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
展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
①社会中的个人渺小而又无助 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很简单明了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2.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①参观科技馆,丰富的展品开阔眼界 ②参与爱心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体会奉献精神
③关心国家大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④参加研学活动,在实践中学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 )
①知识不断丰富 ②能力不断提高 ③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④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天宫课堂”利用5G跨屏+沉浸式技术呈现立体空间场景,把中国空间站“搬进”了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带你“沉浸式”感受科学奥妙。这说明(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B.网络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D.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5.当今社会,很多人习惯拿起手机就拍照,并传到网上共享,这给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带来威胁。事实上,个人隐私“被共享”的情形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人刚买了车,推销保险的电话就响个不停;有人刚买了房,装修咨询电话就接连不断……下列关于网络对个人隐私的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B.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C.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D.网络是开放的,不用在意隐私泄露的问题
6.当前网络中流行的直播小视频软件,在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一些低俗的 、不道德的甚 至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许多同学沉溺其中,外出时也手机不离手,刷小视频看直播,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都受到了不少影响,这启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 )
①充分学习,广泛交友,了解各类信息
②加强网络管理,避免网络危害身心健康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发挥网络优势
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D.③④
7.几位游客因在四川汶川映秀震中遗址不停嬉笑,被导游怒怼“请文明祭奠,如果再笑请出去!”该导游的做法( )
①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 ②维护了规则和公共秩序 ③是对生命的敬畏 ④没有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为拍摄小视频赚取人气和点击率,吴某在地铁上大喊“所有人趴下,小心地雷”等话,其他4人同伙或拍视频或做出相应动作吸引乘客注意,引发乘客恐慌。当地检察院以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吴某等人应有的反思是( )
①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②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④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9.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开会时,不要高声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这表明( )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 ②享有自由应当以遵纪守法为前提
③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 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展示了互敬礼让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下列古语与其文化内涵相符的是( )
A.二人同心,其利断金B.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1.文明是净,干净整洁,让城市更美丽;文明是近,亲近他人,让城市更温暖;文明是境,人人参与,让城市更有活力;文明是敬,敬老爱幼,让城市更有爱;文明是静,轻声细语,让城市更和谐……株洲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表明( )
①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②建设文明城市与青少年无关
③文明城市的创建能够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④文明城市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A.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B.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品德
C.诚信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
D.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13.“我们没理由以高高在上的目光去审视别人,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嘲笑他人,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敬去伤害别人的自尊……”这启示我们要( )
①诚信待人
②宽以待人
③平等待人
④尊重他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行为能体现这种修养的有( )
①暴雨中,小萍为环卫工人送上雨伞 ②社区工作人员为独居老人解决实际困难
③小海给长青春痘的同学取绰号 ④尊不尊重他人无所谓,只需要尊重我就可以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市民张某因未戴头盔驾驶摩托车,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罚款。这说明( )
①违法无小事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张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毒”乃万恶之首,一旦染上毒瘾,轻则损害身心健康,重则家破人亡,青少年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克服猎奇心理,要抵制不良诱惑
②谨慎结交朋友,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
③控制吸食的数量和次数,以防上瘾
④不进入不适宜青少年的场所,防止掉入毒品陷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下面是青少年面对非法侵害的调查结果统计图。这一统计图说明( )
①所有同学均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②多数同学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③少数同学选择了错误的维权方式
④多数同学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事后报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9.被告人叔某某在家中因再琐事与妻子发生纠纷后,将一个重21斤的行李箱从房问阳台处抛下,剐蹭到从小区公共道路经过的金某右手臂。法院经审理,以高空抛物罪,判外被告人赵某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赵某某的行为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
20.一天放学后,八年级学生小帅独自走在校门外,发现有两个社会青年尾随着自己,他看到前面有几个同学立即追上去同行,并打电话让爸爸来接他回家。小帅的做法是( )
A.有警惕性,防范侵害,保护自己B.过于紧张,不必给爸爸添麻烦
C.多此-举,完全没有必要D.没有法律意识,纵容违法犯罪
二、问答题(共5题,60分)
21.材料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建设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1)请你说说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2)请你告诉同学们怎样做一名在社会生活中讲道德的文明人?
