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形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爬山难度B. 增加耕地面积
C. 便于汇集雨水D. 提高地面美观度
2. 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 )
A. 耐旱、耐贫瘠B. 耐旱、耐盐碱
C. 耐涝、耐贫瘠D. 耐涝、耐盐碱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退台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汇集雨水,C正确;由图可知,台阶相对距离较远,较陡,是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而又没有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削坡退台,并不是降低爬山难度,A错误;此山为废弃的石灰岩矿山,岩石裸露,坡度大,不适合耕种,B错误;外缘高,内部低的设计和美观度无关,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地表水缺乏,水源缺乏,所以该地区的植被应具有耐旱的特征,CD错误;该地曾经为矿山,采矿对地表土层破坏大,且山区土层薄,所以该地区的植被应具有耐贫瘠的特征;石灰岩地区降水丰富,土地盐碱现象不明显,B错误;因此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点,A正确。故选A。
【点睛】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1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理想愿景。构建中国主导的“双环流全球价值链”(下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中国处于该价值链的中间节点位置,发挥着中心枢纽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双环流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不同,其决定性因素是( )
A. 产业结构B. 经济总量C. 科技水平D. 开放程度
4. 中国在该价值链中发挥着中心枢纽作用,其中一个体现是( )
A. 与拉美国家开展能源合作B. 向欧美国家输送高端产品
C. 向非洲地区出口初级产品D. 为欧盟国家完成高端制造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全球双环流价值链图可以看到,其第一梯队为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美国,第二梯队为科技实力较强的欧盟及日本,第三梯队为制造业较强的中国,第四梯队为提供原材料和资源的拉美和非洲地区。各梯队之间其最大的差异为科技水平的不同,C选项正确。四大梯队的划分与该地产业结构并无关联,A选项错误。美国经济总量不超过欧盟,B选项错误。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区的开放程度均较高,D选项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中国作为世界上较大的制造业大国,拉丁美洲可为中国提供能源,中国可以助力拉美能源开发,A选项正确。目前中国仍处于中低端制造业位置,即向欧美国家主要输送的是中低端产品,B选项错误。非洲国家向中国主要出口初级产品,中国向非洲主要出口的是工业制成品,C选项错误。高端制造主要在欧盟及美国地区,并非中国向其输送,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某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达程度、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国家政策等因素,均深刻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和程度。
黑龙江省鹤岗市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百年煤城。目前,鹤岗市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的条件下,自身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鹤岗市常住人口为89.1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9万人相比,减少16.8万人,下降15.81%。鹤岗人正努力把鹤岗从“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鹤岗市在城市发展水平中,目前处于()
A. 成长期B. 兴盛期C. 衰退期D. 再生期
6. 鹤岗市今后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其外部因素主要是()
A. 环境污染严重B. 国际市场萎缩C. 新技术的冲击D. 煤炭资源枯竭
7. 鹤岗市“多业并举”可行的有()
①发展煤化工业,延长产业链
②加大技术研发,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
③实行科技振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④加大开采力度,促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5. C 6. C 7.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城市人口增加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由材料可知,鹤岗市2020年常住人口比2010年下降,表明城市化水平下降,结合图示可知,鹤岗市目前处于衰退期,C正确。成长期、兴盛期、再生期都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时期,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环境污染严重属于内部因素,A错误;目前世界能源短缺,国际市场前景较好,B错误;鹤岗市发展的是以煤炭为基础的传统工业,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鹤岗市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影响其今后的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C正确;由材料可知,鹤岗市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发,没有出现煤炭资源枯竭,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鹤岗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仍以主导产业—煤炭为主,发展煤化工业,延长产业链,并对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缓解环境污染问题,①②正确,A正确。目前鹤岗市工业基础较薄弱,科技水平较低,没有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环境;煤炭开采应有序进行,不能盲目加大开采力度,③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点睛】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加强交通建设。(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我国是受沙尘暴危害较大的国家,沙尘对农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下图为“2022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易起沙尘等级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与去年2月相比,今年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沙尘天气日数明显偏少,主要因气候偏( )
A. 冷湿B. 冷干C. 暖湿D. 暖干
9. 甲地较东西两侧地区易起沙尘等级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表颗粒粗B. 植被覆盖多C. 水域面积广D. 地势起伏大
10. 该月,下列四地中农业生产受沙尘影响最大的是( )
