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人教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精品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docx、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培优竞赛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01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1. 实验方法和原理
在曲颈甑(盛空气)里加热汞(如图)。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原理:
汞+氧气eq \\ac(\s\up5(加热),\s\d0(———→))氧化汞(消耗氧气)
氧化汞eq \\ac(\s\up5(加热),\s\d0(———→))汞+氧气(生成气体)
2. 实验现象及分析
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氧化汞)。生成气体的体积和所消耗气体的体积(约为总体积的1/5)恰好相等,且将生成的气体加入到前一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不能维持生命的氮气)里,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致。
3.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
(2)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
【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
【答案】
【经典赏析】BCD
【实验回顾】4P+5O2eq \\ac(\s\up7(点燃),\(===,====))2P2O5
【进行猜想】红磷不足
【实验与交流】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交流与反思】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实验结果更准确
【实验探究2】20.2%
【结论与反思】铁粉、炭粉、氧化钠和蒸馏水
【拓展延伸】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解析】【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故选BCD.
【实验回顾】红磷在点燃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eq \\ac(\s\up7(点燃),\(===,====))2P2O5[来
【进行猜想】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或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等);
【实验与交流】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交流与反思】铁丝在水、氧气的条件下很容易生锈,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实验结果更准确;
【实验探究2】烧杯内蒸馏水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90mL﹣63.6mL=26.4mL,空气中氧气含量=eq \f(26.4mL,130mL)×100%≈20.2%;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铁粉、炭粉、氧化钠和蒸馏水或白磷等物质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知识02 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 实验
造成误差的原因
A、偏低:
①红磷不足
②装置气密性不好
③未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④导管中有部分水残留
B、偏高:
①点燃红磷后插入到集气瓶速度太慢(未及时塞紧橡皮塞)
②未夹紧止水夹(未使用止水夹)
2. 注意事项
a.测定时所用可燃物的选择:
一是该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
二是该物质燃烧的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不能是气体;
b.不能使用木炭、硫、铁丝替代红磷的原因:
木炭、硫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均是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1. 用木炭和硫磺替代红磷或白磷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条件:将水替换为NaOH溶液
原理: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2. 不可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在点燃条件下,镁不仅与空气中氧气反应(2Mg+O2eq \\ac(\s\up7(点燃),\(===,====))2MgO),还能与空气中氮气反应(3Mg+N2eq \\ac(\s\up7(点燃),\(===,====))Mg3N2),甚至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2Mg+CO2eq \\ac(\s\up7(点燃),\(===,====))2MgO+C)
3. 其他测量方法
A:点燃方式的改变
B:反应原理的改变: 2Cu+O2eq \\ac(\s\up6(△),\(==,===))2CuO
1.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哪些?
A.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D.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
2.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水的作用有哪些?
A、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①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②吸收热量,缓冲气压,防止集气瓶内压强过大,橡皮塞弹出。
B、烧杯中水的作用
测量氧气的体积:倒吸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3.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1)红磷要过量。
(2)装置必须密封。
(3)导管内先注满水。
(4)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2023年北京顺义·统考一模)用如图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
C.该实验所用的红磷不可用木炭替代D.最终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答案】A
【解析】A、红磷的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若红磷不足,不能将装置内氧气完全消耗,测量结果偏小,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符合题意;
B、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由于温度偏高,容器内气压偏大,测量结果偏小,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所用的红磷不可用木炭替代,原因是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容器内气压几乎不变小,水不能倒流,不能测量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空气中氧气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eq \f(1,5),最终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题型一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例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资料卡片: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量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eq \f(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 。
⑤ 。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eq \f(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 。
【答案】
(1)2Hg+O2eq \(====,\s\up9(△))2HgO。
(2)④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⑤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合理即可)。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解析】(1)在加热的条件下,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故填:2Hg+O2eq \(====,\s\up9(△))2HgO;
(2)根据资料卡片可知: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故填:④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⑤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目前,已经准确地测定了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故填: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变式1. 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下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 两个实验中,汞的量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 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答案】D
【解析】A.波义耳的实验中装置不是密封的,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B.在加热的条件下,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色氧化汞粉末,故错误;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汞加热后生成氧化汞,质量增加,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D.在加热的过程中,金属汞与装置内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随着氧气的消耗,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液面不再上升,故正确。
题型二 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例1. (2023年北京延庆·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氧气含量的是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 2 处
【答案】D
【解析】红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装置内气压减小。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水上升的体积为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能表明氧气含量的现象是是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 2 处。
故选D。
变式1. 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
C.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4处
【答案】D
