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在以下物理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约6mB.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 一个苹果受到的重力约30ND. 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0.5kg
    2.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及其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
    A. 哥白尼——地心说B. 伽利略——观察天体运动
    C. 牛顿——相对论D. 爱因斯坦——量子力学
    3.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劲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在骑行过程中,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对此,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自行车B. 地面C. 路两旁的房子D. 路边的树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6m/s
    D. 弹吉他时,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5.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 “池水映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C. “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D.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kg的铁比1kg的棉花质量大
    B.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质量变小了
    C. 氧气罐中气态压缩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D.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 卵与石斗,麋碎无疑——说明只有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不受力
    C. 隔空吸物——说明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D. 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及运动状态
    8.为完成2022年秋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6mD.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 使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相同力拨动钢尺,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10.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11.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B. 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
    C.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 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中心位置
    12.现在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患有近视眼,而许多老人,患有远视眼。参照下面两图,有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
    A. 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B. 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C. 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 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采取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磁悬浮列车行驶时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无接触的悬浮
    B. 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之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C. 汽车轮胎表面刻有花纹
    D. 车轴承内部装有滚珠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A、B、C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物体A、C都是静止状态
    ②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1s时,物体B与C速度相等
    ④若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2s时A、B相隔2m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5.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是( )
    A. 3:1B. 1:3C. 3:5D. 5:3
    16.如图甲所示,是小英“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开始实验时她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s时,木块保持静止B. 2∼6s时,木块受的摩擦力为0N
    C. 第1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D. 第7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3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17.如图,所测长方体的长度是______ cm;如图,物体的重力是______ N。
    18.雨后的彩虹是光的______现象,这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19.生命在于运动,排球是人们喜欢的运动,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如图所示,是她们某次比赛时的场景。在扣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蜡烛A作为物体来成像.实验时,应该选用较______(厚/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B ______(需要/不需要)点燃.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所成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1.高铁已成为人们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如图是在高铁站安检时传送带运行的示意图,某乘客把一行李箱放在水平传送带上,行李箱在传送摩擦力带上经历加速、匀速的运动过程,在行李箱加速运动过程______摩擦力的作用;在匀速运动过程______摩擦力的作用(以上两空填“受到”或“不受”);若传送带突然停止,行李箱将会向前做减速运动,在行李箱停下来之前,所受摩擦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所示,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116g,将冰块放入底面积为100cm2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冰块完全沉入水中,这时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1.1cm,当冰全部融化后容器里的水面又下降了0.1cm,冰块中所含的石块质量是______ g,石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已知ρ冰=0.9×103kg/m3)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3.如图,OA是光源S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OA经过了凸透镜焦点F.请作出OA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24.如图,木块沿粗糙斜面下滑,请画出木块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南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接着小南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4)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中心以上部分,光屏上的像______(填“保持完整”或“变得不完整”)。
    (5)小南发现在实验中烛焰会晃动,而且随着实验的进行,像会向光屏上方偏移;他想到了用发光二极管代替蜡烛来进行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
    26.如图,小南选用天平、量筒、细线和水等器材来测量某小石块的密度,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1)首先把天平放在______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南把小石块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依次加减砝码,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 g。
    (3)按如图丙步骤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______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4)若小石块具有吸水性,用上述的方法所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填“大”或“小”)。
    (5)小南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可他还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老师说用天平、玻璃瓶和水也能测量出液体的密度,于是小南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玻璃瓶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玻璃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玻璃瓶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出玻璃瓶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2。
