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第1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第2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第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的过程,称为风化,属于物理变化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雾霾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
    B.脱去结晶水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爆竹爆炸是黑火药的爆炸反应,物质在氧气中快速燃烧,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正确;
    故选B。
    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除了杀菌、消毒外,还广泛地用于环保、灭藻、漂白、保鲜、除臭等方面
    B. 用化学方法在铝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目是增强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C. 是红棕色粉末,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的红色颜料
    D. 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A.ClO2具有强氧化性,应用十分广泛,除用于一般的杀菌、消毒外,还广泛地用于环保、灭藻、漂白、保鲜、除臭等方面,A正确;
    B.在铝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能保护内部金属,增强耐磨性和抗腐蚀性,B正确;
    C.是红棕色的固体粉末,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的红色颜料,C正确;
    D.苏打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小苏打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小苏打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D错误;
    故选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铵溶液、盐酸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B.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 次氯酸、纯碱、硫氰化钾、干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铵溶液、盐酸都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亚硫酸为电解质但是非电解质,B正确;
    C.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没有限定的情况下,无法比较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C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D错误;
    故选B。
    4.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的为氧化剂,失电子的为还原剂
    C.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数的多少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中不一定存在化合价改变,故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还原剂化合价升高为失电子,氧化剂化合价降低为得电子,B正确;
    C.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氧气转化为臭氧,C正确;
    D.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数的多少无关,与得失电子难易有关,D错误;
    故选D。
    5. 铀是核反应堆的重要原料,下列关于铀的一种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核外电子数为95B. 质量数为235C. 核电荷数为92D. 中子数为143
    【答案】A
    【解析】
    【分析】表示质子数为92,质量数为235,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3,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所以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92-3=89,A错误;
    B.根据核素的表示方法可知,上述微粒的质量数为235,B正确;
    C.核电荷数=质子数=92,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35-92=143,D正确;
    故选A。
    6.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ml/LNaOH水溶液中含有为
    B. 标准状况下,11.2L中含有原子数为
    C. 0.3mlCO和0.7m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D. 1ml与足量NaOH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NaClO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体积未知,故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数目,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11.2L的物质的量为,所以含有原子数为0.5ml2ml-1=,故B正确;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l,每个气体含有的质子数为14,故混合气体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故C正确;
    D.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中,1ml氯气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为NA,故D正确。
    答案选A。
    7.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 气体(HCl):饱和溶液
    B. 溶液(溶液):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C. :通过饱和食盐水
    D. 固体():加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A.HCl与溶液反应生成CO2,且CO2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小,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故A正确;
    B.铜粉与 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铜,会在溶液中混有氯化铜,故B错误;
    C.氯化氢能溶于饱和食盐水,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因此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故C正确;
    D.固体加热得到、CO2和水,可以用加热法除去固体中的,故D正确。
    答案选B。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碳酸钡与醋酸反应:
    B. 铝和NaOH溶液反应:
    C. 钾和水的反应:
    D.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弱酸醋酸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BaCO3+2CH3COOH=2CH3COO-+Ba2++H2O+CO2↑,故A正确;
    B.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钾和水的反应生成KOH和H2,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钙和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答案选B。
    9. 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A. 1:1B. 1:6C. 2:3D. 3:2
    【答案】A
    【解析】
    【详解】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铝全部反应,铝的化合价均是从0价升高到+3价,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则放出的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1:1。
    答案选A。
    10. 硫酰氯()常用于制造医药品、染料等,某实验小组拟用干燥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在活性炭催化下制取硫酰氯,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的沸点为69℃,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白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①中,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可控制分液漏斗缓慢逐滴滴加
    B. 装置②中试剂饱和食盐水,装置③中试剂是浓硫酸
    C. 装置④需要热水浴,控制温度超过69℃,装置⑤需要冰水浴
    D. “尾气处理”时需在装置⑤后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D
    【解析】
    【分析】利用纯净干燥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反应制取硫酰氯,由实验装置可知,装置①中制备氯气,装置②中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③中浓硫酸干燥氯气,装置④中发生,装置⑤中吸收产物,最后吸收尾气;
    【详解】A.装置①中,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可控制分液漏斗缓慢逐滴滴加,以便控制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A正确;
    B.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则装置②中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装置③中试剂是浓硫酸,B正确;