A. 华北平原B. 江淮地区C. 四川盆地D. 青藏高原
【答案】8. A 9. B 10. A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已知资料可知,2022年2月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低,不利于土壤解冻和植被萌动返青。2月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其中内蒙古大部、西北地区中东部、青藏高原大部等地偏多1至2倍;积雪覆盖范围广,最大积雪深度达5~20厘米,利于减少地表裸露和抑制沙尘天气发生;加之,2月大风日数较2021年同期偏少1~3天,减轻了对地表的风蚀作用,故A正确;气温偏暖,蒸发会加强,会使土壤解冻提前并且土壤偏干;气候偏干,降雪少,地表裸露面积会偏大,都不利于抑制风沙,因此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甲地为大兴安岭山区,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植被覆盖度增多,植被覆盖多,因此不易起沙尘;西侧为内蒙古高原,属于草原牧区,冬春季节植被覆盖率低,易起沙尘;东侧为东北平原,秋季农作物收获后,冬季地表缺少农作物覆盖,土地裸露,易起沙尘。因此甲地较东西两侧地区易起沙尘等级低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覆盖多,B正确;与地表颗粒粗细、水域面积、地势起伏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华北平原为冬小麦种植区,2月份的沙尘对冬小麦影响很大,A正确;江淮地区比较湿润,且离沙尘源地远,是不易起沙尘区,沙尘对该地的农业生产影响不大,B错误;四川盆地位于南方地区,且北部有秦岭大巴沙的阻挡,而且气候湿润,农业生产很少受沙尘影响,C错误;青藏高原2月虽然是高度易起沙尘区,但2月气温低,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此时农事活动还没有开始,因此沙尘对农业生产几乎没有什么影响,D错误。故选A。
【点睛】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城市腹地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可以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较小时以吸收腹地资源为主,城市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图1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单向吸收模式示意图;图2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双向影响模式示意图,图中C、C1、C2、C3、C4表示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 )
A. 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减弱
B. 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增强
C.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D. 腹地内城市发展速度较慢
12. 图2中C2、C3城市发展速度较C1、C4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人口数量B. 地理位置
C. 交通条件D. 国家政策
【答案】11. B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单向吸收模式知识单方面的吸收两侧经济的要素,并未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而双向影响模式既能吸引周边的城市经济要素,又能对其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腹地城市的互补性,故A错误,B正确;且双向城市的发展将加快中心城市和腹地内城市的发展,故CD错误。答案选择B。
【12题详解】
观察图2可知,C2、C3较C1、C4距离中心城市更近,地理位置更加优越,因此双向辐射带动作用更强,经济发展更快,故B正确;材料主要阐述城市之间的双向发展作用,人口数量的多少并未在图中显示,故A不选;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条件更好,故C不选;材料并未阐述出国家政策引导,故D不选。答案选择B。
【点睛】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周围进行辐射,拉动需求,带动地域性的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链,有中心城区,就有了基本的需求,然后通过这个需求的放大,带来更多的人,以此带动更多的就业、生产、消费。
曹娥江位于浙江东部,20世纪50~70年代,在上游修建了水库。2007年,我国强涌潮河口地区第一大闸——曹娥江大闸(图2)竣工,大闸建成后,闸上将形成长90千米、相应库容达1.46亿立方米的带状河道水库。下图1示意曹娥江流域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曹娥江上游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 )
A. 径流量增大B. 河道淤积C. 流速加快D. 河床加深
14. 推测曹娥江大闸的作用( )
A. 推高潮流冲淤能力B. 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C. 切断潮流泥沙补给D. 改善河口航运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水库下游水量减少,A错误;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河道淤积加重,B正确;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流速减慢,C错误;河道淤积加重,河床变浅,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大闸切断潮流涌入,潮流对河道冲淤能力减弱,A错误;在河流入海口处,海水易涌入,海水会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大闸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拦截潮流带来的泥沙,B错误;河口处的大闸切断潮流携带泥沙补给河流,减少泥沙在河床淤积,C正确;河口处有大闸拦截,不利于船舶通行,不利于河口航运,D错误。故选C。
【点睛】水库修建之后会对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含沙量、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专业村是指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关生产或服务活动的村庄。图为“2008至2017年间河南省专业村市场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专业村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 市场需求B. 协作条件C. 资源禀赋D. 技术水平
16. 河南省专业村( )
A. 形成初期以省外市场为主B. 发展中产生了技术扩散
C. 发展中省内市场份额增加D. 发展后期生产成本降低
17. 发展后期,与非专业村相比,专业村的突出优势是( )
A. 政策B. 交通C. 资源D. 品牌
【答案】15. A 16. B 17. D
【解析】
【15题详解】
专业村发展初期,协作条件、技术水平较差,市场需求是导致专业村出现以及发展的主要动力,A正确,BD错误;资源禀赋河南省内大部分村庄差异不大,C错误。所以选A。
【16题详解】
专业村发展初期,产品质量一般,主要供给省内的小城镇和农村市场,A错误;专业村在发展过程中带动非专业村的生产,出现了技术扩散,B正确;发展过程中,非专业村产品的冲击,导致省内市场份额减少,C错误;发展后期,随着生产技术、设备、管理等投入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D错误。所以选B。
【17题详解】
