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1.演员弹奏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这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振幅
2.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高铁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沿途的树木B. 路边的房屋
C. 车厢的座椅D. 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
3.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树挂。这些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都是( )
A. 汽化B. 液化C. 凝华D. 升华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
A. 水中倒影B. 小孔成像C. 手影成的像D. 海市蜃楼
5.青蛙掉进了深坑里爬不上来很可怜,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甲所示;为了救它,妞妞在坑中灌满了水,假设青蛙仍在O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在下列选项中,确定青蛙视野大致范围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固定蜡烛甲,为确定其像的位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移动丙靠近乙B. 移动丙远离乙C. 移动乙靠近丙D. 移动乙远离丙
7.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
8.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测量以下物体密度,合理的是( )
A. 一枚大头针B. 一粒大米C. 比赛用铅球D. 小石块
9.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 用体温枪测得小明同学体温为36.8℃B.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C. 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7sD. 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10.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 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
C. 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D. 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 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 当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 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12.小红同学根据如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冰块,冰块质量是铝块的3倍
B. 从表格中可以读出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C. 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不变
D. 同质量铜、铝两种金属的实心立方体,铝的体积较大
13.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2ρ1ρ2ρ1+ρ2
B.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ρ1+ρ22
C.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ρ1ρ2)m0
D.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ρ2ρ1−1)m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4.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500s才能到达地球。真空中的光速c=______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c,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______ km。
15.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
16.如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向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光的______现象,看到的硬币是______。(选填“实物”或“虚像”)
17.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_ g,体积是______ cm3.(ρ冰=0.9×103kg/m3).
18.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______ 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______(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1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则体积为5m3的乙物质,质量为______ kg;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2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______。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21.在一次物理实验探究课上,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安装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目的是______。
(2)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3)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工作的。
(4)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应将光屏移至______ cm刻度线处,可再次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5)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始终承接不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应在凸透镜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特点。
22.在测量某种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时,小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如图甲出现的错误是______;
(3)在测量石块质量时,小明依次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4)如图乙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_____,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____,石块的密度是______;
(5)小明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右盘中砝码有一个缺了一角,该情况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石块质量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3.小强想知道家中酱油的密度。于是找来电子秤、一个空水杯,适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0),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电子秤平衡;
②用电子秤测出空水杯的质量为m0;
……
请你帮小强完成实验。要求:
(1)写出步骤②之后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
(2)写出酱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4.五一假期,小红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小球,已知该球的质量是540g,体积为300cm3,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该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cm3?
(2)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25.如图所示,有一容积为V0、质量为m0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使水面刚好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为m1的水(水的密度为ρ水,石块的密度为ρ石),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投入瓶中石块的体积;
(3)投入石块后,瓶子的总质量。
温馨提示:解答上述问题均使用题中表示已知物理量的字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演员弹奏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则不同的琴键的振动快慢不同,即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抓住以上知识,并深入体味生活中的一些说法,就可解题。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只要对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有深刻的认识,将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便能找到答案。
2.【答案】C
【解析】解: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高铁上,他和沿途的树木、路边的房屋及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但与车厢的座椅位置没变,故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车厢的座椅。
故选:C。
被研究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解: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树挂,这些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掌握物态变化的特点,并会运用。
4.【答案】D
【解析】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C、小孔成像和手影成的像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都错误;
D、海市蜃楼,是空气由于受热等因素变得不再是均匀介质,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对应的光学知识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光学现象,确定其形成原理得到答案。
各种光学现象的形成原因只有三种: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此题考查的就是光学现象与形成原因对应起来。
5.【答案】C
【解析】解: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更大;
AB两图没有发生折射,故AB错误;D图光的传播方向错误,故只有C选项正确。
故选:C。
