊汤进了发烫的嘴,才能爆出更香更烈的味道,只觉得脚底一路通透,直暖到头顶,全身汗湿,衣服都穿不住了,嘴里呼呼往外喷火: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呢。
③冬天也有越冷越好吃的食物。
④我小时候,无锡的熟食店四季有牛肉供应,但入冬才有白切羊肉卖,常见人买了下酒。用来下热黄酒或冰啤酒显然不妥,通常是白切羊肉,抹些辣椒酱,用来下冷白酒。连羊脂膏一起冻实了的白切羊肉最是好吃。咀嚼间,肉的口感,有时嫩滑如鹅肝,又有丝丝缕缕的疏落感。更妙在脂膏凝冻,掺杂其间。一块白切羊肉,柔滑冷洌与香酥入骨相互掩映。过年前后,买包白切羊肉回来能直接冻硬,嚼得你嘴里脆生生冒出冰碴声。吃冷肉、喝冷酒,冷香四溢,全靠酒和肉提神,给自己体内点起火来。因此,冬天和人吃白切羊肉、喝冷白酒,到后来常是两个人双手冰冷,吃块羊肉就冷得脖子一缩,但面红似火、口齿不清、唇舌翻飞,令人欲罢不能。
⑤巴黎的冬天,即便冰箱里只剩土豆和咖喱,也可以活下去:土豆切块儿,煎一煎,加水,撒咖喱粉,慢慢炖。咖喱粉融的酱混着炖得半融的土豆,会发出一种“扑扑啵啵”的响声,比水煮开的声音闷得多。这简直就是提醒你:我们这汁可浓啦,味可厚啦,一定会挂碗黏筷,你可要小心哪。等土豆和咖喱融合了,浇在白米饭上,一片金黄,香气四溢。这还没完:没吃完的咖喱搁在冰箱里,次日午间,端出来,咖喱已经冷却,搁在白米饭上,前一天的浓香已经去了,倒有一种妖异润滑的浓香。
⑥以前我们去乡下吃宴席,吃鱼喜欢红烧。整条鱼焖得红里泛黑,甜香酥撒。吃剩下的红烧鱼,拿掉骨头,肉刮碎散在汤里,放进冰箱。次日早上,端出盘子,鱼汤已经冻住,凝结如脂膏,状若布丁,下面暗藏着无数碎鱼肉丁,滑且鲜,用来下粥下酒都好。我小时候不大懂,一勺鱼汤冻搁在粥碗上,正找肉松往粥里撒呢,回头一看,鱼汤冻被暖粥融了,鱼肉犹在,大惊失色,差点儿急哭了。
⑦袁枚写过,炒素菜须用荤油。这话说白了,就是有肉味,沾荤腥,多油头,能跟脂肪、糖分沾边儿的,总是比较好吃。冬天,尤其得这么过。我们当然知道一切健康的秘诀,但很多时候,美味就是和健康背道而驰,冬天就是得吃高热量的。反过来想想:如果冬天还是只能吃水煮卷心菜,固然可以健康平淡地活下去,但这样的人生,实在也少了一点儿乐趣呢。
(文章有删减)
18. 文章围绕着“越冷越好吃”写了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9.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①末了一大碗汤连着葱,轰隆隆灌下肚去,只觉得从天灵盖到小腹,噼里啪啦贯通了。
②鱼汤已经冻住,凝结如脂膏,状若布丁。
20. 分析文章题目“越冷越好吃”的作用。
21. 请从文中找出与第⑦段“冬天,尤其得这么过”这句话相呼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22. 在寒冷的冬天,你最喜欢哪种美食,请描写一下你吃这种美食的感受,不少于50字。
【答案】18. ①黄昏在校门口吃烤山芋;②周末和爸爸喝羊肉汤;③冬天吃白切羊肉;④冬天在巴黎吃土豆炖咖喱;⑤用鱼汤冻下粥。
19. ①这一句运用拟声词,“轰隆隆”“噼里啪啦”生动、夸张地写出喝羊汤后温暖、舒服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②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冻住的鱼汤比作脂膏、布丁,生动形象地写出鱼汤冻住后的样子,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0. 题目新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冬日冷食的喜爱与怀念。