【分析】本题实验原理:4P+5O2eq \\ac(\s\up7(点燃),\(===,====))2P2O5,酒精灯加热铜丝,铜是热的良导体,导热使得左侧红磷燃烧,红磷燃烧消耗管内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固体在水中溶解使得左边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少,右侧大气压使得水进入左侧,左侧液面会升高,升高的部分就是消耗的氧气部分,从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解析】A、经实验分析,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说法正确;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否则会产生误差使得体积分数计算偏大,说法正确;
C、将左侧空气体积划分为5等份,其中氧气约占1等份,理论上实验成功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故选D。
例2.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答案】C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2. (2023年内蒙古赤峰三模)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取用的红磷必须足量
B.引燃红磷后,左管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冷却后升至刻度1
C.该装置环保,所得结果更准确
D.该装置还能测得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
【答案】D
【解析】A、取用的红磷必须足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否则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引燃红磷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左管内液面下降,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左管内液面上升,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eq \f(4,5),故冷却后升至刻度1,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逸出,比较环保,且避免了盛有点燃红磷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气体的受热膨胀逸出,误差小,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是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无法测得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符合题意。
故选D。
基础巩固
1.(2023年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A.铁丝B.木炭C.红磷D.硫粉
【答案】C
【解析】A.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燃烧,故A错误;
B.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B错误;
C.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集气瓶中的液面会上升五分之一,故C正确;
D.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3年北京二模)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需足量B.可以用硫粉替代红磷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用激光笔点燃红磷可防止烟尘污染
【答案】B
【解析】A、为使氧气充分反应,红磷需要足量,故A正确。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改变压强,不能替代红磷,故B错误。
C、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eq \f(1,5),瓶中液面最终上升eq \f(1,5)至1处,故C正确。
D、用激光笔点燃红磷,避免了打开瓶塞产生的烟尘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3.(2023年山东青岛·统考二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过量的白磷放入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必须等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之后再读数
C.若实验前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再松开弹簧夹,发现活塞前沿向左移动到8mL处
D.若不使用弹簧夹,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直至停在8mL处
【答案】BD
【解析】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雾,不符合题意;
B、必须等实验结束装置冷却到室温之后再读数,否则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C、若实验前先夹紧弹簧夹,实验结束后再松开弹簧夹,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左移,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eq \f(1,5),故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0mL×eq \f(1,5)=8mL,故最后发现活塞前沿向左移动到:20mL-8mL=12mL处,不符合题意;
D、若不使用弹簧夹,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注射器活塞右移,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活塞左移,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0mL+20mL)×eq \f(1,5)=12mL,故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前沿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直至停在20mL-12mL=8mL处,符合题意。
故选BD。
4.(2023年广西防城港·统考模拟预测)某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甲)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在容积为55mL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细沙,再加入过量白磷,将注射器的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连接好装置,夹紧弹簧夹,滴加适量水。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读数(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图乙完成上述实验时,注射器的活塞最终移动到约9mL刻度处
B.图甲实验若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eq \f(1,5)
C.图乙实验若未使用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D.图乙实验若未使用弹簧夹,实验前将活塞置于14mL刻度处,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D
【解析】A、图乙中将注射器的活塞置于20mL刻度处,连接好装置,夹紧弹簧夹,滴加水,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引燃白磷,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55mL×eq \f(1,5)=11mL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读数在20mL-11mL=9mL处,故注射器的活塞最终移动到约9mL刻度处,故A说法正确;
B、图甲实验若红磷燃烧时弹簧夹未夹紧,集气瓶内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偏大,故则测得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五分之一,故B说法正确;
C、图乙实验若未使用弹簧夹,由于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所以活塞先向右移动,然后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导致压强减小,又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故C说法正确;
D、图乙实验若未使用弹簧夹,实验前将活塞置于14mL刻度处,空气的体积为55mL+14ml=69mL,所以消耗氧气的体积为69mL×eq \f(1,5)=13.8mL,数据太,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5.(2023年山西吕梁·统考模拟预测)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同学们在实验室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用如图所示实验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此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红磷可用木炭等可燃性固体代替
C.实验中观察到产生了大量的白烟
D.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答案】C
【解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外部空气进入或装置内空气逸出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不符合题意;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准确的压强差,不能代替红磷。不符合题意;
C、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符合题意;
B、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后等红磷熄灭,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3年湖北咸宁·中考真题)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答案】D
【详解】A.图1集气瓶中的水是吸收红磷和水反应生成的有毒物质五氧化二磷,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错误;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不可以用木炭替代,因为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影响压强的变化,木炭的着火点太高,错误;
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压强变化量小,所以测量结果偏小,错误;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热水中的白磷仅仅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故选:D。
7.(2022·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eq \\ac(\s\up7(点燃),\(===,====))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答案】B
【解析】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4P+5O2eq \\ac(\s\up7(点燃),\(===,====))2P2O5,正确。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内压强变小,所以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选项错误。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与红磷反应,正确。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正确。
故选:B。