专业村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品质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D正确;政策、交通、资源非专业村和专业村差异不大,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专业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村是指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或多种相关的生产或服务活动的村庄,按其主导产业类型可划分为农业型、工业型及服务业型三种主要类型。专业村销售市场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差异性、扩张性,在网络结构上表现为“省内紧缩、省外拓展”的演化格局。
2020年7月20日,山西中部引黄工程TBM1标隧洞工程完成,标志着中部引黄工程全长201公里的总干线全线贯通。中部引黄工程99%为地下工程,其中隧洞建设总长度501.5km。下图为引黄入晋调水工程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中部引黄调水工程采用隧洞调水的目的是( )
A. 减少水分蒸发B. 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C. 实现自流引水D. 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19. 沿线所建的多个水库对引黄入晋调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 增加调水总量B. 维持生物多样性C. 保障调水水质D. 调节输水量变化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部引黄调水工程采取隧洞调水,主要是隧洞内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流失减少,故A正确;隧洞内地面硬化,减少了下渗,故B错误;该工程所经过地势起伏较大,隧洞也不能完全自流引水,故C错误;而该工程的修建将一定程度上破坏区域的生态环境,故D错误。答案选择A。
【19题详解】
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实施调水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缺水,在沿线修建水库,主要是为了对整个工程调水进行调节水量,控制水量的输送量,保障用水,故D正确;该沿线是调水工程,调水总量不是有水库调节的,故A错误;水库的修建将增加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减少陆地生物的多样性,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上,并无较大作用,故B错误;水库可以调节河流的含沙量,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水质的作用,但是对该调水工程沿线来说,水库主要作用不是水质问题,故C错误。答案选择D。
【点睛】水库的主要作用:1、防洪。上游筑坝拦水可以调节水流量,降低洪水对中下游的影响,水利工程设施例如大堤还可以防止潮沙和河水对对岸的冲刷,保持水土,对低洼城市具有防洪作用,防止:洪水对农业的伤害。2、用水。解决地方用水,合理分配水利资源。例如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也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3、航运。大坝蓄水后,使上游河道变宽变深,改善上游航运条件,减少了季节对航运的影响。4、供电。水力发电是可持续发展的清吉能源,减少燃油,燃煤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如三峡水电站有力的解决了中国南方的能源危机,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5、灌溉。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经济基础薄弱,2017年城镇化率为36.38%,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呈现全国层面的不均衡与不连贯现象。2017年由中巴两国政府批准的《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提出,建设自中国新疆喀什至巴基斯坦南部沿海城市卡拉奇和瓜达尔的中巴经济走廊,围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形成新的国际物流网络和产业布局,通过产业投资,提升南亚及中亚国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下图示意2017年巴基斯坦城镇数量金字塔与人口金字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巴基斯坦( )
A. 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展较突出B. 超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较突出
C. 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较突出D. 只有小城市发展突出
21. 与巴基斯坦城镇体系特点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要素是( )
A. 以山地为主的地形B. 炎热干旱的气候
C. 海陆联运的交通体系D. 发展缓慢的工业
22.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对巴基斯坦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 促进节点城市发展,提升超大城市的核心作用
B. 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推动中等城市的工业发展
C. 推进沿线交通建设,加快乡村转变为小城市(镇)
D. 形成多条发展轴线,保证各区域城市均衡发展
【答案】20. B 21. D 22. B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小城市数量占比最高,超大城市人口总数占比最高,小城市的人口总数占比也较高,因此,超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较突出,B对,A、C、D错。故选B。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巴基斯坦小城市、小城镇的数量多,城镇体系出现“小城市化”倾向,根据材料“经济基础薄弱”、“形成新的国际物流网络和产业布局,通过产业投资”相关信息可知巴基斯坦的城镇化缺乏工业化支撑,小城市难以吸引人口迁移和扩大城市规模,经济欠发达,D对;巴基斯坦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和炎热干旱的气候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但不是城镇体系出现“小城市化”倾向的主要因素,A、B错;海陆联运的交通体系将促进巴基斯坦沿线经济发展,从而推动沿线城市发展,与其目前的城镇体系特点关系较小,C错。故选D。
【2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巴基斯坦超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较突出,中等城市发展较为滞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呈现不均衡、不连贯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材料“围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形成新的国际物流网络和产业布局,通过产业投资,提升南亚及中亚国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说明巴基斯坦通过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断本国工业化发展,加快中等城市的发展,B对;巴基斯坦超大城市发展迅速,如果提升超大城市的核心作用,将进一步导致城市规模过大,加重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不利影响,A错;小城市(镇)数量多,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推动城市发展,C错;材料中主要强调“中巴经济走廊”,并没有形成多条发展轴线,D错。故选B。
