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素养微专题一人口问题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素养微专题一人口问题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4页。
素养微专题(一) 人口问题[2023·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作为某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00年前后,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下图示意1982~202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少儿人口(15岁以下)比重、劳动人口(15~60岁)比重、老年人口(60岁以上)比重对应的坐标轴依次是( )A.X、Y、ZB.X、Z、YC.Y、Z、XD.Z、Y、X2.由图可推测( )A.1982~1990年少儿人口比重变化主要是由于实施计划生育B.1982~1990年劳动人口比重变化主要是由于就业岗位增多C.2010~2020年少儿人口比重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频发D.2010~2020年劳动人口比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口涌向城镇3.有学者预测,2020年以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将朝图示箭头方向发展。若该预测成立,则中国未来十年内( )A.人口分布趋向均衡B.人口总数持续增多C.少儿抚养负担加重D.养老产业蓬勃发展[2023·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5月月考]2021年杭州市出台落户新政。新政明确提出“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学历者毕业两年内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在以往的政策中则是要求必须有一年的劳务合同和社保“已缴存”状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浙江省已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下图为近五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4~6题。4.2021年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接近0.1%,其人口低增长的原因是( )A.年轻人生育观念的转变B.人口流入导致育龄妇女比重增多C.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D.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5.该政策的实施对杭州市的影响表现在( )A.有利于增强杭州市经济活动的创新活力B.使得杭州市机器换人速度趋于减缓C.能够解决杭州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D.有利于杭州市承接上海市的电子组装产业6.针对浙江省的人口现状,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B.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比上年减少85万人,是近6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负增长开始早、速度快。据此完成7~8题。7.农村的人口负增长情况更为严峻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医疗水平低B.农村经济落后C.农村生育率低D.农村人口迁出8.2022年出现的人口负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②资源拥有量增加,环境承载力提高 ③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减弱 ④就业机会增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2023·四川省嘉祥教育集团半期监测]下表为我国2020年、2021年部分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两种形式,“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据此完成9~11题。9.上述数据能够反映我国的( )A.城市落户限制已放开B.年轻夫妻生育意愿低C.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D.婴幼儿所占比重最高10.造成我国人口“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 ②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较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A.②③ B.①②C.②④ D.①③11.下列地区中,“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上海市B.河南省C.江苏省D.浙江省素养微专题(一) 人口问题1~3.答案:1.C 2.A 3.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2000年前后,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即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读图可知,2000年占比为10%对应坐标为X,故X轴代表老年人口(60岁以上)比重;劳动人口(15~60岁)数量最多,比重较大,对应Z轴;Y轴为少儿人口(15岁以下)比重。第2题,1982~1990年少儿人口比重快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实施计划生育,自然增长率下降;1982~1990年劳动人口比重增加,主要是由于六七十年代人口出生率较高,同时期出生人口减少,劳动人口比重上升;2010~2020年少儿人口比重先减少后又缓慢上升,二孩三孩政策使出生率有所上升;2010~2020年劳动人口比重下降,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迁移不会引起全国劳动人口比重变化。第3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增长关系不大,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意味着出生率降低,人口总数可能会减少;少儿人口比重下降,抚养负担减轻;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加剧,养老产业蓬勃发展。4~6.答案:4.A 5.A 6.B解析:第4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转变,尤其年轻人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得生育率下降。人口流入导致育龄妇女比重增多有利于生育率的提高;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与低生育率关系不大;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鼓励生育。第5题,该政策的实施,可以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杭州落户,有利于增强杭州市经济活动的创新活力。人才的引进能够加快杭州市的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对机器换人速度起到促进作用;年轻人口的落户可减轻人口老龄化程度,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但不能解决;由材料可知,该户籍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组装产业的影响不大。第6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应对社会负担较重的问题,减轻人口压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不能改变人口比例,也不能有效减轻社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高的行业,缓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缓解劳动力紧张问题。7~8.答案:7.D 8.B解析:第7题,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的生育率和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高,从自然增长的角度,农村人口应增加,但实际情况是农村人口负增长情况更为严峻,说明影响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机械增长。农村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而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即农村人口迁出是农村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医疗水平低,但仍可保障农村人口的基础就医需求,随着我国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人口也可方便快捷地到县城或大城市就医,即我国农村医疗水平低对农村人口负增长影响不大。第8题,人口负增长说明出生人口数小于死亡人口数,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青壮年和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减弱,老年人口数量和所占比例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负增长不能增加资源拥有量;就业机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和比例的下降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9~11.答案:9.B 10.A 11.B解析:第9题,“有户籍无人”现象说明城市落户限制未放开;表中2020年和2021年生育率都很低,年轻夫妻生育意愿低;由表可知,出生率2020年和2021年都比死亡率高,说明自然增长率呈正增长;据表无法判断婴幼儿所占比重最高。第10题,旧城危房改造不会造成“人户分离”;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青壮年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发人口流动,造成“人户分离”;严格的户籍管理,使得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籍,造成“人户分离”;因为教育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不少人选择到外地求学,造成“人户分离”,但求学的大学生不属于广大务工人员。第11题,“有户籍无人”应该为人口迁出大省,外出务工人员多,但户籍留在原地。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比上海、江苏、浙江欠发达,外出务工人员多,出现这种现象普遍。2020年2021年出生率‰8.527.52死亡率‰7.077.18人户分离人口(万人)4927650429