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当井中灌满水时,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在水面上要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画出大致的光线传播路径,确定青蛙的视野范围。
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光的传播进行处理分析。在O点放一点光源,根据折射定律,作出两条经过井口两顶点的两条折射光线,根据光路可逆,箭头方向改为相反即可。
6.【答案】A
【解析】解:“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由图可知,为了确定其像的位置,需要将丙靠近乙,当丙与乙完全重合时,丙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故选:A。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中,是将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丙替代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甲,验证蜡烛甲与其像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对“替代法”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7.【答案】B
【解析】解:根据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B。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和扩散现象,属于基础题。
8.【答案】D
【解析】解:AB、因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质量较小,单独测量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质量误差较大,同时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体积也较小,无法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准确测出其体积,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测量其密度,故A、B不合理;
C、比赛用的铅球体积和质量比较大,用量筒和天平无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和质量,故C不合理;
D、用天平可以准确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同时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也能准确测出其体积,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准确测量其密度,故D合理。
故选:D。
测量固体的密度需要分别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但是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考查对物质密度测量的基本方法,但是需要考虑特殊情况,所选方案要符合实际。
9.【答案】A
【解析】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0.1kg,故B不符合实际;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cm=2.6d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10.【答案】B
【解析】解:
A、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即温度不会再上升),故A错误;
B、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图象中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的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正确;
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图象应为倾斜的直线,故C错误;
D、由图象知,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对每个选项的图象进行分析,明确所表达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对有关物理规律的掌握,判断图象能否正确反映物理规律。
分析图象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图象变化规律,从图象中正确、迅速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需要提高的能力。
11.【答案】BC
【解析】解:
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u=20cm时,v=20cm,则u=v=2f,所以焦距为10cm,故A错误;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始终大于焦距,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B正确;
C、当u=45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故C正确;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说明像推迟会聚了,该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BC。
(1)凸透镜成实像时,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
(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
本题主要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近视眼的对光线的作用,难度不大,是中考的热点。
12.【答案】BCD
【解析】解:A、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铝的密度为冰的密度的3倍,又因铝块和冰块体积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铝的质量为冰的质量的3倍,故A错误。
B、表格中所列数据的单位为kg/m3,从表格中可以找到铜的密度为8.9×103kg/m3,故B正确。
C、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酒精的种类没有变化,故C正确。
D、从表格中看出,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二者质量相同,根据V=mρ分析,铜的体积小于铝的体积,故D正确。
故选:BCD。
(1)从表格中找出铝块和冰块的密度,根据公式m=ρV分析。
(2)从表格中找到铜的密度即可。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4)从表格中找到铜和铝的密度,根据公式V=mρ分析。
本题考查密度概念的辨析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BC
【解析】解:(1)我们设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
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ρ1V,m2=ρ2V,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m1+m2=ρ1V+ρ2V,
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ρ=ρ1V+ρ2V2V=ρ1+ρ22。
故A错误、B正确;
(2)因为ρ=mV,ρ1<ρ2,
m0一定,所以由ρ=mV,V=mρ可知,V1>V2,
使混合液质量最大,即V2全取,V1有剩余,
则m剩=m0−ρ1V2=m0−ρ1m0ρ2=(1−ρ1ρ2)m0.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要当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时,我们可设每种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然后根据公式m=ρV得出这两种液体的质量表达式,从而就可以得出混合液体的质量表达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得出混合液体的密度表达式。
本题考查了有关混合液密度的计算,关键是知道两液体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混=2ρ1ρ2ρ1+ρ2、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混′=ρ1+ρ22。
14.【答案】3×108 1.5×108
【解析】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
依据题意可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s=vt=ct=3×108m/s×500s=1.5×1011m=1.5×108km。
故答案为:3×108;1.5×108。
已知光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v=st可求光的传播距离。
本题考查光速及其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属于基础题。
15.【答案】60∘4.2m
【解析】解:当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60∘,根据光的反射定理,反射角也是60∘;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3m,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2.3m,被测者距离平面镜1.9m,所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
故答案为:60∘;4.2m。
(1)根据光的反射定理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
(2)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16.【答案】折射;虚像
【解析】解: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向空碗里倒水,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
故答案为:折射;虚像。
光的折射定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本题来源于生活中,考查了对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17.【答案】0.9;0.9
【解析】解:由ρ=mV得,冰的质量:
m冰=ρ冰V冰=0.9g/cm3×1cm3=0.9g;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状态变化,即水的质量m水=m冰=0.9g,
由ρ=mV得,水的体积:
V水=mρ=0.9g1g/cm3=0.9cm3.
故答案为:0.9;0.9.
此题利用公式m=ρV,先求得冰的质量,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改变,再求得水的体积.
此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是简单题型.
18.【答案】2.00铝
【解析】解:由图可知,金属块边长为2.00cm,故其体积为V=8cm3;
金属块的质量是21.6g,
金属块的密度ρ=mV=21.6g8cm3=2.7g/cm3=2.7×103kg/m3;
所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铝组成。
故答案为:2.00;铝。
如图所示,读出正方体金属块的边长,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三次方;已知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可由密度公式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此题是测量金属块的密度,要测量密度,需得知质量和体积两个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两种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应注意掌握。
19.【答案】104 1:4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的密度为:ρ甲=m甲V甲=2g4cm3=0.5g/cm3,乙的密度为:ρ乙=m乙V乙=4g2cm3=2g/cm3=2×103kg/m3;
