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苏武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苏武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01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苏武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02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苏武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苏武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苏武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共16页。

    第10课 苏武传基础积累练一、基础清单化预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①栘中(  )    ②厩监(  )③且鞮侯(    ) ④单于(  )⑤昆邪王(    )  ⑥浞野侯(  )⑦阏氏(    )  ⑧左伊秩訾(  )⑨煴火(  )  ⑩啮雪(  )⑪旃毛(  )  ⑫牧羝(  )⑬於靬王(    )  ⑭弋射(  )⑮纺缴(  )  ⑯檠弓弩(  )⑰棫阳宫(  )  ⑱斧钺(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蹈其背以出血“   ”同“   ”,                                    (2)畔主背亲“   ”同“   ”,                                    (3)与旃毛并咽之“   ”同“   ”,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同“   ”,                                    (5)空自苦亡人之地“   ”同“   ”,                                    (6)信义安所见乎“   ”同“   ”,                                    (7)与武决去 “   ”同“   ”,                                    (8)前以降及物故“   ”同“   ”,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以货物与常古义: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2)欲因此时降武古义:                                    今义:连词,因为这个。(3)卧起操持古义:                                    今义:料理,处理;筹划,筹办。(4)来时太夫人已不幸古义:                                    今义: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灾祸。(5)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完成(多指事业)。(6)武等实在古义:                                    今义:诚实,不虚假;的确;其实。4.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1)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2)天雨雪                                     (3)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4)得夜见汉使                                    (5)剑斩虞常已                                     (6)宜皆降之                                    (7)空以身膏草野                                    (8)反欲斗两主                                    (9)单于壮其节                                    (10)舆归营                                    (11)杖汉节牧羊                                    (12)羝乳乃得归                                    (13)位列将,爵通侯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句子。(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译文:                                                                        (2)何以汝为见?(     )译文:                                                                        (3)子卿尚复谁为乎?(     )译文:                                                                        (4)见犯乃死。(     )译文:                                                                        (5)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译文:                                                                        (6)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译文:                                                                        (7)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译文:                                                                        (8)覆武其上。(     )译文:                                                                        (9)为降虏于蛮夷。(     )译文:                                                                        (10)匈奴以为神。(     )译文:                                                                        (11)使牧羝。(     )译文: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译文:                                                                        6.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1)“字”是古人除本名以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古时,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2)“节”又称“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3)“相坐”又称连坐、随坐、从坐、缘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该制度起源甚早,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该制度,商鞅变法时立相坐之法。(  )(4)“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以外的少数民族。周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把周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西戎、东夷、北狄、南蛮。(  )(5)“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创始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6)“和亲”在历史上专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7.下列选项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畔主背亲 ②去草实而食之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空以身膏草野 ⑤武父子亡功德 ⑥空自苦亡人之地 ⑦天雨雪,武卧啮雪 ⑧前以降及物故A.①③④⑥⑧ B.②④⑤⑦⑧C.①②⑤⑥⑧ D.②③⑥⑤⑦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汉亦留之以相当 B.且陛下春秋高C.欲因此时降武 D.单于募降者赦罪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宜皆降之 ②屈节辱命 ③单于壮其节 ④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⑤反欲斗两主 ⑥天雨雪,武卧啮雪 ⑦杖汉节牧羊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⑥/①④⑦/⑤ D.①⑤⑥/②⑦/③④10.