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基础知识训练(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1.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Kē( )巢、jīn( )骨、稀 shū( )、hóu( )咙、suō( )衣、静mò( )、抖sǒu( )lǎnɡ()润、liá( )亮、流tǎng( )、健zhuàng( )、赶tàng( )儿、宛转(
曲子( )黄晕( )卖弄( )应和( )嗡嗡( )涨水( )撑伞( )欣然( )胳膊()
嫩绿( )烘托( )似的( )酝酿( )眨眼( )清脆( )
二、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朗润(rùn) 酝酿(liàng) 宛转(wǎn) 花支招展(zhā)
B.喉咙(lóng) 应和(hé) 嘹亮(liá) 赶趟儿(tàng)
C.烘托(hōng) 静默(mò) 风筝(zheng) 窠巢(kē)
D.抖擞( sǒu) 健壮(jiàn) 眨眼(zhǎ) 呼朋引伴(yǐnɡ)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C.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晖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D.舒活舒活经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晨雾散尽,森林里的各种动物都醒来了,呼朋引伴地来到这片空地上。
B.春天到了,小草那么秀气,湖水那么澄清,男女老少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C.在这万象更新的阳春季节,我们应该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去尽情享受无限的风光。
D.在学习上,他俩相互比拼了三年,在感情上,他俩又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畅销书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是悠久的历史文明造就的。
C.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D.闻一多纪念馆坐落于湖北省浠水县清泉寺遗址上,占地约 15亩左右。
三、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1)与人期行, 。(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 ,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请在下列横线上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先写诗题再默写。
答:_
2.《秋天的怀念》
一、基础巩固
1.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发jì( )、安shì( ) 、xiǎng( )晴、xiāng( )嵌、zhù( )蓄、水zǎ( )、宽chǎng( )、地tǎn( )、慈善()、澄清( )、绿萍( )、暖和( )、看护( )、着落( )、狭窄( )、空灵()
2.识记词语: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1)晴朗无云。( ) (2)温暖晴朗。( )
(3)下落。( ) (4)灵活而不可捉摸。( )
(5)(水、天空)清亮。( ) (6)存放,储藏。( )
二、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镶嵌( xiāng) 单单(dān) 安适(shì)
B.着落( zhá) 慈善( cí) 绿萍(píng)
C.秀气(xiù) 宽敞(chǎng) 窠巢( guǒ)
D.澄清( chéng) 空灵(lín) 地毯(tǎ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B.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景界?
C.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簿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D.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天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去踏青了。
B.一直以来,这几个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苏伊士运河。
C.这个故事被老师讲得饶有风趣,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D.爸爸每次出差,妈妈总会含情脉脉地想念他,但从不在我面前表现出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时时刻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三、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1)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十二章》)
(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杨花落尽子规啼, 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请在下列横线上默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先写诗题再默写。
答:
3.《济南的冬天》
一、基础巩固
1.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冷liè( )、池qí( )、娇mèi( )、lìn sè( )、干zà( )、静 mò( )、piá( )泼、
花bā( )、qi( )冷、jié( )毛、化 zhuāng( )、duō duō( )逼人
彩棱镜( )、造访( ) 、衣裳( )、端庄( )、干涩( )、草垛( )、粗犷( )、淅沥( )、莅临( )、倾诉( )、高邈( )、萌发( )、铃铛( )、浑身( )、绿茵茵( )蝉鸣( )
2.识记词语: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1)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
(2)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
(3)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4)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
(5)高而远。( )
(6)来到,来临(多指贵宾)。多用于书面。( )
二、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蝉鸣(chán) 吝啬(íng) 娇媚(mèi) 淅沥(xī)
B.高邈( miǎ) 粗犷(kuàng) 睫毛(jié) 端庄(duān)
C.衣裳(shang) 铃铛(líng) 莅临(wèi) 咄咄逼人(duō)
D.静谧(mì) 屋檐( yán) 凄冷(qī) 绿茵茵(yīn)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孢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B.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绫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
B.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咄咄逼人,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寸土不让。
C.重庆口水鸡是一道集色、香、味于一体的凉菜,那美味一想都会让人垂涎欲滴。
D.在淅淅沥沥的暑气中,我们来到了体育公园,参观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八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取得了重大胜利。
B.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C.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的探月态度,中国必将谱写出更加壮美的航天乐章。
D.地铁是市民便捷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每日平均客流量超过3万以上。
三、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日月之行, 。(曹操《观沧海》)
(3)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请在下列横线上默写王湾的《天净沙.秋思》,先写诗题再默写。
答: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基础巩固
1.字词积累:请把诗句中缺漏的字正确地填入空格内。
(1)东临( )石,以观( )。水何( ),山岛( )。树木( ),百草( )。秋风( ),洪波( )起。日月之( ),若出其( ) ;( )灿烂,若出其( )。幸甚至哉,歌以( )。
2.文言释义: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 ) (2)山岛竦峙( )(3)水何澹澹( )
(4)左迁龙标( ) (5)杨花落尽子规啼( )(6)客路青山外( )
(7)海日生残夜( )(8)断肠人在天涯( )
3.古诗默写:根据提示写相应的诗句。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通过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诗句是: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二、达标训练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临:到达,登上B.水何澹澹何:为什么C.客路青山外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D.断肠人在天涯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2.下面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古道/西风/瘦马。
3.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杨花落尽子规啼"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以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C.《次北固山下》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漂泊羁旅之情。
D.《天净沙·秋思》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悲喜交加的意境。
三、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1)兄女曰:“ 。”(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
(2)幸甚至哉, 。(曹操《观沧海》)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期末复习】统编版 初中语文 2023-2024学年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 ——基础知识精选题: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统编版 初中语文 2023-2024学年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 ——基础知识精选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复习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 这是一份期中复习题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句子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背诵默写复习(无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背诵默写复习(无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