21. 句子: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呢。
作用:照应结尾,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突出强调了在寒冷的冬天要吃烤山芋、喝羊肉汤,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
22. 示例:冬季是吃糖葫芦的季节,焦黄色的脆糖衣包裹着红红的山楂,闪闪发亮!糖葫芦花样繁多,夹心的,山药的,混合香蕉的……似乎你想吃的水果,串成串都可以做糖葫芦。酥脆的糖浆入口粘牙,酸爽的山楂在糖浆的包裹下显得格外清爽,那种酸甜可口的味道是承包一整个冬季的美味。
【解析】
【18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①段中“小时候,冷嗖嗖的冬日黄昏出校门,便会遇到埋伏:卖烤山芋的小贩立在路旁,橘色火焰暖着眼睛,山芋的香味温润醇厚,仿佛蓬松的固体,塞鼻子,走喉咙,直灌进你已经饿空了的肚子。无法抗拒,掏钱买了。小孩子心急嘴馋,捧着烤山芋,烫得左手换右手,也不思考一下,手都受不了,口腔如何忍耐,只顾撕开烤脆了的皮,一口咬在烤得酥烂、泛着甜味、金黄灿烂的山芋上,觉得像一口咬住了太阳。第一口总是特别软糯好吃,第二三口,就稍微腻了,一舌头这玩意儿,真是刁钻古怪!可是山芋也确实是,闻着比吃着香——这时试着咬一口皮,会觉得脆山芋皮似乎比芋肉还甜些,耐嚼些”可概括为:黄昏在校门口吃烤山芋;
结合②段中“到周末了,我和爸爸裹着一身寒气,一起出门吃羊肉汤。江南的羊肉汤,大多打着‘湖州羊肉’‘苏州羊肉’的招牌。好羊肉汤,需要极好的羊骨头,花时间熬浓熬透,才会香得轰轰烈烈”可概括为:周末和爸爸喝羊肉汤;
结合④段中“我小时候,无锡的熟食店四季有牛肉供应,但入冬才有白切羊肉卖,常见人买了下酒。用来下热黄酒或冰啤酒显然不妥,通常是白切羊肉,抹些辣椒酱,用来下冷白酒。连羊脂膏一起冻实了的白切羊肉最是好吃”可概括为:冬天吃白切羊肉;
结合⑤段中“巴黎的冬天,即便冰箱里只剩土豆和咖喱,也可以活下去:土豆切块儿,煎一煎,加水,撒咖喱粉,慢慢炖。咖喱粉融的酱混着炖得半融的土豆”可概括为:冬天在巴黎吃土豆炖咖喱;
结合⑥段中“以前我们去乡下吃宴席,吃鱼喜欢红烧。整条鱼焖得红里泛黑,甜香酥撒。吃剩下的红烧鱼,拿掉骨头,肉刮碎散在汤里,放进冰箱。次日早上,端出盘子,鱼汤已经冻住,凝结如脂膏,状若布丁,下面暗藏着无数碎鱼肉丁,滑且鲜,用来下粥下酒都好。我小时候不大懂,一勺鱼汤冻搁在粥碗上,正找肉松往粥里撒呢,回头一看,鱼汤冻被暖粥融了,鱼肉犹在,大惊失色,差点儿急哭了”可概括为:用鱼汤冻下粥。
【19题详解】
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可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句式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
(1)结合“末了一大碗汤连着葱,轰隆隆灌下肚去,只觉得从天灵盖到小腹,噼里啪啦贯通了”的内容,由“轰隆隆”“噼里啪啦”可知,本句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又夸张地写出喝羊汤后温暖、舒服的感受,表达了出作者对羊汤的喜爱。
(2)结合“鱼汤已经冻住,凝结如脂膏,状若布丁”的内容,由“如脂膏,状若布丁”可知,句中把冻住的鱼汤比作脂膏、布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鱼汤冻住后的样子,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0题详解】