    根据以上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______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实验,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比较乙、丙实验,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4)小南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你觉得小南这样改进实验装置的好处是______(填写出其中1条即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8.小南同学很喜欢溜冰,如图,当他穿上装有轮子的旱冰鞋双手向前推墙时,他自己反而往后退了;当他休息喝水时发现,矿泉水瓶盖侧面上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请你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1)旱冰鞋上装有轮子和矿泉水瓶盖侧面上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的目的;
    (2)小南双手向前推墙时他自己反而往后退的原因。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29.位于贵港市平南县西江大桥上游6km处的平南三桥是世界上最大跨径拱桥(如图),也是平南旅游的网红景点。平南三桥全长1035m,主桥跨径为575m,桥面宽36.5m,设双向四车道,设计的通车时速为60km/h,另设2条非机动车道和2条人行道。
    (1)游客步行通过平南三桥的主桥花去了8分钟,则游客步行的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平南三桥最少用时多少秒?(最后结果保留整数)
    30.一个空瓶子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质量为700g;如果在空瓶中装进一个小铁球,铁球与瓶子总质量为920g,然后再装满水(铁球沉没在水中),测得瓶子、水、铁球三者的总质量为1270g。(已知ρ水=1g/cm3;ρ铁=7.9g/cm3)求:
    (1)瓶子的容积;
    (2)铁球的体积;
    (3)通过计算判断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3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0.03m2和0.02m2,容器足够高。甲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距容器底部0.2m;乙容器中盛有质量为4.8kg的酒精。(已知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求:
    (1)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2)乙容器中酒精液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h酒精;
    (3)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深度Δh的水和酒精后,使水的质量是酒精质量的1.5倍,求相同深度Δh。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约3m,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4×13.6m/s≈1.1m/s,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g=0.15kg,受到的重力为G=mg=0.15kg×10N/kg=1.5N,故C不符合实际;
    D、一瓶500mL=500cm3的矿泉水的质量约为m=ρV=1.0g/cm3×500cm3=500g=0.5kg,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B
    【解析】解:A、哥白尼——日心说,故A错误;
    B、伽利略——观察天体运动,故B正确;
    C、牛顿——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故C错误;
    D、普朗克、玻尔——量子力学,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判断。
    掌握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
    3.【答案】A
    【解析】解:A、小树相对于自行车的位置不断变化,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树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
    B、相对于地面,小树的位置没有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树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相对于路两旁的房子,小树的位置没有变化,以路两旁的房子为参照物,小树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研究对象是小树,不能选择小树本身做参照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所选择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位置发生变化,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就是静止的。
    此题考查的是参照物的确定,需要清楚: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不同。
    4.【答案】B
    【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故A错误;
    B、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正确;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
    D、弹吉他时,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人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4)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音调、人听到的范围,属于基础知识。
    5.【答案】C
    【解析】解: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池水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池底看起来要比实际的位置变浅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实池底反射的光线在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
    D、在光的反射中,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筷子变弯、光的色散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4)在光的反射中,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答案】C
    【解析】解:A、1kg的铁和1kg的棉花的质量都是1kg,质量相同,故A错误;
    B、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组成铅笔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铅笔处于失重状态,故B错误;
    C、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氧气的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ρ=mV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减小一半,故C正确;
    D、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一般体积会发生变化,质量不变,由ρ=mV可知,其密度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根据质量定义分析即可;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系;
    (3)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先分析氧气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然后根据ρ=mV可得出氧气密度的变化;
    (4)质量相等物体,状态变化,体积也会变化,密度会变化。
    本题考查质量及其属性、密度及其特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7.【答案】B
    【解析】解:A、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A说法正确;
    B、卵与石斗,麋碎无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说法不正确;
    C、隔空吸物——说明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故C说法正确;
    D、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及运动状态,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可解答此题。
    8.【答案】B
    【解析】解: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镜中视力表的像是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镜中视力表的像是虚像;镜中视力表的像与视力表大小相同;镜中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视力表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6m+2.2m=4.8m,综合上述分析,故CD错误。
    故选:B。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是虚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同时要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9.【答案】D
    【解析】解:
    A、固体可以传声,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
    B、使钢尺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B正确;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D。
    (1)轻敲桌子,发出的声音很小,几乎无法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3)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途径进行防治;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噪声的防治以及防止噪声的途径等,属于综合性的题目。
    10.【答案】C
    【解析】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幻灯片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

    相关试卷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中考物理四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中考物理四模试卷,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