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见犯乃死,重负国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皆为陛下所成就11.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抵押B.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论:商讨C.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穷厄:困顿D.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提拔三、课文高考化精练阅读《苏武传》全文,完成题目。12.下列对下面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A.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B.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C.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D.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1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中“丈人”是对长辈的尊称,与《论语》“荷蓧丈人”中的“丈人”相同。B.“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中“太夫人”是对苏武母亲的敬称,“不幸”是对“死”的一种避讳说法。C.“且陛下春秋高”中“春秋”是指人的年纪,与“春秋鼎盛”“虚度春秋”中的“春秋”相同。D.“位列将,爵通侯”中“通侯”是爵位名,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侯,到了汉朝因为汉武帝名彻,为避其名讳改为通侯。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深明大义,出使匈奴。虽然汉与匈奴的关系一向不好,但当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当和平使者时,他高兴地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前往。B.苏武个性刚烈,义不受辱。他听到张胜和虞常的阴谋,意识到此事要祸及到国家的荣誉,于是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欲要以死殉国。C.苏武威武不屈,拒绝投降。面对剑斩虞常的紧张局势,面对张胜投降后势单力薄的形势,面对卫律手中两次举起的剑,他始终不为所动。D.苏武不慕富贵,坚持正义。当卫律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后的种种富贵时,苏武不屑一顾;当卫律劝说威胁苏武时,苏武大骂其卖国行为。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译文:                                                                        (2)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译文:                                                                        16.从对比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苏武这个人物形象的。答:                                                                                                            素养提升练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司马迁与班固常常被联系在一起,合称“班马”,就如他们的著作《史记》《汉书》被合称“史汉”一样。司马迁的《史记》,已有诸多褒赞,像大家熟悉的鲁迅先生的评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的《汉书》,虽然后人有些微词,但仍得到了大多数读书人的认可。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深入与开展,对简练、晓畅的《汉书》,被读书人大为推崇。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酷爱《汉书》。黄庭坚甚至公开宣称,如果接连三天不看《汉书》,便觉得俗气逼人, 面目可憎。 明朝时,《汉书》受到的追捧更是 ① ,连文化水平并不算高的朱元璋也对其钟爱有加。有一回,明军俘虏了元朝官员郭云,朱元璋见他相貌魁伟,便释放了他,还送给他《汉书》做见面礼。受朱元璋的影响,明朝建文帝、神宗等几位皇帝,对《汉书》也是 ② 。可以说,在众多《汉书》的爱好者中,明朝的“粉丝”级别是最高的。 文人的著作,能够 ③ ,在图书市场上风行,当然是件令人愉快的事;而备受推崇,甚至被后人用来当作下酒的佳肴,更不失为一种至上的幸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时值春节假期,中国楹联学会组织广大楹联专家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创作了一批春联,希望用对联这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学形式,为冬奥场馆建设融入中国元素、烘托文化氛围、弘扬奥运精神。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冬奥村运动员楼选用了几副对联:(1)“友谊花开冬奥梦;和平春暖地球村。”(2)“跃入江山千里画;拓开冰雪九重天。”这些对联言简意赅,富有文采。高中生小张是对联爱好者,他读了这些对联,赞叹不已,也为中国冬奥会运动员撰写了一副对联:“冰雪争锋凭实力;    。”3.请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出最适合悬挂在冬奥村运动员楼的一副(  )A.玉骨三分酬白雪;冰心一片付青春。B.万国心连晴宇阔;五环旗映绿荫浓。C.犁开雪海三分浪;滑出冰山一道虹。D.大筑鸟巢迎凤舞;高擎圣火看龙飞。4.请从上文画横线的两副对联中任选一副,标明序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答:                                                                                                            5.请为小张同学的对联补写下联。答:                                                                                                            二、课外拓展深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穿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①,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②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选自《汉书》)【注】 ①旧:形容词用作名词,交情。②法:动词,仿效。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中“坐”,与《登泰山记》“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中“坐”含义不同。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第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C.祭酒:本为古代飨宴时举酒祭地的长者。后亦用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后成为学官名,较为有名的有博士祭酒、国子祭酒等。文中指祭祀。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时,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廷尉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容、尊宠他。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出使时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译文:                                                                        (2)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译文:                                                                        10.汉宣帝的哪些做法体现了对苏武这位节操显著的老臣的优待、关心与尊敬?答:                                                                                                          第10课 苏武传基础积累练1.答案:①yí ②jiù ③jūdī ④chán ⑤húnyé ⑥zhuó ⑦yānzhī ⑧zī ⑨yūn ⑩niè ⑪zhān ⑫dī ⑬wūjiān ⑭yì ⑮zhuó ⑯qíng ⑰yù ⑱yuè2.答案:(1)蹈 搯 叩击,拍打 (2)畔 叛 背叛(3)旃 毡 毛织的毡毯 (4)去 弆 收藏 (5)亡 无 没有 (6)见 现 显现 (7)决 诀 辞别、告别(8)以 已 已经3.答案:(1)财物。(2)两个词,因,趁机;此,代词,这。(3)拿着。