22.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网络信谣传谣更为普遍。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1)请你说说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便利与危害?
(2)青少年如何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人?
23.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后,两同学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发表以下看法:
甲同学:规则就是约束人的自由的,能不遵守就不遵守。
乙同学:规则是为人们的自由提供保障的,应自觉遵守。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4.【诚信为本】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公益广告《早餐店篇》,其大意是:夫妻俩靠卖早餐维持生计。一天早晨,正在他们忙碌地为急着上班的人们售卖早餐时,儿子急匆匆跑过来说,奶奶在家里摔倒了。面对众多来吃早餐的人们,夫妻俩有些为难。这时,排队的人群中有人说:“家里有事就赶紧回去吧。”为了耽搁人们吃饭,夫妻俩在纸板上匆匆写下“家中有急事,早餐自取自付”的话语。写完便急匆匆回家去了。等他们将老人安顿好回到摊点清点收款时,发现收款不仅没有减少,还有多余。看到这种情况,夫妻俩有些惊愣……
[我的思考]
(1)公益广告《早餐店篇》向人们传递出什么可喜的社会信息?
[我的分析]
(2)上述公益广告中的情境,体现了所学知识中的哪些观点?
25.【维权正当时,手段要恰当】
张先生在楼栋内将自家装修成了餐厅,开设“私房菜”“一桌餐”,引来顾客不断,可油烟重、楼道挤、垃圾多等问题,却让邻居们苦不堪言。邻居们多次上门反映,可问题迟迟没有解决。20名业主联名将“私房菜馆”的老板告上法庭。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判令张先生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停止该房内商业经营活动,恢复其住宅性质。
(1)结合材料分析小区业主是通过什么手段维权成功的?上述手段的地位是?
(2)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观点错误,排除。故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融入社会的途径和方法。
①②③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因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①②③④都是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的体现,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 在社会中成长
①②③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所以①②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本题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AB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BD;
C:依据题文描述,“天宫课堂”利用5G跨屏+沉浸式技术呈现立体空间场景,把中国空间站“搬进”了课堂,表明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故C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ABCD: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不仅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还会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A、B、C三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项。
6.D
【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③④:题干启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应该提高辨别是非和抗拒不良诱惑的能力,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信息节食”,发挥其积极作用,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规定,做理性网络参与者,故③④正确;
①:不利于保护自己,故排除①;
②:不是青少年角度的内容,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D。
7.A
【详解】①②③:依据题文描述,几位游客因在四川汶川映秀震中遗址不停嬉笑,被导游怒怼“请文明祭奠,如果再笑请出去!”该导游的做法从尊重的角度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 ;从秩序角度维护了规则和公共秩序 ;从生命的角度是对生命的敬畏 ,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该导游的做法是正确的,当怒则怒,并不是没有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A
【详解】依据题文描述,为拍摄小视频赚取人气和点击率,吴某故意制造混乱,造成了不良影响,引发乘客恐慌。当地检察院以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对5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这通过反面事例的方式告诉我们,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②③说法正确;①④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与题意不符;故选A。
9.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①②④:根据题干描述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开会时,不要高声交谈喧哗,课堂上不能随便讲话,这表明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享有自由应当以遵纪守法为前提,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保证人们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而不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C
【详解】六尺巷的故事体现的是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宽容的美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A观点不合题意;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用来形容逸民隐士们志向高洁,确立信念后不放弃,不向现实妥协,B观点不合题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寓意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C观点正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D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11.D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明礼貌。
①③④: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使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是文明的体现。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株洲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说明了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城市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文明城市的创建能够提升市民的幸福感,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建设文明城市与青少年息息相关,排除;
故本题选D。
12.B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问题的能力。“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意思是说,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C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分别说明的是诚信对于企业、国家管理、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该题选B。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孔子的这句话,进而排除ACD三个干扰项。
13.D
【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
③④:由题干内容可知,我们不能高高在上,告诉我们要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他人。我们不能嘲笑他人,伤害他人自尊,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所以③④正确;
①:诚信是指诚实、讲信用,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①错误;
②:宽以待人要求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4.A
【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①:小萍的做法体现了对环卫工人的尊重,故①符合题意;
②:社区工作人员的做法体现了对独居老人的尊重,故②符合题意;
③:小海给同学起绰号,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故③说法错误;
