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N:14 Cl:35.5 Ca:40
一、选择题
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甘蔗榨汁B. 棉纱织布
C. 白土烧瓷D. 楠木造船
2. 下列各组物质中和C60构成微粒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 铁、汞B. 氨气、干冰C. 石墨、金刚石D. 硫酸铜、氯化钠
3. 化学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可燃和二氧化碳不可燃—分子构成不同
B. 水银温度计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原因—碳原子结构不同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和其利用的性质完全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用于冶金工业B. 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C. 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D. 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制作钻石
5. 信阳毛尖驰名全国,茶叶中的茶氨酸(C7H14O3N2)能使人心旷神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茶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 每个茶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分子构成
C. 茶氨酸中C、H、O、N的元素质量比为7∶14∶3∶2
D. 茶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6. 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CO中毒
7. 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 Na2CO3和H2B. Na2O和O2C. NaOH和O2D. Na2CO3和O2
8. 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金、铁、金刚石B. 单质:水银、干冰、氮气
C. 氧化物:氯酸钾、水、液氧D. 混合物:空气、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澄清石灰水
9.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 2N2O4=2X↑+ 3N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CO
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10. 反应3A+B=2C+3D,已知144克A与69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1克D,现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为32,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32B. 88C. 44D. 66
1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9B. 甲中元素种类与丙、丁中的元素种类之和相同
C. 甲可能是单质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
C.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和氢气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碳和1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g二氧化碳
13. 下列除杂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少量杂质)
A. CO2(CO)点燃B. H2O(H2O2)加入二氧化锰反应后过滤
C. CuO(C)在氧气流中加热D. CO(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14. 氧化钙和碳酸钙固体混合物100g,将其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0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A. 50gB. 70gC. 40gD. 20g
二、填空题
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较多,性质较活泼的气体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构成硫酸铜的粒子___________。
16. 水是生命之源,可用___________鉴别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灭火,其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17.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硅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
18. 已知D为一种红色单质,C、E组成元素相同,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C的用途 ,C→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2)木炭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
20. 点燃条件下,一定质量的C2H2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2g二氧化碳,3.6g水和一定质量的一氧化碳,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1.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22. 如图将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片刻后会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3.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魅力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改变元素有:___________。
24. 请你选择如图所示装置中的仪器和药品,按实验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性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氧化铜粉末、木炭粉、澄清石灰水。
(1)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易造成污染,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 如下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B、C装置都可制取二氧化碳,C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需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___________,B相对于装置C,其优点是___________,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引起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两者可以有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
A. 发生装置B. 验满方法C.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D. 收集装置
(4)若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侧导管通入(填左或右);
(5)氯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溶液混合物来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A-G中选填字母)。
(6)称取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足量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
第三次化学学科学情监测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H:1 N:14 Cl:35.5 Ca:40
一、选择题
1.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甘蔗榨汁B. 棉纱织布
C. 白土烧瓷D. 楠木造船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B、棉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C、白土烧瓷,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D、楠木造船,没有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C。
2. 下列各组物质中和C60构成微粒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 铁、汞B. 氨气、干冰C. 石墨、金刚石D. 硫酸铜、氯化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
【详解】A、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氨气、干冰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氨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与C60构成微粒类型相同,符合题意;
C、石墨、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可燃和二氧化碳不可燃—分子构成不同
B. 水银温度计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原因—碳原子结构不同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可燃,二氧化碳不可燃,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A解释正确;
B、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故B解释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但是二者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C解释错误;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D解释错误;
故选:A。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和其利用的性质完全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用于冶金工业B. 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C. 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D. 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制作钻石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于冶金工业,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故可用于人工降雨,符合题意;
C、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玻璃等,金刚石用于制作钻石,是因为金刚石经过仔细研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信阳毛尖驰名全国,茶叶中的茶氨酸(C7H14O3N2)能使人心旷神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茶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 每个茶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分子构成
C. 茶氨酸中C、H、O、N的元素质量比为7∶14∶3∶2
D. 茶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茶氨酸由茶氨酸分子构成,茶氨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氮原子构成。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不符合题意;
B、茶氨酸由茶氨酸分子构成,每个茶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茶氨酸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D、由C可知,茶氨酸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为:42:7:24:14,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 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CO中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室内起火,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A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家中燃气泄漏时,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立即打开排风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C错误;
D、CO在难溶于水,故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D错误。
故选B。
7. 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 Na2CO3和H2B. Na2O和O2C. NaOH和O2D. Na2CO3和O2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中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与另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中必定含有钠元素和碳元素,故选D。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是解题关键。
8. 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金、铁、金刚石B. 单质:水银、干冰、氮气
C. 氧化物:氯酸钾、水、液氧D. 混合物:空气、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澄清石灰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金、铁为金属,但金刚石为碳单质,为非金属,该选项分类不正确;
B、水银为金属汞,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水银、氦气中均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该选项分类不正确;
C、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液氧中只含一种元素,均不是氧化物,水中含有氢、氧元素,属于氧化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固体中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钙等,均属于混合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 2N2O4=2X↑+ 3N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CO
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CO2 ;B选项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2×2)/(24+8+14×2)×100%=40%;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反应物有两种物质;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28:4×18=7:6;故是错误的叙述;答案选择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0. 反应3A+B=2C+3D,已知144克A与69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1克D,现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为32,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32B. 88C. 44D. 66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C的质量为144g+69g-81g=132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44;
故选:C
1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9B. 甲中元素种类与丙、丁中的元素种类之和相同