(4)对去世的委婉说法。(5)栽培,提拔。(6)两个词,实,实际;在,存在,存活。4.答案:(1)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2)名词做动词,下(3)名词做动词,祭祀(4)名词做状语,在夜里(5)名词做状语,用剑(6)使动用法,使……投降(7)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8)使动用法,使……相斗(9)意动用法,认为……豪壮(10)名词做动词,用车载送(11)名词做动词,执、拄(12)名词做动词,生子(13)名词做动词,授予官位;授予爵位5.答案:(1)句式:判断句译文:汉天子是我的长辈。(2)句式:宾语前置句译文:要见你干什么?(3)句式:宾语前置句译文:您还为谁(守节)呢?(4)句式:被动句译文: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5)句式:定语后置句译文:于是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6)句式:省略句译文:适逢在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7)句式:判断句译文: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8)句式:省略句译文:把苏武放在坑上。(9)句式:状语后置句译文:在异族那里做俘虏。(10)句式:省略句译文:匈奴把他当作神人。(11)句式:省略句译文:让他放牧公羊。(12)句式:被动句译文: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6.答案:(1)√ (2)√ (3)√ (4)√ (5)√ (6)×解析:(6)“专指”错误,“和亲”也指少数民族首领之间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7.答案:C解析:①“畔”同“叛”,背叛;②“去”同“弆”,收藏;⑤“亡”同“无”,没有;⑥“亡”同“无”,没有;⑧“以”同“已”,已经。③④⑦无通假字。8.答案:D解析:A项,古义:相抵;今义:(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B项,古义:年纪;今义:春天和秋天,泛指岁月。C项,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9.答案:A解析:①②⑤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③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④⑥⑦都是名词用作动词。10.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被动句,C项是定语后置句。11.答案:B解析:B项,“论”应为“判罪”的意思。12.答案:C解析:A项的“武驰召医”的“武”当属上;B项的“蹈”当属下;D项的“覆”当属下。C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13.答案:C解析:“虚度春秋”中的“春秋”指的是“时光”,与句中的“春秋”不同。14.答案:A解析:A项,苏武出使匈奴时,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了缓和;“高兴地”是无中生有。15.答案:(1)单于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派人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2)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机劝苏武投降。16.答案:对比有二:其一,苏武与张胜贪生怕死、屈膝投降对比;其二,苏武与卫律贪图功名富贵、投降匈奴、卖国求荣、作威作福对比。这些对比突出了苏武宁死不屈、忠心赤胆、大义凛然、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大形象。素养提升练1.答案: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读书人对简练、晓畅的《汉书》大为推崇。或: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简练、晓畅的《汉书》被读书人大为推崇。解析:一是语序不当,应为“随着古文运动的开展与深入”;二是句子没主语,可删去“对”或改为“读书人对简练、晓畅的《汉书》大为推崇”。2.答案:史无前例 爱不释手 洛阳纸贵解析:第一处,句中形容《汉书》在明朝时受追捧的程度前所未有,可以填“史无前例”。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前所未有。第二处句中形容明朝的几位皇帝十分喜爱《汉书》,可以填“爱不释手”。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第三处句中强调在图书市场上风行,可以填“洛阳纸贵”。洛阳纸贵: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3.答案:C解析:A项“白雪”“冰心”可对应冬奥会主题,但是“玉骨”不适合形容运动员,且也没有紧扣运动元素;B项“万国心”“五环旗”是写奥运会的,但不是写冬奥会;“绿荫”不适合冬奥会环境;C项既具有冬奥元素“雪海”“冰山”,又具有运动元素“犁开”“滑出”,富有动感和美感;D项,此联是写奥运会的,“大筑鸟巢”“高擎圣火”侧重写奥运比赛场馆建设和圣火传递,不适合挂在冬奥会运动员楼。4.答案:示例一:(1)友谊花开冬奥梦;和平春暖地球村。运用比喻手法。①上联将“友谊”比喻为花,形象地表现出友谊之美。②下联把“和平”比喻为春天,形象地表现出和平给世界带来温馨和美好。③把“地球”比喻为村落,形象地表现出全世界团结一致、和谐相处的融洽之美。示例二:(2)跃入江山千里画;拓开冰雪九重天。①比喻手法,“江山千里画”将奥运赛场比作巨幅画卷,形象地描绘出壮阔美丽的运动场景。②夸张手法,“千里”“九重”表现了运动员运动场景的广阔和壮观,表达了对运动员拼搏精神的赞美之情。5.答案:示例一:人生圆梦趁春风。示例二:青春夺冠报中华。示例三:家国筑梦谱新篇。示例四:鲲鹏振翼上青天。6.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着眼点,作初步判断,“桀”“安”“权”“燕王”“之”“典属国”“大将军”“功劳”“都尉”“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做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该断开。然后根据句意逐句分析,运用排除法,“予燕王令”错,先排除A、C两项,再分析“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可知,“功劳”后要断开,排除D项。7.答案:C解析:C项,“文中指祭祀”错,文中是指苏武的尊号。8.答案:A解析:A项,文中只说“廷尉奏请逮捕武”,但由于霍光把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并未将其逮捕。9.答案:(1)(苏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的遗言也曾提到这些。(2)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10.答案:①在张安世的推荐下,重新起用被免官的苏武,让他担任右曹典属国的官职,并让他只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②宣帝关心苏武有无子嗣,在知道苏武有一子留在匈奴后,想办法让苏武的这个儿子随汉使者回到汉朝,并让他做了郎官;③宣帝令人将苏武像画在麒麟阁上,将苏武与那些辅佐自己、有美德的大臣一样看待,来表彰他的卓著功勋和高尚品德。【参考译文】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杀。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只因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燕王也曾就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向皇帝申诉过,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搁置起来,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食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宣帝的计谋,被赐予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向皇上)推荐苏武,说他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的遗言也曾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尊宠他。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很同情他,就询问左右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八十多岁,在神爵二年因病去世。甘露三年,单于开始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于是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那些人,仿照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只有霍光不注名字(以示尊崇),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氏,以下依次为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品德高尚,为当世人所熟知,因此画名臣图来表彰他们。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苏武传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