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素养微专题五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素养微专题五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3页。
素养微专题(五) 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2023·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设施农业通过人为调控环境因子,为生产对象提供较适宜的生长条件。北京市蔬菜生产的设施类型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部分大棚采用立体栽培蔬菜的生产方式。据此完成1~2题。1.与露天蔬菜相比,设施蔬菜生产安全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 )A.喷洒农药,不易扩散B.温差减小,品质下降C.滥用化肥,土壤板结D.施用粪便,滋生细菌2.相对于传统的地面栽培方式,立体栽培蔬菜的优势有( )①布局更加灵活 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③采光条件更好 ④减少了地温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植物工厂是在无菌无尘的封闭环境下,采用多层立体化栽培、专用光提供照明、营养专用液提供水肥、智能控制温度的高效农业系统。植物工厂于20世纪70年代兴于日本,近年来中国成为其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国家,但因产品价格高制约了其发展进程。据此完成3~4题。3.20世纪70年代,日本建设植物工厂的首要目的是( )A.节省劳动力B.弥补耕地不足C.提高生产效率D.发展科学技术4.为提高我国植物工厂的经济效益,可以推广的商业活动有( )①直播带货②康体疗养③科普教育④技术培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图为新疆某科技公司借助无人机等农业科技工具,管理3000亩棉田的场景。该项目目的在于推动无人化技术的规模化和体系化发展,试验和推广无人化农场管理模式。农机自驾仪、无人机等的广泛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5~6题。5.新疆是我国优质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地面积广C.劳动力价格低D.光热条件好6.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生产( )A.产量B.质量C.利润D.价格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来了一项农业技术新成果:“水稻上山”。“水稻上山”其实就是水稻旱作技术,简单地讲就是让以前因为缺水不具备种植普通水稻的一些山地的旱地能够种上水稻,实现了水稻旱地种植,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但是在旱地里种植水稻不是说不用水,只是不用灌成水田,而且有适种的区域,不是所有的旱地都能推广,只有在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才能推广,而在降雨量只有400到500毫米的地区就做不成,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据此完成7~9题。7.实现“水稻上山”对云南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明显提高了水稻单产B.明显提高了水稻种植技术水平C.明显提高了水稻质量D.明显改善了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8.云南适宜推广“水稻上山”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适宜B.生态条件良好C.劳动力素质高D.机械化水平高9.云南“水稻上山”技术的发展,还需重点关注( )①生态保护 ②科学的种植管理 ③市场波动 ④水利设施建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素养微专题(五) 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1~2.答案:1.A 2.B解析:第1题,与露天蔬菜相比,设施蔬菜生产建立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部,喷洒农药时不易扩散,容易带来生产安全问题;温差小,品质下降不属于生产安全问题;化肥和粪便的使用进行人工调控,对于生产安全影响较小。第2题,与传统的地面栽培相比,立体栽培蔬菜的优势包括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立体农业使生产不用局限于某一个地区,布局更加灵活,同时,减少了地面温度对其影响。立体栽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底部植物生长的光照有一定的遮挡作用。3~4.答案:3.B 4.D解析:第3题,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且山地多平地少,为弥补耕地不足,日本建造了植物工厂;工厂建造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日本建设植物工厂能节省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但不是日本建设植物工厂的首要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本建设植物工厂的条件,而不是目的。第4题,通过直播带货,既能提高植物工厂农产品的知名度,扩展市场,也能通过直播把产品卖出去,提高经济效益;康体疗养是以康体疗养、养生度假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凭借先进医疗、健康环境、养生资源开展康体疗养产业,从而带动住宿、旅游、养生、度假产业发展。植物工厂占地小,规模小,不具养生疗养价值,也无法带动住宿、度假产业;科普教育可以提高知名度和普及农业知识,但不能带来经济效益;通过技术培训获得培训报酬,带来经济效益。5~6.答案:5.D 6.C解析:第5题,农业机械化会提高工作效率,对农作物的品质影响较小;土地面积广,棉花种植规模大,产量高,与棉花品质无关;劳动力价格低,棉花种植的成本低,棉花种植的收益较高,与棉花品质无关;新疆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晴天多,棉花生长季节的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第6题,棉花产量主要受种植面积、单产的影响,与无人机无关;棉花质量受自然条件、种植技术、品种的影响,与无人机无关;无人机的使用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棉花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与无人机无关。7~9.答案:7.B 8.A 9.A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水稻上山”其实就是水稻旱作技术,也就是在山地的旱地也能够种植水稻,因此实现“水稻上山”对云南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明显提高了水稻种植技术水平。“水稻上山”其实就是水稻种植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明显提高水稻单产和质量,也没有改善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第8题,由材料可知,旱地种植水稻不是说不用水,只是不用灌成水田,需要在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才能推广,而在降雨量只有400到500毫米的地区就做不成,因此云南适宜推广“水稻上山”,说明本地区降水满足水稻生长,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以及机械化水平对于推广“水稻上山”作用较小。第9题,云南“水稻上山”技术的发展还需要重点关注在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科学的种植管理,避免造成环境破坏问题。水稻旱地种植,主要是为了解决口粮生产,以满足自给为目的,市场波动对于该技术发展影响较小;旱作技术对于水量要求较低,因此水利设施建设影响较小。