8.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答案】D
【解析】A.若装置漏气,实验后玻璃瓶中的压强偏大,流入玻璃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故A正确;
B.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eq \f(65mL-20mL,250mL-20mL)≈19.6%,故B正确;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故C正确;
D.需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才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因为该反应放热,会使气体体积膨胀,不等气体冷却就记录数据,测得的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故D错误。
9.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eq \f(1,5)
【答案】B
【解析】
A.停止加热后,待装置冷却后再读数,否则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加热的条件下,铁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铁的固体氧化物,因此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说法错误;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装置内的空气充分流通,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选项说法正确;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eq \f(1,5),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 在下图1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图2所示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处压强增大主要是因为少量空气进入
B. a→b段压强减小的原因只能是氧气被消耗
C. c点时打开了弹簧夹,导致气压增大
D. d点集气瓶中的温度一定等于室温
【答案】 C
【解析】
A.a点处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ab段压强减小的原因是氧气被消耗和温度逐渐降低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图2所示可以看出,从c到d压强快速增加是因为打开了弹簧夹,水进入了集气瓶,故C符合题意;
D.从d点往后,压强增大变得缓慢了,但不能说d点集气瓶中的温度一定等于室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2022·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明认为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红磷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老师告诉他,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建议用一氧化氮气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
说明:①V1、V2、V3都是在与教室气温、气压相同的状态下测得。
②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③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
(1)小明用气密性良好的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空气的具体操作是 _____。
(2)实验测得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__。(用V1、V2、V3表示)
(3)小明提出,注射器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但老师指出,相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属于“次要因素”,不是“主要因素”,可忽略不计。还有许多科学实验中存在“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请再举一例并指明次要因素。 _____
【答案】
(1)在教室外,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将注射器拿到教室,再拉动活塞至刻度为V1毫升处并密封
(2) eq \f(3(V1+V2-V3),7 V1)×100%
(3)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空气阻力是次要因素(合理即可)
【解析】(1)用气密性良好的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空气的具体操作是在教室外,将注射器活塞推到底,将注射器拿到教室,再拉动活塞至刻度为V1毫升处并密封;
(2)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则一共消耗一氧化氮和氧气体积为V1+V2﹣V3;由题干信息: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故氧气体积为eq \f(3(V1+V2-V3),7);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eq \f(\f(3(V1+V2-V3),7),V1)×100%=eq \f(3(V1+V2-V3),7 V1)×100%;
(3)次要因素是对实验有影响,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比较小,经常可忽略不计的因素。从常见实验中举例即可,如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空气阻力是次要因素。
12.(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全世界每年因锈蚀造成浪费的金属高达产量的20%以上,但铁锈蚀原理却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暖宝宝、食品脱氧剂等。小组同学对暖宝宝发热产生兴趣,展开探究。
【资料卡片】某品牌暖宝宝的使用说明如图。
(1)暖宝宝使用时能量的转化形式为_______。
(2)暖宝宝“不使用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的原因是_______。
【猜想与假设】暖宝宝成分中氯化钠、活性炭可能加快铁锈蚀速率,使反应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探究氯化钠、活性炭及两者共同存在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设计完成如下4组实验。(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解释与结论】
(3)对比实验1和2,可探究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表中m=_____。
(4)为探究活性炭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_____(填实验编号)。
(5)综合以上4组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运用该原理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反应结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6)n=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7)结合反应原理和结果思考装置A的优点:_______(写两点)。
【表述与交流】人类智慧无穷,趋利避害,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答案】
(1)不能
(2)高
(3)导电
(4)缓冲气压,以防气压过大冲出橡胶塞
【解析】(1)A实验所用药品为木炭,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为气体,集气瓶内无法形成气压差,因此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B实验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则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高。
(3)C实验中小灯泡发亮,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4)D实验中红磷燃烧会放热,导致锥形瓶内气压变大,因此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以防气压过大冲出橡胶塞。
13.(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_。
(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的热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磷酸(化学式为H3P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结论】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正确。
(4)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_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
【拓展延伸】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5)在图2中_______(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段(用图2中字母表示))。
【反思与评价】
(6)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_______(填物质名称)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
【答案】
(1)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2)P2O5+3H2O=2H3PO4
(3)①
(4)不能 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5)C DE
(6)铁
【解析】(1)激光笔照射可以升高可燃物(红磷、白磷)周围的温度,使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起来,故填写: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2)红磷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它与水反应生成磷酸,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O=2H3PO4 ,故填写:P2O5+3H2O=2H3PO4 。
(3)白磷燃烧,说明红磷燃烧后氧气有剩余,猜想①正确,故填写:①。
(4)由图2可知,红磷燃烧并未完全消耗完四颈平底瓶内氧气,因此,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是不能精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写:不;
理由是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故填写: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5)由图2可知,氧气含量第一次大幅度下降是BC段,该段表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因此,C点时红磷熄灭,故填写:C;
由图2可知,氧气含量第二次大幅度下降是DE段,该段表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故填写:DE。
(6)由“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可知,铁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故填写:铁。
14.(2022·贵州毕节·统考中考真题)一种“贴身暖宝宝”的使用说明书如右,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袋内物质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袋内是否含有铁粉?