    C.的沸点为69℃,因此装置④需要热水浴,控制温度超高69℃,使生成的硫酰氯进入装置⑤吸收,其中装置⑤需要冰水浴,C正确;
    D.为吸收尾气氯气和二氧化硫,同时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④中,则“尾气处理”时需在装置⑤后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错误;
    故选D。
    11. 下列关于F、Cl、Br、I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 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C.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F、Cl、Br、I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2、3、4、5,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故A正确;
    B. F、Cl、Br、I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l>Br>I, F、Cl、Br、I原子半径增大,与氢原子的作用力逐渐减小,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故C错误;
    D. 单质的颜色分别是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和紫黑色,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故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强弱:
    B. 原子半径大小:
    C. 碱性强弱:
    D. 金属性强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因此酸性强弱:,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多,因此原子半径大小:,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因此碱性强弱:,故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 实验室有一包含有NaCl、Na2CO3 ∙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增重,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用五氧化二磷替换装置丙中的氯化钙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B. 若撤去装置戊,则测得Na2CO3 ∙10H2O的含量偏低
    C. 若将装置甲换为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NaCl的质量分数偏低
    D. 若能测量装置乙中样品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则撤去装置丙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用碱石灰(甲装置)除去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是为了防止干扰实验结果;通入空气的目的,是排尽反应前装置内的空气和反应后生成的CO2和水蒸气;乙装置用于灼烧混合物,丙装置用于吸收Na2CO3 ∙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气;装置丁用于吸收Na2CO3 ∙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CO2气体,装置戊用于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丁,干扰实验结果。
    【详解】A.五氧化二磷只吸收水蒸气而不吸收CO2,用五氧化二磷替换装置丙中的氯化钙,可以达到实验目的,A正确;
    B.若撤去装置戊,从右侧出气导管口进入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可能被碱石灰吸收,从而导致测量的CO2的质量偏大,由此引起NaHCO3的质量偏大,Na2CO3 ∙10H2O分解产生H2O的质量偏低,Na2CO3 ∙10H2O的含量偏低,B正确;
    C.若将装置甲换为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有一部分水蒸气随空气进入装置内,导致丙装置测得的水蒸气的质量偏大,NaHCO3的质量不变,但Na2CO3 ∙10H2O的质量偏大,从而使测得的NaCl的质量分数偏低,C正确;
    D.撤去装置丙后,我们只能测定分解产物的CO2和水蒸气的质量和,无法求出分解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即便能测量装置乙中样品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也无法求出NaHCO3和Na2CO3 ∙10H2O的质量,所以若撤去装置丙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正确;
    故选D。
    14. 向FeI2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n(含碘的某微粒)和n(含铁的某微粒)随n(Cl2)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Cl2与I2的水溶液生成HIO3和HCl,HIO3为强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
    B. c点溶液中
    C. b点时已通入氯气的总体积为39.2 L(标况)
    D. d点溶液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已知还原性:I-大于Fe2+,Cl2先氧化I-生成I2,再氧化Fe2+生成Fe3+,过量的Cl2再氧化I2为HIO3,则有从Cl2的物质的量0ml到1ml的反应为:2I-+Cl2=I2+2Cl-,从Cl2的物质的量1ml到2.5ml的反应为:Cl2+2Fe2+=2Fe3++2Cl-,从Cl2的物质的量2.5ml到7.5ml的反应为:5Cl2+I2+6H2O=10Cl-+2+12H+,根据上述分析可知,n(I-)=2ml,n(FeI2)=1ml,n(Fe2+)=3ml,n(FeCl2)=3ml-n(FeI2)=3ml-1ml=2ml,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点对应的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2ml,其中1ml氧化I-,剩余1ml氧化Fe2+,则可氧化2mlFe2+,故a点溶液中,A正确;
    B.由图像数据可知,c点通入的Cl2的物质的量为4ml,其中有4ml-2.5ml=1.5mlCl2氧化I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消耗0.3mlI2,故c点溶液中,B错误;
    C.由图像数据可知,b点n(Fe2+)=n(Fe3+),即此时n(Fe2+)=n(Fe3+)=1.5ml,也即Cl2氧化了1.5mlFe2+,则需要0.75mlCl2,b点共消耗1.75mlCl2,b点时已通入氯气的总体积为1.75ml×22.4L/ml=39.2 L(标况),C正确;
    D.d点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为Cl-和,其n()=2m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n(Cl-)=2n(Cl2)+2n(FeCl2)=2×7.5ml+2×2ml=19ml,故d点溶液中阴离子的个数为(2ml+19ml)×NAml-1=,D正确;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 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9种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为_____(填元素符号),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3)F、A、D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填离子符号)。
    (4)用电子式表示由C和H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
    (5)由E和F形成的氧化物通入足量的B的氢氧化物中,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6)由E和G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
    【答案】15. ①. Na、K ②. Ar
    16. Al(OH)3+OH-=[Al(OH)4]-
    17. O2->Na+>Al3+
    18. 19. CO2+2OH-=CO+H2O
    20. 共价键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Na元素、B为K元素、C为Mg元素、D为Al元素、E为C元素、F为O元素、G为Cl元素、H为Br元素、R为Ar元素;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小问1详解】
    最外层电子为1的是第IA族的元素,即为Na、K,稀有气体Ar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Ar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小问3详解】
    O2-、Na+、Al3+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故O2->Na+>Al3+;
    【小问4详解】
    用电子式表示MgBr2的形成过程为:;
    【小问5详解】
    CO2与足量KOH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H2O;
    【小问6详解】
    由C和Cl形成的化合物为CCl4,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16.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纯净的并研究的部分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正确的顺序是a→_____(填小写字母)。
    (2)装置A中盛放的仪器名称是_____,装置A中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通入足量,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_____。
    (4)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用地康法制氯气,反应原理图示如图(反应Ⅰ温度为450℃):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该方法制取氯气,主要消耗的原料是_____,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
    【答案】(1)defgbc
    (2) ①. 圆底烧瓶 ②.