考查标题作用。
结合题目“越冷越好吃”可知,首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什么东西越冷越好吃”,新颖有趣;
结合③段中“冬天也有越冷越好吃的食物”,⑦段中“冬天,尤其得这么过。我们当然知道一切健康的秘诀,但很多时候,美味就是和健康背道而驰,冬天就是得吃高热量的。反过来想想:如果冬天还是只能吃水煮卷心菜,固然可以健康平淡地活下去,但这样的人生,实在也少了一点儿乐趣呢”的内容可知,“越冷越好吃”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作者对冬日冷食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21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和句段作用。
结合②段中“到周末了,我和爸爸裹着一身寒气,一起出门吃羊肉汤。……第二碗羊汤比第一碗少些滋味,所以得加些葱,加些辣,羊汤进了发烫的嘴,才能爆出更香更烈的味道,只觉得脚底一路通透,直暖到头顶,全身汗湿,衣服都穿不住了,嘴里呼呼往外喷火: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呢”的内容可知,本段在“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呢”与第⑦段“冬天,尤其得这么过”这句话相呼应;从结构上来看,照应结尾,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结合⑦段中“冬天,尤其得这么过。我们当然知道一切健康的秘诀,但很多时候,美味就是和健康背道而驰,冬天就是得吃高热量的。反过来想想:如果冬天还是只能吃水煮卷心菜,固然可以健康平淡地活下去,但这样的人生,实在也少了一点儿乐趣呢”的内容可知,作者突出强调了在寒冷的冬天要吃烤山芋、喝羊肉汤,冬天要这么过,才有些滋味。
22题详解】
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在寒冷的冬天,你最喜欢哪种美食”“请描写一下你吃这种美食的感受”,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进行描写即可。可适当使用修辞手法,注意语句通顺,不得少于50字。
示例:寒冬中,买来一包热气腾腾的用牛皮纸包的栗子,掀开盖,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迫不及待拿出一颗滚烫的栗子,在手里来回倒,吹气使冷,拨开一颗放进嘴里,还是一不小心就被烫到,隔天舌头上冒出一个泡。即便嘴角起泡,明年的栗子季到来之前,仍然怀念这一口刚起锅的滚烫甜糯滋味啊!
三、应用(10分)
光明学校开展“智慧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23. 学校想邀请著名作家莫言先生参加“智慧阅读”活动,校团委拟写了一份邀请函,但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修改。
尊敬的莫言先生:
您好!为了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目的,我校将于2022年5月20日开展《智慧阅读》实践活动,特向您发出诚挚邀请。敬请您于5月20日下午三点惠顾我校礼堂,给广大师生做阅读讲座。全体师生诚挚欢迎您的到来!