由ρ=mV可知体积为5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m乙′=ρ乙V=2×103kg/m3×5m3=104kg;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0.5g/cm3:2g/cm3=1:4。
故答案为:104;1:4。
利用ρ=mV结合图中的数据求出甲、乙的密度;再利用ρ=mV的变形式求出体积为5m3的乙物质的质量;根据甲、乙的密度大小即可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从图中读取相关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不能 同一平面 D B 垂直平面镜射出 漫
【解析】解:(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和E没有在同一平面上,纸板F上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
(2)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应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这样才能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应进行的操作是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故ABC不符合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3)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0,则反射角也为0,故反射光将垂直平面镜射出;在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故答案为:(1)不能;同一平面;(2)D;(3)B;(4)垂直平面镜射出;漫。
(1)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和E没有在同一平面上,纸板F上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据此分析回答;
(2)在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为了得出普遍的规律要多次测量;
(3)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则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光的方向射出,即光路是可逆的;
(4)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0,可知反射角大小,据此回答;
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一束平行光射到反射面上,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本题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考查操作过程、归纳法的运用及光的可逆性与漫反射的知识。
21.【答案】同一高度 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10 投影仪 65 右侧
【解析】解:(1)根据实验的要求,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2)由图甲可知,u=v=2f=20cm,所以f=10cm;
(3)当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物距为50cm−35cm=15cm,焦距为10cm,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调节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4)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时,物距变为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光路可逆,故须把光屏移到为65cm刻度线处才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5)将蜡烛移至45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特点。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2)10;(3)投影仪;(4)65;(5)右侧。
(1)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2)凸透镜成像时,u=v=2f时,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这个特点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3)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4)根据光路可逆分析解答;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
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以及焦距的确定,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做到灵活运用。
22.【答案】直接用手拿砝码 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53g20cm3 2.65g/cm3 偏大
【解析】解:
(2)使用天平时,必须要用镊子拿取砝码,甲图出现的错误是直接用手拿砝码;
(3)测量过程中,当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放入的5g砝码质量较大,所以应该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由图乙可知,石块的质量m=50g+3g=53g,
由图丙可知,石块放入量筒前的示数为20mL,石块浸没后量筒的示数为40mL,
石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石块的密度:
ρ=mV=53g20cm3=2.65g/cm3;
(5)小明同学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右盘中砝码有一个缺了一角,测量的质量会偏大,根据密度ρ=mV,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会偏大。
故答案为:(2)直接用手拿砝码;(3)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53g;20cm3;2.65g/cm3;(5)偏大。
(2)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3)当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时,应通过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应刻度值之和;物块的体积等于两次量筒示数之差;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
(5)小明同学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右盘中砝码有一个缺了一角,测量的质量会偏大,根据密度ρ=mV判断出密度的偏差。
本题是测量固体的密度,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密度的计算、实验误差的分析等,是一道中考常见题。
23.【答案】③将一个空水杯装满水,电子秤测出水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④将空水杯内水倒尽擦干,然后装满酱油,用电子秤测出水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m2−m0m1−m0ρ0
【解析】解:(1)②之后的实验步骤:③将一个空水杯装满水,电子秤测出水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④将空水杯内水倒尽擦干,然后装满酱油,用电子秤测出水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2)烧杯装满水后,可以通过水的体积推断出烧杯的体积,从而推算装满酱油的体积。
水的质量为:m水=m1−m0,
根据ρ=mV,水的体积为:V水=m水ρ0=m1−m0ρ0,
酱油的质量为:m酱油=m2−m0,
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V水
酱油的密度为:ρ酱油=m酱油V酱油=m2−m0V水=m2−m0m1−m0ρ0=m2−m0m1−m0ρ0。
故答案为:(1)③将一个空水杯装满水,电子秤测出水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④将空水杯内水倒尽擦干,然后装满酱油,用电子秤测出水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2)m2−m0m1−m0ρ0。
要求酱油密度需要知道酱油的质量和体积,要测水和酱油的质量需要增加的实验步骤为③将一个空水杯装满水,电子秤测出水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④将空水杯内水倒尽擦干,然后装满酱油,用电子秤测出水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空水杯装满水后,可以通过水的体积推断出烧杯的体积,从而推算装满酱油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就可求出酱油的密度。
灵活运用密度公式,能找出水和酱油的等量关系,用水的体积得到酱油的体积。
24.【答案】解:(1)已知铝的密度:ρ铝=2.7×103kg/m3=2.7g/cm3,
由ρ=mV可得,铝球中铝的体积:
V铝=mρ铝=540g2.7g/cm3=200cm3,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铝=300cm3−200cm3=100cm3;
(2)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时水的体积:
V水=V空=100cm3,
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g/cm3×100cm3=100g,
总质量:
m总=m+m水=540g+100g=640g。
答:(1)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0cm3;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球的总质量为640g。
【解析】(1)知道铝球的质量和铝的密度,根据V=mρ求出铝球中铝的体积,铝球的体积减去铝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
(2)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时水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根据m=ρV求出水的质量,然后加上球的质量即为总质量。
本题考查了有关空心问题的计算,灵活的利用密度公式是关键,要注意在空心部分注满水时水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
25.【答案】解:
(1)水的质量为m1,水的密度为ρ水,ρ水=m1V水,所以瓶内水的体积V水=m1ρ水;
(2)瓶子的容积是V0,V石=V0−V水=V0−m1ρ水;
(3)石块的质量m石=ρ石V石=ρ石(V0−m1ρ水),
投入石块后,瓶子的总质量m=m石+m1+m0=ρ石(V0−m1ρ水)+m1+m0。
答:(1)瓶内水的体积V水=m1ρ水;
(2)投入瓶中石块的体积是V0−m1ρ水;
(3)投入石块后,瓶子的总质量是ρ石(V0−m1ρ水)+m1+m0。
【解析】(1)知道瓶内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利用ρ=mV的变形公式求瓶内水的体积;
(2)石块总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3)利用m=ρV求石块的质量,可求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我们要找到对应的物理量。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60
30
20
15
12
像距v/cm
12
15
20
30
60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英华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东丽区英华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