C. 甲可能是单质D. 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0g+3g+5g+3g=3g+3g+xg+11g,解得x=1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20g−3g=17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14g−5g=9g,故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1g−3g=8g,故丁是生成物;所以该反应为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详解】A、由分析可知,x=14,故A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甲中元素种类与丙、丁中的元素种类之和相同,故B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中的反应物,所以甲不可能是单质,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 9g:8g=9:8,若生成的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 9:8,由于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不能确定,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
C.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和氢气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碳和1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2g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A、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纯净物,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故B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和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C说法错误;
D、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32=3:8,所以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后不能得到二氧化碳2g,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3. 下列除杂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少量杂质)
A. CO2(CO)点燃B. H2O(H2O2)加入二氧化锰反应后过滤
C. CuO(C)在氧气流中加热D. CO(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符合题意;
B、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后过滤,除去二氧化锰,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C、在氧气流中加热,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不参与反应,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D、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氧化钙和碳酸钙固体混合物100g,将其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0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A. 50gB. 70gC. 40gD. 20g
【答案】A
【解析】
【详解】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剩余固体全部是氧化钙,所以剩余固体中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70g××100%=50g,高温煅烧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则剩余固体中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就是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
故选A。
二、填空题
1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较多,性质较活泼的气体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构成硫酸铜的粒子___________。
【答案】 ①. O2 ②. Al2O3 ③. Cu2+、
【解析】
【详解】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且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填:O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Al2O3;
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Cu2+、。
16. 水是生命之源,可用___________鉴别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灭火,其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肥皂水 ②. 煮沸 ③.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可用肥皂水鉴别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较多浮渣的是硬水;
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消防官兵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水汽化吸热,可以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17.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硅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
【答案】 ①. 14 ②. ③. 三##3
【解析】
【详解】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硅原子序数为1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硅的核电荷数为14;
硅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4,则硅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有4个电子,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根据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18. 已知D为一种红色单质,C、E组成元素相同,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C的用途 ,C→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8. ①. 人工降雨 ②.
19.
【解析】
【分析】D为红色单质,故D是铜,A和B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C,且C、E组成元素相同,猜测C是二氧化碳,E是一氧化碳,反应①为碳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E和B生成D铜,故B是氧化铜,A是碳;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C为二氧化碳,常用于人工降雨;
C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碳高温条件下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为碳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2)木炭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
【答案】19.
20.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0. 点燃条件下,一定质量的C2H2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2g二氧化碳,3.6g水和一定质量的一氧化碳,则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2.8g##2.8克 ②.
【解析】
【详解】点燃条件下,一定质量的C2H2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3.2g二氧化碳,3.6g水和一定质量的一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为C2H2中氢元素的质量:,则C2H2的质量为:;
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3.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则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8g-3.6g=1.2g,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为13.2g+3.6g+2.8g-5.2g=14.4g;
则C2H2、O2、CO2、H2O、C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
21.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写出一种能使其燃烧的方法。
【答案】(1)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欲使白磷在水中燃烧,可以通过导管向白磷处输送氧气,这样白磷就能够燃烧起来。
【解析】
【小问1详解】
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和与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接触;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小问2详解】
80℃时,虽然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不燃烧; 欲使白磷在水中燃烧,可以通过导管向白磷处输送氧气,这样白磷就能够燃烧起来。
22. 如图将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片刻后会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 ①. 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管内气体的减少而使烧杯内溶液进入试管,因此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魅力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
【答案】23. 14:27
24. 25. N、O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氨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1详解】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氮元素显-3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N、O。
24. 请你选择如图所示装置中的仪器和药品,按实验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性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氧化铜粉末、木炭粉、澄清石灰水。
(1)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易造成污染,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24. ADCBD
25. 26. 点燃尾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A是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蒸气,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D;然后利用二氧化碳和炭粉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故选择装置C,用酒精喷灯提供高温;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加热来证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选择装置B,用酒精灯加热;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D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装置;故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CBD;
【小问2详解】
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一氧化碳有毒,具有可燃性,可以通过点燃的方式除去,避免污染空气。
四、综合应用题
25. 如下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B、C装置都可制取二氧化碳,C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需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___________,B相对于装置C,其优点是___________,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引起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两者可以有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
A. 发生装置B. 验满方法C.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D. 收集装置
(4)若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侧导管通入(填左或右);
(5)氯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溶液的混合物来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A-G中选填字母)。
(6)称取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足量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25.
26. ①. 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②.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③. 27. AD 28. 左 29. D和E
30.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25g-116.2g=8.8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20g
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解析】
【小问1详解】
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即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B、C装置都可制取二氧化碳,C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需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B相对于装置C,B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A、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者的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都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都是固液常温型装置,二者的发生装置可以相同,故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收集满氧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二者的验满的方法不同,故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同,故错误;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二者的收集装置可以相同,故正确;
故选:AD;
【小问4详解】
若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二氧化碳气体从左侧短导管通入;
【小问5详解】
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溶液的混合物来制取,该反应为固液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不能选择排水法收集,氯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选择E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DE;
【小问6详解】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九上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