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3-6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
专题06+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6+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共25页。
B.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C.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2.(2022上·河南许昌·五年级统考期末)关于课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桂花雨》《小岛》《珍珠鸟》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情感的。
B.《少年中国说》用红日、河流、潜龙、乳虎赞扬中国的青少年们能力无限,前途光明。
C.《慈母情深》既写出母亲对子女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
D.《冀中的地道战》让我们知道:人在地道里不清楚地面上的情况。
3.(2022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下面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
A.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C.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2022上·河南郑州·五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句子中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jiá)。
B.奇花初胎(tāi),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huǐ)人不倦。
D.三到之中,心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qǐ)不到乎?
5.(2022上·河南商丘·五年级统考期末)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的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怕狼后怕虎的人终究是干不了大事的。(狐假虎威)
B.老师教育我们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个知道感恩的人。(饮水思源)
C.我这人就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
6.(2022上·河南南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句子中讲的读书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2022上·河南信阳·五年级统考期末)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是每年的( )
A.农历五月初五B.农历七月初五
C.农历七月初七D.农历八月十五
8.(2022上·河南鹤壁·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俗语与成语意思不相近的是( )
A.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B.盼星星盼月亮——左顾右盼
C.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D.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9.(2022上·河南鹤壁·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所学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B.刘章借搭石赞美了家乡人民无私奉献的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C.《将相和》主要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D.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口头艺术。
10.(2022上·河南信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相和》由三个故事组成,前两个故事是起因,最后一个故事是结果。
B.提出“读书有三到”的是宋代朱熹,后世尊其为朱子。
C.《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用大量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自豪感。
D.“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这是静态描写。
11.(2022上·河南周口·五年级统考期末)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B.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如《太阳》;有的活泼,如《松鼠》。
C.《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西游记》都是我国的民间故事。
D.“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出自《将相和》一文。
12.(2022上·河南信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他是初唐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转折处一丝不苟。下面的《九成宫醴泉铭(局部)》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 )
A.王羲之B.颜真卿
C.柳公权D.欧阳询
13.(2022上·河南信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课文信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松鼠》是法国布封写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B.被作者称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作品是《水浒传》。
C.《将相和》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了完璧归赵,又讲了负荆请罪,最后讲了渑池会面,共有三个小故事。
14.(2022上·河南平顶山·五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心在《谈读书》中提到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指的是名著《水浒传》。
B.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相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大石头。
C.《松鼠》是法国布封写的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习性等。
D.《月迹》一文中充满着月亮爬竹帘儿和满院月银银的情趣美。
15.(2022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有关课文及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桂花雨》一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B.《搭石》一文主要赞颂了乡亲们摆搭石、用搭石的智慧。
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
D.《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16.(2022上·河南三门峡·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大意是在安乐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难,消除奢侈,提倡节俭。
C.《长相思》这首词中,作者纳兰性德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D.“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米远”这句话中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写出了太阳与地球距离远的特点。
17.(2022上·河南平顶山·五年级统考期末)你想鼓励同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下列诗句中合适的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18.(2022上·河南洛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松鼠》《鲸》《珍珠鸟》都是写动物的,都是说明文。
B.默读课文时,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能帮我们提高阅读速度。
C.在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19.(2022上·河南南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文章结尾的作用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照应文章开头,蕴含对母亲的感情)
B.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点明主题,和题目相照应)
C.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强调、深华主题)
D.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呼应文章开头)
20.(2022上·河南南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中的划线部分不可以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的是( )
A.张爷爷向来胆子很小,做什么事儿都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
B.小明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在外地工作的爸爸盼回来了。(归心似箭)
C.小组讨论时,我们提倡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支支吾吾,有话不说。(直言不讳)
21.(2022上·河南南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动态描写的一项是( )
A.朱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声镜未磨。
22.(2022上·河南洛阳·五年级统考期末)学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我知道游隼的速度介于( )之间
A.喷气式飞机和鸵鸟B.喷气式飞机和猎豹C.火箭和猎豹
23.(2022上·河南洛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句能够表现活泼欢快的动态场景的一句是( )
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4.(2022上·河南洛阳·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爱之舟》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饱含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B.《鸟的天堂》先写大榕树枝繁叶茂,再写众鸟齐飞,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对比强烈。
C.《松鼠》和《太阳》都是说明性文章,但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不同。《松鼠》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太阳》语言活泼,描述生动。
D.《猎人海力布》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海力布救龙女得宝石、获信息劝乡亲、救乡亲变石头的感人故事。
25.(2022上·河南洛阳·五年级统考期末)王军的饭没有吃完就要倒掉,爷爷严肃地教育他要养成节约的习惯,不能浪费。下列句子中最适合用来劝说王军的一项是( )
A.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B.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C.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6.(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句,没有动态描写的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7.(2021上·河南许昌·五年级统考期末)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松鼠》语言活泼,把松鼠的特点写得很清楚。
B.《渔歌子》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春日画卷。
C.“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说南宋当权者在汴州醉生梦死,忘了国难家仇。
D.《少年中国说》激励少年勇挑重担,建设少年中国。
28.(2021上·河南许昌·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讲故事时可以先讲结局,设置一些悬念。
B.为了把一个事物说得清楚明白,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说明方法。
C.描写无生命的物体要用静态描写,写有生命的物体采用动态描写。
D.欧阳询的楷书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
29.(2021上·河南新乡·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B.《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珍珠鸟》都是说明文。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D.《四季之美》一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
30.(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划线部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常言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B.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真是诡计多端,我真比不上他呀!”
