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0年,中国人与宇宙的距离越来越近。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也在文昌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首次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带着约。2千克的月壤成功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被火星捕获后环绕火星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B.“天问一号”仍属于地月系
C.“天问一号”不属于天体
D.“天问一号”成为火星的卫星
2.“嫦娥五号”探测器选择在凌晨发射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减少太阳活动的干扰
②减小地球磁场的影响
③空气对流强,升空阻力小
④方便地面仪器跟踪监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D
【解析】1.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的月球,A选项错误;“天问一号”脱离地球引力控制,围绕火星飞行,“天问一号”成为火星的卫星,不属于地月系,D正确,B错误;“天问一号”探测器为人造天体,C错误。故选D。
2.卫星发射后,需要靠地面的光学设备跟踪监测,在凌晨发射便于跟踪。夜间发射可以减少太阳活动对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的影响,①④正确;地球磁场白天和夜晚是一样的,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强;②③表述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卫星最多)、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内行星:水星、金星 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火星和木星之间 彗星:哈雷彗星,周期76年,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反
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目前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重要证据是位于墨西哥的奇科苏户布陨石坑。该陨石坑直径约180千米,深9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下形成的。中生代主要的成煤植物是(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4.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撞击强烈,冲击波毁坏地表
B.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增强
C.地壳活跃,火山和地震频繁
D.尘埃剧增,光合作用受阻
【答案】3.B 4.D
【解析】3.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因为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所以中生代主要的成煤植物是裸子植物。B正确。被子植物在新生代高度繁盛,A错误。蕨类植物在晚古生代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期,C错误。苔藓植物出现在古生代中期,D错误。故选B。
4.由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尘埃剧增,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植物光合作用受阻,大量植物死亡,动物失去食物而灭绝,D正确;撞击强烈,冲击波毁坏地表不会造成物种大灭绝,A错误;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增强也不是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B错误;地壳活跃,火山和地震频繁与小行星撞击地球无关,C错误。
【点睛】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两个时期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5.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C或以下物体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中冻雨形成过程,可看出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特点:上层要低于0℃、中间高于0℃、近地面又低于0℃,四幅图中B图符合。
6.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答案】D
【详解】“露重见晴天”指的是如果夜晚露水多,第二天一定是晴天。晴朗的夜晚云层较薄,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表降温快,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露水,故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故选D。
7.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C.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覆盖反光地膜的主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详解】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选B。
【点睛】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但并不是所有覆盖地膜都是为了起到保持地温的作用。
8.下图中①②③④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据此,完成下题。
①②③④四点中
A.②比③气温低,气压高
B.③位于近地面,④位于高空
C.①处气体受热膨胀,气压低
D.气流运动方向为③→④→①→②→③
【答案】D
【详解】越靠近高空,大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低。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点中,③④气压值远高于①②,故③④位于近地面,①②位于高空。③④相比,③气压值高,对应近地面高压,应为近地面的受冷地带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④处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近地面的低压;①②相比,①的气压值高于②,则①为高空的高压,②为高空的低压。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性质相反,故①对应近地面的④,为④处气流上升集聚形成,②对应近地面的③,是因③受冷,高空气流下沉形成的。大气总是由近地面气压高处向气压低处运动,故该热力环流的气流运动方向为③→④→①→②→③,选D。
【点睛】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下图为全球海陆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水汽输送、下渗、河川径流、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下渗、河川径流、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河川径流、下渗、水汽输送
D.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河川径流
10.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相关性最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9.D 10.B
【分析】图中①是海洋蒸发后的水汽输送,②指不透水面径流、土壤水分储蓄形成的壤中流,汇入地表河流,是地表径流环节。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相关性最强的是②,地表径流减弱、壤中径流减弱,直接侵蚀地表,造成水土流失
9.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图中①是海洋蒸发后的水汽输送,②指不透水面径流、土壤水分储蓄形成的壤中流,汇入地表河流,是地表径流环节。③是地下水储蓄,是下渗环节。④是河川径流环节,汇入海洋。D对,A、B、C错。