素养微专题(五) 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2023·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设施农业通过人为调控环境因子,为生产对象提供较适宜的生长条件。北京市蔬菜生产的设施类型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部分大棚采用立体栽培蔬菜的生产方式。据此完成1~2题。1.与露天蔬菜相比,设施蔬菜生产安全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 )A.喷洒农药,不易扩散B.温差减小,品质下降C.滥用化肥,土壤板结D.施用粪便,滋生细菌2.相对于传统的地面栽培方式,立体栽培蔬菜的优势有( )①布局更加灵活 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③采光条件更好 ④减少了地温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植物工厂是在无菌无尘的封闭环境下,采用多层立体化栽培、专用光提供照明、营养专用液提供水肥、智能控制温度的高效农业系统。植物工厂于20世纪70年代兴于日本,近年来中国成为其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国家,但因产品价格高制约了其发展进程。据此完成3~4题。3.20世纪70年代,日本建设植物工厂的首要目的是( )A.节省劳动力B.弥补耕地不足C.提高生产效率D.发展科学技术4.为提高我国植物工厂的经济效益,可以推广的商业活动有( )①直播带货②康体疗养③科普教育④技术培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图为新疆某科技公司借助无人机等农业科技工具,管理3000亩棉田的场景。该项目目的在于推动无人化技术的规模化和体系化发展,试验和推广无人化农场管理模式。农机自驾仪、无人机等的广泛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5~6题。5.新疆是我国优质棉花的主产区,其棉花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地面积广C.劳动力价格低D.光热条件好6.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生产( )A.产量B.质量C.利润D.价格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来了一项农业技术新成果:“水稻上山”。“水稻上山”其实就是水稻旱作技术,简单地讲就是让以前因为缺水不具备种植普通水稻的一些山地的旱地能够种上水稻,实现了水稻旱地种植,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但是在旱地里种植水稻不是说不用水,只是不用灌成水田,而且有适种的区域,不是所有的旱地都能推广,只有在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才能推广,而在降雨量只有400到500毫米的地区就做不成,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据此完成7~9题。7.实现“水稻上山”对云南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明显提高了水稻单产B.明显提高了水稻种植技术水平C.明显提高了水稻质量D.明显改善了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8.云南适宜推广“水稻上山”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适宜B.生态条件良好C.劳动力素质高D.机械化水平高9.云南“水稻上山”技术的发展,还需重点关注( )①生态保护 ②科学的种植管理 ③市场波动 ④水利设施建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素养微专题(五) 多姿多彩的现代农业1~2.答案:1.A 2.B解析:第1题,与露天蔬菜相比,设施蔬菜生产建立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部,喷洒农药时不易扩散,容易带来生产安全问题;温差小,品质下降不属于生产安全问题;化肥和粪便的使用进行人工调控,对于生产安全影响较小。第2题,与传统的地面栽培相比,立体栽培蔬菜的优势包括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立体农业使生产不用局限于某一个地区,布局更加灵活,同时,减少了地面温度对其影响。立体栽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底部植物生长的光照有一定的遮挡作用。3~4.答案:3.B 4.D解析:第3题,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且山地多平地少,为弥补耕地不足,日本建造了植物工厂;工厂建造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日本建设植物工厂能节省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但不是日本建设植物工厂的首要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本建设植物工厂的条件,而不是目的。第4题,通过直播带货,既能提高植物工厂农产品的知名度,扩展市场,也能通过直播把产品卖出去,提高经济效益;康体疗养是以康体疗养、养生度假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凭借先进医疗、健康环境、养生资源开展康体疗养产业,从而带动住宿、旅游、养生、度假产业发展。植物工厂占地小,规模小,不具养生疗养价值,也无法带动住宿、度假产业;科普教育可以提高知名度和普及农业知识,但不能带来经济效益;通过技术培训获得培训报酬,带来经济效益。5~6.答案:5.D 6.C解析:第5题,农业机械化会提高工作效率,对农作物的品质影响较小;土地面积广,棉花种植规模大,产量高,与棉花品质无关;劳动力价格低,棉花种植的成本低,棉花种植的收益较高,与棉花品质无关;新疆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晴天多,棉花生长季节的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第6题,棉花产量主要受种植面积、单产的影响,与无人机无关;棉花质量受自然条件、种植技术、品种的影响,与无人机无关;无人机的使用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棉花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与无人机无关。7~9.答案:7.B 8.A 9.A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水稻上山”其实就是水稻旱作技术,也就是在山地的旱地也能够种植水稻,因此实现“水稻上山”对云南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明显提高了水稻种植技术水平。“水稻上山”其实就是水稻种植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明显提高水稻单产和质量,也没有改善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第8题,由材料可知,旱地种植水稻不是说不用水,只是不用灌成水田,需要在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才能推广,而在降雨量只有400到500毫米的地区就做不成,因此云南适宜推广“水稻上山”,说明本地区降水满足水稻生长,气候条件适宜;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以及机械化水平对于推广“水稻上山”作用较小。第9题,云南“水稻上山”技术的发展还需要重点关注在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科学的种植管理,避免造成环境破坏问题。水稻旱地种植,主要是为了解决口粮生产,以满足自给为目的,市场波动对于该技术发展影响较小;旱作技术对于水量要求较低,因此水利设施建设影响较小。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