C.奶奶语重心长地说:“年少时要勤勉、自强,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D.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1.(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慈母情深》有一个细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不易。
B.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我”的兴奋和不屑。
C.母亲虽然挣钱辛苦,但依然舍得给我钱买书。
32.(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看到有些同学平时花钱过于浪费,你就想用《尚书》中的( )来劝诫他。
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C.不饱食以终口,不弃功于寸阴。
33.(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与原句不一致的一项( )
A.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B.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C.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出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D.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
34.(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牛郎织女》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思,如林杰的《乞巧》、秦观的《鹊桥仙》。
B.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它们都是民间故事中的经典。
C.《猎人海力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接着写小白蛇让父亲酬谢海力布,最后写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而变成一块石头,歌颂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
D.民间故事多以书面形式传播,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传承下去,经久不衰。
35.(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自豪感。
B.《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C.《长相思》是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时写下的一首词。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思乡之情。
D.《白鹭》一文描绘了“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低飞图”三幅图画。
36.(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一文中“晴天的早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是静态描写。
C.“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让人感受太阳距离地球的遥远。
D.《慈母情深》中作者写道“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是因为“我”懂得了家里的钱来之不易,已经为给母亲买水果罐头受到责备,不能再乱买其他东西了,我买书不再单纯是对读书的渴望,更是对母亲的感恩和责任。
37.(2021上·河南驻马店·五年级统考期末)“最是一年春好处”的下一句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B.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不教胡马度阴山D.绝胜烟柳满皇都
38.(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少年中国说》多处运用象征手法,请选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所象征的内容( )
A.少年中国突然崛起B.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C.少年中国前程灿烂D.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39.(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你想鼓励同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下列诗句中合适的一句是( )
A.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0.(2021上·河南郑州·五年级统考期末)学校餐厅要悬挂一幅标语,提醒同学们要勤俭节约,你会推荐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D.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与成语。
A.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不满意自己的环境、工作,老觉得别的环境、别的工作好。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
表达意思不同,搭配不当。
B.吃水不忘挖井人:喝水也不要忘记挖井的人,做人要懂得在你享受成果的同时,不要忘了创造成果的人,要懂得感恩。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
表达意思相同,搭配得当。
C.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表达意思相同,搭配得当。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A。
2.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桂花雨》中,作者是通过描写桂花雨,抒发了她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珍珠鸟》中,作者通过描写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变化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无微不至的爱以及鸟对人的依赖。《小岛》写的事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并没有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情感,故A说法错误。
B.《少年中国说》一文用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等形容少年中国。“红日”来赞美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流”来赞美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鹰隼”来赞美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赞扬中国的青少年”说法错误。
C.说法正确。
D.结合文中“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可知“人在地道里不清楚地面上的情况。”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3.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A.出自《渔歌子》唐张志和,全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这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桃红、水碧、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画面。
B.出自南宋陆游的《示儿》,全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C.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全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
综上所述,A、C两项都是写的美好的景色,表达的情感一样。答案选择B。
4.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易错字。
A.镜匣(jiá)——镜匣【jìng xiá】。
B.正确。
C.诲(huǐ)人不倦——诲人不倦【huì rén bù juàn】。
D.“心最急”——“心到最急”。
5.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谚语俗语的理解应用能力。
A.不恰当。前怕狼,后怕虎。俗语,意思是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比喻借着别人的威势来吓唬和欺压人。可改为:畏首畏尾。
B.恰当。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得到幸福或利益时,不忘记带来幸福或利益的人。饮水思源,意思是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C.恰当。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是比喻无须回避,公开说明。直言不讳,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形容一个人说话毫无隐瞒。
故选A。
6.B
【详解】考查句子理解。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意思是读过的书即使读上百遍,仍令人百读不厌;一边熟读一边深思,自然就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指读书要反复精读,深入思考。出自宋代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B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说,要读好书,首先要凝聚精神,只有在精力集中的情况下才能把书本看仔细,才能牢记书本知识,才能通过语言正确表达。出自朱熹《读书要三到》,谈的是读书需专心致志,没有强调多读书。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出自《论语·述而》。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告诉我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
7.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识记。
解答时注意根据文学常识,辨析出正确的一项。
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须离开牛郎。牛郎在看到妻子被抓走后,便马上用扁担挑起一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入筐内,去追织女了。眼看就快要追上了,一条大河忽然挡在了他的面前,这就是王母娘娘划的银河。后来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便破例让他们每年的七夕即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故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俗语及成语的理解。