【点睛】从巴国方面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直接为当地民众提供大量工作机会,有效改善巴国基础设施滞后,助力巴国改善电力供给,推动巴国渔业、农产品、纺织等产品“走出去”,推动巴基斯坦摆脱经济困境的重大机遇 。从中国方面看,“中巴经济走廊”带动了沿线一大批能源、电力、公路、铁路等基建重大项目,自然成为中企关注的焦点;中巴商贸、物流、教育等方面迎来良好的合作机遇 。
2012年后,中国产业出现向外双路线输出的现象:低端产业向东南亚相关国家转移,部分制造业及一些高端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转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导致中国低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成本的变化B. 市场需要的变化
C. 资源需求的变化D. 生产要素的变化
24.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能吸引制造业回流的条件主要有( )
①政策扶持 ②劳动力价格降低 ③需求量剧增 ④机器代人的普及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25. 为应对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我国可以( )
①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②完善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 ③发展国际贸易,积极扩大国际市场 ④主动开展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23. A 24. C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中国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低端产业转入东南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部分制造业及一些高端产业向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转移,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高,科技水平高,适合发展高端制造业。因此,导致中国产业双路线输出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的变化,A正确。中国在市场需要方面依然强劲,资源需求的变化、生产要素的变化也不明显,不是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24题详解】
为吸引制造业投资,美欧诸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①正确;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高,②错误,A、B错误;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需求量并没有剧增,③错误,D错误;发达国家科技发达,机器代人普及,生产效率高,可以缓解劳动力价格高的劣势,④正确,C正确。故选C。
【25题详解】
为应对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我国应该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竞争,这样有利于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①正确;完善基础设施,承接产业转移,是应对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的措施,②正确;发展国际贸易,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会加强对外的依赖程度,对我国产业升级改造不利,③错误,ABC错误;主动开展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双路线产业输出格局,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影响因素: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4、国家政策的调整;5、原生产地用地紧张;6、地价昂贵;7、环境污染;8、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二、综合题(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徐州作为百年煤城,曾为江苏省贡献80%以上的煤炭,从“一城煤灰半成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实现了城市面貌的华丽转身。徐州市政府利用煤炭区废弃地大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下图)。打破以往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发展方式,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铜山区大彭镇,重点以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为主,包括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服务于徐州城区(危废覆盖全市城),极为适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1)分析徐州市煤炭开采对该市发展的影响。
(2)说明徐州市极为适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地理原因。
(3)根据材料推测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可采取的产业发展措施。
【答案】(1)有利影响:徐州市是传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基地,煤炭开采有力支撑了其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政府提供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不利影响:引起大面积的地表沉陷,对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和污染。
(2)煤炭资源枯竭及能源地位下降,产业结构单一,限制了徐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较发达,人口众多,环保产业市场广;徐州市煤炭区废弃地再改造的实际需要;政府统一规划。
(3)依托煤炭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规避市场竞争压力,发展特色产品;依托徐州产业环境,融入徐州经济发展;面向中心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把握新农村建设契机,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资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煤炭开采对徐州市发展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方面,徐州作为百年煤城,曾为江苏省贡献80%以上的煤炭,属于典型的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的开采有力的促进了徐州市的经济发展,为政府提供了巨额的财政收入。同时,煤炭等相关产业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不利影响方面,根据材料信息“一城煤灰半城土”可推测,煤炭的开采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污染,同时,煤炭的开采引起了大面积的地表塌陷,对土地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
【小问2详解】
徐州市极为适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一是由于区位条件的变化使得其传统产业面临转型,二是由于当地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大。徐州市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枯竭以及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其单一的产业结构限制了徐州市的经济发展,其产业面临转型,其节能环保产业符合当地煤炭区废弃地在改造的实际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得到政府的统一规划实施。同时,徐州市经济较发达,人口多,市场对环保产业相关产品的需求量大。
