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百花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可能用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Mg 24 Al27 Cl 35.5 Cu 64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66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B. 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 铁、铝、铜在空气中长期放置表面都会生成氧化物
D. 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答案】A
【解析】
【详解】A.煤经过气化生成水煤气,液化生成甲醇,都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硫酸钡不溶于酸,可用于钡餐,但Ba2+可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故B错误;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的是Fe2O3·xH2O。即氧化铁的水合物,不能算是氧化物,铜在空气中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铜: 2Cu+O2+H2O+CO2=Cu2(OH)2CO3不是氧化物,只有铝在空气中生成的是氧化物Al2O3:4Al+3O2=2Al2O3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毒性,不能广泛用于食物增白,故D错误;
故选A。
2. 关于核素说法错误的是
A. 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6B. 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C. 该核素的中子数为 8D. 该核素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原子序数为 6,A项正确;
B.14为该核素的质量数,不是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项错误;
C.该核素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6=8,C项正确;
D.能发生衰变,可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D项正确;
故选B。
3. 下列操作方法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
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 分离水和乙醇
C. 收集氨气
D. 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用一定规格的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A正确;
B. 乙醇和水是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B不正确。
C. 氨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不正确。
D. 氢氧化钠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很强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和瓶口粘合在一起,而不易打开,所以应该用橡胶塞,D不正确。
答案是A。
4. 在含有大量Ba2+、O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B. C. H+D. Fe3+
【答案】B
【解析】
【分析】若离子间能相互反应,便不能大量共存,据此判断。
【详解】A.能与OH-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因此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题意;
B.Ba2+、OH-、Cl-与不会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存在,B符合题意;
C.OH-与H+反应生成水,因此不能大量存在,C不符题意;
D.OH-与Fe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题意;
答案选B
5.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H2OB. CO2C. MgCl2D. KOH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H2O、CO2中只有共价键,MgCl2中只有离子键,K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详解:H2O、CO2中只有共价键,MgCl2中只有离子键,K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只含有离子键的是MgCl2,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类型的判断。一般由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AlCl3、BeCl2除外),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铵盐除外),含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O2的摩尔质量为 44 g
B. 2gH2含有的氢原子数6.02×1023
C. 标准状况下,1mlH2O的体积为22.4L
D. 1L1ml/LKNO3溶液中含1ml K+
【答案】D
【解析】
【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l,CO2的摩尔质量为 44 g/ml,A项错误;
B.,每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H原子,则H原子个数为,B项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C项错误;
D.n()=1ml/L×1L=1m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和,则溶液中含1ml,D项正确;
故选D。
7.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 H2+Cl22HCl
B. Fe2O3+3CO2Fe+3CO2
C. Fe+2HCl=FeCl2+H2↑
D. SiO2+CaOCaSi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H由0升高到+1价,Cl由0降低到-1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Fe由+3降低到0价,C由+2升高到+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B符合题意;
C. 该反应Fe由0升高到+2价,H由+1降低到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置换反应,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下列关于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的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B 电子从溶液中由锌向铜定向移动
C. 该原电池利用电能使锌与硫酸发生反应
D. 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H+)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铜作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铜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
B. 电子从负极(锌)由导线流向正极(铜),故B错误;
C.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即利用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电能,故C错误;
D. 该原电池工作时,氢离子不断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溶液中c(H+)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阴阳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9. 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通入大量O2B. 增大容器容积
C. 移去部分SO3D. 降低体系温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通入大量O2,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 增大容器的容积,各组分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C. 移去部分SO3,减小了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D. 降低体系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综上所述,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10.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而被吸收,A错误;
B.氯气也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B错误;
C.铝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镁不会,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除杂,C正确;
D.碳酸钙会与盐酸反应,过滤后得到的是SiO2固体,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A.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 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C. 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
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易爆炸,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故A不选;
B.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故B选;
C.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易自燃,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故C不选;
D.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排出空气防止因氢气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故D不选;
故选B。
12. 下列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光合作用B. 木炭燃烧
C. 风力发电D. 电解饱和食盐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A选项错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有化学能转变成热能,B选项正确;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C选项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B。
13. 下列化合物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 ( )
A. Na2CO3、碱、电解质B. MgO、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
C. H2SO4、酸、电解质D. 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2CO3水溶液能够导电,是电解质,属于盐类,A选项错误;
B.MgO在熔融状态能导电,属于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B选项错误;
C.H2SO4为二元强酸,是电解质,C选项正确;
D.CO2溶于水并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够导电,但不是本身导电,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14. 下列各组金属的冶炼最适合用H2或CO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
A. Ca、MgB. Al、FeC. Hg、AgD. Fe、Cu
【答案】D
【解析】
【详解】A、Ca和Mg通常用电解方法冶炼,故A错误;
B、Al通常采用电解方法冶炼,Fe采用CO还原法冶炼,故B错误;
C、Hg和Ag一般采用热分解法冶炼,故C错误;
D、Fe和Cu一般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D正确。
【点睛】冶炼金属时,K~Al一般采用电解法,Zn~Cu一般采用热还原法,Hg和Ag一般采用热分解法,Au和Pt一般用物理方法冶炼。
15. 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油脂B. 纤维素C. 蛋白质D. 淀粉
【答案】A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可以称之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比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物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选A。
16.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浓硝酸常因溶有少量而略显黄色