A.相近,打开天窗说亮话:意思是比喻无须回避,公开说明。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B.不相近,盼星星盼月亮:非常迫切地想让自己心中的期盼成真。与“望眼欲穿”相近。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C.相近,鼻子都气歪了:鼻子气歪了是夸张的说法,形容人很生气。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D.相近,吃水不忘挖井人:意思是喝水也不要忘记挖井的人,做人要懂得在你享受成果的同时,不要忘了创造成果的人,要懂得感恩。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
9.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松鼠》这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动物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松鼠的形态、颜色、用途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勾画出了这种小动物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
B.刘章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 过,这就是搭石。
C.将相和主要内容: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被封上大夫;陪同赵王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侮辱,被封为为上卿。廉颇认为自己战功煊赫,蔺相凭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屡次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多次礼让。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是以大局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相和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D.“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口头艺术”表述错误,外国也有民间故事。因此当选。
10.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C项,《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用大量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故选C。
11.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项,《西游记》不是民间故事,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12.D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作者是欧阳询。欧阳询,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13.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内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要求学生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能够结合内容和关键词句对文章进行分析。
A.《松鼠》是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简练的说明,描写了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高超的打窝技巧等方面,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故该项说法正确。
B.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曹雪芹所写的《满纸荒唐言》,意思是看起来满篇都是荒唐的言辞,字里行间浸透着我辛酸的眼泪!《满纸荒唐言》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之第一回中直接以作者的身份写下的一首诗,它道出了作者的思想与苦衷,表达了作者难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闷心情。故该项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红楼梦》的拓展知识,要求学生阅读四大名著,能够分辨名著内容。
C.《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先后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过程。选项中“先讲了完璧归赵,又讲了负荆请罪,最后讲了渑池会面”的说法错误。
14.A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A选项中“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指的是名著《三国演义》。
1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及诗句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分析时要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和课文、诗词表达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作答。
A 课文《桂花雨》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本项理解恰当。
B 课文《搭石》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淳朴民风。由此可知本项理解不恰当,并不是“主要赞颂了乡亲们摆搭石、用搭石的智慧”。
C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唐代诗人虐世南的《蝉》,意思是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诗人借“蝉”这一事物表达了洁身自好、不攀附权势的高洁品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本项理解恰当。
D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全文通过描述圆明园的布局、圆明园风格各异的建筑、景观和收藏的珍贵文物及英法联军强盗般的掠夺,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及深深的爱国之情,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本项理解恰当。
故选:B。
16.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项,《长相思·山一程》表达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17.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告诉人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告诉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代罗隐的《蜂》,意思是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意思是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
18.A
【详解】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口语交际、实践作业。
选项A说法有误。《松鼠》《鲸》《珍珠鸟》都是写动物的,《松鼠》《鲸》是说明文,《珍珠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故选:A。
19.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桥》的主要内容:山洪暴发,村民们惊慌地涌向木桥;老汉为了村民的生命安全,从队伍里拉出自己的儿子,两人排在队伍的末尾,最后村民们安全过桥了,老汉和自己儿子的生命却牺牲了;洪水退去,老汉的妻子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D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深化主题,和题目相照应。
20.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成语和短语的识记和理解。本题中不能替换的是B项。
A项:前怕狼后怕虎:一般指前怕狼,后怕虎。 前怕狼,后怕虎,俗语,意思是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畏首畏尾:畏:害怕。前也怕,后也怕。形容做事胆子小,顾虑重重。
B项:盼星星盼月亮:意思是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
归心似箭:归心:想回家的心思。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两个词语的不一样。
盼星星盼月亮可以用“望穿秋水”。
C项:打开天窗说亮话: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
直言不讳:意思是说话坦率,毫无顾忌。形容一个人说话毫无隐瞒。
21.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明确动态描写是指描写对象(景物或人物)在运动中的状态。本题中不属于动态描写的是C项,出自刘禹锡的《望洞庭》,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这是静态描写。
A项: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这是动态描写。
B项:出自杜甫的《绝句》,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这是动态描写。
22.B
【详解】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事物,由动物到飞机、火箭、流星体再到光,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最终得出结论:科学家认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光、流星体、火箭、喷气式飞机、游隼、猎豹、鸵鸟。因此,游隼的速度介于喷气式飞机和猎豹之间。
2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
A选项:错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强烈表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活泼欢乐无关。
B选项:错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唐初虞世南的《蝉》。意思是: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作者借物喻人,并没有表现活泼欢快。
C选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表现出活泼欢快的动态场景。因此,该选项正确。
综上,本题选C。
24.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A项正确。《父爱之舟》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也饱含着作者对父亲无限的思念。
B正确。《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榕枝繁叶茂,众鸟欢乐歌唱。作者以朴实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赞颂了这自然景观,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C项错误。《太阳》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松鼠》是科学小品,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性格、乖巧的行为和生活习性等,突出了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太阳》一文语言平实,《松鼠》一文语言活泼。