    (3)先变红后褪色 (4) ①. ②. HCl与O2 ③.
    【解析】
    【分析】依题意,用装置A制取Cl2,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装置C中的饱和食盐水后除去杂质HCl气体,再通入装置D中检验Cl2的部分性质,最后通入装置B中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据此答题。
    【小问1详解】
    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d→e→f→g→b→c。
    【小问2详解】
    装置A中盛放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Cl2通入装置D中时,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最终使试液褪色。
    【小问4详解】
    ①由图知,反应Ⅱ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方法的总反应为,故主要消耗的原料是HCl与O2,反应中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故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即1ml氯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17. 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如图为铁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
    (2)是否为碱性氧化物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_______。
    (3)制备氢氧化亚铁时,现象由白色絮状沉淀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_______。
    (4)已知在强碱溶液中稳定存在,PH越小稳定性越差;则制备时需要在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环境中进行:也可以作为净水剂,能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写出其中离子方程式:_______。其中检验溶液中的试剂是_______。
    (5)FeO、是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某FeO、混合物中,铁原子、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答案】(1)+6 (2) ①. 是 ②. 与盐酸反应生成了盐和水
    (3)
    (4) ①. 碱性 ②. ③. KSCN溶液
    (5)2:1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Fe的化合价为+6;
    【小问2详解】
    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其为碱性氧化物;
    【小问3详解】
    氢氧化亚铁和空气中氧气、水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反应为;
    【小问4详解】
    已知在强碱溶液中稳定存在,PH越小稳定性越差;则制备时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也可以作为净水剂,能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反应中铁化合价由+6变为+3,则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得到氧气,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铁离子能和KSCN溶液变红色,故其中检验溶液中的试剂是KSCN溶液;
    【小问5详解】
    设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则,故a:b=2:1。
    18. 钒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完成下列填空:
    (1)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通常要采用稀硫酸来进行溶解,若实验室需要配制2.0ml/L的稀硫酸500mL,则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的浓硫酸_____mL。
    ②浓硫酸用于配制稀硫酸时,需先进行稀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_____。
    ③在配制上述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_____(填标号)。
    A.该学生在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C.稀释浓硫酸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立即完成后面的配制操作
    D.在烧杯中稀释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2)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等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完善并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
    (4)能与盐酸反应产生和一种黄绿色气体,该气体能与溶液反应从而被吸收,则、、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5)在20.00mLml/L的溶液中,加入0.195g锌粉,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_____(填标号)。
    A.B.C.V
    【答案】(1) ①. ②.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 ABD
    (2)
    (3)1、6、3、、1、6、6、
    (4)
    (5)B
    【解析】
    【分析】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与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1详解】
    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的浓硫酸浓度为,实验室需要配制2.0ml/L的稀硫酸500mL,则应用量筒量取的硫酸体积为;浓硫酸用于配制稀硫酸时,需先进行稀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在配制上述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低的有,A.该学生在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则量取的 浓硫酸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A符合题意;B.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配制溶液中溶质减少,溶液浓度偏低,B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立即完成后面的配制操作,则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大,C不符合题意;D.在烧杯中稀释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则溶质损失,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符合题意;故选ABD;
    【小问2详解】
    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与稀硫酸、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等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3详解】
    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溶液,与反应,方程式为,据此完善并配平题目所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小问4详解】
    能与盐酸反应产生和一种黄绿色气体,V元素化合价降低,盐酸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该黄绿色气体为氯气;则还原性;该氯气能与溶液反应生成、,作还原剂,则还原性,则、、还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小问5详解】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E
    F
    3
    A
    C
    D
    G
    R
    4
    B
    H

    相关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共13页。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