B. 工业上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C. 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冶炼铝,需要添加冰晶石以提高导电能力
D. 水泥、玻璃、碳化硅陶瓷、石墨烯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NO2为红棕色气体,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分解成NO2、O2,因此工业硝酸常因溶有少量的NO2而略显黄色,故A正确;
B.工业上制备氯气,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故B错误;
C.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常电解熔融的氧化铝,需要添加冰晶石作助熔剂,故C错误;
D.水泥、玻璃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答案为A。
17. 图示为反应X=Z的能量变化图,其中X为气态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X=Z属于放热反应
B. 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C. 寻找合适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可以将X=Z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D. 图示反应X=Z的能量变化为(a-c)kJ•m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X的能量高于生成物Z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正确;
B.对于放热反应,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B正确;
C.不确定X→Z的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一定能设计成原电池,C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X=Z的能量变化为(a-c)kJ•ml-1,D正确;
故答案为:C。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银氨溶液可以鉴别葡萄糖和乙酸溶液
B.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C. 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 淀粉遇碘酒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悬浊液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乙酸中不含醛基,不与银氨溶液产生银镜,因此可以用银氨溶液鉴别葡萄糖和乙酸,故A说法正确;
B.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故B说法错误;
C.油脂分为油和脂肪,脂肪主要成分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C说法正确;
D.碘酒中含有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B。
19.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 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
B. 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 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D. 去除废水中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2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NaCl、NaClO、H2O,除了Cl2和H2O不能拆写其余均可拆写为离子,A项正确;
B.食醋为弱酸不能拆写为离子,反应为2CH3COOH+CaCO3=Ca2++2CH3COO-+CO2+H2O,B项错误;
C.FeCl3将Cu氧化为CuCl2而自身被还原为FeCl2,反应为2Fe3++Cu=2Fe2++Cu2+,C项正确;
D.Na2S将Hg2+转化为沉淀除去,反应为Hg2++S2−=HgS↓,D项正确;
故选B。
20. 关于铁的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铁的三种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
B. 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C. 氧化亚铁可应用于瓷器制作中使釉呈绿色
D. 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它是一种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Fe3O4为复杂的氧化物,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看作是由+2、+3价组成的,A错误;
B.FeO、Fe2O3为碱性氧化物,FeO与盐酸反应:FeO+2HCl=FeCl2+H2O,Fe2O3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Fe3O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Fe3O4+8HCl=FeCl2+2FeCl3+4H2O,B错误;
C.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粉末,可用作色素,应用于瓷器制作中使釉呈绿色,C正确;
D.四氧化三铁是复杂的氧化物,属于纯净物,D错误;
故答案选C。
21.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B. 浓硫酸与碳反应时,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C. 将铝片分别投入常温下的浓硫酸和稀硫酸,快速放出气体的是稀硫酸
D. 浓硫酸使胆矾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体现了脱水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能表现弱氧化性,所以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稀硫酸表现弱氧化性,故A错误;
B.浓硫酸与铜碳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没有表现酸性,故B错误;
C.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形成的致密氧化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而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所以将铝片分别投入常温下的浓硫酸和稀硫酸,快速放出气体的是稀硫酸,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蓝色的胆矾晶体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反应中浓硫酸没有表现脱水性,故D错误;
故选C。
22. 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反应错误的是
A. 合成氨:N2+3H22NH3B. 制HCl:H2+Cl22HCl
C. 制粗硅:SiO2+2CSi+2COD. 冶炼镁:2MgO(熔融)2Mg+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业合成氨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N2+3H22NH3,A正确;
B.工业制氯化氢是利用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B正确;
C.工业制粗硅是将SiO2与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粗硅,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C正确;
D.冶炼金属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反应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D错误;
故答案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3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满分 34 分)
23.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___________族。
(2)A、E两种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B、C两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B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元素符号)。
【答案】23. ⅣA 24. HF
25. Mg 26. 2Na+2H2O=2NaOH+H2↑
27. F
【解析】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氟元素、B为Na元素、C为 Mg元素、D为Si元素、E为Cl元素。
【小问1详解】
D为Si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ⅣA族;
【小问2详解】
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 F>Cl,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A、E两种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的是HF;
【小问3详解】
Na、Mg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B、C两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Mg;
【小问4详解】
Na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除稀有气体外,右上角元素非金属性最强,即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
24. 乙酸乙酯是一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1)乙酸乙酯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2)写出乙醇与金属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乙酸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4)乙醇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设计成原电池时,乙醇作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答案】(1)C4H8O2
(2)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3)制作食醋(作调味剂、杀菌消毒)
(4) ①. C2H5OH+3O22CO2+3H2O ②. 负极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4H8O2;
【小问2详解】
乙醇中含有羟基,可以与Na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小问3详解】
乙酸俗称醋酸,可以用于制作食醋、做调味剂、杀菌消毒等;
【小问4详解】
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2H5OH+3O22CO2+3H2O;反应中C化合价由+2升高到+4,被氧化,设计成原电池时作负极。
25. 现有一种铜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铝的含量,称取5.0g此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将100mL稀盐酸加入其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固体2.3g。
(1)求该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所用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答案】(1) 54% (2) 3ml/L
【解析】
【详解】(1)称取5.0g此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将100mL稀盐酸加入其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固体2.3g,该固体为铜,因此混合物中铝的质量为:5.0g-2.3g=2.7g,铝的质量分数为:×100%=54%;
(2)铝与盐酸的反应关系式为:
解得n=0.3ml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HCl)
将气体通过盛有饱和 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B
Cl2(HCl)
将气体通过盛有 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Mg(Al)
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后过滤、洗涤
D
CaCO3(SiO2)
加入足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安徽省皖北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北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在水中水解生成和, 下列“类比”结果正确的是,1ml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百花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百花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