素养微专题(一) 人口问题[2023·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作为某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00年前后,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下图示意1982~202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少儿人口(15岁以下)比重、劳动人口(15~60岁)比重、老年人口(60岁以上)比重对应的坐标轴依次是( )A.X、Y、ZB.X、Z、YC.Y、Z、XD.Z、Y、X2.由图可推测( )A.1982~1990年少儿人口比重变化主要是由于实施计划生育B.1982~1990年劳动人口比重变化主要是由于就业岗位增多C.2010~2020年少儿人口比重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频发D.2010~2020年劳动人口比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口涌向城镇3.有学者预测,2020年以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将朝图示箭头方向发展。若该预测成立,则中国未来十年内( )A.人口分布趋向均衡B.人口总数持续增多C.少儿抚养负担加重D.养老产业蓬勃发展[2023·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5月月考]2021年杭州市出台落户新政。新政明确提出“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学历者毕业两年内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在以往的政策中则是要求必须有一年的劳务合同和社保“已缴存”状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浙江省已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下图为近五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4~6题。4.2021年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接近0.1%,其人口低增长的原因是( )A.年轻人生育观念的转变B.人口流入导致育龄妇女比重增多C.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D.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5.该政策的实施对杭州市的影响表现在( )A.有利于增强杭州市经济活动的创新活力B.使得杭州市机器换人速度趋于减缓C.能够解决杭州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D.有利于杭州市承接上海市的电子组装产业6.针对浙江省的人口现状,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B.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比上年减少85万人,是近6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负增长开始早、速度快。据此完成7~8题。7.农村的人口负增长情况更为严峻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医疗水平低B.农村经济落后C.农村生育率低D.农村人口迁出8.2022年出现的人口负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②资源拥有量增加,环境承载力提高 ③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减弱 ④就业机会增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2023·四川省嘉祥教育集团半期监测]下表为我国2020年、2021年部分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两种形式,“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据此完成9~11题。9.上述数据能够反映我国的( )A.城市落户限制已放开B.年轻夫妻生育意愿低C.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D.婴幼儿所占比重最高10.造成我国人口“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 ②经济的快速发展 ③较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A.②③ B.①②C.②④ D.①③11.下列地区中,“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上海市B.河南省C.江苏省D.浙江省素养微专题(一) 人口问题1~3.答案:1.C 2.A 3.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2000年前后,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即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读图可知,2000年占比为10%对应坐标为X,故X轴代表老年人口(60岁以上)比重;劳动人口(15~60岁)数量最多,比重较大,对应Z轴;Y轴为少儿人口(15岁以下)比重。第2题,1982~1990年少儿人口比重快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实施计划生育,自然增长率下降;1982~1990年劳动人口比重增加,主要是由于六七十年代人口出生率较高,同时期出生人口减少,劳动人口比重上升;2010~2020年少儿人口比重先减少后又缓慢上升,二孩三孩政策使出生率有所上升;2010~2020年劳动人口比重下降,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迁移不会引起全国劳动人口比重变化。第3题,人口分布与人口增长关系不大,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意味着出生率降低,人口总数可能会减少;少儿人口比重下降,抚养负担减轻;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加剧,养老产业蓬勃发展。4~6.答案:4.A 5.A 6.B解析:第4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转变,尤其年轻人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得生育率下降。人口流入导致育龄妇女比重增多有利于生育率的提高;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与低生育率关系不大;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鼓励生育。第5题,该政策的实施,可以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杭州落户,有利于增强杭州市经济活动的创新活力。人才的引进能够加快杭州市的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对机器换人速度起到促进作用;年轻人口的落户可减轻人口老龄化程度,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但不能解决;由材料可知,该户籍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组装产业的影响不大。第6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应对社会负担较重的问题,减轻人口压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不能改变人口比例,也不能有效减轻社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高的行业,缓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缓解劳动力紧张问题。7~8.答案:7.D 8.B解析:第7题,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的生育率和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高,从自然增长的角度,农村人口应增加,但实际情况是农村人口负增长情况更为严峻,说明影响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机械增长。农村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而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即农村人口迁出是农村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医疗水平低,但仍可保障农村人口的基础就医需求,随着我国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人口也可方便快捷地到县城或大城市就医,即我国农村医疗水平低对农村人口负增长影响不大。第8题,人口负增长说明出生人口数小于死亡人口数,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青壮年和劳动力数量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减弱,老年人口数量和所占比例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负增长不能增加资源拥有量;就业机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和比例的下降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9~11.答案:9.B 10.A 11.B解析:第9题,“有户籍无人”现象说明城市落户限制未放开;表中2020年和2021年生育率都很低,年轻夫妻生育意愿低;由表可知,出生率2020年和2021年都比死亡率高,说明自然增长率呈正增长;据表无法判断婴幼儿所占比重最高。第10题,旧城危房改造不会造成“人户分离”;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青壮年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发人口流动,造成“人户分离”;严格的户籍管理,使得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籍,造成“人户分离”;因为教育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不少人选择到外地求学,造成“人户分离”,但求学的大学生不属于广大务工人员。第11题,“有户籍无人”应该为人口迁出大省,外出务工人员多,但户籍留在原地。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比上海、江苏、浙江欠发达,外出务工人员多,出现这种现象普遍。2020年2021年出生率‰8.527.52死亡率‰7.077.18人户分离人口(万人)4927650429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