D项正确。《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主要讲了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赞扬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5.A
【详解】本题考查对谚语俗语的理解能力。
A项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谚语,意思是一点点衣食都来之不易,应当经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
B项中,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意思: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
C项中,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意思: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6.D
【详解】考查诗词的积累与赏析。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西落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石上流,月落乌啼,入海流都是动态描写。
27.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C.错误,“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宋代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全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意思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此处的“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说南宋当权者在杭州醉生梦死,忘了国难家仇。
28.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
A正确。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加入真情实感,可以跟生活贴近,还可以想象一些惊喜,可以角色代入进行叙述,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故事中不可思议的部分,设置悬念,吸引观众,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B正确。说明性文章为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会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把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C错误。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之描写。静态描写的任务就是准确、真实、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是按照时间将景物的活动变化姿态声响描绘出来。故C项说法错误。
D正确。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29.B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课文内容理解、诗词名句理解。
A项:“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意思: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B项:《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此文语言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
C项: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D项:《四季之美》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象。
30.B
【详解】考查名人名言。
A项吃水不忘挖井人:喝水也不要忘记挖井的人,做人要懂得在你享受成果的同时,不要忘了创造成果的人,要懂得感恩。
B项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贬义词,形容诸葛亮有谋略应用“足智多谋”,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
C项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这句话教育人们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不要浪费一点时间放弃用功。
D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31.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片段。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中“掏”“数”两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对这不多的钱的珍惜。母亲给“我”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对“我”读书的支持和浓浓的爱。
B项理解错误,这句话并没有体会到“我”的兴奋和不屑,可以体会到“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32.B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与运用。
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B“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C“不饱食以终口,不弃功于寸阴。”摘自《抱朴子·外篇·勖学》。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不做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光阴。
33.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识记,学生注意平时要多读、多背诵。
D项错误,原句为: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故选D。
34.D
【详解】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ABC说法正确。
D.说法错误。民间故事的特点是: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象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它内容上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的民问故事常有神话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年代久远,多以口头形式传播,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传承下去,经久不衰。而不是书面形式。
35.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用反衬的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A项,不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自豪感,而是对比突出损失的惨重来反衬敌军的罪行。故选A。
36.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平时要注意多读、多积累。
C项有误,“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没有打比方。故选C。
“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步行”和“坐飞机”与太阳距离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说明文中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37.D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识记积累。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全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8.C
【详解】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因是象征手法,除去理解文章寻找答案外,也可以根据作者的描述来体会它的象征意向。初生的红日,虽是新生,如同人之少年,拥有着似锦前程。所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象征着少年中国,前程灿烂。
39.C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运用。
A“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意思是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告诉人们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蕴含了观书和观水一样,都是有着源源不断的源头,以水比喻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D“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意思是蜜蜂这样辛苦的采尽百花酿成了蜂蜜,可到头来它是在为谁忙碌,又是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此句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本题要鼓励同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应选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推荐宣传语的能力。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通过阅读材料和题干,我们明确是提倡勤俭节约的宣传语言。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形容要珍惜时间。
B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形容要珍惜时间。
C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没啥正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这句话教育人们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不要浪费一点时间放弃用功。形容要珍惜时间。
D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形容要勤俭节约。
所以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信息匹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词语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共19页。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