光明学校团委
2022年5月18日
24. 学校开展“智慧阅读”活动,准备创办刊物,刊载学生的读书心得和原创诗文,现面向全校征集刊物名称,请你投稿。要求名称简明,源自经典名篇或名言,并说明理由。
刊物名称:《_______》
出处及理由:_______
25. 班级新设了“阅读角”,请你为“阅读角”写一则宣传语。
【答案】23. ①在首行正中写“邀请函”;②去掉“为目的”;③《智慧阅读》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④“惠顾”改为“莅临”。
24. ①. 学思; ②. 出自“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鼓励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并且希望学生能够对身边的事物有所学习和思考,创作出优秀的诗文。
25.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校园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邀请函写作分析。
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但要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看懂就行,遣词用句要大方得体,讲究文明用语,不要太多文字。
本题没有标题,应在首行正中写“邀请函”;“为了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目的”语意重复啰嗦,去掉“为目的”;《智慧阅读》用书名号不对,应该为双引号;“惠顾我校礼堂”“惠顾”一词不得体,不合语境,改为“莅临”。
2.本题考查综合表达能力。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智慧大阅读”活动的主旨,为刊登学生读书心得和原创诗文的刊物拟写名称,且该名称需要源自经典名篇或者名言。
示例:刊物名称:知新;
出处及理由:出自《论语》“温故而知新”,这是告诉我们应该多多复习,才会有新的收获,也比较符合“智慧阅读”的主题,主张通过多次的阅读获取新的感悟和知识。
3.标语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标语的拟写与欣赏是语言运用题的创新。标语具有语言精练、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等特点,语言多使用夸张、双关、比喻等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宣传语。宣传语的特点是语言简洁,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句式往往比较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示例:走进图书海洋,领略人生百态。
四、写作(60分)
26. 按要求作文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最近非常流行的歌曲《少年》,唱出了很多初三学子的心声。回首挑灯夜战的岁月,奋勇拼搏的年华、突破自我的瞬间……都是“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的难忘少年时光,这些时光让人回味、思考,感悟。
请以“加油,少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书写正确,规范、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加油,少年
汗水和泪水,努力和拼搏,用细腻的笔画勾勒出无悔的青春。时光飞逝,岁月如流,转眼间十四个绿色的春天,十四个灿烂的夏天,十四个金色的秋天,十四个银色的冬天,十四个少女的梦,十四个花季雨季。已经化为过眼烟云,消失在天际,一切的一切都像虚幻的梦境,而我们正是那寻梦的少年。
编织着甜蜜而美丽的梦,我升入了初三。初三是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时的我们经过初一初二的磨合,也开始少了几分冲动,多了几分理智;少了几分张扬,多了几分持重。踏进初三,老师们便苦口婆心的开始对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初三的分化程度非常严重”,”初三要努力学习,否则成绩就会一落千丈,中考自然名落孙山。”之类的话便成了家常便饭。
虽然开学才三个星期,但是我感觉像是中考一般。食也匆匆,行也匆匆。早上灯亮的早,晚上灯熄的晚。对于这种生活,大概每个人都会经历吧。从此,学习不仅是学习,而成了我的事业。上课写字写的要快,而且要保证书面的整洁。大脑不间断的接受着老师的信号,却还要强迫脑细胞尽可能的记住每一句话。成堆的作业让我很无奈。但是我惊异的发现我自己在一天内竟然做了那么多事情,我开始享受奋斗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初三要接受两门学科的会考,还增添了一门新课程——化学。也许这种刺激的生活回让我们不知所措,但是要坚强勇敢的面对一切。这才仅仅是初三,还有更严峻的考验在等着我们。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腿更长的路。”在迈向中考的这条路上,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以我们的激情和毅力来挥洒这段刺激,充实,开心,幸福的岁月。
初三,加油!加油,少年!我们一起努力。为了美好时光,去勇敢追寻自己的梦。为这三年的学海之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加油”是对自己或别人的一种鼓励与助威。”少年”限定了年龄阶段,少年是指十岁左右至十五六岁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作文中少年可以是具体某个少年,也可以的少年这一阶段的人群。
其次,思路。根据题干提示打开思路,处在少年时期,尤其是初三学子,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大考,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各种困难坎坷都会发生,这时需要鼓励助威。在写作内容上,可以写少年经历了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挫折后,在别人或自我的鼓励中慢慢成长,最终坚强起来的故事。作文适合写记叙文,结合自己的经历,抒写出真情实感;也可写成议论文,围绕“少年强则国强”等阐述。在写作方法上,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少年”内心的感受。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小事突出较深刻的主旨,体现出少年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结构。本文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少年应该有的模样,用勉励的话语奠定全文积极向上的感情基调;中间可以采用三到四个小段落叙述攻破困难的历程;最后再总结全文,立定志向,奋勇前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情景默写,名著阅读,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阅读,综合应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