10.结合上题分析,图中①、②、③、④箭头代表的环节,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相关性最强的是②,地表径流减弱、壤中径流减弱,直接侵蚀地表,造成水土流失,B对。①是水汽输送,相关性弱,A错。近年来,③下渗增强,④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小,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较弱,C、D错。
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2018年,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日照以东海域下水,并投放来自挪威的三文鱼苗。该网箱可视水温调整潜水深度,实现了我国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突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 )
A.受洋流影响小 B.海水温度高 C.受海浪影响大 D.海水盐度低
12.夏季,深海网箱调节方向和原因分别为( )
A.向上,降低水温 B.向上,提升水温
C.向下,降低水温 D.向下,提升水温
【答案】11.B 12.C
【解析】11.结合材料分析,三文鱼苗来自挪威,属冷水性鱼类,受海水温度影响大,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主要因为我国沿海较挪威纬度低,海水温度较高,B正确。洋流、海浪、海水盐度等状况与挪威沿海差别不大,对三文鱼影响小,A、C、D错误。所以选B。
12.根据材料,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夏季表层水温较高,因此深海网箱就当向下调节,以降低水温,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三文鱼体侧扁,背部隆起,齿尖锐,鳞片细小,银灰色,产卵期有橙色条纹。鲑鱼肉质紧密鲜美,肉色为粉红色并具有弹性。三文鱼为溯河洄游性鱼类,在河三文鱼三文鱼 溪中生活1~5年后,再入海生活2~4年。产卵期为8月至翌年1月。溯河产卵洄游期间,它们跳越小瀑布和小堤坝,经过长途跋涉,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产卵场,而且还不摄食。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速度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①坡是
A.迎水坡,流速慢 B.迎水坡,流速快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4.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A.维持原地 B.往复摆动 C.向上游移动 D.向下游移动
【答案】13.A 14.C
【解析】13.根据图中水流方向可判断出①坡为迎水坡;由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可知,迎水坡以堆积作用为主;图中①坡后期沙被覆盖了前期沙被,以堆积作用为主,流速慢,A正确。
14.从图中看迎水坡以堆积作用为主,可判断出沙坡的移动方向是向上游移动,C正确。
15.2019年8月初,小文同学从福州到贵州开展研学活动,在黔西南万峰林见到“峭峰离立,分行竟颖,……盖此从立之峰”的美景,形成万峰林景观的地理过程是( )
A.溶沟一峰林一洼地一孤峰一残丘 B.溶沟一洼地一峰林一孤峰一残丘
C.洼地一溶沟一峰林一孤峰一残丘 D.洼地一峰林一孤峰一溶沟一残丘
【答案】B
【详解】由材料可知,万峰林位于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过程是:①非可溶性岩石被剥蚀后,可溶性岩石裸露,地表流水开始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地面出现石芽和溶沟。②河流进一步下切,地表水绝大部分转为地下水,溶蚀洼地广泛发育,地下溶洞随之发育。③地表河流受下部不透水岩层的阻挡,或者地表河下切侵蚀停止,溶洞进一步扩大,洞穴发生坍塌,许多地下河又转为地面河,同时发育许多溶蚀洼地、溶蚀盆地和峰林,峰林逐渐形成。④当不透水岩层广泛出露地面时,地表水重新出露,形成宽广的溶蚀平原,平面上残留着一些孤峰和残丘。所以形成万峰林景观的地理过程是溶沟-洼地-峰林-孤峰-残丘,故选B。
【点睛】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第一就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就是可溶性岩石,是其发育的主体。第二是流水的动力作用。
海岸地貌和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分别是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17.该地海岸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表明,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A.呈上升趋势 B.基本稳定 C.呈下降趋势 D.反复升降
【答案】16.D 17.A
【解析】16.图中显示,a三角洲紧临陆地,泥沙来自陆地,有河流流经,河流携带泥沙进入潟湖,流动减慢,甚至静止,泥沙沉积,因此a三角洲为河流堆积作用形成;图中显示,b三角洲位于沙坝内侧,位于潮汐通道入口处,泥沙来自海浪,涨潮时海水漫过沙坝,经潮汐通道进入潟湖,海浪携带的泥沙在潟湖内侧沉积,因此b三角洲是涨潮时海浪堆积形成。由此推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
17.图中显示,该地海岸沉积物最下面是沼泽沉积,说明早期该处为陆地沼泽,高于海平面;海岸沉积物中沼泽沉积之上为潟湖沉积,说明中期该地处于陆地与海洋过渡地带,相对于早期海平面上升;海岸沉积物中潟湖沉积之上为沙坝沉积和浅海沉积,说明后期该地已经为海洋环境,相对于中期海平面上升,因此该地海岸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表明,海平面相对于陆地呈上升趋势,A符合题意,排除B、C、D。
【点睛】在海的边缘地区,由于海水受不完全隔绝或周期性隔绝,从而引起水介质的咸化或淡化,即可形成不同水体性质的潟湖。能起隔离作用的可以是障壁岛、沙坝、沙滩、沙丘等。潟湖最大特点是盐度不正常,在潮湿地区因河水大量注入而发生淡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强烈蒸发而发生咸化;尤其在小潮差条件下,这种盐度变化可相当大。因此,可分为淡化潟湖和咸化潟湖两个亚相。
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学小组计划沿图中虚线进行地貌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考察线路没有经过的地貌是( )
A.山脊 B.山顶 C.河谷 D.鞍部
19.此次地貌观察记录表的项目可能有( )
A.河谷的坡度;河谷的蒸发量 B.河谷的水深;河谷的蒸发量
C.河流径流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河谷的坡度;河谷的相对高度
【答案】18.A 19.D
【分析】18.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由大向小方向凸出为山脊,根据图中虚线以及等高线信息可知,考察线路没有经过山脊,A正确。在②附近经过山顶,在河流附近经过河谷,BC错。鞍部为两山之间相对平坦部位,读图可知,该考察线路经过了鞍部,D错。故选A。
19.注意此次是地貌观察,主要观察的内容包括高度、坡度、坡向等内容,所以观察记录表的项目可能包括河谷的坡度与河谷的相对高度,D正确。河谷的蒸发量、河谷的水深、河流径流量以及堆积物粒径大小等均不属于地貌观察的内容。故选D。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地貌部位的判读:①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 ③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 ④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 ⑤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 ⑥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20.河流入海时,携带的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被类型,即:①草甸植被(生长在陆地环境中),②以芦常为主的植被(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③以赤碱蓬为主的植被(生长在海水环境中)。该三角洲植被演化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答案】C
