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88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微专题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三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微专题3古代经济政策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三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微专题2古代手工业商业贸易交通与城市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微专题3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融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微专题1先秦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微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技医疗与文学艺术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微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技医疗与文学艺术,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南宋画家李唐感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向1 唐代诗歌特点
1.(2023·全国乙卷)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由材料“唐代中后期”“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可知唐代中后期北方爆发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局混乱,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南方,南方社会局势相对安定,因此,“江南”成为文人之间相互唱和的重要主题,故选A项;坊市制度在宋代被打破,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田园诗兴起,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材料中“江南”成为唱和主题的原因而非结果,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
答案:A
考向2 南宋世俗文化
2.(2022·湖南卷)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解析:由题干可知,南宋时期绘画时选择“云里烟村雨里滩”是“不入时人眼”的,而当时“入时人眼”的是“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了当时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对于象征富贵的牡丹是很推崇的,所以绘画如果选择“画牡丹”,会更有市场,故选D项;由“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可知,当时的绘画水准并没有下降,而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世人更欣赏牡丹、追求富贵,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其他绘画题材“不入时人眼”,世人对绘画主题的关注多在“牡丹”上,而不是当时绘画题材集中于“牡丹”,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南宋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时人对绘画作品的主题关注的是与富贵相关的“牡丹”,而不是体现画家的地位问题,排除C项。
答案:D
考向3 明代文学的特点
3.(2021·江苏卷)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解析:由材料“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可知明代文学家倡导盛唐时期抒情写景的诗风,反对宋代深受理学束缚的“理作理语”,故选D项;A项说法材料末体现,排除;材料强调反对理学对文学创作的束缚,明代程朱理学一直居于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并未提及彼此的交融,排除C项。
答案:D
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1)特点。
(2)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原因。
①政治、经济原因: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纵观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繁荣时期无不是国家政治稳定、民族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
②文化原因: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实。
④其他原因: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时期
概况
先秦至秦汉
科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蔡伦改进造纸术。
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史书:《史记》《汉书》。
文学:春秋末年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汉赋、乐府诗
魏晋至隋唐
科技:南朝祖冲之的圆周率、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唐朝雕版印刷《金刚经》、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朝僧一行“地球子午线长度”、孙思邈的《千金方》、唐政府的《唐本草》。
文学:魏晋时期的建安文学、田园诗、民歌、唐诗。
艺术:东汉末年,书法成为艺术;魏晋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文人画兴起;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艺术
辽宋夏金元
科技:北宋出现活字印刷术、北宋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和简仪、元朝王祯的《农书》。
文学艺术:宋词、元曲、话本;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山水画突出,注重意境。文学艺术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少数民族文化:契丹文字、女真文字、西夏文字、畏兀体蒙古文、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
明清
科技:传统科技继续发展;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文学艺术:小说和戏曲取得了重要成就,文学艺术进一步走向世俗化、平民化、个性化
特点
本土性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多样性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包容性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凝聚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连续性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统一性
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
保守性
中华文化具有稳定性,如中原地区农耕文化模式的稳定性,或称之为保守性
开放性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微专题4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下表可知,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微专题2古代中枢管理体系的演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