④: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5.B
【详解】本题考查对对违法必受处罚的理解。
①③:依据题文描述,张某因未戴头盔驾驶摩托车,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罚款。这说明了违法行为必受法律处罚,违法无小事;体现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律的产生,故②与题不符;
④:张某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罚款。这说明了张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6.B
【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
①:吸毒贩毒是违法行为,青少年一定要依法自律,远离毒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故①符合题意;
②:谨慎结交朋友,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有利于防止青少年沾染毒品,故②符合题意;
③:一旦吸食毒品就难以控制吸食的数量和次数,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进入不适宜青少年的场所,有可能掉入毒品陷阱,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7.C
【详解】本题考查善用法律。
①:所有同学都具有,观点绝对化,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依据教材知识,统计图中青少年面对非法侵害调查结果数据,表明多数同学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少数同学选择了错误的维权方式,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统计图中表明少数同学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事后报复,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8.C
【详解】根据教材所学可知,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题文中李某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侵犯著作权等行为,故题文中某出版社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故C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D项错误,出版社的行为不构成刑事违法,故排除,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清楚违法行为根据对社会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其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做出选择即可。
19.D
【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分类的理解。
ABCD: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根据违法情节的轻重,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材料中的被告人赵某某受到了刑罚的处罚,据此我们判断其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也叫犯罪,故D说法正确,A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0.A
【详解】本题考查防范侵害。
A:小帅遇到有人尾随着自己,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进行避险,是有警惕性的表现,有利于防范侵害,保护自己,A说法正确;
B:小帅做法是具有警惕性,不是在给爸爸添麻烦,B错误;
C:是保护自己的表现,是必要的,C错误;
D:小帅具有法律意识,没有纵容违法犯罪,D错误;
故本题选A。
21.(1)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②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③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
(2)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反践行;④平等地对待他人;
⑤学会换位思考;⑥学会欣赏他人;学会重视他人。
⑦诚实守信
【详解】(1)本题考查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2)本题考查文明有礼、尊重他人、践行诚信的要求,可以根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22.(1)便利: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危害:①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扰乱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②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秩序,破坏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③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①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遵守学校规定,合理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生活;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⑤要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⑥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详解】(1)本题直接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解析略。
(2)本题直接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解析略。
23.①甲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详解】本题是一道辨析题,需要我们对题文中的观点进行判断,再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说明理由,为什么对或是为什么错误。题文中,甲乙两位同学针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展开说明,根据所学知识,甲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具体的理由阐述,我们应该围绕着社会规则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受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社会规则促进社会有序运行等角度进行说明,最后还需要说明如何遵守规则等内容。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问题的答案。
【点睛】解答辨析题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辨别正误,就是在阅读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基础上,判断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是部分正确还是部分错误;第二步,分析道理,就是结合教材知识阐述观点对或错的理由,这是解题的关键;第三步,总结观点就是强调正确的观点,正确的做法,或指出错误观点的危害。在总结时,语言要精练概括,做到首尾呼应,观点一致。
24.(1)我国的诚信社会建设卓有成效。(如答: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进步,或者公民道德素养明显提高,也可)
(2)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分析】考点考查:诚信的重要性、践行诚信。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践行诚信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公益广告《早餐店篇》→可链接我国的诚信社会建设卓有成效。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践行诚信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等他们将老人安顿好回到摊点清点收款时,发现收款不仅没有减少,还有多余→可链接诚信的重要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5.(1)诉讼手段(或者打官司)。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2)①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收到损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③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④必要时,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⑤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分析】考点考查:依法求助。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 需要运用依法求助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20名业主联名将“私房菜馆”的老板告上法庭→可链接诉讼手段。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考查诉讼的地位,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2)本题考查依法求助,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7页。