【小问3详解】
循环经济产业园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应依托煤炭资源,加大技术投入,发展煤炭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结合图示信息,通过发展环保文化创意及旅游特色产品,规避市场竞争压力,发展特色产品,并依托徐州的产业环境,融入徐州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依托废弃物处理,服务于徐州城区,面向中心城市,发展第三产业。另外,循环产业园还可以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点睛】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飞地经济”即不同的行政地区打破地域管辖限制,“飞出地”一方将产业项目安置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园区内,通过约定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糢式。韶关,地处粤北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东莞,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韶关工业转移园是一块东莞的经济飞地。当前,韶关正在积极推进工业转移园建设,计划将其打造为广东装备制造业总部基地,并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品牌产业。下图为韶关工业转移园分布示意图。
(1)分析韶关能够成为“东莞飞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述韶关工业转移园建设对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义。
(3)分析“飞地经济”模式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
【答案】(1)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地价低,劳动力丰富廉价;有京广铁路、韶赣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韶关钢铁厂可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原材料,产业基础和协作条件较好;当地政策支持。
(2)建设工业转移园,可以引进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可以吸引投资与人才,提高技术水平;可以扩大影响,形成品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等。
(3)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交流和创新;能够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条件;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共同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飞地经济及韶关工业转移园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廉价;读图可知,韶关有京广铁路、韶赣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设备和原料的运输;韶关钢铁厂据工业转移园较近,可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优质原材料,产业基础和协作条件较好;韶关正在积极推进工业转移园建设,有当地政府政策支持等。
【小问2详解】
据材料“计划将其打造为广东装备制造业总部基地,并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品牌产业”可知,韶关工业转移园建设能可以引进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可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品牌,增加经济效益;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吸引投资与人才,带动相关产业集聚,提高技术水平;可以扩大影响,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工业园区减少可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与东莞的联系,提高管理水平等。
【小问3详解】
“飞地经济”模式能够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人员等交流,带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区域各自的优势条件,实现区域优势互补;“飞地经济”模式有利于区域合作共赢,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等。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东半岛北部莱州湾沿岸滨海平原的浅层地下卤水(高盐分地下水)资源丰富,盐碱地多(图甲)。靠近莱州湾的寿光市近年利用滨海盐碱荒地种植盐生植物海篷子,并尝试对海篷子进行产业化项目开发(图乙)。
(1)简析莱州湾沿岸盐碱地形成自然原因。
(2)与夏季相比,判断春季该盐碱地含盐量高低并说明原因。
(3)海篷子等盐生植物的种植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试分析原因。
【答案】(1)海水入侵;地下卤水分布(地下水含盐度高);地下水位较高;蒸发旺盛。
(2)春季高;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蒸发强烈,盐分聚积。
(3)盐生植物吸收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
【解析】
【分析】本题以山东半岛北部莱州湾沿岸滨海平原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盐碱地形成原因、盐碱地改良方法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莱州湾沿岸位于滨海地带,海水入侵,浸渍土壤,导致土壤含盐度较高;浅层地下卤水(高盐分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卤水分布,地下水含盐度高;位于滨海地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渤海莱州湾沿岸风力较大,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分随地下水上升,并在地表积累,形成盐碱地。
【小问2详解】
该盐碱地含盐量春季高,夏季低。该盐碱地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强烈,盐分聚积在地表;夏季是雨季,雨水多而集中,可溶性盐被淋洗带走,地表盐分降低。因此该盐碱地含盐量春季高,夏季低。
【小问3详解】
据图乙分析,海篷子等盐生植物吸收高浓度营养海水,排出低浓度贫养海水,盐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盐分,降低了土壤含盐量;海篷子等盐生植物提高盐碱地的植被覆盖率,降低了气温,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减少了盐分在地表积累;海篷子等盐生植物死亡腐烂,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中学(厦外石分永宁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中学(厦外石分永宁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铭选中学、泉州九中、侨光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福建省泉州市铭选中学、泉州九中、侨光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