【进行实验】①取出袋内粉末于滤纸上,与磁铁充分接触。②将少量磁铁吸出的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中。
【收集证据】磁铁吸出的粉末与稀硫酸剧烈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同时 _____。
【得出结论】袋内含有铁粉。
【做出猜想】被磁铁吸出的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
【获取事实】将少许铁粉撒在酒精灯火焰上,铁粉立即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反思交流】铁粉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铁丝不能而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 _____。
【拓展探究】用不同燃料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分别在图甲所示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铁粉、红磷(均足量),电加热引燃。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图丙:
(1)温度传感器显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温度均 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待铁粉熄灭并恢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瓶内的水约占原水面上方空间体积的 _____。
(3)分析图乙、图丙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 _____(填“铁粉”或“红磷”,下同),消耗氧气速率更快的是 _____。
【答案】
【收集证据】产生气泡
【反思交流】3Fe+2O2eq \\ac(\s\up7(点燃),\(===,====))Fe3O4 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比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拓展探究】
(1)升高
(2)eq \f(1,5)
(3)铁粉 铁粉
【解析】收集证据:
根据结论袋内含有铁粉,则发生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看到的现象为溶液有无色变为浅绿色,且有气泡产生;
反思交流:铁粉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3Fe+2O2eq \\ac(\s\up7(点燃),\(===,====))Fe3O4;
铁丝和铁粉的表面积不同,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所以铁丝不能而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比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拓展探究:
(1)红磷燃烧,铁粉燃烧都会放热,所以瓶内温度都升高;
(1)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eq \f(1,5),铁丝燃烧消耗氧气,所以进入瓶内的水约占原水面上方空间体积的eq \f(1,5);
(3)由图乙、丙可知:反应结束后,铁粉中氧气含量为0.5%,而红磷中氧气含量为3%, 所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铁粉;根据图的变化情况可知:铁粉消耗氧气速率更快;
培优竞赛
1. 某兴趣小组要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8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一部分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止水夹a,然后打开止水夹b通入空气,把瓶里剩下的水全部排入量筒,通入氧气的体积和空气的体积大约是( )
A.60mL和40mLB.75mL和25mLC.80mL和20mLD.68mL和32mL
【答案】B
【解析】设通入氧气体积为x,则通入空气体积为:100mL-x,根据题意有:x+(100mL-x)× 15 =100mL×80%,x=75mL,则空气体积:100mL-75mL=25mL;
故答案为:B。
2. (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科学素养竞赛)在空气中使用蜡烛火焰灼烧铁丝,铁丝发生红热现象;停止灼烧待铁丝冷却,用滤纸擦拭铁丝,发现有黑色物质附在滤纸表面。仅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 铁丝不是可燃物
B. 在空气中使用蜡烛火焰无法点燃铁丝
C. 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
D. 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物质
【答案】B
【解析】
A、铁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题干中实验只能证明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证明铁丝不是可燃物,故错误;
B、实验中在空气中使用蜡烛火焰灼烧铁丝,铁丝发生红热现象,没有燃烧,则在空气中使用蜡烛火焰无法点燃铁丝,故正确;
C、铁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则铁丝可以与氧气反应,故错误;
D、实验中用滤纸擦拭铁丝,发现有黑色物质附在滤纸表面,这里黑色的物质是在蜡烛燃烧的产物,不是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铁只能在纯氧才能燃烧,故错误;
故选B。
3.(2022年江西赣州市会昌县研学监测)对物质燃烧实验容器中的水,其主要作用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则集气瓶中的水是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则集气瓶中气体减小,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量筒中的水会倒吸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则量筒中的水的作用是测定氧气的体积,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则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该选项解释正确;
D.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烧杯中的水能给铜片上的白磷提供热量,同时使水中的白磷隔绝空气,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故选C。
4.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为:集气瓶里先装a体积的水,在酒精灯灯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装置如图密封。用力把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b)和整个集气瓶体积(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
B.该实验测得氧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b-a):(c-a)
C.燃烧匙中的白磷不可以换成细铁丝或木炭粉
D.集气瓶中预先放的a体积水仅有液封导管,防止气体受热膨胀逸出的作用
【答案】D
【解析】A、在白磷开始燃烧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的空气膨胀,压强增大,集气瓶中的水一部分被排出,液面下降;最后熄灭冷却至室温时,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液面上升,因此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不符合题意;
B、据图示可知:氧气的体积是上升的水的体积,是b-a,空气的体积是:c-a,所以氧气与空气的体积比是:(b-a):(c-a),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无法测定氧气体积,木炭粉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会导致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偏小,不符合题意;