【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处形成三角洲的过程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入海口的海水环境,最先形成的植被应是③以碱蓬为主的植被;随着河水(淡水)的不断冲刷,此处环境中水中的盐浓度会逐渐下降,植物群落便逐渐演替为②以芦苇为主的植被;由于河水中带有泥沙,三角洲处的陆地面积也会不断增大,因此会逐渐演替为生长在陆地环境中的①草甸植被;因此该三角洲植被演化的顺序是③-②-①。故选C。
“可可托海”和“那拉提”均是新疆著名的夏季牧场,下图示意可可托海和那拉提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对可可托海牧羊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灾害 B.洪涝灾害
C.台风灾害 D.寒潮灾害
22.温带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多为森林植被。那拉提的年降水量可达880毫米,其植被却是草甸,仅在其周围山地才有森林分布。推测那拉提未能形成森林植被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时间过长 B.土壤养分过少
C.冬季气温过低 D.土壤水分过多
【答案】21.A 22.D
【解析】21.“可可托海”地区深居内陆,受台风灾害影响较小,C错误;干旱灾害会使得草场枯萎,饲料不足,对羊群危害最大,A正确;洪涝、寒潮灾害对羊群安全具有一定影响,但相对于干旱影响较小,BD错误,此外,“可可托海”为夏季牧场,寒潮灾害发生频次低,D错误。故选A。
22.那拉提地势低洼,地下水汇聚,使得土壤水分过多,不适宜生长森林,D正确;相对于周边山地,低洼地区日照时长相对较短,A错误;土壤养分对植被的影响较小,不是那拉提未能形成森林植被的主要原因,B错误;冬季山地处气温相对低洼地区更低,说明冬季气温不是未能形成森林植被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点睛】牧场“转场”:依照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是游牧民族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独特游牧文化。
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在经济比较发达以及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 C.文化 D.交通
24.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解人地矛盾②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③提高住房价格④带动服务业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23.A 24.C
【解析】23.据材料分析,生活方式型移民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由此可知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故选A。
24.生活方式型移民追求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主体是中老年人,要求服务行业类型齐全,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带动服务业,尤其是养老型服务业发展,④正确;人口增加,会增加对住房的需求,提高住房价格,③正确;中老年人口迁入,不会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②错误;人口增加,不利于环境人地矛盾,①错误。综上分析,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三角度四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1)三个角度
①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②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③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2)四个方面
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增加。
③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④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某年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5.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商业区 B.居住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26.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设施是( )
A.养老院 B.医院 C.商业网点 D.中小学
【答案】25.C 26.D
【分析】25.读图,根据图例,该功能区移入的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力人口占很大比重。迁出人口中,以老年人为主。所以该功能区最可能是工业区,C正确;商业区以商贸活动为主,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入,A错误;居住区不会有老年人大量迁出,B错误;行政区不会有大量5-14岁儿童移入,D错误;故选C。
26.该功能区内有大量的5-14岁儿童移入,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是中小学,D正确;老年人大量移出,养老院、医院不是最迫切需要的,AB错误;对商业网点的需求不是最不迫切,C错误;故选D。
【点睛】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商业区一般在最中心,其次是住宅区、工业区最远距离市中心。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以兼有其他功能。大城市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二、综合题
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图。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________层(填字母)大气气温的变化,其成因是________。与右图________。(甲、乙、丙)过程有关。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原因是________。与右图________.(甲、乙、丙)过程有关。
(3)B层中的________。被称作“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原因是________。这一现象反映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____作用。
【答案】 A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对流层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乙
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夜晚温度较高,不易出现霜冻 丙 臭氧层 臭氧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 削弱作用
【分析】本题以示意图和中国古诗词和古谚语为背景考察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考察内容比较基础。
【详解】(1)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指的是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变化,成因是对流层的温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甲过程是大气削弱作用中的反射、乙为地面辐射、丙为大气逆辐射。成因与右图的乙过程有关。
(2)“秋阴不散”表明云层较厚,云层较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导致“霜飞晚”(说明夜晚的温度不至于太低),与右图中的丙过程有关。
(3)平流层中的额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当中的紫外线,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点睛】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