D、“a体积水”的作用是: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加快集气瓶冷却,能够液封导气管左端以防气体逸出,能够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能够吸收白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甲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后测得集气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6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乙同学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该装置集气瓶中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变化,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曲线变化趋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实验结束后进行误差分析,可能是实验前弹簧夹未加紧
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
D.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集气瓶
【答案】B
【解析】A、暖宝宝铁和氧气反应放热,开始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温度恢复到室温,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氧气体积分数,eq \f(65mL-20mL,250mL-20mL)≈19.6% ,结果偏小,实验前弹簧夹未加紧,会造成结果偏大,B符合题意。
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eq \f(65mL-20mL,250mL-20mL)≈19.6% ,约为19.6%,C不符合题意。
D、打开瓶塞,水被吸入集气瓶,压强增大,故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集气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徐溪初级中学金钥匙科技竞赛)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1所示,测定过程中三颈瓶内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电火花点燃装置工作时对环境温度基本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启动电火花点燃装置,红磷开始燃烧
B. t2时红磷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装置向外散发的热量
C. t2~t3压强减小主要是因为瓶内O2不断被消耗
D. t4时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三颈瓶内
【答案】B
【解析】
A、温度开始升高时说明装置已被启动,所以t1时刻前装置已启动,选项A错误;
B、t2时刻装置温度达到最高,说明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与装置向外界放出的热量相等,选项B正确;
C、 t2~t3瓶内氧气已几乎被消耗完了,此时温度降低才是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选项C错误;
D、t3时刻瓶内压强开始升高,因此t3时刻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开始进入三颈瓶中,在t4时刻瓶内压强恢复与外界压强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B。
7.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徐溪初级中学金钥匙科技竞赛)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 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答案】A
【解析】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所以不能用作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错误;
B、验满时用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正确;
C、两支燃着的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可以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D、不同溶质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分别用0.1g碘和0.1g高锰酸钾作溶质加入到5mL水中,能够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正确。
故选A。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 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2. 掌握燃磷法测定氧气含量的装置、原理
3. 熟记实验现象
4. 学会分析误差的方法
5. 识记几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重点:
1.燃磷法测定氧气含量的装置、原理;
2.掌握造成误差的原因
难点:
1.造成误差的原因;
2.文字表达式的使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6mL
实验原理
红磷+氧气eq \\ac(\s\up5(点燃),\s\d0(———→))五氧化二磷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氧气减少的体积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a.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b.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c.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
d.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e.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最终水面上升约1/5
实验结论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编号
铁粉/g
水/mL
活性炭/g
氯化钠/g
测得10min内温度上升值/℃
1
2
5
0
0
0.1
2
2
5
m
0.1
3.1
3
2
5
0.2
0
22.0
4
2
5
0.2
0.1
56.3
装置
集气瓶内空气体积/mL
实验前烧杯内水的体积/mL
实验后烧杯内水的体积/mL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
A
200.0
100.0
59.6
n
B
100.0
100.0
66.0
17.0%
品名:XX牌贴身暖宝宝
成分:袋内物质: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
内袋材料:微孔透气无纺布
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
用法:临使用前,打开外袋取出内袋,直接贴在衣服上,打开外袋后保持温暖12小时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吸收放出的P2O5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使白磷隔绝空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docx、21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培优竞赛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同步试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大盘点(人教版),文件包含实验0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卷版docx、实验0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2 氧气精品课时作业,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